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成长
- 格式:docx
- 大小:10.20 KB
- 文档页数:5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读书与教师成长的话题。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读书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途径,更是促进专业成长、引领学生发展的关键。
在此,我愿与大家共同探讨读书伴教师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一、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石1. 丰富知识储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而知识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础。
读书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阅读教育理论、学科知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书籍,教师可以不断充实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
2. 提升思维能力读书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书籍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
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3. 增强人文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读书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著作等,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二、读书伴教师成长的具体途径1. 坚持阅读教师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阅读,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
长期坚持阅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得到显著提升。
2. 多样化阅读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育教学需求,选择多样化的书籍进行阅读。
既要有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等方面的书籍,也要有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著作等。
多样化的阅读有助于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3. 交流分享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分享,共同探讨读书心得。
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撰写成文章,发表在教育教学刊物上,与同行分享。
2024年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教职员工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观点,关于“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祖国的建设者,也是学生未来的引路人。
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读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书中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
同时,阅读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富有创造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除了读书,与学生一起成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从中获得教学的灵感和启示。
当我们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激情和热情。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追求教育的进步和卓越。
2024年,我们期待着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篇章。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
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
一、生成专业智慧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
教师的专业智慧,体现在智慧的教学实践与对教育教学的智慧理解上。
托尔斯泰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要想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就需要教师手捧书卷,沉浸其中,与各种思想进行智慧的对话。
1.促进智慧实践。
首先,阅读本身使教师获得人文精神。
这种精神影响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这直接促进了教师智慧实践的发展。
宋代学者黄庭坚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大丈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由此可见,读书能使教师义理交于胸中,面目可亲,言语生动,而教育智慧也是蕴于这举手投足之中的。
其次,专业阅读使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
对于教师来说,阅读即研究,阅读有时候不等于一本书接一本书地完整阅读,而是如蜜蜂采蜜般的,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众家观点,在研究中进行阅读,其行为带有研究性,而带有研究性的教育行为,是一种避免无效劳动的智慧实践。
最后,教师的专业实践需要阅读的支撑。
可以说,如果教师拿起课本、教参书就奔向教室上课,从不参考各家的观点,从不借鉴各家的实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是很难“智慧”的。
事实上,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写就的教育诗篇,同样要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寻寻觅觅。
2.达成智慧理解。
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实施水平。
其实,教育的智慧实践源于教师对于教育的智慧理解。
第一,深广的阅读让教师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教育。
李镇西老师在《尴尬与自豪》一文中把自己及其他当代的教育名师和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相比较,认为自己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代”,这种尴尬就是“文化尴尬”,正是因为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的文学、历史、政治阅读极其广泛而深厚,所以他们能够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够对教育有更多的智慧理解。
读书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读书对青年教师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积极影响:1、专业知识积累:通过阅读教育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文献,青年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理论,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
2、教育观念形成:阅读经典的教育学著作,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教育智慧提升:阅读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散文等作品,可以帮助青年教师领悟教育的智慧,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4、人文素养提升:通过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青年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个人成长发展:阅读也可以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
6、提供灵感与启示:读书可以让青年教师从书中获得灵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通过与书中人物的对话,可以获得新的思考和启示。
7、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阅读,青年教师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这对于他们在教学中的决策、判断和解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8、促进专业发展: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青年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和理念,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9、塑造个人风格:通过阅读和实践,青年教师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特色,这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10、提高职业满足感:通过阅读和成长,青年教师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从而增强职业满足感,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因此,读书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读书的作用,青年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阅读优秀的教育书籍,并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支持。
读书与教师成长各位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一下读书与教师成长,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当今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最有文化的校园这一片土壤,也沾染了这样一种风气。
另外,作为一个校园,它应当是文化的沃土,文化的沃土离不开读书,但是就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读书也是渐行渐远。
因此,我想从这个角度和我们在座的老师进行交流。
下面,我将从十个方面谈一下。
一、生存必需我之所以说读书是我们的生存的必需,正像我们人需要吃饭、休息等等一样,这是必需的事业一、授业解惑-----文不在兹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人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说是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传授道业。
这还不在它的真正的内涵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的“传道”更应该在完善人格方面;“授业解惑”也不但但是一般的授业和解除疑惑,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
因此,我们应当授业解惑;而授业解惑,就应当拥有文化。
大家知道,孔子在14年周游列国时“畏于匡”,就是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了。
但是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孔子这里吗?他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如果老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了,那么到我这里也就完了。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孔子一句话:“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是这样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为好学者也。
”他说有个徒弟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迁怒到别人的身上,不犯同样的第二次错误,这就是好学。
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完全在两个层面上。
就是孔子所说的“学”很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
因此,如果我们学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
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感觉。
比如读夏洛特·勃良特的《简爱》,我们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简爱的那种善良、质朴、坚韧,远远比受上十天,八天的空洞的思想教育要起作用的多。
读书与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还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知
识面和丰富的阅读经验。
读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几点读
书对教师成长的帮助:
1.提高教育理论素养:读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2.拓展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教师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
源和内容,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拓视野:读书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视野,更好地认
识世界和人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智慧的提升。
4.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和家长等各种人群进行
沟通和交流,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使其在
教育实践中更加自信和有说服力。
总之,读书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读书来
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育事业。
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读书可以使人远离平庸,读书可以增加睿智,读书可以滋养教师的底蕴与灵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然而,要让读书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必须正确地读书。
教师要专业成长,就必须筑起专业知识的金字塔,即要积累教师成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我们读魏书生的书,学习其教育之法;读于永正的文章,领悟简单教学之谛;读教育理论知识方面的书,提高我们的执教能力。
读后有所感悟则及时记录摘抄下来,还可以联系实际写写反思或博客日记。
这些专业知识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素质和能力。
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是比较多的,但是不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一定要挤出时间坚持读书学习。
很多名师在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会说起自己读书的经验。
很多教师都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读书的过程是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但是“书上得来终觉浅,要为己用须整合。
”为什么很多教师照搬名师的教学设计来自己的班级来实施教学,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原因就在于学到的东西没有联系实际进行有效整合,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所以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把一些别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整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教师读书,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会创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所创新。
教师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是要容易得多的,但是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接受别人的经验,要有创新意识,学会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有效教学方法,力求有所创新。
这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很有好处,对整个教师群体更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在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中,读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习惯和素质。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技能,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实现。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教育教学理论,幼儿园教师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幼儿园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
其次,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读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不仅了解教育教学知识,还可以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阅读,幼儿园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
再次,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拓宽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人生哲学作品,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真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成长为一名更加坚强和有担当的幼儿园教师。
最后,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在读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通过阅读好书,幼儿园教师可以激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保持内心的活力和激情,使自己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拓宽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园教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读书这件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自己的成长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
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
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
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
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
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
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
读书与教师成长
认识一个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同样认识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往往在认识别人的同时,会突然对自己有所认识,这其中有什么哲理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研究哲学的缘故吧。
有两句话我一直抄写在我最珍爱的笔记本上,时常涵咏,感受至深。
一句是“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一句是“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
”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伟大国度,然而在当今这个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的社会,读书渐行渐远。
教育的世界,也没能脱离现实世界独展自己的高洁。
现代教育赋予“师者”新的内涵,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应当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认为我们拥有文化。
而事实上,扪心自问,我们谁敢自称自己为文化人?我们距离文化人的要求可能太遥远了。
所以,教师作为崇尚读书
这个伟大国度中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最应该担负起读书的重任,让读书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让读书为我们的文化人生奠基
书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
因为书籍可穿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是传承文明的桥梁。
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一本好书就是尘世间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的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
常言说得好“室无诗书使人鲁”,是讲不读书的人会变得粗俗;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读诗书就会有不凡的气质。
如果读书蔚然成风,那么
文明和咼雅就会相继而至。
读书不单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现代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命组成部分。
教师的阅读不能仅囿于自己的教学领域,而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尽可能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美学甚至自然科学。
也就是具有“面广点深、动态平衡”的T形结构,底蕴也好,学养也罢,皆出于此。
要知道,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是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
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
“读教相长”,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高层次的书,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
所以,让我们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由内而外的散发光泽。
在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
让思考伴随着读书闪耀智慧的光芒
读书是第一位的,而思考是第二位的。
只读书不思考,往往是身入宝山空手而返。
在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这样认为:读书是借鉴别人的智慧,思考才是产生自己的智慧。
我在阅读《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一书后,深深感佩于漪的睿智,钱梦龙的宽厚、魏书生的卓越、宁鸿彬的渊博、蔡澄清的机敏,折服之余,我发现在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于读书之外还有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课前的独立阅读、思考和课后深刻的反思。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点击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灵》一文中也说到,“理性状态是对教育最好的救助,保持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
”反思宏观教育,反思教育细节,反思历史,反思现在,尤
其要反思自己。
思考从读书开始,做一点笔记。
灵感随时闪现。
读书时,课堂上,反思中,时时会有你自己的思考冒出来,那就赶紧用你的笔、你的键盘记录下来,哪怕是零零碎碎的几个词,几个句子。
因为那是你精神发育的痕迹。
多开展交流。
与那些相熟或陌生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做一次精神的聚餐。
当我们沉淀书中,便有朋自书中来,悲愤的屈原,狂放的李白,忧郁的曹雪芹,他们从书中走来,弓I导我们穿过喧嚣浮躁的尘世,为我们接通那通向智慧与哲理光芒的精神电波。
交流是很好的学习。
面对面的,通过网络的,只要是真诚的,就会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即使是闲聊,也会时时有智慧的碰撞。
一旦对共同思考的主题发生争执,就会有深刻的东西不断的滋长出来。
或许这样的时间和机会是不多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期盼,更有满足感。
让写作成为读书思考后的一种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
”这话也同样适合我们教师,从真实意义上说,教师的“真正的成长是自我成长”。
学校搭建的一切平台都是外因,关键是教师自己的主动自学发展,这是内因。
作为一名教了十一年语文的老师,我十分理解教师的艰辛与不易,尤其是班主任。
我们很多人在向生命透支,糟糕的是我们不懂如何偷懒。
工作的每个时刻都在紧绷,回家后便全线的瘫痪。
我们的确很苦,的确很累。
但是,我想:如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疏于读书、懒于思考、拒绝写作,不仅会丧失教师的优势,而且我们将遗憾地看到我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忙忙碌碌年复一年之后,除了一些久积尘封的备课笔记本之外,忙碌辛苦的生活还会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不会有任何改变和创新。
写作是苦的,但也是甜的。
写作的过程是不断总结人生经验的过程,是不断丰富自我的过程,更是不断体现教师的人生自我发展完善的过程。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经历多彩而积淀为厚重的过程。
当我们惊讶于肖川教授十年积玉的时候,《词林偶拾》、《片面之辞》、《一声叹息》、《说三道四》、《非典时期的日记》……为我们道出了积累的真谛。
是的,
“我们无法在人间做大事,我们只能用爱来做小事”。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一如肖川教授般“用真诚的文字,将平淡如水的岁月定格为永恒”,让生命在习惯的累积中愈发凝重与雅致。
阅读、思考、写作将是我们教师人生的三部曲。
三足鼎立,自我成长,我们将轻松上阵。
最后,我想用一首小诗结束全文:
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
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
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是一片看不够的景,是一腔抒不
倦的情。
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
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目标让阵阵馥郁的书香在校园萦绕,陶冶你优
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王代芬抄录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