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81.29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答案】

D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等可知,材料与百家争鸣有关。

故选D。

2.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额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答案】

C

【考点】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最终演化为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而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故地名的变化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

3.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虚心纳谏和知人善任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答案】

A

【考点】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解答】

由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可知,意思是要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所以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故选A。

4.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答案】

B

【考点】

《辛丑条约》

【解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题干中时间信息“1902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选B。

5. 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宣传报

【答案】

C

【考点】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申报》。

【解答】

命思想。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故选C。

6.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答案】

C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

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中西文化……撞击和交汇”“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等可知,“这一阵波潮”是指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故选C。

7. 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D

【考点】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答】

分析材料可知,我国外交增长最快的阶段是1970~1980年,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中美关系的改善都促进了新中国外交

意。

故选D。

8.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答案】

B

【考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的欧洲。

【解答】

由材料中“封君”“封臣”可知,这一仪式应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故选B。

9. 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

【答案】

A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期的40年,也就是1760年后的40年中,整个大西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如1775年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它们“相同目标”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选项A符合题意。

而选项B实现民族独立,只是美国;

选项C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在17世纪确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