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15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15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15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15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十五)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达标。

1、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面画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穿流不息()攻无不刻()文丝不动()无微不致()

2、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

yì()不容辞奇花()草开卷有()出其不()

人云()云()如反掌深情厚()()扬顿挫

3、按要求填写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1) 写出五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

()() ()()()

(2) 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得意忘形()有条不紊()聚精会神()(3) 以诗句中各字为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

千()山()鸟()飞()绝()

风()雪()夜()归()人()

4.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5、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杜甫《春夜细雨》中的诗句回答)

6、张明匆匆地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达标。

风雨中的三轮车

突袭而来的夏日风呜呜叫着,时而紧贴地面,将街头的纸屑高高扬起,时而窜上天空,将一朵朵黑羊般的云驾赶到一块。于是,天色迅疾阴沉下来。

顷刻间,倾益大雨从天而降。急雨如箭,行人躲在屋檐下,仰望着墨泼的天空。∥

就在这时,“叮铃铃……”驶来一辆辆棕色的三轮车,它们像惊涛骇浪中浩荡而来的小船。

“上车……每位两元”,三轮车工人迎着风雨呼喊。

困在雨中的行人争先恐后登上车。棕色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唱着欢乐的歌。∥

“叮铃铃……”一辆最年轻的三轮车,绕城一圈后就要返航了。

霎时,他仿佛忆起大街拐角处,还有三双忧郁的眼睛。他们蜷缩在屋檐下,小小的单衣早被雨水溅湿,只有紧搂在怀中的小书包还没有沾上一滴水。

“掉头!”年轻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勇往直前。

“叔叔……我、我们……没钱……”三个小孩可怜的声音在颤抖。

谁说我们认钱不认人年轻的三轮车愤怒地大叫我不要钱这沙哑的声音撕开雨帘在与暴雨的

碰撞中闪着光芒

在这座被夜色笼罩着,被短暂的暴雨统治着的小城中,这辆三轮车严严地垂下了湿透了的帆布,载着三个小孩子,穿过风雨,向前驶去,一路上留下一串新歌。∥

1、给第10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在短文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很短的词:___________ _________

3、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停顿;②表示内容的省略;③表示声音的延续;④表示说话结结巴巴。“叮铃铃……”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叔叔……我,我们……没线……”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时而……时而……”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已用“∥”线分为三段,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唱着欢乐的歌”明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暗喻了三轮车工人心情。

7、这篇短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达标。

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你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有的考试使你快乐,有的考试使你苦恼,有的考试使你……

今天你又一次参加考试——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场考试。对于考试,你一定有许多话可说。请你以“考试”为内容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己定,体裁自己选,字数不限制,注意写出与别人不同的特点。

参考题目:

1、考试后的感想

2、考试之后

3、考试之前

4、考试前后

写作提示:

1、

2、

3、

精彩开头:

精彩结尾:

【强烈推荐】二升三数学思维训练竞赛测试卷

二升三数学思维训练竞赛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24分) 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0分) (1)2时=()分(2)3分25秒=()秒(3)180秒=()分 (4)150秒=()分()秒(5)1时3刻=()分 (6)()分米=70厘米(7)2米=()分米=()厘米 (8)1米5厘米=()厘米(9)30分米=()米 (10)80毫米=()厘米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6分) (1)一本书厚25()(2)文具盒长2() (3)一幢楼高15()(4)操场跑道长120() (5)妈妈身高163()(6)一棵大树高6() 3、读、写出下面各数(8分) (1)285读成 307读成 724读成 804读成 (2)五百三十七写成五百零七写成 八千九百写成六百零六写成 4、找规律填空(10分) (1)1,3,5,7,(),() (2)20,18,16,14,(),() (3)15,3,12,3,9,3,(),() (4)1,3,4,7,11,(),() (5)1,2,4,8,(),( ) 二、计算(28分) 1、口算(8分) 56+23= 46+21= 57+23= 34+42= 63-38= 17-9= 35-27= 53-28= 9×7= 54÷9= 63÷7= 10×7= 49÷7= 40÷5= 8×7= 20×5= 2、列竖式计算(20分) 345+546= 78×9= 56×6= 567+76= 786-678= 89×6= 34×9= 267-69= 98×5= 654-78=

三、综合应用(48分,每题4分) 1、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个?若每2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几分?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几?除数是6,商是9,被除数是几? 3、把一根长16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一共要剪几次? 4、张军读一本故事书,6天读了48页,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将这本书读完,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三(1)班有35个同学到莫愁湖去划船,每只小船可坐4个人,三(1)班至少需要几只小船? 6、用5,6,7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7、小明家养了654只母鸡,比公鸡多213只,小明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8、同学排队做早操,从前面数小明是第7个,从后面数他是第27个,那么,这排一共有多少人? 9、把一根园木锯成10段,共用了54分钟,求每锯一次要几分钟? 10、按要求画一画,每幅图只画一笔。11、12、把正方形分成4个形状、大 小相等的图形 变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和 和一个四边形一个五边形长方形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一根钢管截取它的1∕3后,还剩2.4米,截取的钢管是多少米? 2,养猪场今年养猪200头,比去年多养1∕4,今年比去年多养多少头? 3,某厂现在制造一台机床只用25∕3小时,是原来时间的5∕6,现在生产一台机床比原来节约多少小时? 4,加工一批零件,已做好了420个,比这批零件总数的3∕5还多12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一袋大米重量的3∕5正好等于一袋面粉的12∕25,这袋大米重80千克,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用去8升汽油,比剩下的汽油多3∕5,汽车的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升? 7,某厂生产一种产品,现在每件成本是12.16元,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成本比原来降低了多少元?

8,一堆煤重160吨,第一天运走了2∕5,第二天运走余下的2∕3,还剩下多少吨? 9,一种药品原价是1.2元,第一次降价1∕4,第二次又降价1∕5,第二次降价后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10,一根绳子长7.2米第一次剪去1米,第二次剪去一部分,两次剪去的和正好是剩下的1∕3,第二次剪去了多少米? 11,有两堆煤共重76.5吨,第一堆用去4∕5,第二堆用去3∕4,剩下的煤同样多,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12,六年级三个班,乙班人数比甲班少2∕13,丙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1∕11,丙班比甲班少4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13,甲养的羊比乙多养15只,甲卖出其中的1∕7,乙买进其中的1∕8,这时甲、乙的羊相等,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只羊? 14,有两堆砖,第一堆有450块,第二堆有612块,从两堆运走相等的砖后,余下的第一堆占第二堆的5∕8,运走了多少块砖? 15,六年级两个班共有104人,总共选出14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甲班选了全班的1∕7,乙班选了全班的1∕8,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思维训练

小学一年级语文思维训练 一、选字填空。 1、把个棵只头座 一()狗(ɡǒu)一()牛 一()伞一()山 一()朋友一()小树 2、再在 放学了,老师站()门口和我们说()见。 3、做作 妈妈在()家务,我在写()业。 4、河和禾 小鱼在()里游。我()小文一起上学。()苗长得绿油油. 5、们门 我()上学要经过学校的大()口。 二、我会填。 呀吗吧呢 1、你吃饭了()? 2、今天,你怎么有空出来玩()? 3、下雨了,你快回家()! 4、妈妈正忙着做家务活()!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____________ ,也会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在学校里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多花。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一) 一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goals: short-term,medium-range and long-term goals.

Short-range goals are those that usually deal with current activities,which we can apply on a daily basis.Such goals can be achieved in a week or less,or two weeks,or possible months.It should be remembered that just as a building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foundation ,out long-term goals cannot amount to very munch without the achievement of solid short-term goals.Upon completing our short-term goals,we should date the occasion and then add new short-term goals that will build on those that have been completed. The intermediate goals bukl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short-range goals.They might deal with just one term of school or the entire school year,or they could even extend for several years.Any time you move a step at a time,you should never allow yourself to become discouraged or overwhelmed. As you complete each step,you will enforce the belief in your ability to grow adn succeed.And as your list of completion dates grow,your motivation and desire will increase. Long-range goals may be related to our dreams of the future. They might cover five years or more. Life is not a static thing.We should never allow a long-term goal to limit us or our course of action. 1.Our long-term goals mean a lot__. a.if we complete our short-range goals b.if we cannot reach solid short-term goals c.if we write down the dates d.if we put forward some plans 2.New short-term goals are bulid upon__. a.two years b.long-term goals c.current activities d.the goals that have been completed 3.When we complete each step of our goals ,__. a.we will win final success b.we are overwhelmed c.we should build up confidence of success d.we should strong desire for setting new goals 4.Once our goals are drawn up,__. a.we should stick to them until we complete them b.we may change our goals as we have new ideas and opportunities c.we had better wait for the exciting news of success d.we have made great decision 5.It is implied but not stated in the passage that ___. a.those who habe long-term goals will succeed b.writing down the dates may discourage you c.the goal is only a guide for us to reach our desination d.every should have a goal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15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十五)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达标。 1、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面画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穿流不息()攻无不刻()文丝不动()无微不致() 2、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 yì()不容辞奇花()草开卷有()出其不() 人云()云()如反掌深情厚()()扬顿挫 3、按要求填写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1) 写出五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 ()() ()()() (2) 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得意忘形()有条不紊()聚精会神()(3) 以诗句中各字为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 千()山()鸟()飞()绝() 风()雪()夜()归()人() 4.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5、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杜甫《春夜细雨》中的诗句回答) 6、张明匆匆地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达标。 风雨中的三轮车 突袭而来的夏日风呜呜叫着,时而紧贴地面,将街头的纸屑高高扬起,时而窜上天空,将一朵朵黑羊般的云驾赶到一块。于是,天色迅疾阴沉下来。 顷刻间,倾益大雨从天而降。急雨如箭,行人躲在屋檐下,仰望着墨泼的天空。∥ 就在这时,“叮铃铃……”驶来一辆辆棕色的三轮车,它们像惊涛骇浪中浩荡而来的小船。 “上车……每位两元”,三轮车工人迎着风雨呼喊。 困在雨中的行人争先恐后登上车。棕色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唱着欢乐的歌。∥ “叮铃铃……”一辆最年轻的三轮车,绕城一圈后就要返航了。 霎时,他仿佛忆起大街拐角处,还有三双忧郁的眼睛。他们蜷缩在屋檐下,小小的单衣早被雨水溅湿,只有紧搂在怀中的小书包还没有沾上一滴水。 “掉头!”年轻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勇往直前。 “叔叔……我、我们……没钱……”三个小孩可怜的声音在颤抖。 谁说我们认钱不认人年轻的三轮车愤怒地大叫我不要钱这沙哑的声音撕开雨帘在与暴雨的

思维能力训练测试题(附答案)

思维能力训练测试题(答案仅供参考) 测试时间:姓名:分数: 以下各题,请写出分析过程及最后答案。 第1-5题判分标准:结论错0分、结论对推理错减10分、结论对推理不完全减5分 第6题判分标准:只要画出来就给满分 1、谁在说谎(20分) 甲、乙、丙三人都喜欢对别人说谎话,不过有时候也说真话。这一天,甲指责乙说谎话,乙指责丙说谎话,丙说甲与乙两人都在说谎话。其实,在他们三个人当中,至少有一人说的是真话。请问到底是谁在说谎话呢? 参考答案: 至少一人说真话。 1)如果甲说真话,乙说的就是谎话,因为乙指责丙说谎,那么丙说的就成了真话,而丙说甲乙都在说谎,矛盾;2)如果乙说真话,则丙在说谎,上述1)分析知甲在说谎,成立; 3)如果丙说真话,意指甲说的“乙说谎话”为假,那么乙说的就是真话了,而乙说的是真话则丙在说谎,矛盾。 2、猜头花的颜色(20分) 开始盒子里有三朵红头花和两朵蓝头花。现在三个女孩A、B、C在黑暗中分别选了一个头花戴在自己的头上。这三个女孩走出黑暗,每个人都只能看见其他两个女孩子头上所戴的头花,但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头花,并且也不知道盒子里剩余的两朵头花的颜色。 B问A:“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头花?” A看了一下说:“不知道。” A问B:“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头花?” B想过一会之后,也说:“不知道。” 这时候C回答说:“我知道我戴的头花是什么颜色了。” 当然,C是在听了A、B的回答之后而作出推断的。试问:C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头花?她是怎么推断的? 参考答案: A说不知道,说明她看到的另外两个人戴的至少不都是蓝色,可能是一蓝一红、或两红; B也不知道,说明B看到的也是一蓝一红、或两红,对于C有两种情况: 1)如果C戴的是蓝色,从A的推断中可知,B应该能判断出自己是戴的是红色(如果B也是蓝色,A就会知道自己是红色),但B说不知道,说明C戴的是红色(因为B不能判断自己戴的是不是蓝色,两种可能都成立); 2)如果C戴的红色,B也是不能判定自己是什么颜色; 所以以上可知,C戴的是红色(任何两个人戴蓝色,第三人马上知道自己是红色)。 3、性别不同的人(20分) α、β、γ三人存在亲缘关系,但他们之间不违反伦理道德。 (1)他们三人当中,有α的父亲、β唯一的女儿和γ的同胞手足; (2)γ的同胞手足既不是α的父亲也不是β的女儿。 不同于其他两人的性别的人是谁? 参考答案: 1)假设γ是α的父亲、γ-父亲、男性;则β的女儿只能是α,α-女儿,女性;则α同时是γ和β的女儿,γ与β是夫妇关系,没有同胞手足关系,不成立; 2)假设β是α的父亲、β-父亲、男性;则 A)α是β的女儿,α-女儿,女性;“γ的同胞手足既不是α的父亲也不是β的女儿”,即既不是β也不是α,因再无他人,不成立; B)γ是β的女儿,γ-女儿,女性;γ的同胞手足既不是β也不是γ本人,那就是α,成立。β只有一个女儿,说明α是男性,即γ的兄弟; 因此不同于其他两人性别的人是γ(β是父亲、α是女儿、γ是女儿的兄弟)。 4、她到底多大年龄?(选择正确答案,15分) 4个人在对一部电视剧主演的年龄进行猜测,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六年级-上册

第1讲 比较大小 在平时数学学习,尤其是数学竞赛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题目: (1)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 52、73、2310、2912、37 15 (2)试比较77755 和7777 555,那个分数大? …… 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其中的规律,相信大家一定会很难解决这样的题目。本讲,我们主要来讲一讲有关比较大小的一些知识和方法。 例1: 已知A 321?=B ÷43 = C 109?= D 54?=E 5 1 1÷(ABCDE 都不等于0), 将A 、、B 、C 、D 、E 按从大倒小的顺序排叠起来。 分析与解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首先将这五个算式统一写成乘法形式,这样原来 的算式就变成A 321?=B 311?=C 10 9 ?=D 54?=E 65?。下面我们可以运用倒数的知识来解决 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所有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1。那么,A 就是3 2 1的倒数,即53;同 理,B 应是43,C 是911,D 是4 1 1,E 是511。这样,我们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这五个数的 大小。 因为411>511>9 1 1>43>53,所以D >E >C >B >A. 随堂练习一: 如果a=b 521?=6 5 c=d 54?(a 、b 、c 、d 均不等于0),a 、b 、c 、d 四个数中,谁最大? 谁最小? 例2:将下列分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52 、73、2310、2912、37 15 。 分析与解 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课本上介绍的主要方法是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就本题而言,如果用通分再比较,太麻烦,我们可以根据“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 数反而小”这一性质,把这几个分数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在进行比较就比较容易了。因为2、3、10、12、15、的最小公倍数是6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们分别化 为:15060、14060、13860、14560、148 60。

小学语文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思维训练 实验方案 朝阳市建平县叶柏寿第一小学 一九九七年五月

叶柏寿第一小学语文思维训练实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根据语文学科教学性质、目的、要求、规律特点,运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方法,针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有目的地研究学生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以思维训练为突破口,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实验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系统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方法,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实验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省《小学语文思维训练课题研究方案》,在思维训练过程中,要坚持五个原则: 1、坚持科学训练的原则。防止只注意知识结论,忽视知识发生过程;只讲正确的,不讲错误的,形式上启发诱导,实际上包办代替的现象。 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要把思维训练的理论和语文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维训练因素变为自觉实践,掌握思维方法和能力。 3、坚持自觉实践的原则。培养学生按要求自觉实践,掌握思维方法的能力。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验中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不断规划,不断提高。 5、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认真挖掘三个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四、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弄清小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2、正确处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的关系,提高语文教学

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9

A+托管中心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卷九 姓名: 一、解释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1、重荷.(负担)鞭策.(用策赶马)无暇.(空闲)疲.惫(疲乏)沮丧.(丧失)指望.(盼望)2.、致 ..密(细致)坚韧.(柔软而结实)拂拭.(擦)竣.工(完毕)酷.爱(极)鄙.视(轻视) 3、推辞.(推托)抵御.(抵挡)尝.试(曾经)愤.激(因不满竟而感情冲动) 二、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 1.、欣欣 ...向荣:(生气勃勃的样子。)(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2、鹤发童颜.:(脸。)(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3、南辕.北辙.:(车前拴牲口的圆木; )(车轮留下的痕迹。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4、风调.雨顺:(配合的均匀合适。)(风雨适合农时。) 5.、亡 ..羊补牢.:(丢失;)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6、拜师学艺.:(技术。)(认师傅学本领。) 7、守株.待兔:(树桩。)(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8、死得其所.:(处所。)(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三、解释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1、我素.(向来)不知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2、他常常在学校附近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3、洞内有一泓.(一片或一道)清水。 4、大象在慢慢地踱.(漫步行走)步。 5、他说完,什么也不顾,径自 ..(自己直接行动)掉头去了。6、这儿是繁华的集镇,过往 ..(来去)的客商很多。 7、今天依然屹立 ..(高耸立着)的金字塔不正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珍贵的成果)吗? 8、海水满盈盈 ...(满满的)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四、选词填空。 1.屹立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高高的白杨树()在马路两旁。 2.秩序次序我们要按()上车,不要拥挤。小学生要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 3.简陋简单以前,我家的房子十分()。他的文章虽然内容(),但感人至深。4.镇静沉静夜深了,周围()了下来。我们遇事要(),不要慌乱。 5.积累积蓄积压在失败的过程中,他们()了经验。由于计划不当,大量的物资()在厂房里。 6.成绩成果成就听说最近学校正在举办小发明()展览。他向家长隐瞒了自己的考试()。 五、在成语中的错别字下画横线,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万马齐暗()奇花一草()夸夸奇谈()有持无恐()阴谋鬼计()鞠躬尽粹()滔滔不决()立杆见影()走头无路()口如悬河()喜出往外()是死如归()坚苦奋斗()悔人不倦()无微不致()惊慌失错()不曲不挠()水泻不通()循规蹈矩()名付其实() 六、按要求补充词语。 1、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世上无难事,()。(2)少壮不努力,()。(3)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4)良药苦口利于病,()。(5)有理走遍天下,()。(6)一年之计在于春,()。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杀鸡用牛刀——千里送鹅毛——飞蛾扑火—— 八仙过海——十五个吊桶打水——猫哭老鼠—— 小葱拌豆腐——泥菩萨过河——水中捞月—— 3、给下面成语中加点的字标上读音并解释加点 千钧一发.()(头发。) 自给自足.()(供给,供应。) 丢三落.四()(遗漏。)宁.死不屈()(宁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期中测试卷【最新】

奥数辅导班专用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春季期中测 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 卷首语:古语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训练,相信你又获得了许多新知识,现在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用心做完这张测试卷,老师相信你,一定能交上一份令父母满意的答卷,加油! 一、基础知识部分 一、认真看,仔细填。(15分,每空1分) 1、用5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24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2、同时是2、 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 3、两个质数的和是10,积是21,它们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5、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5立方分米,木料的长有 ____________分米。 6、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如果把它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可以切 出____________块。 7、2 7 的分母增加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9、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长____________米,每份是总长的____________。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若连续的四个自然数都为合数,那么,这四个数之和的最小值为()。 A、101 B、100 C、102 D、110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A、3 B、9 C、27 3、已知4个质数的积是它们和的11倍,则它们的和为()。 A、48 B、47 C、46 D、没有符合条件的数 4、要使三位数“56□”能被3整除,“□”里最大能填()。 A、7 B、8 C、9 5、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积是9cm2,把它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cm2 A、9 B、18 C、27 6、下面的平面图中,()号不能折成正方体。 A、 B、 C、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每空1分) 1、2个棱长1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2cm2。()

新六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平水镇中心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 数学思维和实践操作测试 班级_____姓名_____ 一、选择题。25% 1、将A组的1/5给B组,两组人数相等,原A组比B组多( B ) A、1/5 B、2/5 C、2/3 D、1/4 2、将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两个端点和它对边上任意一点连接,连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A )。 A、1/2 B、1/3 C、1/4 D、1/5 3、甲、乙两人有同样多的钱(不是1元),甲用去2/5元,乙用去2/5,( A )剩下的钱多一些。 A、甲 B、乙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4、给一个整除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乘20%,除数除以20%,商( D ) A、不变 B、扩大5倍 C、缩小5倍 D、缩小25倍。 5、一杯牛奶喝去20%后加满水搅匀,再喝去50%,这时杯中纯牛奶占杯子容量的( B ) A、30% B、40% C、50% D、80% 二、填空题。25% 1、给3/7 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21或扩大4倍)。 2、60的20%正好是一个数的75%,这个数是( 16 )。 3、饲养厂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多25%,那么,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少( 20 )%。 4、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的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120 )页。 5、一张圆形纸片的半径是3厘米,一张正方形纸片上的边长是4厘米。两张纸片重叠一部分放在桌面上,覆盖桌面的面积为38平方厘米。问:两张纸片重合部分的面积是( 6.28 )。 三、计算题(能简算简算)。20%

187×41+43÷7 18 127 ÷( 23 — 14 ) 87×8813 (232—35 2)×23×35 四、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10% 89.12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0% 57.76 18.24

【精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心小学陈兆艺【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是一个重点,对提高教学效益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怎样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才能提高训练效益?一、在语文训练中要逐步暴露思维过程的思维训练。二、在段的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三、利用课文结尾培养思维品质的思维训练。 【关键词】思维过程训练;段中教学训练;课文结尾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是一个重点,对提高教学效益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必要操作过程,也是构成教学思路不可缺少的环节;另一方面,注意培训语文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有特殊意义,因为语文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离开语言人们无法进行思维活动;而离开了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内核。人们的思维,说到底是用言语进行的“言语思维”。因此语文训练尤其注意思维训练。抓住思维训练,也就抓住言语的运用过程。从言语的运用中学语言,才能提高训练的力度,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可望有真正的发展。 怎样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才能提高训练效益?我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思维训练的提高。 一、在语文训练中要逐步暴露思维过程的思维训练 (一)微微暴露的思维训练 课文中的细小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思维内涵;存在着很大的训练价值。在这些地方我善于“小题大做”,促使学生在“显微”中暴露过程,达到训练的目的。如课文《尊严》中有一幅插图,杰克逊大

叔端着一盘丰盛的饭菜给年轻人,年轻人摆摆手,我在这给学生质疑:是年轻人不饿而不吃吗,还是另有原因?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去读课文,找出摆手的原因。 对教材细微处开掘并由此而引起的思维碰撞,成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良好契机。正是暴露中,使儿童的认识能力和言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二)填补空白的思维训练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有意不透透彻彻地表现,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实质上也就是充分展示了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思维过程。我在教《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抓住了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刻,嘱咐三个小战士的那句话:“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显然这是作者留下的一处艺术空白,启发学生去想象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刻,他会怎样想,怎样说?于是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为什么句末要用省略号?(2)如果老班长把这句话说完,你觉得下面会讲些什么呢?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空白”的地方合理的、恰当地补充出来,在暴露思维过程的同时,达到言语能力的充分训练,思想感情的充分陶冶。 (三)在语言过程中求失暴露 就是教师在为学生匡谬救失时,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现,以便从深层次上作诊断和矫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错失和定式偏差,

六年级思维训练A

【ysm】六年级思维训练A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5千米,行驶1.4小时后,已行路程与末行路程的比是5 :6,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平均6人套得5只小兔,15人套得2只小猫,10人套得1只小猴,结界每人分1只小动物玩具还多4只,参加玩套圈游戏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为21.98米,高是1.8米。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吨,这堆沙子重多少吨? 4.建筑工地储存了一批水泥,当用去这批水泥的30%后,又运来160袋,这时比原来储存的水泥还多,那么原来储存了水泥多少袋? 5.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 小时甲车到达中点,这时乙车距甲车有50千米,甲 乙两车速度之比是3 :2.两城相距多远? 6.一个小组有12人,一次数学测验,小明生病没有来, 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小明补考后,他的成绩比 12个人的平均分高5.5分,他考了多少分? 7.某班一次集会,请假人数和出席人数的比是1 :9, 中途又有1人请假离开,这时请假人数与出席人数的 比是3 :22. 这个班有多少人? 8.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定价,又以 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有成 本是多少元? 9. A B两地的公路长384㎞,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 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 千米,甲车先开出64千米后,乙车才出发,乙车出发 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10.水果店运进甲乙两筐苹果共重65千克,如果将 甲筐苹果的放入乙筐,这时甲乙两筐苹果的质 量比是7 :6,甲乙两筐苹果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11.客车从甲地出发,同时货车从乙地出发,相向而行, 1小时后在距中点1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 小时后,客车到达乙地,货车还有全程的没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一段圆柱体木料,如果分成两段圆柱体木料,表面 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 柱体,表面积将增加80平方分米,求原圆柱体的表面积。 13.两人一起做排版工作,甲计划做这份工作的, 结果他先完成任务后,又替乙排了24页,这时他们排 版的页数的比是5 :3。这次排版共有多少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智能思维训练期末测试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智能思维训练期末测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524315121?-÷+ 2、%60251974.025*********.0?+?+? 3、(8×0.73×125 +152)×5–1670 4、)(3.02 17.010124.0203??÷?? 5、]09.210 121[21268.3519)()(-÷?÷-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计算 )2 11(2+÷= 。 2、 电信部门推出付100元钱享受120元的通话费的业务,对用户来说优惠了 %。(百分号前的数精确到0.1) 3、 幼儿园老师给几组小朋友分苹果,每组分7个,少3个;每组分6个,则多4个,苹果有______ 个,小朋友共______ 组。 4、 小明家、小光家及学校在一条形如直线的路上,小明的家离学校2千米,小光的家离学校3千米,那么小明和小光的家相距 千米。 5、 如图,长方形被分成了4个小长方形,图中的数字是它们每个的 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甲、乙两辆汽车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 相距140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A 、B 两地相距 千米。 7、 小琴、小惠、小梅三人报名参加运动会的跳绳,跳高和短跑这三个项目的比赛,每人报名参加一项,报名的情况有______ 种(每个项目报名人数不限)。

8、 师生共52人外出春游,到达后,班主任要给每人买一瓶矿泉水,给了班长买矿泉水 的钱。班长到商店后,发现商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规定每5 个空瓶可换1瓶矿泉水。班长只要买______ 瓶矿泉水,就可以保证每人一瓶。 9、 一次口算比赛,规定: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扣5分。小华答了全部的18道题, 得92分,小华在此次比赛中答对了________ 道题。 10、 如图,沿图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一个正方形纸板(如图甲),用它可以盖住日历上的 九个日期,并能看到其中一个日期。现在将它放在2004 年3月的日历上(如图乙),则纸板盖住的另外八个日 期中最大是 ( ) A 、28 B 、29 C 、30 D 、31 2、在下列分数中,比 32大,比4 3小的分数是 ( ) A 、127 B 、2417 C 、2817 D 、3325 3、商场里有二种价格分别是3元,4元,6元的杯子。妈妈让小明去买杯子,小明付款 30元,找回5元。小明买了4元的杯子 ( ) A 、一定是1只 B 、一定是3只 C 、一定是4只 D 、1只或4只 4、甲的速度是3千米/时,乙的速度是4千米/时,两人从相距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何 时相距7千米?这个问题的结果可能有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已知长方形的边长为整厘米数,周长为40厘米,求此长方形最小面积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 ) A 、把20分解成两个整数相加,两个加数相乘积最小是多少 B 、把40分解成两个整数相加,两个加数相乘积最小是多少 C 、把20分解成两个因数相乘,相加最小的两个因数是多少 D 、求40是哪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6、一只皮箱的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小光说:“它是954。”小明说:“它是358。”小亮说: “它是214。”小强说:“你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位置不同的一个数字。”那么这只皮箱的密码是 ( ) A 、254 B 、314 C 、918 D 、958 7、在纸上画5条直线,最多可有交点 ( ) A 、4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 8、有30个贰分硬币和8个伍分硬币,那么在1分至100分的100种整数币值中不能支付的有 (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9、一个世界级百米跑运动员成绩是9.8秒,他的速度较接近于下列哪一种机动车的速度( ) A 、100千米/时的小轿车 B 、80千米/时的大客车 C 、60千米/时的摩托车 D 、40千米/时的拖拉机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有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有答案及解析) 1.甲、乙两队进行象棋对抗赛;甲队的三人是张、王、李;乙队的三人是赵、钱、孙;按照以往的比赛成绩看;张能胜钱;钱能胜李;李能胜孙;但是第一轮的三场比赛他们都没有成为对手.请问:第一轮比赛的分别是谁对谁? 2.甲、乙、丙、丁与小强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 盘.问:小强已经赛了几盘?分别与谁赛过? 3.甲、乙、丙三名选手参加马拉松比赛;起跑后甲处在第一的位置;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甲的位置共发生了7次变化.比赛结束时甲是第几名?(注: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出现三人跑在同一位置的情形.) 4.有10名选手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每名选手都要和其它选手各赛一场;而且每场比赛都分出胜负;请问:(1)总共有多少场比赛? (2)这10名选手胜的场数能否全都相同? (3)这10名选手胜的场数能否两两不同? 5.6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请问: (1)各队总分之和最多是多少分?最少是多少分? (2)如果在比赛中出现了6场平局;那么各队总分之和是多少? 6.红、黄、蓝三支乒乓球队进行比赛;每队派出3名队员参赛.比赛规则如下:参赛的9名队员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名次;按照获胜场数进行排名;并按照排名获得一定的分数;第一名得9分;第二名得8分;…;第九名得1分;除产生个人名次外;每个队伍还会计算各自队员的得分总和;按团体总分的高低评出团体名次.最后;比赛结果没有并列名次.其中个人评比的情况是:第一名是一位黄队队员;第二名是一位蓝队队员;相邻的名次的队员都不在同一个队.团体评比的情况是:团体第一的是黄队;总分16分;第二名是红队;第三名是蓝队.请问:红队队员分别得了多少分? 7.5支球队进行单循环赛;每两队之间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打平则双方各得1分;最后5支球队的积分各不相同;第三名得了7分;并且和第一名打平.请问:这5支球队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多少?8.有A、B、C三支足球队;每两队比赛一场;比赛结果为:A:两胜;共失2球;B:进4球;失5球;C:有一场踢平;进2球;失8球.则A与B两队间的比分是多少? 9.一次考试共有10道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道题10分;满分为100分.甲、乙、丙、丁4名同学的解答及甲、乙、丙3名同学得分如下表所示.丁应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题号 学生 甲××√√××√×√√70 乙×√×√√××√√×70 丙√×××√√√×××60 丁×√×√√×√×√× 10.赵、钱、孙、李、周5户人家;每户至少订了A、B、C、D、E这5种报纸中的一种.已知赵、钱、孙、李分别订了其中的2、2、4、3种报纸;而A、B、C、D这4种报纸在这5户人家中分别有1、2、2、2家订户.周姓订户订有这5种报纸中的几种?报纸E在这5户人家中有几家订户? 二、拓展篇 11.编号为1、2、3、4、5、6的同学进行围棋比赛;每2个人都要赛1盘.现在编号为1、2、3、4、5的同学已经赛过的盘数和他们的编号数相等.请问:编号为6的同学赛了几盘? 12.五行(火水木金土)相生相克;其中每一个元素都生一个;克一个;被一个生和被一个克;水克火是我们熟悉的;有一个俗语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说土能克水.另外;水能生木;火能生土.请把五行的相生相克关 系画出来. 13.A、B、C、D、E、F六个国家的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队都与其他队赛一场);每天同时在3个场地各进行一场比赛;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请问:第五天与A队比赛的是哪支 队伍? 14.A、B、C三个篮球队进行比赛;规定每天比赛一场;每场比赛结束后;第二天由胜队与另一队进行比赛;败队则休息一天;如此继续下去;最后结果是A队胜10场;B队胜12场;C队胜14场;则A队共打了几场比赛?15.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比赛一场;规定胜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输者得0分;请问 : (1)一共有多少场比赛? (2)四个人最后得分的总和是多少? (3)如果最后结果甲得第一;乙、丙并列第二;丁是最后一名;那么乙得了多少分? 16.五支足球队进行循环赛;即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2分;输者得0分;平局两队各得1分. 比赛结果各队得分互不相同.已知: ①第一名的队没有平过; ②第二名的队没有输过; ③第四名的队没有胜过;问:第一名至第五名各得多少分?全部比赛共打平过几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15-05-08T10:43:43.2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5期供稿作者:李正伟 [导读]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基础就是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正伟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邵村小学26273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经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神,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基础就是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鼓励学生想得远些,想得开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些,想得与别人不一样些。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独创性。所有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1.观察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材料 孩子们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品质。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通过视觉获取,因此观察对儿童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中,通过实物演示、图画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大量观察,让他们体验、认识周围世界。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光选择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场中儿童的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2.想象为创新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凭借想象,孩子们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到不了的地方。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件多么玄妙的事,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孩子的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教学《冬天是魔术师》时,我在孩子们面前展示了一幅画:大雪中一支腊梅凌寒怒放。教师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冰雪世界,孩子们仿佛闻到了腊梅的幽香。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的视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冬天的感受很自然地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象。在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中,在“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的一吹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雪姑娘把大地变白了,还领来了雪娃娃。”“把娃娃的脸吹红了”“把家里的暖气吹热了”“火锅店又热闹了”。这样把他们所获得的冬天的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到了课间,许多孩子还在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们的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有个孩子说:“冬天雪娃娃来了,春天它会走的,到明年还来,这是《雪娃娃和小兔》那本书里说的。”我马上表扬他:“你真棒,会读书了。”这时,有许多学生说起自己看到的有关冬天的文章。有些学生没有读到,急切地向这部分学生打听这些文章在哪儿有。我顺势启发他们:“多读书多好哇,可以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们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读书,这样大家就可以看许多书了。”之后,我发现班上总有书在传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独立阅读是有困难的,但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常有孩子在一起谈论书,也经常有学生向我请教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我认为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习惯,关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础。 二、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这样阅读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而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这一切如果被教师包办代替,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何从谈起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三自”,即自己作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首先是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自由选择相应的书刊阅读。在学习《大海》一文时,可以询问孩子们:“大海里有什么?”这时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刊阅读,查找资料。有些同学看童话书,有的同学阅读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最后展现在教师面前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其次,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态度,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时我提出了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最后,就是在阅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阅读兴趣。 总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只要老师引导有方,学生配合得力,就一定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