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2.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很大,读下图,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A、C两城市形态呈带状与公路交通有关B.A、B、C等城市空间形态沿水路交通干线扩展C.D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发展轴与铁路无关D.A、C间公路的修建对两城市形态不会产生影响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影响该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河流和自然资源C.河流运输的发展D.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下图为“甲城市所在区域规划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如果图示区域为平原,则甲城市的空间形态可能与下列哪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相似() A.兰州B.青岛C.石家庄D.上海4.图中规划道路建设完成后,甲城市的城区发展方向将可能是()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
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
读图,完成5~6题。
5.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6.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B.交通的通达性好C.周围的居民多D.外地的游客多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交通B.山地C.河谷D.政治8.若该地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乙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0.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①地形②地租③市场④交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下图为“我国某乡镇区域图”。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基础过关记一记填一填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这些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实例:株洲沿发展;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或市区边缘的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研一研1.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1)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
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2.随着越来越多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项目的入驻,CBD 、新街口、中关村、望京、京水桥、东四环、回龙观等,这些地方将成为新的区域商业中心,也使得多中心的商业格局逐渐形成。
(1)图中的商业中心区选择有何共同点?(2)这种布局有何优势?练一练2019年6月,呼(呼和浩特)—张(张家口)高铁顺利完工。
完成1~2题。
1.白云鄂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矿产B.政治C.河流D.气候2.“呼—张”高铁的通车,将直接促进沿线地区( )A.风能开发B.铁矿石输出C.旅游业发展D.水资源利用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交通干线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中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4.大型物流基地最适合建在( )A.甲B.乙C.丙D.丁考点落实知识点一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京汉铁路经过石家庄,后来石太、石德两条铁路又在石家庄与京汉线交会,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如今是河北省的行政中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单选题伊斯坦布尔港是土耳其的最大海港,中国远洋集团2015年9月16日收购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Kumport集装箱码头约65%股份。
由于土耳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未来港口集装箱物流服务需求具有较强增长潜力。
根据图和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题。
1.伊斯坦布尔港成为该国最大港口的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联系亚、非两洲②扼守直布罗陀海峡,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③以伊斯坦布尔市为依托④经济腹地广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中国收购Kumport集装箱码头,将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A. 完善土耳其在全球的港口网络布局B. 促进西亚各国经济文化一体化1/ 71/ 71/ 71/ 71/ 71/ 7C. 激活沿线国家港口贸易D. 完善沿途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互通铁路控制性工程沪通长江公路铁路两用桥于2019年9月20的顺利合拢,互通铁路预计将于2020年6月建成通车。
全程137.28千米,设计最高时速200km/h。
下图为“江苏铁路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3.影响沪通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资源C. 文化D. 经济4.铁路沿线经过城市的某些路段两侧,架起近两米高屏障。
主要目的是A. 减轻噪声污染B. 保障行驶安全C. 净化城市空气D. 美化沿线环境5.沪通铁路建设影响不明显的是A. 提升上海对苏中的辐射能力B. 增强过江通道的运输能力C. 促进上海市区的房地产开发D. 促进南通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青年报北京讯: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今天(2019年12月30日)投入运营,这标志着中国高铁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题。
20世纪初,石家庄只是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
到1999年,石家庄站共有8个运转场、2个货场、一个客站、127条专用线。
石家庄已成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铁路枢纽,也发展成为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1、第一条通过石家庄站的铁路名称是()A 石太线B 石德线C 京汉线D 正太线2、目前,在石家庄与京广线相交的两条铁路是()A胶济线、石太线 B 石太线、京九线C京汉线、石德线 D 石太线、石德线3、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 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 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4、上述事实说明了()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C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不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D 能否成为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看交通发达与否5、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B、不同的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相同的C、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可形成城市轴线,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一般不会形成D、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变化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6、下列地区的商业网点组织形式宣采用较密集的固定方式的是 ( )A. 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地区B. 山区C. 牧区D. 城市远郊区7、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是()A.交通最优B.资金最优C.货源最优D.市场最优8、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该城市交会的铁路干线有()A.京沪线、湘黔线、陇海线B.京九线、浙赣线、襄渝线C.焦枝线、湘桂线、枝柳线D.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二)综合题1、判断A、B两地的乡村聚落形态,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同步练习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二)2012-5-71.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A.石家庄郑州株洲B.石家庄郑州宝鸡C.郑州株洲宝鸡 D.阜阳株洲武汉2.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A.河岸 B.鞍部C.山丘 D.河岸的居民点4.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是A.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C.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6.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形成原因。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原因是。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自发形成的,这符合原则。
(4)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处,因为该处。
7.读“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1)图中A城市为,其优势区位是。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等城市。
(3)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8.下图为某省轮廓图,判断:(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分布,说明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聚落沿交通干线分布。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重点1.知道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知道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学习过程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周边的娱乐项目丰富、房价合适、周边有较好的商业中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社区文化浓厚、生活设施齐全、具有升值潜力)导入新课1.交通运输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师导生学合作探究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探究1: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案例分析1:嘉兴聚落形态的变迁1.嘉兴市在历史时期中城市形态经历了几次变化?2.解释导致嘉兴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案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发现与结论1: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案例分析2:扬州的变迁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的美誉。
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
但是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扬州发展缓慢,城市迅速衰落,仍保持沿河发展的形态。
1.推测京杭大运河兴盛时扬州的空间形态如何变化?2.后来扬州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3.扬州的兴衰说明了交通对聚落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发现与结论2: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探究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案例分析1.分析株洲城市发展图和武汉城市发展图(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状,街区沿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运输方式以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8分)1.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 商人大量外迁C. 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 人口增长速度变慢2. 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贯通仪式隆重举行,大桥主体工程由桥—岛—隧集群而成。
完成下列各题(1)港珠澳大桥的主要作用是()A. 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级B. 形成新的交通枢纽C. 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D. 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2)港珠澳大桥主体以隧代桥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大桥的建设成本B. 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C. 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D. 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3.等时线是汽车从出发点出发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同点的连线,下图中a、b,c、d、e是甲地为出发点的等时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车速最慢的是()A. 朝①方向B. 朝②方向C. 朝③方向D. 朝④方向(2)下列说法中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②鼓励使用私家车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加强城市绿化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4.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线由北面广州南站连接南面中山北站和珠海机场站,并设一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接驳江门市新会区,是广东省重要的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
读广珠城轨站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广珠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广州、珠海两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缓解了京港澳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③决定修建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④拉动中山市城镇迅速向南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结合地理区位理论,广珠城际铁路最有利于中山市城镇等级和规模扩大的是()A. 南头B. 南朗C. 小榄D. 古镇5.天津市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轨道交通的()A. 高速化B. 网络化C. 大型化D. 专业化6.交通地理位置地位变化可以导致商业城市地位的变化,下列城市中属于此情况的是()A. 广州B. 扬州C. 郑州D. 柳州7.“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基础巩固下图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解析:第1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使城市空间形态趋向于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的衰落,将使城市沿交通线伸展的形态保持不变。
第2题,明清时期,大运河运输繁忙,沿河城市商贸繁荣。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答案:1.D 2.C读下面“安徽省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3题,图中①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易发展成为城市。
第4题,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物资运输和人们出行,利于聚落的发展。
同时,聚落的发展,增加了运输需求,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沿河设城在我国南方较为明显,但北方城市沿河分布也有利于取水。
沿河分布的城市多呈条带状。
答案:3.A 4.A读下图,完成第5~6题。
5该城市拟建的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6近几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政策D.科技解析:第5题,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城市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所以应布局在①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单选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1-2题。
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市场D.水源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
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3.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网络预约鲜花,例如:“花点时间”和“每周一花”等,是指送花人利用网络订购鲜花,网络电商直接把花送到手中,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
5.网络预约鲜花能够实现并且大面积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B.劳动力成本降低C.种植技术的改变D.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6.网络预约鲜花与传统的鲜花店面销售方式相比( )A.增加了商业网点销售的成本B.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C.营销环节减少,销售成本降低D.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开拓市场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回答7.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千米B.600-800千米C.500-700千米D.400-600千米8.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读江西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4.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读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交会处,交通便捷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可利用土地D.居民小区内,方便日常购物6.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以外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分散城市功能B.新建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C.缓解市区交通压力D.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8.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基础须知】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1)表现(2)典例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表现(2)典例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重点梳理】一、交通对聚落形态有何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往往影响聚落的形态,具体分析如下:2.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图解如下:二、交通运输如何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难点再现】1.交通运输不只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影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主要保证,交通的发展能消除城市发展的各种局限与不足,如能源不足、市场狭小等。
因此,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1)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随着航运技术,特别是海运的发展,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向推移,如广州→黄埔、天津→塘沽、上海→宝山等。
(2)铁路是现代快速、大运量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如石家庄),也可能带动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如株洲)。
(3)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一些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当该地失去交通条件的优势时,原来繁荣的城市也会发展缓慢,甚至走向衰落,如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能力提升训练1.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②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商品集散③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旅游购物④在本区域内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A。
①② B。
②③C.③④D.①④2。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⑵题.(1)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
甲 B.乙C。
丙D。
丁(2)对图中线路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城市内部道路网布局比较合理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C。
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D。
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3。
读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更有条件成为商业中心的是_。
(2)它成为商业中心的条件有哪些?(至少写两条)4.读我国东部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该市新建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_。
(2)由图中信息分析,该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是(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_可能造成什么不利影响?5。
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
据此回答(1)〜(4)题.(1)该市在发展阶段Ⅰ时,影响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
河流B.矿产C。
公路D。
铁路(2)到发展阶段m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人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C。
铁路运输兴起D。
科技水平发展(3)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靠近居民区 B。
靠近交通干道C。
靠近工业区D。
接近农副产品产地(4)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A。
市场最优用地最用B交通最优市场最优C.市场最优交通最优D。
货源最优交通最优6。
读图5-2—9,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_的东部地区。
前言
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
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中公路有A、B两处弯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加运量
B.A处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建设支出
C.A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D.B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
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发展的工业应是钢铁工业,为使该地的钢铁工业得到较好发展,要为其修建一条出海通道,你认为该通道应为( )
A.铁路线B.公路线
C.航空线D.管道运输线
3.若图中信息不变,聚落C的发展趋势是( )
A.东北—西南延伸B.东西延伸
C.南北延伸D.团状发展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是(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5.从1980年到2011年,图示城市空间的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读江西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6.示意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7.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城市中,________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因为该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的商业网点密度要________(填“大”或“小”)于乙地的商业网点密度。
(3)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而甲地的运输网主要由________组成。
(4)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那么,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_______。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城区的扩展与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时期向南北方向扩展——地形因素
B.乙时期沿干线公路扩展——历史因素
C.丙时期向东北方向扩展——行政因素
D.丁时期向多个方向扩展——交通因素
10.丁时期( )
A.商业用地因政府规划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
B.工业用地考虑地价因素分布在城市外围
C.新增工业区为防止大气污染建在城市西北部
D.新增商业区因综合交通便利建在城市东南部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12.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B.乙城
C.丙城D.丁城
13.下列有关城市商业中心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市内商业中心是为满足人们购物需求而自发形成的
B.从提高商品流通效益的角度看,农贸市场应设置在交通要道处
C.商业小区应以地形最优为原则布局,因为地势平坦,易于商品集散
D.商业街应以接近市内商品生产厂家为布局原则
14.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缩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2)简述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
(3)简述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4)简述拟建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答案
1.C
2.A
3.A
4.D
5.A
6.A
7.A
8(1)乙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商品的集散且附近居民点多(2)小(3)铁路公路河运公路(4)乙
9.D 10.B 11.C 12.B 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