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74新旧版本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7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22一、总则1.1 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22]126号)的要求,对原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石油库几十年来的设计、建设、管理经验,借鉴了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1.2 本规范的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库和液体化工品库的设计。
其中液体化工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炔溶剂油、甲醇、乙醇、丙酮、苯类、醚类等易燃液体和硫酸、盐酸、氨水等可燃液体。
(1)储存温度低于-50℃或者高于300℃的液体储罐区;(2)储存压力大于0.1MPa的液体储罐区;(3)储存毒性强或者腐蚀性强的液体储罐区。
1.3 本规范与现行相关标准的关系本规范与现行相关标准共同构成为了我国石油库和液体化工品库设计的技术规范体系。
在本规范未尽事宜时,应参照下列相关标准执行:(1)GB50016-2022《建造设计防火规范》;(2)GB50028-202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033-2022《城市供水系统设计规范》;(4)GB50034-2022《城市排水系统设计规范》;(5)GB50035-2022《城市供电系统设计规范》;(6)GB50037-2022《城市通信系统设计规范》;(7)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造防雷设计规范》;(8)GB50046-2022《防腐蚀设计规范》;(9)GB50053-2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桥架及电缆槽安装技术标准》;(10)GB50054-2022《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技术标准》;(11)GB50055-2022《高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技术标准》;(12)GB50057-2022《建造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3)GB50108-2022《地基基础技术规范》;(14)GB50111-2022《建造抗震设计规范》;(15)GB50116-2022《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6)GB50118-2022《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7)GB50119-2022《建造电气设计规范》;(18)GB50121-2005《建造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9)GB50122-2022《建造防水设计规范》;(20)GB50123-2022《建造隔声设计规范》;(21)GB50124-2022《建造结构荷载规范》;(22)GB50125-2022《建造结构检测评估标准》;(23)GB50126-2022《建造结构抗火设计规范》;(24)GB50128-2005《建造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5)GB50129-2005《建造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6)GB50130-2022《建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技术标准》;(27)GB50131-2022《建造供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8)GB50132-2022《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9)GB50133-2022《建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0)GB50134-2022《建造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1)GB50135-2022《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2)GB50136-2022《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3)GB50137-2022《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34)GB50138-2005《城市供水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5)GB50139-2005《城市排水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6)GB50140-2005《城市供电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7)GB50141-2022《城市通信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8)GB50202-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9)GB50203-202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0)GB50204-2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1)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2)GB50206-2022《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3)GB50207-202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4)GB50208-2022《防雷装置安装技术标准》;(45)GB50209-2022《消防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号检查内容和要求检查依据情况结果4 库址选择1 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油库各区的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 014第4.0.1条2 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GB50074-2 014第4.0.2条号检查内容和要求检查依据情况结果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 一、二、三级石油库的选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GB50074-2 014第4.0.4条5 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GB50074-2 014第4.0.5条6 覆土立式储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GB50074-2014 第4.0.6条7 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地防洪、排涝措GB50074-2 014第4.0.7条号检查内容和要求检查依据情况结果于50年设计;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9 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污水排放的条件。
GB50074-2 014第4.0.9条0 石油库与库外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工矿企业、交通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4.0.10的规定。
GB50074-2 014第4.0.10条石油库的储罐区,水运装卸码头与架空通信线路(或通信发射塔)、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按距离,不应小于1.5倍杆GB50074-2号检查内容和要求检查依据情况结果路的安全按距离,不应小于1.0倍杆(塔)高;以上各设施与电压不小于35KV的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0m。
新旧石油库设计规范关于总图设计的对比谷晓琄【摘要】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于2015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其中,在石油库总图设计方面相比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有较大变化及改进.通过比较研究新旧两版《石油库设计规范》在石油库总图设计方面规定的变化,分析新规范对大型石油库消防设防标准要求的改进,得出石油库内各建(构)筑物之间及石油库与库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类型的划分和数值变化的规律,总结石油库区道路、竖向布置、防护构造等方面规定的变化,同时剖析新规范在适应当代石油库变化发展的要求时进行修订的指导思想.为今后在石油库设计和石油库改造时,熟悉和掌握新规范的内容和要求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石油规划设计》【年(卷),期】2016(027)002【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石油库;设计规范;总图设计;新旧对比【作者】谷晓琄【作者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72.2* 谷晓琄,女,工程师。
201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在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从事总图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大街99号华商科技大厦,100069。
E-mail:***************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简称新规范)是在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简称旧规范)基础上进行修订并于2015年5月1日实施。
新规范结合了我国石油库几十年来的设计、建设、管理经验,同时借鉴了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经过多次的论证,反复修改审查后定稿。
相比较旧规范,新规范在很多方面有所改进。
石油库属收发、存储易燃和可燃液体化学品的设施,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石油库的总图设计涉及工艺、消防、布局、用地等,是石油库安全设计的关键环节。
新规范相比旧规范在总图设计方面有较多调整,将新旧规范总图设计部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新规范的变化内容和指导思想,便于设计人员在进行新石油库设计和石油库改造中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规范的变化和要求[1]。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22一、总则1.1 本规范的编制依据、适合范围和基本原则1.1.1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国石油库几十年来的设计、建设、管理经验,借鉴了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编制而成的。
1.1.2本规范适合于新建、扩建、改建石油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规范也适合于液体化工品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但应根据液体化工品的特性和危(wei)险性,参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调整。
1.1.3石油库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合理、先进、环保的原则,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1.2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1.3 编制依据GB 50016-2022 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2022 城市燃气设计规范GB 50033-2022 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34-2022 建造电气设计规范GB 50041-202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3-2022 建造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 50054-202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22 高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2022 建造抗雷设计规范GB 50058-2022建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技术标准GB 50160-20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87-2022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GB 50191-20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02 建造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03-202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十六、采暖通风16.1 设计原则16.1.1石油库采暖通风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保证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节约能源,防止污染。
16.1.2石油库采暖通风系统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参照G BJ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22一、总则1.0.1 本规范适合于石油、液体化工品库的设计。
1.0.2石油库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保证安全、经济、合理和环保。
1.0.3石油库的设计应根据储存品种、数量、质量、供需关系、运输方式、地区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库址选择、库区布置、储罐类型、工艺流程、装卸方式、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选择。
1.0.4石油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1.0.5石油库的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0.6石油库的设计应考虑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抗震、防洪、防雷等措施,提高石油库的抗灾能力。
二、术语2.0.1 石油库指用于储存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的场所,包括储罐区、装卸区、泵站区、管道区等设施。
2.0.2 储罐指用于储存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的容器,包括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球形储罐等类型。
2.0.3 易燃液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闪点低于60℃的液体,如汽油、溶剂油等。
2.0.4 可燃液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闪点不低于60℃且不高于93℃的液体,如柴油、煤油等。
2.0.5 液体化工品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或者其他危害性的液态化学品,如硫酸、氨水等。
2.0.6 装卸指将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从运输工具(如轮船、火车车皮、汽车罐车等)装入或者卸出储罐的过程。
2.0.7 泵站指用于输送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的泵及其附属设备所在的场所。
2.0.8 库区指按照功能或者地理位置划分的石油库内部的区域,如储罐区、装卸区、泵站区等。
三、基本规定(1)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2)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3)科学规划,优化布局;(4)先进适合,经济合理。
3.0.2 石油库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及下列标准的规定:(1)GB 50160-2022《火灾危(wei)险性分类及火灾分区规范》;(2)GB 50183-202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3)GB 50187-2022《建造电气设计防火规范》;(4)GB 50222-1995《建造防雷设计规范》;(5)GB 50223-2022《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6)GB 50226-1995《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7)GB 50231-202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GB 50235-1997《钢制压力容器设计规范》;(9)GB 50236-2022《场焊钢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10)GB 50242-2002《建造消防设施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1)GB 50243-2002《建造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2)GB 50254-2022《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GB 50255-2022《高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GB 50256-2022《电力电缆路线施工及验收规范》;(15)GB 50257-2022《电力电缆桥架施工及验收规范》;(16)GB 50303-2022《建造节能设计标准》;(17)GB 50333-2022《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标准》;(18)GB 50343-2022《建造给水排水系统节能设计标准》;(19)GB 50367-2022《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通则》;(20)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库址选择4.0.1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油库各区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
4.0.2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4.0.3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0.4一、二、三级石油库的选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4.0.5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4.0.6覆土立式储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4.0.7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地防洪、排涝措施。
4.0.8一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100年设计;二、三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设计;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4.0.9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污水排放的条件。
5库区布置5.1总平面布置5.1.1石油库的总平面布置,宜按储罐区、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管理区分区布置。
石油库各区内的主要建(构)筑物或设施,宜按表5.1.1的规定布置。
5.1.4储罐应集中布置。
当储罐区地面高于邻近居民点、工业企业或铁路线时,应加强防止事故状态下库区易燃和可燃液体外流的安全防护措施。
5.1.5石油库的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
山区和丘陵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覆土等非露天方式设置,但储存甲B类和乙类液体的卧式储罐不得采用罐式方式设置。
地上储罐、覆土储罐应分别设置储罐区。
5.1.9同一储罐区内,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宜相对集中布置。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1总则1.0.1 为在石油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库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
亦不适用于地下水封式石油库、自然洞石油库。
1.0.3 石油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石油库oil depot收发和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整装、散装油品的独立或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设施。
2.0.2 人工洞石油库man-made cave oil depot油罐等主要设备设置在人工开挖洞内的石油库。
2.0.3 覆土油罐buried tank置于被上覆盖的罐室中的油罐,且罐室顶部和周围的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2.0.4 浮顶油罐floating roof tank顶盖漂浮在油面上的油罐。
2.0.5 内浮顶油罐internal floating roof tank在油罐内设有浮盘的固定顶油罐。
2.0.6 浅盘式内浮顶油罐internal floating roof tank with shallow plate钢制浮盘不设浮仓且边缘板高度不大于0.5m的内浮顶油罐。
2.0.7 埋地卧式油罐underground horizontal tank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罐。
2.0.8 油罐组a group of tanks用一组闭合连接的防火堤围起来的一组油罐。
2.0.9 油罐区tank farm由一个或若干个油罐组构成的区域。
2.0.10 储油区oil storage area由一个或若干个油罐区和为其服务的油泵站、变配电间以及必要的消防设施构成的区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新旧版本对比新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在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今年的新版教材还未出版,目前大家手头的教材与现行新版规范有一些出入,好在不惑老师在直播课上完全按照新版规范进行了授课,可以帮同学们理清不少新旧版本变动的知识点。
现对2018新版喷规与旧喷规内容变化进行了对比,供大家参考。
限于篇幅,今天刊登部分,下期继续。
1 总则1.0.4 设计采用的系统组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并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检测合格。
改为:1.0.4 设计采用的系统组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并应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
2.1 术语新增:2.1.2 闭式系统close-type sprinkler system采用闭式洒水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1.3 开式系统open-type sprinkler system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 预作用系统 preaction system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的闭式系统。
改为:2.1.6 预作用系统 preaction sprinkler system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充气管道上的压力开关联锁控制预作用装置和启动消防水泵,向配水管道供水的闭式系统。
条文解释:2.1.6 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和补充。
预作用系统由闭式喷头、预作用装置、管道、充气设备和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
根据预作用系统的使用场所不同,预作用装置有两种控制方式,一是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组信号联动开启,二是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洒水喷头两组信号联动开启。
2.1.4 水幕系统 drencher systems由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雨淋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以及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成,用于挡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的喷水系统。
洒店接待工作总结_会议接待工作总结本文主要针对洒店接待工作和会议接待工作进行总结。
通过对相关工作的理解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工作价值。
一、洒店接待工作总结洒店接待工作是指酒店前台接待员对客人进行登记、入住、退房、结账等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和满足客人的相关需求。
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1. 服务意识:酒店前台接待员是客人第一道面孔,他们的服务态度不仅影响客人的入住体验,还会影响客人对酒店的整体评价。
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服务,关注细节,帮助客人解决问题。
2. 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酒店前台接待员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他们必须能够有效地沟通,与客人建立亲密的联系并解决其问题。
他们应随时注意客人的不同语言和文化差异,尽可能使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交流,以便确保客人的满意度。
3. 知识技能:酒店前台接待员要具备熟悉酒店业务的知识技能,包括酒店各项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
他们应该掌握酒店各类客房的具体情况、房型及其价格,会议设施的价格和使用方法,酒店消费品的介绍及价格等。
他们还应在必要时提供推荐餐饮和娱乐建议。
4. 总结经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方法和技巧,是酒店前台接待员提高效率和完成任务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在接受培训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节约时间和资源。
会议接待工作是指对于会议参与人员进行接待和协助的相关工作。
产品好坏固然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实现好客户服务是直接决定客户是否选择你产品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1. 服务规范:对于会议接待工作,要有清晰的服务规范。
在接待参与人员时,要始终保持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说话口音清晰,可依据需要提供英语服务,以确保沟通能力。
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确保他们的满意度。
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该部门的准则和规定,促进团队协调。
2. 准备工作:对于会议接待的准备工作很关键。
工作人员应该在会议召开前一天进行会议现场的勘测,检查会议所需的设备和服务,并做好相关的处理。
工作之余本人对比了新、老《地基基础规范》,现做几点说明:1:由于时间有限,未把老规范原文和新规范原文抄录下来对比,只是对变化部分写出来;2:规范中有部分是语句编排不同,部分语句词语变化而要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更加让人容易理解,这样的变化本人未提出,请注意下。
以下是变化之处:三:基本规定表3.0.1 甲级增加开挖深度大于15米的基坑工程、周围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乙级增加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丙级增加非软弱土地区且....基坑工程3.0.5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原规范为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五:地基计算5.1 基础埋置深度5.1.4 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原规范为1/18~1/20)5.1.9.1....其厚度不应小于200mm(原规范100mm),保温基础(新增),也可将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做成梯形的斜面基础(新增)表5.2.4注解2、3、4为新增表5.2.7 注解3 为新增5.3.11条为新增5.4.3条为新增六山区基础6.1.1.3 、 6.1.1.4 两条为新增6.2.2 条为新增6.3.2~6.3.5为新增6.3.8条内增加《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要求,本条较老规范说法更详细。
6.5 岩石地基(新增)表6.6.2 (新增)6.6.5~6.6.7 新增6.7.1第4条新增6.7.4 第1条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高度小于8米(原规范为6米)6.8.5 第2条孔径可不小于100mm,但不应小于60mm(原规范为50mm) 6.8.6 系数 Hr 做了改动七软弱地基7.2.1 第2条可利用作为轻型建筑物地基的持力层(轻型两字为新增)7.2.6 换填垫层包括加筋垫层(加筋垫层为新增)7.2.9 ~ 7.2.12 为新增八基础表8.1.1 注解 4 混凝土基础单侧扩展范围内基础底面处(原规范为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尙应进行抗剪验算;对基底发力集中于立柱附近的岩石地基,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新增)8.2.1 第1条且两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新增)第3条扩展基础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新增)每延米分布筋的面积不应小于受力筋面积的15%(新增)8.2.2 第3条新增8.2.5 第4条中短柱中杯口壁内横向箍筋不应小于 8@150 (新增)8.2.9 新增8.2.12 新增8.2.13 新增8.2.14 第3条新增8.4.1 中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新增)8.4.3 新增8.4.5 中竖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新增)8.4.7 第1条中对基础边柱和角柱冲切验算时,其冲切力应分别乘以1.1和1.2的增大系数(新增)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0mm(原规范为400mm)8.4.12 第4条(新增)8.4.15 中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尙应有不少于1/3贯通全跨(原规范为1/2~1/3)8.4.17 对崁固端要求与新抗规一致, 原规范未提及.底层框架柱下端内力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及相应的增大系数8.4.20 第2条中后浇带宜设置在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原规范为第二跨内)第2条后半段为新增第3条为新增8.4.21~8.4.23为新增8.4.25~8.4.26为新增8.5.3 第5条中做了改动(原规范未提及桩按设计年限分类要求及腐蚀性下的要求)第6条新增第7条中桩顶以下3倍~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宜适当加强加密(新增)第8条中第4小条其钢筋长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5倍(新增第9条新增第11条新增8.5.6 第6条以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米(原规范要求3倍桩径,未要求小于5米)8.5.9 中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T进行(新增)8.5.11 公式最后那个系数预应力桩取 0.55~0.65 (新增)灌注桩取0.6~0.8(原规范为0.6~0.7,且原规范未提到腐蚀性问题)8.5.14 新增8.5.17 第 3 条中柱下独立基础.....小于10倍钢筋直径(段落为新增)第4条中不应小于50mm(原规范为40mm)且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新增)8.5.19 第1条中冲切系数字母与原规范不同第2条角桩冲切系数与原规范不同注意本条两个a1x,a1y 表达的含义不同,应该属于规范错误.8.5.21 系数剪跨比小于0.25时取0.25(原规范为0.3)8.5.23 第4条中且不小于400 (新增)结尾:后续两章本人很少用,就不做对比了,估计后几个月会有很多新规范的解读,这次的对比是本人工程闲暇之余大至对比的,有不尽之处望大家见谅,都是结构人,辛苦了。
新旧容器规程的差异大体上讲,新旧容器规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⑴、适用范围,新容器规程的适用范围大于旧容器规程。
新容器规程1.3、1.4、1.5条将旧容器规程第2条、第3条7项排除掉的锅炉房内的分汽缸、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最大截面尺寸小于150mm、容积小于25升的中低压容器纳入监察范围。
完全引用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99条(二)关于压力容器的定义。
⑵、类别划分,新容器规程将压力容器类别划分的考虑因素限制在介质和危害能量2项,屏弃了旧容器规程将材料、用途列为分类依据的思想。
参见新容器规程1.7和附件A。
旧容器规程第6条。
⑶、信息化,将要对每一台压力容器建立电子档案,从设计到判废全过程记录。
参见新容器规程1.11⑵。
⑷、安全系数,相对于旧容器规程,新容器规程降低了材料的安全系数。
参见新容器规程3.8⑸、由于降低了材料的安全系数,新容器规程提高了关于材料熔炼方法、化学成分和材料综合性能的指标。
参见新容器规程2.2、2.3、2.4、⑹、限制了境外标准、境外牌号材料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采(使)用。
强调压力容器规程是压力容器产品的基本安全要求,无论大陆内外的生产单位,无论这些单位采用大陆内或外的产品标准,都必须满足我国压力容器规程关于压力容器产品的基本安全要求,否则,不得在我国大陆销售或使用。
参见新容器规程2.9、3.1⑶⑺、材料代用,强调材料代用必须经原设计单位书面批准。
而不是旧容器规程允许的有条件自主代用或者有资格代替批准。
参见新容器规程2.13。
旧容器规程第27条。
⑻、设计文件,强调设计单位应向委托单位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
新容器规程规定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必要时作为设计文件提供给用户。
但是,没有说明是谁认为是必要的。
一旦确实是因为没有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而产生的问题,设计单位难以推卸责任,也就是你可以不向用户提供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但是否能免责则难说。
我建议:应当将是否提供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的问题写入设计条件,供需双方共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