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义(1)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41
北京自考“语言学概论”教材答案最新版(简答题)简答题第一章总论□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
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词义(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27.00)1.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______。
∙ A.维他命——维生素∙ B.教师——教书匠∙ C.晓得——知道∙ D.大哥大——手机(分数:2.00)A.B.C.D.2.下列词义派生的途径属于“隐喻”的是______。
∙ A.英语的“pen”,由“羽毛”派生出“笔”的意思。
∙ B.俄语的“язык”,由“舌头”派生出“语言”的意思。
∙ C.法语的“bureau”,由“毛布”派生出“铺毛布的办公桌、办公室、局”等意思。
∙ D.汉语的“习”,由“鸟反复地飞”派生出“反复练习、温习”的意思。
(分数:1.00)A.B.C.D.3.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概括的反映,这种概括性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
∙ A.一般性∙ B.模糊性∙ C.全民性∙ D.多义性(分数:2.00)A.B.C.D.4.下列不属于“转移”这种词义演变方式和途径的是______∙ A.英语中的“book”本来是一种树木的名称,现在用来表示写成的书。
∙ B.俄语中的“ружъё”本来是各种武器的总称,现在只指“枪”。
∙ C.汉语的“豆”古代是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现在指豆类植物。
∙ D.“锑”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Sb,用在化工、电工和医药上,广州话用来指制造日用器皿的铝合金。
(分数:2.00)A.B.C.D.5.下列单位属于多义关系的是______∙ A.“花(朵)”与“(雪)花”∙ B.“花(费)”与“花(了眼)”∙ C.“花(钱)”与“(浪)花”∙ D.“花(了眼)”与“花(布)”(分数:2.00)A.B.C.D.6.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非语言环境包括______∙ A.词语的搭配∙ B.说话时的处境∙ C.社会文化背景∙ D.想象的空间∙ E.历史知识(分数:2.00)A.B.C.D.E.7.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义词的是______∙ A.树——樟树∙ B.公尺——米∙ C.衣服——外衣∙ D.房子——房间∙ E.团结——勾结(分数:2.00)A.B.C.D.E.8.下列各组词全部属于基本词汇的是______∙ A.手大陛下地壳∙ B.风花雪月∙ C.喜欢爱摩登雷达∙ D.农具犁铁买卖(分数:2.00)A.B.C.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3. 语义3.1 语义的本质•3.1.1 语义和语义学•语义指的是语言形式和言语(语用)形式表现出来的意义。
语言形式和言语形式主要由语言的载体——语音构成。
所以,我们说的语义,指的是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
根据语义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把它分为传统语义学和现代语义学两个时期。
•传统语义学诞生于19世纪末,由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尔于1893年创造(借用希腊语词根sēma创造了一个法语词sémantique,英语转写为semantics)。
•传统语义学研究是以词义为轴心的,它只注重研究词义的构成、发展和演变,语义学只是词汇学的一个分科。
•现代语义学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传统语义学,它一方面向纵深发展,进入了语义的微观层次,产生了义素和语义场的研究;另一方面,它又扩大了语义学的研究范围,跨进了句子的领域,研究句义结构,并且进一步把语义放在语言的运用中加以考察,研究语义在语言使用中的变化。
3.1.2 语义的生成和理解•语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和现象的概括认识。
语义的生成和理解的过程大致如下:刺激结果固化•客观事物大脑意义语音•认识•客观事物刺激或作用于人的大脑,大脑便用自己的认识结构去认识、解释,经过多次反复,逐渐形成比较明确的认识成果,这个成果以一定的语音形式物化、固化下来,就形成了语义。
3.1.3 语义三角“语义三角”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奥克登和理查兹在《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提出。
•所谓“语义三角”指的是语义、语音、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
•所示:•语音和词义之间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音形式表达语义内容;词义和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语音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虚线连接),语音形式只有通过词义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去标记客观事物,因此,二者是标记与被标记的关系。
第3章语义学一、填空题1.“买、卖”属于语义场。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反义【解析】《语言学基础理论》将语义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和联想义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想。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他、一个、苹果【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
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他”,表示“是他而不是别人吃了一个苹果”;指向“一个”,表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
3.跑材料、跑商场、跑马都是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动宾;目的、处所、工具【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
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4.“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工具施事方式宾语【解析】本题考查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即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方位、方式等。
语义角色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部分每年必考的内容,基本上都以填空等小题的形式出现。
5.“桌子、椅子、床”属于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______语义场。
其中______组能充当谓语。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答案】类属义场(或分类联想义场)顺序义场(或部分联想义场)反义义场“大、小、生、死”【解析】本体考查语义场的分类。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2.符号是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理论语言学是指侧重语言理论探讨的语言学学科。
6.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学。
7.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学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
第二章第二章 语音语音1. 振幅是指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2. 频率是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3. 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4. 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振动以外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5. 口音是指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
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
6. 鼻音是指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通向鼻腔的通路被打开,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气流就完全从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
7. 鼻化音是指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通向鼻腔的通路被打开,口腔内也未形成任何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
8. 主动发音器官是指人类能够活动的发音器。
语义是什么?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语义是语言系统中最复杂的要素,不同的人对语义的认识很不相同。
几种著名的意义理论:指称论【源于柏拉图的古代哲学的传统看法】朴素指称论:把词语的意义与词语指称的对象等同起来。
精致指称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与其所指事物的关系。
指称论存在的缺陷:词语的意义不具备词语所指对象的性质比如:“苹果”这种事物具有可食用的性质,我们可以吃“苹果”一词所指的对象,但不能吃“苹果”一词所指的意义并非所有的词语都有所指对象,许多表示虚概念的词语在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指称的对象比如:孙悟空,飞马这些词都有意义,但没有所指对象同一词语在不同场合可以指不同的对象,但词语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不同比如:“老师,我,儿子”都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指不同的人不同的词语可以指相同的对象,但意义显然不同比如:鲁迅和《阿Q正传》的作者所指对象相同,但意义显然不同现状:没有人坚持指称论的观点观念论【17世纪哲学家洛克提出】词语的功能就在于能明晰的标记出各种观念,并且他们所代表的那些观念便是他们所固有的和直接的意义。
——《人类理解论》特点:不把意义看成一种客观实体,客服了指称论的一些弊端。
存在的缺陷:许多词语无法在说话人或听话人心中产生什么意象即使是那些能够引起意象的词语,不同的人在心中引起的意象是很不相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词语,在人们头脑中可能引起相同的意象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主观精神世界的东西,如果不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观念论的主要问题:它将观念加了一些限制,试图使之更具体更明确,但却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用法论【现代语言哲学的开创者之一维特根斯坦提出来的】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词在语言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义。
存在的缺陷:用法是什么,需要进一步说明。
用法或使用规则是否能跟意义划等号,很值得怀疑。
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符号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标志(记号、标记)。
它具有两个特点:一、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要素组成,即每一个符号都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偏废;二、符号与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它共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和嗅觉符号四类。
征候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它不是符号。
如洪水和驼铃声分别代表下暴雨和骆驼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其本身就是事物的特征,不需要大家来规定它们。
一般理解征候与符号的区别.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即它由语音和语义两个要素构成。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语义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内容。
只有音没有义,或者只有义而没有音的语言符号是不存在的。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性和线条性特点,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又具有强制性特点。
3.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它是一种以听、说、读等形式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是信息量非常大的声音,是用最少的音符任意排列表达出最丰富、最复杂意思的声音,受距离、光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在表达思想时,语音非常便捷,基本不需要什么附加工具,可以用语音边交流边工作.其他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是借助于色彩、线条、姿势等比较直观的媒介,使用上不如语音简捷;即使像军号这种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容的符号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的声音所表达的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表达的内容也比较枯燥,表达的效果还要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它既是一个层级装置,又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单位最多,上层是音位层,下层是符号层,符号层又能够分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另外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系统。
简答题第一章总论□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
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自考,新版教材) 选择题第一章总论1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2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3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4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5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7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8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9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10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11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