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教学质量评价表课堂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课堂评价表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教学评价
1. 教学内容
- 内容清晰程度:□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 课程相关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2. 教学方法
- 教学方式多样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 学生参与度:□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3. 教师表现
- 教师专业素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 与学生互动情况:□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三、学习效果评价
1.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2. 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四、意见与建议
1. 课堂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他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
整体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评价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1. 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与课程目标相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呈现清晰明了,易于理解:(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有层次感:(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更新性和实用性:(1分)(2分)(3分)(4分)(5分)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讲解的逻辑性强,能启发学生思考:(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新颖与创新:(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包括多媒体、实例、案例等:(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1分)(2分)(3分)(4分)(5分)3. 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之外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反馈和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情况:(1分)(2分)(3分)(4分)(5分)4. 教学环境与氛围•教学环境的安静和舒适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环境的设施和器材完善:(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活跃和积极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和谐和友善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1分)(2分)(3分)(4分)(5分)5. 教师表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总评分:•整体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以上是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进行课堂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评课表及评分标准评课表
评分标准
根据教学要素的分值,评分标准如下:
以上评课表和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确保教学
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评价标准旨在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促
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
同时,评分标准的设定能够客观评
估教师的教学成果,并帮助确定教师教学方面的优势和改进空间。
通过评课表和评分标准,学校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和支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
各位同学:为了帮助老师们改进教学工作,希望大家能踊跃参加本次调查。
每填写一次可以为一门课程的授课老师评价一次,可以多次填写,对所有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进行评价。
我们的老师将认真吸收你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1、院系与班级信息(如:xx学院xx系xx专业)【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给你上过课的老师和相应课程:【填空题】
你可以选择所在学院与相应的授课教师,但公共课(如英语、体育、马哲、教育学、心理学等)授课教师要选择该授课教师所在学院后才可以选择相应的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老师上课情况,回答下面问题。
3、课程或教师讲课的主要特色:【多选题】
□ 课堂气氛好
□ 讲课内容条理清晰
□ 重点明确
□ 老师讲的我特别容易理解
□ 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 老师布置作业量合理
□ 我特别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
□ 这门课让我更爱自己的家乡
□ 上了这门课,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更多事情
□ 老师上课特别幽默
□ 以上都不是
□ 其他
4、【非必填】你对这位老师的其他建议:【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质量评价表一、教学内容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评价标准包括:内容是否充实且符合学科要求,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标准包括: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三、教师表现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方面。
评价标准包括: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是否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四、课堂氛围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课堂氛围是否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标准包括: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快,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秩序是否良好。
五、学生参与度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是否良好。
六、课程结构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课程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知识点之间衔接是否流畅,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
七、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且达成度高。
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教师是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达成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显著提升。
八、反馈与改进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评价标准包括:教师是否有及时、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是否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否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九、整体印象评价本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整体印象及满意度。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总体评价,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满意度等。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校:年月日课题: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科:数:学生:得分:权重:明确研究目标与要求学生完成预作业,课前准备到位。
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大胆质疑,做好笔记。
这些都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权重为40分。
乐于动手操作、实验,积极合作、探究,敢于求异创新。
当堂训练又好又快。
善于总结提炼,及时巩固消化。
这些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权重为40分。
科学设定三维教学目标。
编制好学案或导学提纲,指导督查学生充分预,主动研究。
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确定教学起点。
课堂设计科学、合理、新颖,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分散难点,讲授精当,富有启发性。
这些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权重为20分。
老师教学老师提供机会,搭建平台,适时点评,积极鼓励,营造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研究兴趣和内在动力。
指导学法,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提升学生研究能力。
板书精巧,演示规范。
讲练结合,形式多样。
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课堂自主研究、练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
这些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权重为40分。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学生均获得发展。
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参与充分,质量高。
这些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权重为20分。
评价项目:评价指标:得分:1.准确、具体,具有层次性、生成性,可操作性强,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
权重为10分。
2.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3.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
教学内容1.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内容把握准确、科学,整体与个体关系处理得当。
2.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的呈现符合各科研究的规律和特点。
3.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4.课堂容量合适、难易适度、速度适中。
这些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权重为20分。
1.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师生、生生关系和谐,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项目: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是否条理清晰、组织有序?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灵活?4. 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生动?5. 教学任务是否清晰明确、有效难度?6. 教学材料是否丰富、恰当?7. 教学中是否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8. 教学中是否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9. 教学中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0. 教学过程中是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11.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有效?12. 教学中是否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13. 教学中是否注意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14. 教学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15. 教学中是否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评价标准:1. 优秀:在以上项目中有表现出色的优点,具备很高的教学质量。
2. 良好:在以上项目中有良好的表现,教学质量较高。
3. 中等:在以上项目中有一定的表现,整体教学质量一般。
4. 需改进:在以上项目中有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评价方法:1. 学生评价:让学生针对以上项目进行自评或互评。
2.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过程,评估教师的教学表现。
3. 反馈评价:通过听取学生和家长、同事等的反馈,评价教学质量。
4. 教师自评:教师针对以上项目进行自我评价。
注意事项:1. 评价表的设计应根据具体学科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2. 评价结果应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效果。
3. 评价过程应及时、准确、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影响评价结果。
4. 评价结果应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运用,做出合理的教学改进和调整。
XX学院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听课人员:学校督导组□院(部)督导小组□院(部)听课小组□教师□任课教师: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听课人:XX学院本科教学听课表(实习课)XX学院本科教学听课表(实验课)XX学院院(部)教学督导工作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根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XX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嘉院【2007】3号文)和学校《关于要求各教学单位成立系级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学位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的通知》(嘉院教【2006】23号文)要求,为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教学质量的学院责任意识,促进学院教学督导工作,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XX学院院(部)督导工作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开展对学院督导工作评价的目的:一是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是促进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三是全面了解督导工作情况,提高督导工作质量和水平,最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权重备注:1、教学督导工作涵盖本科和专科教学;2、开展的工作绩效要有数据和案例支撑以及绩效说明。
三、评价形式对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评价采用学院自评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学院自评。
学院自评是学校评价的基础。
学院督导组对照评价指标,对本院的督导队伍建设、工作实效以及开展的特色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和相应的支撑材料。
自评报告需要体现学院督导在质量保障、质量监控方面的理念、制度、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自评报告中提及的数据需要有支撑材料佐证。
(二)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支撑材料、座谈会等方法进行评价。
四、评价结果运用(1)评价结果用于教学状态评估;(2)教学工作简报开设专栏介绍评价优秀的学院督导工作经验;(3)相互交流、借鉴和提高,促进教学督导规范;(4)评价成绩优秀的学院督导给予奖励。
五、评价时间学院自评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学校评价在每年的11月-12月。
中南大学教学质量评价表(课堂教学)
教师姓名:教师所在学院:
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授课地点:
课程名称:授课班级:
说明:1、评价项目一般按优、良、中、差四档考评,请在相应评价栏内划“√”;
2、根据各评价项目考评结果为优的多少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等级参考标准如下:
优:≥8项(无中、差)、良:7-6项(无中、差)、中:5-4项、差:≤3项;
3、同行(教师)每次听课须填写本表一式两份,签名后交教师所在学院,其中一份学院存档、一份放入申优报送材
料袋;
4、学生评教后需由授课班级指定至少3位学生代表签字。
中南大学教学质量评价表(实验教学)
教师姓名:教师所在学院:
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实验地点:
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参加人数:
说明:1、评价项目一般按优、良、中、差四档考评,请在相应评价栏内划“√”;
2、根据各评价项目考评结果为优的多少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等级参考标准如下:
优:≥8项(无中、差)、良:7-6项(无中、差)、中:5-4项、差:≤3项;
3、同行(教师)每次检查须填写本表一式两份,签名后交教师所在学院,其中一份学院存档、一份放入申优报送材
料袋;
4、学生评教后需由授课班级指定至少3位学生代表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