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19.3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及解答【篇二】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解:甲走完1/4后余下1-1/4=3/4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4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那么AB距离=640/(1-1/5)=800米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
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AB距离=(225+15)/(1-3/7)=240/(4/7)=420千米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225-15)/(1-3/7)=210/(4/7)=367.5千米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解:甲相当于比乙晚出发3+3+3=9分钟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速度=1/30乙的速度=1/20甲拿完东西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20×9=9/20那么甲乙合走的距离1-9/20=11/20甲乙的速度和=1/20+1/30=1/12那么再有(11/20)/(1/12)=6.6分钟相遇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小学五年级奥数年龄问题、还原问题、船速问题应用题1.小学五年级奥数年龄问题应用题篇一小马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年龄时您就33岁啦。
”妈妈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三岁。
”求小马今年年龄。
年龄差是:(33-3)÷3=10(岁)小马今年:10+3=13(岁)妈妈今年:13+10=23(岁)大象对小鹿说:“我像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恰好是我的一半,而你长到我这么大时,我俩年龄之和是42岁。
”求大象和小鹿现在的年龄。
年龄段是:42÷(1+3+3)=6(岁)小鹿今年:6×2=12(岁)大象今年:6×3=18(岁)2.小学五年级奥数年龄问题应用题篇二1、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解析】年龄问题,7年前,儿子年龄为12-7=5岁,而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所以妈妈七年前的年龄为5×6=30岁,那么妈妈今年37岁。
2、小军一家四口的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的年龄之和比他父母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几岁?【解析】(7+爷爷)-(爸爸+30)=5,化简为:爷爷-爸爸=28 (1)又因为7+30+爷爷+爸爸=129,化简为:爷爷+爸爸=92 (2)(1)+(2)得:爷爷=60,(2)-(1)得:爸爸=32所以爷爷年龄是60岁,爸爸年龄是32岁。
3.小学五年级奥数年龄问题应用题篇三1、5年前小芳的年龄是小英年龄的7倍,10年后小芳年龄是小英年龄的2倍,问今年小芳、小英两人各多少岁?解题思路:画线段图可以看出,因为10年后小芳的年龄是小英年龄的2倍,所以两人当时的年龄差为小英当时的年龄,即5+10+小英5年前的年龄。
因为5年前小芳的年龄是小英年龄的7倍,两人的年龄差为小英当时年龄的6倍。
所以15相当于小英5年前年龄的5倍,可求出小英5年前的年龄。
解:(10+5)÷(7-1-1)=3(岁)小英年龄3+5=8(岁)小芳年龄3×7+5=26(岁)2、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1.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1、甲乙两码头相距560千米,一只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20小时到达乙码头,已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4千米,问这船返回甲码头需几小时?答案与解析:船顺水航行20小时行560千米,可知顺水速度,而静水中船速已知,那么逆水速度可得,逆水航行距离为560千米,船返回甲船头是逆水而行,逆水航行时间可求。
顺水速度:560÷20=28(千米/小时)逆水速度:24-(28-24)=20(千米/小时)返回甲码头时间:560÷20=28(小时)2、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
现在已知甲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____分钟?答案与解析:甲行走45分钟,再行走70-45=25(分钟)即可走完一圈。
而甲行走45分钟,乙行走45分钟也能走完一圈。
所以甲行走25分钟的路程相当于乙行走45分钟的路程。
甲行走一圈需70分钟,所以乙需70÷25×45=126(分钟)。
即乙走一圈的时间是126分钟。
2.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二1、一副纸牌共54张,最上面的一张是红桃K。
如果每次把最上面的12张牌移到最下面而不改变它们的顺序及朝向,那么,至少经过多少次移动,红桃K才会又出现在最上面?解:因为[54,12]=108,所以每移动108张牌,又回到原来的状况。
又因为每次移动12张牌,所以至少移动108÷12=9(次)。
2、爷爷对小明说:“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倍,过几年是你的6倍,再过若干年就分别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
”你知道爷爷和小明现在的年龄吗?解:爷爷70岁,小明10岁。
提示:爷爷和小明的年龄差是6,5,4,3,2的公倍数,又考虑到年龄的实际情况,取公倍数中最小的。
(60岁)3、某质数加6或减6得到的数仍是质数,在50以内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质数?并将它们写出来。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篇一】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2、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20天可以修完,乙队单独修25天可以修完。
现在两队合修,中途甲队休息3天,乙队休息若干天,这样一共用了15天才修完。
乙队休息了几天?3、搬运一个汽车的。
货物,甲需12天,乙需15天,丙需20天。
有同样的装货汽车M和N,甲搬运M汽车的货物,乙同时搬运N汽车的货物。
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去帮助乙去搬运,最后同时搬完两个汽车的货物。
丙帮助甲搬运了几小时?4、一项工作,如果单独做,小张需10天完工,小李需12天完工,小王需15天完工。
现在三人合作,中途小张先休息了1天,小李再休息3天,而小王一直工作到完工为止。
这样一共用了几天时间?5、甲、乙合做一项工程,20天完成。
如果甲队做7天,乙队做5天,只能完成工程的1/3,两队单独做完任务各需多少天?6、一件工作,甲先独做3天,然后与乙合做5天,这样才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4。
如果由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7、老师把一些苹果分给小朋友。
如果每人分一个,还剩下8个苹果;如果每人分2个,那么还少2个苹果。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8、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17块;如果每人搬7块,则少10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9、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2人;如果每个房间多住5人,则空1个房间.问宿舍有多少间?新生有多少人?10、妈妈买来一篮橘子分给全家人,如果其中两人分4个,其余人每人分2个,则多出4个;如果其中一人分6个,其余人每人分4个,则缺少12个,妈妈买来橘子多少个?全家共有多少人?【篇二】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共有(?)辆车。
2、五年级一班有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56棵,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3篇【篇一】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1、有两条各长30厘米的纸条, 粘贴在一起长56厘米, 粘贴在一起的部分长()厘米。
2、一条直线能将平面分为两部分, 两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为4部分, 那么5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划分成()部分。
3、小华参加数学竞赛, 共有10道赛题。
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 答错一题扣五分。
小华十题全部答完, 得了85分。
小华答对了几题?4、图书室有连环画28本, 文艺书36本, 买来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和文艺书的总和少50本。
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5、用数字0, 1, 2, 3, 4中的任意三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6、钟鼓楼的钟打点报时, 5点钟打5下需要4秒钟。
问中午12点是打12下需要多少秒钟?7、二(2)班有44个同学划船, 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 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 租金8元, 如果你是领队, 要使租金最少, 租多少条大船, 多少条小船, 租金多少元。
8、小青比小李大5岁, 小李比小风大2岁, 小风比小云小4岁, 他们4人(), ()最小。
的比最小的大()岁。
9、有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 第一次卖去锅内茶叶蛋的一半多2个, 第二次又卖去余下的一半多2个, 锅内还有1个茶叶蛋, 这个老太太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茶叶蛋?10、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 小花买18瓶汽水, 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篇二】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 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 组有6人, 平均每人跳140下, 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 乙组有多少人?2、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 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 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 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3、五个数排一排, 平均数是9, 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 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 那么, 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是多少?4、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 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 已知汽船在静不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小学五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小学五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篇一等量关系式是:①一架飞机飞行于两城之间顺风需要6小时30分,逆风时需要7小时,已知风速是每小时26千米,求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②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经过13分钟,甲赶上乙。
如两人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
已知乙每分钟行25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小学五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篇二等量关系式是:①有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8张,总面值为2.80元,问10分和20分邮票各有多少张?②小兔妈妈采蘑菇,晴天每天可采1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11只,它一共采了195只,平均每天采13只,这几天中有几天下雨?几天晴天?小学五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篇三①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若把这个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大54,求原两位数。
②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和为10,如果把十位的数字与个位上数字对调,新数就比原数少36,求原来的两位数?③有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是16,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若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那么新数比原数在594,求原数?小学五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篇四①有大、中、小卡车共42辆,每次共运货315箱,已知每辆大卡车每次能运10箱,中卡车每辆每次运8箱,小卡车每辆每次可运5箱,又知中卡车的辆数和小卡车同样多,求大卡车有多少辆?②蜘蛛有8只脚,晴蜓有6只脚和2双翅膀,蝉有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在有这三种小虫共16只,共有110条腿,14对翅膀,问每只小虫各有多少只?③学校组织新年联欢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钢笔共232支,价值100元,其中铅笔的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每支铅笔0.2元,每支圆珠笔0.9元,每支钢笔2.1元。
三种笔各值多少元?小学五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篇五等量关系式是:①五年一班有52人做手工,男生每人做3件,女生每人做2件,已知男生比女生多做36件,求五年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②学校组织暑假旅游,一共用了10辆车,大客车每辆坐100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一共多坐了520人,问大小客车各几辆?分类精心精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所有文档经过整理后分类挑选加工,下载后可重新编辑,正文所有带XX或是空格类下载后可自行代入字词。
小学生奥数应用题[5篇]1.小学生奥数应用题篇一1、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分析: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解答:解:每把椅子的价钱:(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每张桌子的价钱:25+30=55(元);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2、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答:解:(75+65)×[40÷(75﹣65)],=140×[40÷10],=140×4,=56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
2.小学生奥数应用题篇二1、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解析】还剩下的本数为4×25=100本,所以卖出去的本数为600-100=500本。
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解析】四、五年级种的棵树为:2×80+14=174棵,所以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为:80+174=254棵。
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解析】学校有808个同学,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那么还剩下的人数为:808-128=680人,而剩下的这些人被平分到了5辆车上,所以最后的一辆车有680÷5=136个同学。
五年级小学生下册奥数应用题【篇二】1、学校买来8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共花去1650元,每张办公桌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2倍,每张办公桌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2、学校买来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共花去2520元,1张办公桌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1张办公桌和1把椅子各多少元?3、小明买2个乒乓球和4个皮球共花去52元,6个乒乓球的价钱相当于1个皮球的价钱,1个乒乓球和1个皮球各多少元?4、学校买来4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用去185元,已知1个篮球比1个排球贵8元;1个篮球和1个排球各多少元?5、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1筐苹果和1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6、张老师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74元。
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需多少元?7、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1袋大米和1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8、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1筐番茄和1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9、买6本练习本和5支圆珠笔需14元;如果买2本练习本和4支圆珠笔需10元,1本练习本和1支圆珠笔各需多少元?10、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元。
1件上衣和1条裤子各多少元?【篇三】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客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
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
30道小学五年级上册奥数应用题【篇三】一、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轮船自甲港逆水航行8小时到达相距144千米的乙港,再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二、小华和小明租一艘小船,向上游划去,不慎把水互掉进江中,当他们发现并掉过船头时,水壶与船已经相距10千米。
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那么他们追上水壶需要多少小时?三、某河有相距100千米的上下两个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一天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飘下,2分后与甲船相距2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几分钟与此物相遇?四、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用了8小时,水速度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小时?五、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只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
现在有一帆船在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一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六、明明所有的邮票张数是亮亮的6倍,如果两人各再收集2张,那么明明所有的张数是亮亮的4倍,两人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七、已知一船自上游向下游航行,经9小时后,已行693千米,此船每小时的划速是47千米。
求此河的水速是多少?八、沿河有上、下两个市镇,相距85千米。
有一只船往返两市镇之间,船的速度是每小时18。
5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1。
5千米。
求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九、有一船完成360千米的水程运输任务。
顺流而下30小时到达,但逆流而上则需60小时。
求河水流速和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十、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2千米和每小时18千米。
两船先后从同一港口顺水开出,乙船比甲船早出发2小时,如果水速是每小时4千米,问甲船开出后几小时能追上乙船?。
小学奥数五年级年龄问题应用题【三篇】导读:本文小学奥数五年级年龄问题应用题【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1、光头爸爸对光头强说:"4年前我的年龄是你年龄的3倍."光头强对光头爸爸说:"8年后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光头强今年______岁。
2、老树、大树、小树聊天,老树说:"小树生长多少天,大树就生长了多少周;小树生长了多少月,我就生长了多少年。
我们加起来一共1000岁。
"请问,它们今年分别多少岁?3、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年龄之和是64岁,甲21岁时,乙17岁;今年甲18岁,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问丁今年的年龄?答案1、光头爸爸对光头强说:"4年前我的年龄是你年龄的3倍."光头强对光头爸爸说:"8年后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光头强今年______岁。
解:以4年前光头强的年龄为"1"倍数,则4年前光头爸爸的年龄为"3"倍数8年后光头强的年龄为("1"+12)岁,光头爸爸的为("3"+12)岁=2×("1"+12)岁;所以"1"=12岁,所以,光头强今年12+4=16岁。
考点:年龄问题中的"变倍问题"2、老树、大树、小树聊天,老树说:"小树生长多少天,大树就生长了多少周;小树生长了多少月,我就生长了多少年。
我们加起来一共1000岁。
"请问,它们今年分别多少岁?解:由题意知,大树年龄是小树年龄的7倍,老树的年龄是小树年龄的12倍,这题就转化为了一个和倍问题。
以小树的年龄作为"1"倍量,则大树的年龄为7倍量,老树的年龄为12倍量,又年龄和为1000岁。
所以,小树的年龄为:1000÷(1+7+12)=50(岁),大树:350岁;老树:600岁。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1.圈金属线长30米,截取长度为A的金属线3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5根,剩下的金属线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还差0.4米,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则还差2米,长度为A 的等于几米?
2.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
3.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4.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
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
5.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
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
6.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
7.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8.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
9.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
10.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篇二】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
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
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
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
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
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
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
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
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
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
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6.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
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7.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
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8.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
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
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9.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
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0.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
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篇三】
1.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
2.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
4.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
5.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
6.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
7.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8.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9.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
10.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