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6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文件编号: JFD/QP-01 版本/修改号: A/0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页码:第1 页共2 页1 目的建立工装、模具管理体系,控制工装、模具质量,确保工装、模具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汽车用电机、电器产品正常生产所需工装、模具的管理。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工装、模具的管理工作,负责工装、模具的采购或并建立工装模具台帐;3、2 工模部负责工装、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由总经理批准设计;3、3 质检部负责工装、模具入厂、完工验收、验证;3、4 生产车间负责工装、模具的制造或采购申请及使用保养。
4 程序内容4、1 工装、模具的设计与制造4、1、1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需要填写《工装、模具制造申请表》交生产厂长,经总经理批准后生产部组织实施。
4、1、2工模部根据产品的质量特性及工艺要求设计工装、模具图纸,总经理批准。
4、1、3生产部根据经总经理批准的图纸和要求组织工模车间加工或委外加工并对委外加工单位进行控制,根据《分供方选择和评定控制程序》纳入合格分供方控制。
4、2 工装、模具的入库4、2、1工装、模具入库时必须附相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填写并会签的《模具验收单》及样品一件并编号, 建立《模具管理台帐》, 如模具属顾客提供还需加注顾客名称缩写;4、2、2 自制模具须由质检部按图纸全尺寸测量, 填报《模具验收单》后方可入库;4、2、3 维修后的模具在入库前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在《模具进出库及维修记录表》上签名确认;4、2、4 所有模具在仓库和生产现场放置时须注明状态标识(如合格、待验、待修、报废、封存等)4、3 模具的领用4、3、1正常生产的模具由生产部下达生产通知后,由使用车间到仓库领取并登记;佛山市顺德区金丰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JFD/QP-01 版本/修改号: A/0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页码:第2 页共2 页4、3、2模具需修理,工模车间按工模部确定的修模方案安排进行修理,修理合格后由生产部人员领出并登记。
1目的1.1.1定义模具从开始到模具交付使用单位过程中,TPE如何起动,进度跟进,品质改善,风险管控,工程变更,按时交付整个流程。
2范围适用于XXXX塑胶模具部所有模具的管理.3定义3.1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面向制造的设计。
3.2PD: Pre-design 预设计3.3Tooling kick off meeting; 模具起动.3.4OPM; Operation Project Manager: 项目运营经理.3.5TPE: Tool project Engineer:模具项目工程师.3.6PQM: Project quality manager:项目品质经理3.7EM: Project engineering manager.项目工程经理3.8VQ: Visual quality 外观3.9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report 首件报告3.10 CPK: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制程能力指数.3.11 FOT First of trial 第一次试模3.12 Lesson learnt 学到的经验教训4职责模具项目工程师:负责对收到的客户产品图及相关资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初步评审,准备DFM报告,待客户确认PDF报告,OPM通知模具可以正式开始,组织召开Tooling kick off会议,安排计划,在整个模具的整个制做过程中,跟踪进度,控制风险,及时协调和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直至模具顺利交付给生产单位。
5程序5.1当新项目开始时,TPE首先必须通过EM向客户索取产品3D, 2D,表面要求,原材料及缩水率,模腔数,热流道,字码信息资料等。
5.2依客户提供的资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准备DFM报告(或PD报告),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模流分析,缩水率,排位,模腔数,分模线,热流道,模胚资料,表面要求,字码信息等,并传给客户确认。
模具设计开发管理程序模具设计开发管理程序简介模具设计和开发是制造行业中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纸质文档方式效率较低,容易导致信息丢失和不一致性。
为了优化模具设计开发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我们开发了一款模具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功能1. 模具信息管理该程序提供了模具信息管理功能,可以对模具进行统一管理和追踪。
用户可以输入模具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编号、图纸、材料、规格等,还可以记录模具的购买日期、维修记录、使用状态等等。
所有的信息都以列表的形式展示,方便用户查找和编辑。
2. 任务分配和进度跟踪在模具设计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
该程序支持任务的分配和进度的跟踪,管理员可以将具体的设计任务分配给相应的设计师,设定任务的截止日期,并实时监控任务的进度。
设计师可以在程序中查看自己的任务,并更新任务的进度状态,以便团队合理安排工作。
3. 文件管理模具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包括模具图纸、设计方案、报告等等。
该程序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可以将相关文件至程序中进行保存和备份。
用户可以按照模具的编号或名称进行文件的检索和,方便用户查看和共享相关文件。
4. 历史记录和版本控制模具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修改历史非常重要,能够追踪到每一次的修改记录对于问题追溯以及后续的版本控制都非常有帮助。
该程序支持模具设计的历史记录和版本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查看模具的修改历史,对比不同版本间的差异,还可以恢复到指定的历史版本。
5. 数据分析和报表为了方便管理者对模具设计开发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该程序提供了数据分析和报表的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相应的报表。
这些报表可以用于业绩评估、资源分配和进一步的决策分析。
使用指南1. 安装和部署该程序是基于云平台的Web应用,可以在各种主流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中访问程序的地质,即可使用相关功能。
安装和部署过程十分简单,用户只需要按照程序提供的说明操作即可。
模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规定模具设计、制造、验收、移交、使用维护、标识、变更、报废等管理过程,确保模具符合产品要求。
2.0范围本企业所用模具的设计、制造、验收、移交、使用维护、标识、变更、报废全过程,包括顾客提供的模具。
3.0术语3.1.模具:专指用于注塑塑料制品的注塑模具和发泡模具。
3.2.日常维护保养:模具维修班长负责对模具实施运行前、运行中和运行后的维护保养。
3.3.定期保养:对达到预定使用期限或试用频次的模具所进行的维护保养。
4.0管理职责4.1.产品开发部:4.1.1.负责为模具供应商提供产品的2D图纸、3D数据和相关资料、标准;4.1.2.组织模具开发各阶段的评审及验收;4.1.3.负责批产前模具档案的建立和维护。
4.2.制造部工装动力科:是批产模具的归口管理门;4.2.1.负责参与前期开发产品模具的设计方案评审及模具试制、验收;4.2.2.负责批产模具档案的统计管理;4.2.3.对模具定期盘点;4.2.4.组织制定模具备件清单;4.2.5.组织统计模具的使用及异常情况;4.2.6.对制造系统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查;4.2.7.组织模具的闲置、调剂、报废处理。
4.3.质保部:4.3.1.负责配合模具方案的评审及模具验收;4.3.2.负责样品的外观、尺寸检测及功能试验、样件的试装。
4.4.制造部工装动力科:4.4.1.批产模具建立模具台账;4.4.2.制定模具备件清单及计划;4.4.3.建立模具管理履历表;4.4.4.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实施维护与维修。
4.5.采购部:配合模具的试制和验收中提供产品原材料。
4.6.财务部:根据模具开发进度提供资金支持;对报废模具进行帐务处理。
4.7.市场营销部:对属于顾客财产的模具处理前,负责与顾客沟通工作。
5.0工作程序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德信诚培训网6.0相关文件无7.0相关记录(最少保存期: 模具报废后+1年)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维修记录工装模具保养维修记录表.xl s模具台账模具履历表模具台账履历表.xls模具生产模数统计表工装模具寿命统计表.d oc年度模具保养计划工装模具保养计划表.d oc模具保养记录表模具维护保养记录表.xl s试模申请单试模申请单 (2).xl s德信诚培训网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试模/料报告单试模报告表.xl s。
文件编 号版本版次A/02页 码共9页/第2页3.5 质量部负责对样品的检测.开发部负责对样品的判定.4.4 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4.1.2 确保模具的交期、质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及成本目标的达成。
4.3.1 模具设计师根据《模具开发计划书》组织模具设计实施,并完成模具结构图、 模具零部件图3. 主要职责3.2 仓库负责提供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料。
4. 职能和权限4.1 工模经理的职责和权限3.4 工模部模具设计师负责模具的设计。
养、报废。
护保养、报废及外发等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产品品质,并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绿色产品要求。
3.1 工模部负责模具开发全过程,即模具的设计、制造、试模、验收、设计变更、修改及模具维护保3.3 制造二部负责模具的接收和外发申请,其注塑车间负责塑模试模。
4.4.1 项目负责人确保模具在制造过程中的正常运行,模具结构、性能等各方面均能满足产品的需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塑胶、五金模具的设计、制造、验收、试模、设计变更、维护、保养、报废全过。
2. 适用范围4.2.1 工模部主管负责模具的评审、《模具开发计划书》的制定、跟踪。
4.3 模具设计师的职责和权限4.2.2 确保模具的交期、质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及成本目标的达成。
零部件加工工艺图及采购清单。
模具管理程序1. 目的对塑胶、五金模具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对所有模具的设计、制造、试模、验收、设计变更及修改、维 4.1.1 负责模具制造过程的监控、指挥、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协调。
4.2 工模主管的职责和权限文件编 号版本版次A/02页 码共9页/第3页求。
并完成 模具结构图、模具零部件图、零部件加工工艺图及采购清单。
由项目负责人去跟进完成《模具开发计划书》。
6.1.7 模具设计师通过开发部提供的产品图纸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包括排样图)。
6.1.8 模具结构图设计完成后,设计师组织各车间主管、项目负责人、制造注塑部负责人及产品开发工程师进行模具结构评审,内容包括:模具方案结构、排位、缩水、特殊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模具成本、注塑或冲压工艺、产品成本等方面,并包括下面内容。
模具加工控制程序简介模具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加工过程之一,通常需要编写控制程序来指导机器进行加工操作。
本文将探讨模具加工控制程序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编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控制程序的编写模具加工控制程序通常由G代码和M代码组成。
G代码用于控制运动轨迹和加工路径,而M代码用于控制机器的辅助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G0 X0 Y0 Z0 ; 快速移动到起始位置G1 Z-10 F100 ; 沿Z轴朝下移动10个单位,速度为100G2 X50 Y50 I25 J25 F50 ; 以半径为25的圆弧终点为(50, 50)进行顺时针圆弧插补M3 S500 ; 启动主轴,速度设为500转/分钟G1 Z5 F100 ; 沿Z轴朝上移动5个单位,速度为100M5 ; 停止主轴在编写控制程序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以及机器的功能限制。
合理的编程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常见的编程方法模具加工控制程序的编写可以采用手工编程和CAM软件生成两种方法。
1.手工编程: 操作员根据加工要求和机器特性手动编写控制程序。
这种方法需要对G代码和机器操作有一定的了解,适用于简单的加工任务。
2.CAM软件生成: CAM软件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加工要求自动生成对应的控制程序。
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用于复杂的加工任务。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取决于加工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
注意事项在编写模具加工控制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性:确保控制程序设计合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精度:控制程序的精度直接影响加工件的质量,需要仔细调试和优化。
3.效率:合理的控制程序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模具加工控制程序是模具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控制程序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需要加工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编程技能。
引言概述模具设计开发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环节,模具在产品制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模具设计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控制程序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模具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的相关内容,包括控制程序的设计原则、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模具设计开发的技术要点以及模具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的实施效果。
正文内容1. 设计原则1.1 明确设计目标:在开发控制程序之前,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包括开发模具的具体形式和功能要求,并结合产品的设计需求进行规划。
1.2 系统化思维:将模具设计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步骤和阶段,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设计思维,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1.3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模具设计的时间进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并确保设计质量。
2. 模具设计的流程2.1 产品需求分析:通过与产品设计师和工艺工程师的沟通,了解产品的功能和形态需求。
2.2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和关键部位,包括注塑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2.3 零件设计与制造:对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并制定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
2.4 组装与调试:将模具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5 验收和交付:对模具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交付给生产部门。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减少冗余部分的设计,提高模具的功能性和性能。
3.2 零件制造精度不高:采用精密加工设备和工艺,确保模具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3.3 模具组装不准确:加强对模具组装工艺的控制,确保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能够正确地配合和协调工作。
3.4 模具使用寿命不长:通过选用高强度材料和优化模具的使用方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3.5 模具维护保养不到位:建立模具维护保养的规范制度,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024年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计划书摘要:本文旨在提出2024年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计划书。
本计划书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步骤和时间表,以确保模具设计和开发的顺利进行。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合适的流程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高质量的标准。
一、背景模具在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包括汽车、电子设备和家电等。
模具设计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到多个工序和环节。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目标和目标制定一个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旨在实现以下目标和目标:1. 提高模具设计和开发的效率。
2. 确保模具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
4. 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三、计划步骤本计划书提出了以下计划步骤,以指导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实施:1. 项目启动:确定项目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并建立一个项目团队。
2. 需求分析:与客户合作,详细了解和分析模具设计和开发的需求。
确定产品规格、材料要求和质量标准。
3. 概念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规格要求,进行初步的模具设计,并制定设计方案。
4. 详细设计:基于概念设计,进行详细设计,并制定所有必要的文档和图纸。
5. 制造和测试:根据详细设计,开始制造和组装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
6. 质量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7. 交付和验证:完成模具设计和制造,并进行最终的验证和验收。
8. 关闭项目: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并为下一个项目做好准备。
四、时间表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以下是一个初步的时间表:1. 项目启动:2024年1月2. 需求分析:2024年2月-3月3. 概念设计:2024年4月4. 详细设计:2024年5月-6月5. 制造和测试:2024年7月-10月6. 质量控制:2024年11月-12月7. 交付和验证:____年1月-2月8. 关闭项目:____年3月五、资源分配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为建立工装管理体系,确保工装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组织内生产工装的管理(包括分公司及中间库使用的工装)。
2.职责
2.1产品开发部负责量产前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并提供相应文件、图纸和报告。
生产管理部负责量产前冲压
模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并提供相应文件、图纸和报告。
生产管理部负责量产后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并提供相应文件、图纸和报告。
2.2生产管理部负责工装夹具的定期验收、定期维护和补充。
2.3制造部负责工装夹具的使用和日常点检、维修。
3.术语和定义
3.1 生产工装:通常包括注塑模具、冲压模具、翅片滚刀、集液管冲圆孔模具、蒸发器压合模具、组装胎具、工位器具、
工具。
4.内容
详见内容附页
5.相关程序/指导书
COP-06-S03 《工装设计规范》
COP-06-S04 《过程开发文件编号规范》
COP-06-D02 《注塑模具开发指导书》
COP-06-D03 《冲压模具开发指导书》
COP-08《变更控制程序》
SP-06-D01《钎焊夹具、托盘管理指导书》
SP-06-D02《顾客财产管理指导书》
SP-06-D03《模具、刀具管理指导书》
SP-06-D04《工装、夹具管理指导书》
SP-10-D04 《备品备件、工装、设备采购实施指导书》
7.变更内容一览表
责量产前冲压
制造和验收,具、工位器具、。
模具设计开发管理程序1、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模具设计开发管理程序,包括模具开发的过程、流程、责任分工以及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该程序的目的是确保高质量模具的开发,并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2、模具设计开发流程2.1 需求收集与分析描述如何与客户沟通和收集模具开发的具体需求,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准确理解客户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初步设计,包括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等方面的考虑。
2.3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艺设计等。
2.4 模具制造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进行模具制造,包括材料采购、加工制作、热处理等。
2.5 模具调试与测试对制造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生产需求。
2.6 技术文档编制编制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技术文档,包括模具设计图纸、操作手册、维护说明等。
2.7 模具投产根据测试结果和客户的要求,将模具投入生产环境,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3、责任分工3.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包括需求收集、设计评审、进度管理等。
3.2 设计工程师负责模具的设计和绘图,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3.3 制造工程师负责模具的制造和加工过程的管理,包括材料采购、工艺选择、制造计划等。
3.4 质量工程师负责模具的质量管理,包括调试、测试和验收等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3.5 生产人员负责根据模具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操作,并定期进行模具的维护和保养。
4、相关规范和标准描述模具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法律名词及注释:1、模具设计:指将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转化为模具结构和加工工艺的过程。
2、模具制造: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具材料的采购、加工制作和热处理等过程。
3、技术文档:指包括模具设计图纸、操作手册、维护说明等相关技术文档。
4、质量管理:指对模具的调试、测试和验收等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模具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制度1总则1、目的:为有效管理模具,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保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订本细则。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公司生产单位开展生产活动所需模具的使用管理。
操作规范3、在挂模前,要对机台与模具前后锁模板上的脏物擦拭干净,方可作业。
4、对单面抽芯的模具,在装模具时,应注意抽芯的位置,单面抽芯模具,一般用抽芯块对后安全门方向装置模具;双面抽芯模具,一般采用抽芯块对前后安全门方向装置模具。
5、在调模过程中,一定要把机台锁模曲轴打直,适当调紧模具,以20%以下的速度和压力调模,直至不能调动时应立即松开调模键,把模具固定牢固后,再打开模具进行适当调整。
6、接冷却水时,应先把模个闭合,严禁碰撞抽芯滑块或不规范操作。
7、调节机台顶针时,应把行程调至刚好顶出产品为宜,不得顶出太长,以防对模具造成损伤。
8、对顶针需弹簧复位的模具,一律要接微动开关或装置机械保护装置,以确保顶针能安全复位;在生产时,顶针在未完全复位的情况下严禁闭模生产。
9、调试产品时,应先用30%的压力与速度开始注射充模,再逐渐增加压力与速度;任何模具在进入正常生产前,必须调整为低压保护设定型。
10、操作时,模具达到一定的模温时(一般正常生产30模次以后),才开冷却水;如在生产前已将模具预热到工作温度,可直接打开冷却水。
11、下模时,应先关掉冷却水,再生产3—5分钟,用干净抹布把模腔擦净,涂上油或防锈剂,做好防护工作以免生锈。
12、从机台上换下来的模具,浇口一律不准朝下,最好朝上摆放于模具放置区。
13、预热时,要将顶针合部退回模内(不要闭合过紧);进行均匀加热,切忌点式加热,容易造成模具退火。
14、未合模的情况下,严禁机台前进抵撞前模,以免把前模撞松动或撞掉。
异常情况处理15、在操作过程中,作业员每生产一模产品,都要确保模具内无遗留物品后,方可闭模,发现异常及时反映给主管人员。
16、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粘模,应把产品取出方可合模生产,严禁模腔带遗料生产。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广州睿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B-RD-000X 编写部门
开发技术部
版 本 A0 编写日期
页数 19 生效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核准 审核 编
制
文件名称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B-RD-000X
版 本
变更内容 页 (数) 次 (发行) 变更日期 编制 审核 核准 备注
A0
首次发行
17
.30
广州睿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表单编号/版本:D-QC-0002/A0
文件修订记录表
1
1 目的
保证生产模具在使用中保持完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广州睿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生产模具的管理。
3 职责
采购部:负责模具采购单的下达及供应商的选择、采购。
开发技术部:负责模具设计的评审及后期模具加工进度的跟进、试模样件的确认、以及最终
模具的验收工作。
品质部:负责小批产品的检验验收工作。
4 内容
模具开发
依据产品要求由产品工程师填写《开模(修模)申请单》,经领导核准审批后执行。
采购部汇总各模具厂报价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选定模具加工供应商。评审内容包括:
模具厂加工能力、加工周期、模具价格等。
模具工程师联合模具供应商对影响模具设计制造和存在成型风险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并提
出更改方案,对可能存在风险而产品设计不予更改的结构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数模
评审报告》予以记录。
模具供应商完成或基本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后,模具工程师须组织供应商相关模具技术人员对
模具数模进行结构设计评审,并监督模具供应商改进。
模具设计评审通过后方可通知模具供应商进行模具加工,模具供应商每周向模具工程师提供
一次模具加工制造进度表,使模具的加工进度可控。
模具验收
模具工程师必须参与模具在供应商处的试模工作,并配合产品工程师找出产品在尺寸、外观、
工艺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
模具工程师对模具的结构、制造、水路等不合格、不完整、不适用、不可靠的地方提出来,
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
针对于试模问题清单,模具工程师与模具供应商相关人员一起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提出改
进计划,落实责任人,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模具工程师和供应商各保留一份。
2
开发技术部负责模具批量生产前各阶段样件的外观、尺寸、装配及性能的确认。样件认可后
由开发技术部通知采购部联系模具厂进行小批量生产,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由品质部进行
检验,包括产品外观、尺寸、装配及性能,并出具《全尺寸检测报告》。
4. 模具工程师负责到模具厂进行现场工艺验收,包括但不限于:模具动作是否流畅,能否
满足批量生产要求(试生产3小时或连续生产300啤,检测良品率是否达到95%),生
产使用过程中模具部件是否出现拉伤、弯曲、断裂、型腔漏水、砂眼等缺陷。
模具工程师根据《模具验收报告》认真检查模具,并签署办理模具的验收。
模具部分小问题未达到验收要求的,可以在验收报告上附条件验收,要求模具供应商在生产
前解决。模具有重大问题的,不能进行验收,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督促模具供应商
整改,以保证模具能够顺利通过验收。
3
6流程:
流程 相关部门 相关说明 使用表单
开发技术部 依据产品要求由产品工程师填写《开模(修模)申请单》,经领导核准审批后方可执行后续操作。 《开模(修模申
请单)》
采购部 开发技术部 汇总各模具厂报价后组织相关部门
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模具厂
加工能力、加工周期、模具价格等。
开发技术
部
模具工程师组织供应商相关模具技
术人员对模具数模进行结构设计评
审,并监督模具供应商改进。
3D图档
开发技术
部
模具供应商每周向模具工程师提供
一次模具加工制造进度表,使模具
的加工进度可控。
开发技术部 品质部 开发技术部负责模具批量生产前各阶段样件的外观、尺寸、装配及性
能的确认。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由品
质部进行检验,包括产品外观、尺
寸、装配及性能,并出具检验报告。
《全尺寸检测
报告》
开发技术部 模具工程师根据《模具验收报告》认真检查模具,并签署办理模具的验收。模具部分小问题未达到验收要求的,可以在验收报告上附条件验收,要求模具供应商在生产前解决。模具有重大问题的,督促模具供应商整改,以保证模具能够顺利通过验收。 《模具验收报
告》
开发技术部 督促生产单位做好模具的使用、维
护和保养。
模具开发申请
指定供应商
模具设计
模具验收
转入生产
试模
模具制作
4
7相关文件
《模具开发清单》 D-RD-00XX
《数模评审报告》 D-RD-00XX
《模具验收报告》 D-RD-00XX
《开模(修模)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