单元操作安全技术教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70
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是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它是指在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就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一、设备安全1.注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完好,减少事故的发生。
2.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通过定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防止设备因故障引发事故。
3.合理设置设备的保护装置。
在设备上设置安全装置,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一旦设备参数超出安全范围,能及时报警并停机,保护设备不发生损坏。
二、操作人员安全1.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化工操作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强化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的执行。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操作步骤的正确性,防止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3.提供充分的个人防护装备。
为操作人员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加强现场管理和指挥。
在化工单元现场设置专门的指挥部,由专人负责现场调度和指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管理1.编制和落实应急预案。
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起草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2.建立事故报警机制。
在化工单元设置报警装置,并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报警。
3.确保紧急救援设备的完善。
在化工单元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消防器材、救生器材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进行救援。
4.加强对人员的应急培训。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的损害。
四、安全文化建设1.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
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2.设立安全奖惩制度。
对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积极参与安全活动等进行奖励,对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形成安全的工作氛围。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第一部分流体输送单元操作过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输送过程就是物料输送。
在现代化工业企业中,物料输送是借助于各种输送机械设备实现的。
由于所输进的物料形态不同(块状、粉态、液态、气态等),所采取的输送设备也各异。
一、屏护(用于电机外壳、泵的转动部分保护外壳)屏护就是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
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包以绝缘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可采用屏护保护。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屏护装置一般不宜随便打开、拆卸或挪移,有时其上还应装有连锁装置(只有断开电源才能打开)。
@屏护装置还应与以下安全措施配合使用。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应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被屏护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根据被屏护对象挂上“止步!”、“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当心触电”等警告牌;配合屏护采用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前者一般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后者采用专门装置,当人体越过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所屏护的装置自动断电。
图1—1警告牌二、电机的安全知识(接地或接零)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用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
2.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中性线)连接起来。
【3.保护接零的原理保护接零一般与熔断器、自动开关等保护装置配合,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中性线),再回到中性点。
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有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等)迅速动作,从而将故障的设备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三、流体输送中的安全知识(消除流体流动中在管路中产生的静电)1.工艺控制法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氧化反应装置运行安全技术氧化反应在化工操作中十分常见。
有的化工过程利用氧化反应制取化工产品,由于不良氧化反应,一些化学过程也会产生不需要的副产品,甚至会产生影响安全生产的过氧化物。
无论是何种氧化反应,都有独特的安全要求。
(一)异丙苯氧化制备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异丙苯在工业上主要用作聚合物聚合的活化剂。
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工业生产采用空气氧化生产。
由于过氧化氢异丙苯性质活泼,在80℃以上开始分解,在135℃以上会剧烈分解爆炸。
遇酸、碱也可分解,剧烈振动会引起爆炸。
因此操作中应特别注意。
(1)严格控制氧化塔及系统的操作温度。
氧化塔的反应温度不仅影响反应速度和产率,也直接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
氧化反应在80℃以上进行,一般控制在110~120℃。
如果反应温度降低,氧化反应速度变慢,反应温度过高,则氧化速度加快,但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分解过程也相应加快。
特别在系统中过氧化物浓度较高时,超温引起过氧化物剧烈分解会爆炸着火。
(2)精心控制氧化塔操作压力,防止超压引起防爆板破裂。
氧化塔反应温度超过145℃,由于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反应释放的热量,塔中的材料温度将急剧上升,产生高压造成防爆板爆破以至爆炸。
另外,防爆板腐蚀或仪表控制失灵使塔顶压力控制过高,会造成氧化塔顶超压防爆板爆破。
处理时一是要停止通空气,停止加异丙苯,降温,更换防爆板。
二是要在停车更换防爆板后检查检修仪表。
(3)注意氧化和浓缩系统的联锁、报警装置,定期校验,确保正常投用。
(4)防止过氧化氢异苯在管道内分解。
管道内分解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剧烈振动,甚至发生爆炸。
其原因一是循环分解液中酸浓度太高,第二,分解器上过氧化氢异丙苯进料管线的止回阀故障。
处理时要降低分解反应温度和分解器加料量,逐步降低系统中酸含量,更换止回阀。
(二)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安全操作丙烯氨氧化法是最常见的丙烯腈生产方法。
是以丙烯、氨、空气按一定比例进入沸腾床或固定床反应器,在磷钼或锑铁催化剂的作用下,以硅胶为切割体,在400~500℃温度和常压下进行丙烯的氨氧化反应,生成丙烯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