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94.08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单元电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利用电池(干电池,蓄电池)的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交流电,太阳能工作的都不是静电现象。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5.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6.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静电现象呢?因为当物体受到干燥,寒冷,摩擦等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7.在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8.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是电源(2)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电路中的导线的作用跟自来水管的功能相似,起着输送电流的作用。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1.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3.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三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4.5V。
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
6.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基本特征与区别,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生应掌握不同类群生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人体的生长与健康主要涉及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及保健知识,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认识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植物的生命周期学习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完整生命周期,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基本物质状态的特点,并学习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融化、凝固、蒸发、冷凝)原理。
2. 简单机械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并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力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原因;同时,介绍月相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认识到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特点。
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风、雨、雪、霜等天气现象的成因,初步探究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本学期将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预测、推理、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框架,培养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本册科学分为四个部分:生活中的科学,动物世界,小小植物园,物理小实验。
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的重量:重的和轻的
- 气体的存在:气体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
-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 电流的产生和灯泡的发光
-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
动物世界
动物世界主要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例如昆虫、鱼、鸟类等。
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生活性、栖息地、特征等。
另外,本部分还介
绍了家禽、野生动物、昆虫的变态过程等内容。
小小植物园
小小植物园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形态、生长和繁殖方式。
学生需要研究不同植物之间的区别和特点,了解植物如何生长并繁
殖后代。
物理小实验
物理小实验是本册科学的重点部分之一,主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学生可以制作电灯、风车、水轮机等
小实验器材,从实践中研究物理知识。
总的来说,本册科学内容丰富、生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很
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不同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3、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物体便带上静电。
4、电荷持续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小灯泡的基本构造: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当电池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出现的结果是: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很快就会被损坏。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8、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9、一个完整电路中,灯泡不亮是因为小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灯座松了没连接上;③电池没电;④电池盒坏了;⑤导线坏了;⑥出现短路;⑦电池安装反了;⑧导线连接断开10、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导电时要检测两次。
11、电池提供的是1;5v的直流电,家用电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花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它们能够帮助值物满足自身的需要,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由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花瓣、萼片雄蕊,雌蕊这四部份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
(油菜花就是完全花)四部份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5、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而两性花不一定是完全花,不完全花不一定是单性花。
6、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7、成熟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水等。
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自花传粉是指植物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并能正常的受精结果的过程。
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雌蕊接受另一朵花的花粉。
异花传粉的花,即是两性花,一般情况下同一朵花的雌蕊、雄蕊也不会一起成熟。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调谢,雌蕊的子房长成果实,胚珠长成种子。
9、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份,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10、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份,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能帮助雌蕊更好的接受来自雄蕊的花粉,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调谢。
1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什么叫气温?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一般有哪几类?答: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还有日匀温,月匀温、年匀温。
日最高气温在(14:00),日最低气温在是在日出前后3、用什么测量气温?答:气象人员一般用装在百叶箱时的(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上有(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读温度计上温度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不同的温度计里分别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百叶箱的装置是什么样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在右。
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外,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湿度表。
5、什么叫风向?有几种风向?答:风吹来的方向就叫风向,风向有8种:东、西、南、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6、什么是风力?答:风力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分为13级,最小的0级,最大12级,(风力歌见书第七面)7、气象台一般用什么测量风向和风速?答:用风向风速仪测量,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8、什么叫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的天空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据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为晴云多云和阴。
云量为0-2之间为晴,云量在3-5之间为少云。
云量在5-7之间的为多云,在8以上的为阴9、什么叫降雨量?答: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
10、漏斗雨量器的组成?答:有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另配有量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归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完整版知识归纳
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所涵盖知识的完整版归纳,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总结所学内容。
第一单元:科学常识
- 科学是什么?科学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常识。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单元:天文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星星、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和作用。
- 季节变化与地球的倾斜角度有关。
第三单元:植物
- 植物的基本特征。
-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 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植物的意义。
第四单元:动物
-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动物的生活性和生存方式。
- 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和保护动物的意义。
第五单元:环境保护
- 保护环境的意义和必要性。
-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环境?
第六单元:人体健康
- 健康的标准和重要性。
- 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如何保护和维护健康的身体。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完整版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复习和总结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电)1、1879年()发明了电灯。
2、()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和()。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带同种电荷相互(),带()电荷相互()。
用梳子助理头发时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另一个是()。
6、电路是由()()()()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 )、( )、( )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 )。
9、电池有()极,铜帽一端叫(),锌壳一端称为()。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我们称它为();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称它为()。
12、开关是电路中()的元件。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的,如遥控开关。
14、()电路和()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现象;避雷针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18、安全用电小常识:(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测试题一、填空:1、像油菜花一样由( )、( )、( )、( )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 )。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 )。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和( ),适当的( )。
3、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 )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受精后发育成长形成( )。
4、蚕豆种子由( )和( )两部分组成。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文主题归纳汇总1. 第一单元:万物都有声音- 课文一:什么是声音?- 课文二:声音从哪里来?- 课文三:声音在传播- 课文四:声音有什么特点?- 课文五:声音的大小2. 第二单元:万物都与水有关- 课文一:水中有生命- 课文二:水的存在形态- 课文三:水的表面张力- 课文四:水的密度与浮力- 课文五:水的运动与变化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课文一:看得见的力- 课文二:滑轮的作用- 课文三:杠杆的原理- 课文四:螺旋的发明- 课文五:挠挠头4. 第四单元:探索频率- 课文一:吹出有规律的声音- 课文二:鱼儿和水母- 课文三:吹指挥的声音- 课文四:皮鼓的故事- 课文五:魔童奇观5. 第五单元:天地高度- 课文一:测量高度- 课文二:云的形成- 课文三:日出日落的规律- 课文四:水系转变- 课文五:光的传播和阻挡6. 第六单元:昆虫的世界- 课文一:昆虫的多样性- 课文二:昆虫的外形和生活性- 课文三:昆虫的营养来源- 课文四:昆虫对人们的影响- 课文五:我们该如何保护昆虫7. 第七单元:植物的世界- 课文一:植物的身体构造- 课文二:植物的繁殖方式- 课文三:植物如何吸收水分- 课文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文五:如何爱护环境8. 第八单元:人类的五种感官- 课文一:皮肤感觉机智- 课文二:鼻子是怎样“嗅”出来的?- 课文三:嘴巴的味觉- 课文四:耳朵听声音- 课文五:眼睛的效应以上就是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文主题的归纳汇总。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与科学相关的不同主题,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与探索科学的世界。
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增加对科学的兴趣与认识。
四年级人教版科学下册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
作为四年级学生,我们学习了人教版科学下册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有关天文、地理、生物、力与运动、光与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总结和思考。
第一章:天地人这一章主要涉及天文知识,包括太阳、地球、月亮、星星等的认识。
我们从小就对太阳、地球和月亮非常熟悉了。
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比如,太阳是一颗恒星,它能够提供光和热能;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绕着太阳运动。
第二章:大地中的人这一章主要涉及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球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它被大片的海洋和陆地所覆盖。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和植被。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人类不能滥砍滥伐和过度开发,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第三章: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一章主要涉及生物学的知识,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生命的两个主要类别。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到了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同样,我们也研究了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特点。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互相对应,使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第四章:力和运动这一章主要涉及物理学的知识,包括力、运动、力的作用等。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运动是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这一章还涉及到了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包括斜面、杠杆、滑轮等。
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地了解到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光与能源这一章主要涉及光和能源的知识。
我们了解到光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传播、反射、折射等。
我们还学习到了光的三原色和光的分解。
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资源,它可以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
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并了解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电》复习资料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不同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3、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物体便带上静电。
4、电荷持续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小灯泡的基本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当电池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出现的结果是: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很快就会被损坏。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8、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9、一个完整电路中,灯泡不亮是因为小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灯座松了没连接上;③电池没电;④电池盒坏了;⑤导线坏了;⑥出现短路;⑦电池安装反了;⑧导线连接断开10、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导电时要检测两次。
11、电池提供的是1.5v的直流电,家用电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生长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回顾和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复习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整理和展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复习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 植物生长的条件: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
3.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内在因素(基因)、外在因素(环境、病虫害等)。
教学资源1. 植物生长视频资料。
2. 植物生长实验器材。
3. 思维导图模板。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植物生长的资料,共同探讨植物生长的奥秘。
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植物生长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
2.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简要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1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准备进行分享。
分享与讨论(10分钟)1. 各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介绍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和展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和感悟。
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家庭或周边环境,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实际情况。
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
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
识点。
1. 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是通过观察、测量和辨别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 科学实验要遵守实验步骤,包括准备材料、制定实验计划、
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和总结实验。
-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 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2. 科学工具
- 科学工具是帮助我们观察、测量和实验的工具。
- 常见的科学工具有显微镜、量杯、天平、磁铁等。
- 科学工具要正确使用,保持清洁和完整。
3. 物体的性质
- 物体的性质是指描述物体特征的特点。
- 物体的性质可以分为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来判断。
4. 细胞的结构
- 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 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5. 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但它们也有一些不同。
- 动物可以移动,植物不能移动。
- 动物需要吃食物来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以上是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大观园1.白兰和银杏是常见的绿化树种。
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
它们的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橡树、柳树、白桦树都是常见的乔木。
2.月季和茉莉常见的比乔木低矮的绿化植物。
像月季和茉莉这样没有明显主千,植株比较矮小的植物属于灌木。
常见的灌木植物还有朱槿、假连翘、桂花、杜鹃等。
3.凤仙花和狗尾草是常见的植物,我们能在草地、荒野或小路旁找到它们。
它们都属于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一般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4.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植物。
葡萄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附在墙上生长。
它们都长着细长的藤。
这类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它们或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5.在池塘、小溪等水域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有的植物生长在浅水处还有的植物生长在深水里。
睡莲和荷生长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水域,它们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
6.除了睡莲和荷外,我们身边还分布着许多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如金鱼藻、芡实、梭鱼草、慈姑等。
7.不同的水生植物在水中的生长方式有所不同。
金鱼藻、苦草等植物全株沉没于水中,芡实、睡莲等植物的叶片漂浮于水面,而荷和梭鱼草等植物的植株则挺出水面。
8.校园里种植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
9.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它们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具有明显的主干,有的枝条丛生;有的生长在水里,有的生长在陆地上。
10.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我们可以通过悬挂在植物上的标牌来了解这些植物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征等。
11.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形态特殊的植物。
例如,长着奇特捕虫笼的猪笼草,长着巨大叶片的王莲,长得像石头一样的生石花。
第二单元动物需求1.绝大多数的动物都需要通过呼吸从环境中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
2.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通过鳃获取水中的氧。
3.生物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呼吸方式也可能不同。
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向上抛的球最终会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落,这些运动都是因为_______的作用。
2、果实成熟后,就要把种子___________,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
3、家里和学校里插座里的电都是很危险的_______V的交流电。
4、我们耳朵的结构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________,它可以制造________。
6、在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叫 _______。
如南瓜花、西瓜花等。
这种缺少一部分的花就是不完全花。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_______。
8、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释放后可以产生_______。
9、岩石一般由一种或几种_______组成的。
10、________是收集声波的接收器。
耳朵里的________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二、选择题。
(共20分)1、流水的声音是由( )。
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2、下列活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的是()。
A.经常看书B.经常慢跑C.多吃饭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A.说不定B.温度计C.雨量器D.风向仪4、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的运动是( )。
A.曲线运动B.直线运动C.不确定的运动5、生活中,许多机械上运用了轴承,是因为()。
A.轴承可以增大摩擦力B.轴承可以减小摩擦力C.轴承很便宜6、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
A.化石B.浮石C.页岩7、下面三项中与运动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A.时间B.距离C.方向8、利用水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A.椰子B.蒲公英C.昭和草D.苍耳9、下列物体中,硬度最硬的是()。
A.石英B.云母C.长石10、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四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生命世界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植物的生长还需要阳光,它们是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
3.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的根长得短而浅;旱生植物的根长得长而深。
4.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食物和适宜的温度等。
5.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蜡、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透应环境的变化。
6.人类的活动对其他动物和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动物造成影响的事例有:大量捕猎动物;砍伐森林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对植物造成影响的事例有:人工培育、种植农作物;乱砍滥伐,肆意占用土地;过度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等。
7.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人与动植物要和谐相处。
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填空题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和()。
2、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也就是();另一个是要有()——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由()、()、()等组成的电流动环路叫()。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伏,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伏,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伏。
5、的一端是铜帽,称为(),另一端是锌壳。
称为(),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6、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控制的。
7、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和(),适当的()。
8、植物的()担负着产生(),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9、果实的形成主要与花的()和()有关系。
16、许多动物分成()和()。
雌性动物的()只有在和雄性动物的( )结合以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2、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和()。
5、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这些营养是从()中得到的。
不同食物所含的()是不同的。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所以我们要吃()。
6、食物的营养必须(),才能保证我们(),这就是()。
7、食物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0、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和适宜的()等条件。
12、我们可以用()的方法观察变质食物,但要尽量()。
1、观察岩石的方法有(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等,我们可以用(颜色)、(大小和形状)、(是否透明)的不同标准给岩石分类,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
2、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化石)。
3、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三类。
4、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如(流纹岩)、(气泡石);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如(砂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如(大理岩)、(板岩)。
5、岩石一般是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我所知道的矿物有(石盐)、()、(石膏)、(金刚石)、(硫黄)、(方铅矿)等。
6、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
7、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最小的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8、矿物的(条痕颜色)更能真实的反映矿物的颜色。
9、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形状)等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
10、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11、矿物中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12、很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如石英),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如、和黄铜矿都具有美丽的金色)。
13、地质学家鉴别矿物的方法是:(野外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对照资料、图鉴)。
14、(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
我们要很好的保护,合理的利用岩石和矿物。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判断题(第一单元)1、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2、家用的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4、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5、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
(×)7、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9、自然界的打雷也是静电现象。
(√ )10、我们经常要用湿抹布擦去开关、电灯、插座上的灰尘,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1、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12、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
(√ )13、金属一般都是导体。
(√ )14、电路中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材料。
(√ )15、导体就是金属。
(×)16、劳动时,小明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电灯。
(×)17、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和开关。
(√)18、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19、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20、电器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保护好绝缘体材料。
(×)(第二单元)1、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或者只有雌蕊,没有雄蕊,这种花叫两性花(× )2、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 )3、一朵油菜花的花瓣只剩下3片,就成为不完全花了。
(× )4、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5、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6、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的。
(√)7、二月兰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8、不同植物的花的形态、颜色、构造等各不相同。
(√ )9、尽管种子的构造不同,但都有共同点,即都有种皮和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 )10、植物把繁殖后代的任务交给了花。
(√ )11、植物的花都能结成果实。
(× )12、一颗油菜上面的果实比下面的果实要大。
(× )13、借助动物散播的都是长钩或带刺的果实或种子。
(× )14、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
(× )15、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
(× )(第三单元)1、为了使自己获取膳食营养我只吃喜欢的食物。
(× )2、闻不认识的物体发出的气味的正确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3、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越是好食品。
(×)4、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 )5、吃食物,只要自己觉得好吃就说明有营养了,科学了。
(×)6、生的马铃薯与熟的马铃薯的营养是一样的。
(×)7、不同食物的保存日期是不同的(√ )8.鱼肉含有我们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 )9.用盐腌制一些食物可以长久不变质,那用糖腌制也可以做到。
(× )10.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我们不能吃含有脂肪的食物,如肥肉(× )11、含有脂肪的食物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渍。
(× )12、不管买什么食品。
都应该选择保质期短的。
(× )13、米、面类和杂粮处于膳食营养宝塔的最底层。
(× )14、我们每天摄入的蔬菜类食物要在400-500克。
(√ )15、我们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都储存在种类丰富的食物中。
(√ )(第四单元)1、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 )2、颜色为青灰色,滴稀盐酸会剧烈冒泡德是石灰岩。
(× )3、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 )4、我们用的铅笔使用做成的。
(√ )5、花岗岩主要由石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 )6、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 )7、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 )8、花岗岩是雕塑用的好材料。
(× )9、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10、化石一般存在于中。
(× )选择题(第一单元)1、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B )。
A、断路B、短路C、通路2、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C )。
A、 B、36V C、220V3、下列物体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C )。
A、塑料尺B、C、铅笔芯4、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是( C )。
A、橡皮和铁丝B、塑料尺和干木棒C、湿布和铜钥匙5、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C )。
A、保护绝缘体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湿布清洁开关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6、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A )。
A、较亮B、较暗C、没有变化7、物体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物体却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B )A、因为静电不是电B、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C、静电很弱小,人体感觉不到。
8、下面( A )所准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小开关。
A、塑料与铜片B、竹片与塑料C、铜片与铁片(第二单元)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C )A、油菜花B、南瓜花C、凤仙花2、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B )A、胚根B、胚芽C、子叶3、下列植物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D )A、油菜花B、桃花C、南瓜花D、凤仙花4、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D )A、苍耳B、蒲公英C、油菜籽D、栗子5、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C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D、圆形,散落时能滚动6、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的种子是( B )。
A、栗子B、蒲公英 C 、苍耳7、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的构造的是( C )A、种皮 B胚根 C胚茎 D胚芽8、油菜的花属于( B )。
A、单性花B、两性花C、不完全花9、关于油菜发育过程的说法( B )是正确的。
A、开花--结果--受精--成熟B、开花--传粉--受精--成熟C、开花--传粉--结果--受精10、下列各种条件不属于种子萌发必备条件的是( A )。
A、土壤B、空气C、水分(第三单元)1、下列植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B )A、鸡蛋B、米饭C、肥肉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取的是( B )A、食物名称B、食物价格C、食物保质期3、许多蔬菜中含有丰富的( D )。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矿物质4、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A )。
A、猪肉B、梨C、萝卜D、草莓5、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是( B )。
A、牛肉B、胡萝卜 C 、饼干、6.在白纸上檫一檫、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B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7、下列食物中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食物是( A )。
A 鸡蛋B 米饭C 肥肉 D花菜8、下列食物各含有什么营养成分。
谷类、薯类( D )鱼、肉、蛋、奶类、豆类( C )油脂类( B )蔬菜、水果类( A )A、维生素B、脂肪C、蛋白质D、糖(淀粉)9、下列食物中,含有维生素较多的一组是( A )A、菠菜、白菜、黄瓜B、鱼、大豆、鸡蛋、瘦肉C、肥肉、动植物油10、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出现变蓝色的现象,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 C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维生素1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C )A、羊肉B、牛奶C、胡萝卜D、香肠12、将马铃薯烧熟后,下列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