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内与家具设计史
- 格式:ppt
- 大小:10.27 MB
- 文档页数:42
家装是我们对家庭房屋室内装修装饰的简称。
从家装的概念上来讲,家装分为广义的家装和狭义的家装。
家装指的就是室内的装饰与装修,是从美化的角度来考虑的,如古代的文人或达官就喜爱在居室挂上书法名画或摆上各种花卉盆景,以使室内的空间更美观,富有诗情画意或表现出一种典雅的气息;广义的家装还包括对室内空间的改造、功能、风水、风格、软装设计,今天我们说的家装就是广义的家庭装修,是室内装修和室内配饰的综合性服务。
一、家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家装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代,自从人类有了房子开始,人们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对室内进行装饰、配饰。
古代的家装多偏重于装饰,由于房屋的结构在建筑时,就由主人自己或聘请专家进行了设计,因此,对房屋结构上的调整、改动就比较小,可以这么说,古人的房子是量身订制的,所以一般只进行室内的装饰,如糊上窗纸窗纱,墙上帖上几幅字画,或室内摆上一些主人收藏的古董工艺品等等。
由于房屋结构的不同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古代的家装是贵族、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百姓连房子都成了问题,就更谈不上装饰了。
现代家装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过仅20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城市人开始在福利分房的资助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从过去一家几口挤在10几平、20几平的小房子,搬进了七八十平的相对大一点的房子。
有部分人出于对新房子的喜爱,加之个人经济条件较好,开始考虑对房屋进行一下装修装饰。
那时的装修偏重于室内家具的制作,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打上各种柜子,以储藏更多的家庭用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商品房开始兴起,国家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人们开始靠自己挣钱来买房安居。
房屋的面积也从过去的四五十平、七八十平,发展到一百多平方,有的房子甚至超过了200平方。
由于现代房屋基本上不是量身订做,而是由开发商事先设计好室内空间的格局,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房屋的大小和户型结构。
但是,由于开发商建筑的房屋,在结构上与每个家庭的居住要求不完全吻合,因此,很多人在新房领到手后,都对房屋结构进行第二次改造,因此,以室内空间改造为主体的室内装修开始兴起。
中外家具发展史中国传统家具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商、周和三国时间“席地跪坐”的矮形家具,演变到隋、唐、五代到北宋而定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以后又经过约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到明代达到了其艺术的顶峰。
中国家具随人类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原始时代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西半坡遗址发现有高出地面约10厘米左右的土台,据考证是“床”的形状,也许是中国家具的源头。
开始时,土台铺设防潮的草或荆条纺织的席,后来发展到在土台上铺设“筵”(竹篾编的席)。
当时人们的室内生活不仅坐、卧、睡眠在土台上,连吃饭、待客也在土台上,所以后来人们称待客宴会为“摆筵席”。
我国在陕西临潼发现出土的姜寨遗址也看到了可供一家人休息、寝卧的土床;在斯卡拉的史前石头房子里同样可找到一些用石头、石块或石板铺成的凳子和床;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们是用当地的主要建筑材料――粘土砖砌成的桌和椅,这些原始的家具由于其宠大而笨重被固定在地面上,才能保存至今。
商周时代在我国商代的家具形式中已有了“几”和“榻”,这在甲骨文中有所记载。
“几”是在长方形板下两端带足的家具,“榻”是一种无顶无框的小床,“几”与“俎”酷似,“榻”与“禁”相仿,显然,“几”和“榻”是由“俎”和“禁”演变过来的,且这种演变是那样直接,无需复杂地改造,只要简单地模仿加工即可。
在这以后的家具中,“几”、“案”、“桌”等形式均是“俎”的形象演化。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
家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和“屏风”、“衣架”等。
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秦汉时代秦汉时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由于经济制度的改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家具还只是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话,那么,到了封建社会,不仅是封建阶层需要,广大平民百姓由于有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村落活动,也提出了对家具的迫切需求,因而,可以说自秦汉始,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才真正开篇。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室内设计发展史1、中国原始社会的西安半坡人的室内空间已经有了科学的功能划分,且对装饰有了最初的运用。
根据西安半坡遗址资料显示,原始人已经意识到对室内空间的空间分隔和装饰美化。
夏商周时期的宫殿建筑比较突出。
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整,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等。
2、春秋战国时期砖瓦及木结构装修上有新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铺地的花纹砖。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室内空间设计中“有”与“无”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3、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第一次高峰,建筑规模体现出宏大的气势。
壁画在此时已成为室内装修的一部分。
而丝织品以帷幔、帘幕的形式参与空间的分隔与遮蔽,增加了室内环境的装饰性,而此时的家具也丰富起来,有床榻、几案、茵席、箱柜、屏风等几大类。
4、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室内空间设计开始进入以家具为设计中心的陈设装饰阶段,家具形式普遍采用垂足坐的习惯,室内家具设计极为多样化。
建筑结构和装饰结合完美,风格沉稳大方,色彩丰富,装修精美,体现出一种厚实的艺术风格。
5、宋朝是文人的时代,当时的室内设计气质秀雅,装饰风格简练、生动、严谨、秀丽。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最后的辉煌,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室内空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
室内陈设更加丰富和艺术化,室内隔断形式在空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个时期的家具工艺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7、现代室内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用以科学地、探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
在室内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面,以及对相应使用性质室内环境氛围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
家具风格的历史演变在了解家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家具的风格特征,了解形成这个风格特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
从公元前16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风格:1 古典家具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家具。
2 哥特式13世纪后期哥特式建筑风靡于欧洲大陆。
这种潮流也完全支配了当时家具的发展。
哥特式家具是由哥特式建筑风格演变来的。
3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最大的特征是以浪漫主义作为造型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它具有热情奔放及丰丽委婉的艺术造型特色,这一时期家具风格并不受建筑风格改变的影响,主要基于家具本身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
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因而它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而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使家具在视觉上的华贵和功能上的舒适更趋统一。
4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
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
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
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舒适的功能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工艺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
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 新古典风格新古典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约自1760年至1800年间,称为庞贝式;第二阶段自1800年至1830年间,称为帝政式。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古代宫廷建筑。
以下是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1.古代宫廷室内设计(公元前2100年-公元1912年):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宫廷建筑就开始注重室内设计。
宫廷内部的布局、家具、装饰和色彩等都非常考究。
这个时期的室内设计以宫殿和庙宇为主,注重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风格。
2.儒家思想影响期(公元前551年-公元907年):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室内设计开始注重实用性和朴实的风格。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礼仪,反对奢华的装饰。
室内设计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家具的功能性和色彩的典雅。
3.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繁荣时期。
室内设计注重舒适性和细腻的细节。
唐代的寺庙、僧院和贵族府邸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注重布局、家具和装饰的和谐统一4.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2年):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巅峰时期。
室内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注重风水和宜居性。
明清时期的宫廷和府邸有着精美的装饰、华丽的家具和丰富的色彩。
此外,汉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也开始出现。
5.现代室内设计(20世纪初至今):中国室内设计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开始追求简约、实用和功能性。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室内设计逐渐融合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同时保留了传统元素。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个性化和舒适度,追求简洁、明亮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迅速发展。
大量的建筑项目和商业空间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室内设计师。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传统元素重新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展现独特的中国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从注重奢华和宏伟到注重实用和朴实,再到现代室内设计的简约和个性化。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家具的功能性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