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9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 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 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 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宁15=M (商),门(余数)(n<7.5时,时区数二M; n>7.5时,时区数二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XM (时区数)士7.5( 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 6 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 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 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一)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依据:两地的经度相差15°,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时区数≈经度÷15 (四舍五入取整数。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时,东+西-。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区时±两地时区差,东+西-。
4、时区差=甲时区数-乙时区数。
5、已知两地地方时及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所求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4分/1°,东+西-。
6、已知某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求该地经度所求经度=120°E±(当地北京时间-12)÷4分/1°。
7、已知某地的日出或日落的北京时间及昼长或夜长求经度
①先求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昼长/2=日落-昼长/2
②再用6中的公式求解。
8、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总结: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
1、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 (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2、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东加西减)3、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X经度差(东加西减)
1 •地方时
①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②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同纬度偏东地点时刻早。
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
③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土(经度差)X4分钟
(所求地在东,“土”号取“ +”号,反之取“-”号)
2. 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理论上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每隔经度15o划为一个时区。
②区时:各时区同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区时。
时刻为东早西晚。
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③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东加西减)。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公式地方时是指某一地点的标准时间,是以该地点的太阳时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来确定的。
本文将介绍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公式及其原理。
一、地方时的定义地方时是指当地的真太阳时,即当地太阳通过天空中某一特定经线的时刻。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以及地球轨道的椭圆性,导致地方时与协调世界时(UTC)有偏差。
为了便于统一,世界上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以协调世界时为基准。
二、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经度:地方时的计算与地点的经度密切相关。
地球自转一周共360°,按照每小时15°的速度自西向东旋转。
因此,经度的每增加15°,地方时就会增加1小时,反之亦然。
2. 夏令时:夏令时是指在夏季将时间调快一小时,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
夏令时的实施地区会在特定的时间将时间向前调整一小时。
在计算地方时时,需要考虑是否处于夏令时。
3. 时区: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通过确定所在的时区,可以计算出地方时与协调世界时的差值。
根据以上因素,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地方时 = 协调世界时 + 时区差值 + 夏令时差值 + 经度差值其中,时区差值为所在时区与协调世界时的差值,一般为整数小时。
夏令时差值为0或1,表示是否处于夏令时。
经度差值为地点的经度与标准经度(本初子午线)的差值,按照每小时15°的速度计算。
三、地方时的实际应用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要进行国际电话或网络会议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以便确定合适的时间。
此外,航空、航海等行业也需要准确计算地方时,以确保航班、航行的准时安排。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也与经度的概念密切相关。
在地理学和导航领域中,经度被用来确定地方时以及地点的位置。
通过经度的计算,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地方时以及所处的时区,为人们提供准确的时间信息。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
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统称地方时,包括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和地方平时。
地理学中所说的地方时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时。
1 中国区时计算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5 个时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
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21┡,因而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平太阳时相差约14.5 分。
北京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早8 小时,即:
北京时间=世界时+8 小时。
法定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国家为了节约燃料,用法律规定,将其疆域内的统一时间在夏季提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到了冬季,又恢复到原来的统一时间。
这种在夏季提前的时间称为法定时或夏令时。
这种办法后来一直被某些国家和地区沿用下来,例如英国、美国的一些州。
夏令时多为中纬度地带的国家所采用,对于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并不适宜。
日界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子夜、黎明、中午和黄昏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
地球上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国际上规定在太平洋中靠近180°经线附近划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地
球上每个新日期就从这里开始。
此线两侧的日期不同。
由东向西过日界线(从美洲到亚洲),日期要增加一天(即略去一天不算);由西向东过日界线(从亚洲到美洲),日期要减少一天(即日期重复一次)。
为了避免在日界线附。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地方时是根据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一种时差。
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均匀,所以地方时与标准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是以一些特定的地理位置为参考点来计算的,通常以经线为起点。
在经线上,每隔15度就对应一小时的时差。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地方时:1.确定参考经度: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经度作为参考点。
这个经度通常是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比如,假设我们位于120度东经的地方。
2.确定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是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参考的时间,通常是以UTC(世界协调时间)或GMT(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表示。
假设标准时间为12:00。
3.计算时差:根据参考经度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时差。
每隔15度经度对应一小时的时差,因此我们可以将参考经度与本初子午线的差异除以15,得到时差的小时数。
在我们的例子中,参考经度为120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所以时差为(120-0)/15=8小时。
这表示我们所处的地方比本初子午线快8个小时。
4.调整时差:根据时差的正负,我们可以调整标准时间来计算地方时。
如果时差为正数,表示所处的地方比本初子午线快;如果时差为负数,表示所处的地方比本初子午线慢。
在我们的例子中,时差为正数8小时,所以地方时比标准时间快8小时。
因此,当标准时间为12:00时,地方时应为20:00。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时只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言的,不同的地方对应着不同的地方时。
而且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均匀,地方时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地方时计算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的方法,具体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为了方便全球范围内的统一交流和计时,人们通常使用了标准时间和时区的概念,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时区,使得同一时区内的地方使用相同的标准时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直接使用标准时间和时区来表示时间。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
1、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 15° (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2、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东加西减)3、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土4分钟/度X经度差(东加西减)
1 •地方时
①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②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同纬度偏东地点时刻早。
经度每隔150,地方时
相差1小时。
③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二已知地方时土(经度差)X 4分钟
(所求地在东,“土”号取“ +”号,反之取“-”号)
2. 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理论上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每隔经度15o划为一个时区。
②区时:各时区同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
区时。
时刻为东早西晚。
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③计算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东加西减)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地方时和时区的计算汇总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是指其中一特定地点的标准时间。
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每个地点的太阳时都会不同。
计算地方时的方法如下:-首先,确定该地点所在的经度。
经度可以通过查阅地图或者使用卫星定位系统等方式获得。
-然后,根据地球自转的平均速度,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为15°经度宽度。
-接下来,将该地点的经度除以15,得到其所在的时区数。
例如,位于东经120°的地点所在的时区为120/15=8-最后,根据该时区的标准时差,将协调世界时(UTC)相应调整,得到该地点的地方时。
2.时区的计算:时区是为了避免全球各地时间混乱而设立的。
计算时区的方法如下:-首先,确定所要计算时区的地点。
-然后,查阅时区图或时区数据库,找到该地点所属的时区。
时区通常以整数或整数加小数表示,例如+8、-5.5等。
-时区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夏令时(DST)的影响。
夏令时是一种根据季节变化而调整的时间制度,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通常情况下,夏令时会将标准时间提前一小时。
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实行夏令时,而且实行夏令时的时间和调整幅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计算时区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夏令时的影响。
3.地方时和时区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地方时和时区可以帮助人们协调不同地区的活动时间,避免误时和混乱。
例如,如果要计划与国外友人通话,就需要根据双方所在的地方时和时区来确定通话时间,以免因时差而导致无法沟通。
-在全球商务活动和跨时区协作中,地方时和时区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各个国家和地区通常都有自己的工作时间,因此对于全球化的企业和组织来说,合理应用地方时和时区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国际会议的时间安排、全球供应链的协调、航班的起降等都需要根据地方时和时区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调整。
综上所述,地方时和时区是为了方便人们统一时间参考而设立的,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确定地点所在经度来获得地方时,或通过查阅时区图和数据库来获得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