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护理 李富芝
- 格式:docx
- 大小:27.25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
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通过定时转换体位,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方式来实现。
2. 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如果患者出现缺氧现象,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确保患者的氧合状态。
3. 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根据病程和病原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
4. 控制炎症反应: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
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确保患者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
6. 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7. 鼓励患者多饮水和均衡饮食:提供富含营养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
8.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保护: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使用纸巾等。
9. 提供情绪支持:给予患者和家人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安慰,缓解其心理压力。
10. 监测并预防并发症: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小儿肺炎的护理
小儿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一、应注意呼吸道隔离,严防交叉感染。
二、经常更换体位,尽量使患儿安静,减少氧的消耗。
三、予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耐心喂养,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四、指导雾化后拍背以利排痰,清除口鼻分泌物。
五、及时处理高热,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家长应掌握体温测定方法及一般处理措施。
六、多喂温开水,保证液体的摄入量,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结和发热导致的脱水。
七、合理喂养,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
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原菌污染空气而传染给他人。
小儿肺炎优质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10-13T15:31:31.4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6期作者:王光华[导读] 小儿肺炎(infantile pneumonia)的多发于婴幼儿,主要集中于冬春季,患儿病死率较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优质护理方法的实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儿科收治的1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97.5%、并发症发生率7.5%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与小儿肺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优质护理;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68-02小儿肺炎(infantile pneumonia)的多发于婴幼儿,主要集中于冬春季,患儿病死率较高。
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引发的肺部炎症,表现为呼吸不畅、喘憋、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等[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儿科收治的1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86例(53.75%),女性患儿74例(46.25%),年龄0.6~9岁,平均年龄(4.3±1.2)岁,病程1~4d,平均病程(21.3±0.4)d。
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包括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院内感染,注意卧床休息,定时拍背,指导患儿多饮水,食用流质食物等;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①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干净、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告知患儿家长应适当减少探访,从而降低噪音对患儿休息造成影响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小儿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有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小儿肺炎患者剧烈咳嗽或痰液较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到窒息。
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促,发绀,发热。
听诊有肺炎或实变表现【啰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羊音,呼吸音降低】,呼吸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咳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每位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转危为安,使患者家属安心。
现将小儿肺炎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情况患者谭某,女性,出生1个月未婚。
于xxx年1月10日9:30由门诊收入新生儿科家人报送1.2 健康史主诉不详家属口述患者一天前洗澡后出现剧烈咳嗽,喉咙有大量浓痰,哭闹不止,而且伴有发烧。
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无黄染,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小儿肺炎”收入我科。
既往史:卡介苗、乙肝疫苗均已注射,母亲无既往病史,否认“肺炎、肺结核、伤寒”病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儿。
单胎。
出生体重3.88kg胎膜早破:无。
胎儿宫内窘迫:无。
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平产。
羊水:量不详。
脐带正常,胎盘正常。
Apgar评分不详。
1.3 体格检查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欠佳,呼吸困难,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
1.4 实验室及影像检查T 36.9℃,P 98次/分,R 20次/分。
患者对刺激反应可,张力正常,眼球运动灵活,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约2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无出血点,发育正常,食欲好,睡眠足,呼吸微弱,可见明显呼吸三凹征,精神面貌差,脸色苍白,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啰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无杂音。
全身皮肤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血肿、五官无畸形。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令芝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18.02-2019.2,1年以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针对性护理)。
护理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儿的病情通过护理都得到好转,但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效果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并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致死率较高,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若采取治疗的措施不恰当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出现,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
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对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详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02-2019.2,1年以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36±1.52岁),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75±1.48岁)。
护理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
现对两组患儿的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此后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批准认可。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护理人员为患儿进行病情的诊断和心理状况的评估,从家属处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并为其讲解相关的肺炎知识,指导饮食和相关生活事项。
观察组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方法。
小儿肺炎如何护理作者:肖娟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在所有的小儿临床常见病当中,小儿肺炎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临床病症,这种病多发生在春冬两个季节,而且如果小儿患有了这种病的话就会很大程度上阻碍患儿的健康发育,在严重的时候甚至能够危及到他们的生命。
一般患有肺炎的小儿在临床表现上都是比较一致的,基本上表现为咳嗽和发热。
如果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被耽误的话,那就非常容易诱发另外一些严重的并发症,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有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对于临床医学而言,我们要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对于患者来进行护理,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是分为不同的阶段的。
当他们刚刚进入医院的时候,护士就要主动与患者的家属和他本身来进行一个交流,要尽量的以一种亲和和礼貌的态度获取他们的信任,并且一定要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当中的配合性,给他们营造一个非常优质的治疗环境,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一定要定期细致的进行观察。
由于很多的家长对于肺炎的情况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当小儿患病的时候都势必会有一些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护士就有义务也有必要向患者和其家长讲解一些关于肺炎的基础医学知识,让他们了解到这种病症的发病和治疗过程,能够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也能够让他们对于医生的治疗更加信任。
但是与此同时,有关疾病的护理以及有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也要详细的告知家长,让家长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避免治疗后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
刚刚进入医院的时候,小儿患者会对医院这种不熟悉的环境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所以在进入医院的初期会有一些哭闹的现象,并且会排斥临床工作人员和护理护士,这样就会加大各种治疗措施和手段的开展难度,同时也会影响他病情的康复。
面对这种情况,护士就需要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抚慰小儿患者的情绪,在治疗之前可以适当的给患者播放一些他喜欢的动画片来进行观看,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转移掉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新生儿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外界的任何环境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爸爸妈妈学会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
小儿肺炎的护理1.胸部物理治疗①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
②拍击背部: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
有利于吸痰和促进肺循环。
③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应采用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促进分泌物排出。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2.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用氧方式,维持有效吸氧。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3.维持体温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降温,体温过低时予保暖。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4.密切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
尤其注意并发症先驱症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时,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应给予吸氧、控制补液量和速度、使用强心药等。
当患儿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可能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配合医生穿刺,做好胸腔引流护理。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5.肺部护理因为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6.维持环境温度有体温改变的危险(riskforalteredbodytemperature)与感染、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小儿肺炎护理的主要内容7.预防并发症潜在并发症(potentialcomplication),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小儿肺炎危害小儿肺炎在我国住院小儿中是小儿死亡第一的原因,并且已被卫生部列为儿童四病防治之一。
严重的肺炎不但会引起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渗出,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而且会导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使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甚至神经系统都受到侵害,导致患儿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肺炎的护理引言小儿肺炎是指发生在1个月至14岁儿童身上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在小儿中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顽固病之一,给患儿和家庭带来很大困扰。
护理是小儿肺炎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小儿肺炎的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是否呼吸困难等。
2.注意观察患儿发热情况,体温的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
3.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有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情况。
4.注意观察患儿的体征变化,如咳嗽、胸闷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1.保持空气清新,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患儿受凉。
3.合理安排饮食,提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4.定期测量体温,及时记录体温变化。
5.给予患儿充足的水分,保持通畅排尿和排便。
6.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7.注意观察小儿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青紫、食欲不振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营养护理1.适量进食,以消化为主。
2.多喝水,促进痰液排出。
3.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食物。
四、情绪护理1.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照顾,保持患儿心情舒畅。
2.鼓励患儿多与家人亲友交流,减少心理压力。
3.在照料患儿的过程中,避免因急躁、焦虑等情绪影响患儿情绪。
五、家庭护理1.家庭成员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避免患儿接触有感染风险的人群。
3.家庭成员及时就医,定期体检,避免自身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结语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护理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还需要合理用药和定期复查等综合治疗措施。
在患儿肺炎的护理中,家庭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
希望患儿能够尽快康复,健康成长。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其特点是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有以下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肺炎时,儿童容易出现咳嗽和咳痰。
护士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姿势、咳嗽和痰咳出去。
如果儿童喉咙干燥,可以提供适度的湿化。
3.保持水分和营养:儿童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仍要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护士可以为儿童提供小而频繁的餐食,避免大量进食。
4.给予适当的药物: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儿童抗生素、退热药和其他相关药物。
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5.安静的环境: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休息和康复,护士可以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刺激。
6.隔离措施:小儿肺炎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应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扩散。
7.呼吸治疗:对于一些重症患儿,如严重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护士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呼吸治疗。
8.父母教育:护士可以向父母提供关于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帮助父母正确理解和处理疾病,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康复。
9.康复护理:当儿童的病情稳定后,护士可以提供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呼吸康复等。
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肺功能和身体恢复能力。
总之,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分和营养、给予适当的药物、提供安静的环境、实施隔离措施、呼吸治疗、父母教育和康复护理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促进儿童的康复。
护士在执行这些护理常规时,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及时沟通协作,共同努力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康复。
小儿肺炎的护理合集二篇小儿肺炎的护理 11.高热的护理。
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因体温的变化情况常能帮助判断病情或提示是否发生并发症。
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1)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
(2)给氧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流量及供氧。
(3)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并观察药物疗效。
(4)及时处理腹胀以免影响呼吸可用中药或松节油热敷腹部、肛管排气或针灸天枢、神厥等穴。
若是低钾血症引起者可按医嘱补充氯化钾。
若是中毒性肠麻痹所致应禁食、胃肠减压,按医嘱给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5)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烦躁及其变化。
3.清理呼吸道的护理(1)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2)帮助患儿翻身、拍背,方法为: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成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也可进行__引流。
(3)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预防心力衰竭的护理(1)安静休息,半卧位,尽量减少刺激,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2)__输液速度,滴速应__在每小时5m1/kg.(3)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呼吸加快、心率突然加速、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心力衰竭进行护理。
小儿肺炎的护理 21、婴幼儿肺炎多发于晚冬及早春季节,为播散性(小叶性)分布,或大片融合。
(1)病因:婴幼儿肺炎以细菌性占多数,其次为病毒性,吸入性、霉菌性等较少见。
1岁以内(特别是一个月以内)常为葡萄球菌肺炎,少数为大肠杆菌。
链球菌及流感杆菌肺炎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肺炎的发生不但取决于病毒或细菌的侵入,也与机体的防御能力有密切关系。
婴幼儿时期肺脏生理解剖有其特点,易发生气体交换障碍。
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受感染。
机体的免疫球蛋白产自蛋白质,故营养状况对机体免疫力有很大影响,如营养不良和佝偻病患儿易发生肺炎。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头颈抬高30度,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3、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钠饮食,多饮水或饮料,少量多餐。
4、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神志、精神、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及吸氧。
(3)密切观察有无烦燥不安、面色苍白、肝大、心率快等心衰、败血症、休克等合并症的发生症状。
5、用药护理
(1)应用强心药应避免使用钙剂,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嗜睡等中毒症状。
(2)应用利尿剂,应观察尿量。
(3)用血管活性药物应控制滴速。
(4)限制液体入量,输液速度宜慢,并记录出入量。
6、心理护理:关心、爱护患儿,并做好健康教育。
7、对症护理
(1)高热的护理。
(2)肺炎合并心衰:①半卧位并吸氧。
②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扩管等处理,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小儿肺炎的护理李富芝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66名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患者各3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
短(P<0.05)。
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体温恢复时间
和憋喘缓解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肺炎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06-0209-01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会对患儿的呼吸以及肺功
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临床表明,对于小儿肺炎患儿
除了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儿
肺炎的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66名小儿肺
炎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66名小儿肺炎患者,所有患儿
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2],患儿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流鼻涕、打
喷嚏、发热等症状。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名,观察组中
有19名为男孩,14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9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4.47±3.45)岁;对照组中有30名为男孩,13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8岁,最
小年龄为2岁,平均年龄(4.44±3.32)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各
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由于患
儿受到反复咳嗽等病症的刺激,加上害怕打针、吃药等等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
不良心理,降低了治疗依从性。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特征等方面了
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并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比如为患儿
讲故事、讲笑话等等,还可以采用玩具、游戏、动画片、聊天等方式转移患儿的
注意力,减轻疾病引起的刺激,并在病房内放置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图画等等,提高病房环境的舒适度,取得患儿的信任,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儿的抵触情绪,同时消除患儿家长的焦虑和担心,使治疗和护理工作能更加顺利的开展,避免医
疗纠纷发生;(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和身体状况建立合适
的饮食方案,叮嘱患儿家长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并根据患儿的喜好合
理调节饮食类型,刺激患儿的食欲,叮嘱患儿多饮水;(3)氧疗护理,根据患儿的
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氧气,注意控制好氧气的浓度和时间,避免引起肺水肿以及
呼吸衰竭发生;(4)呼吸道护理,可通过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帮助患儿咳出痰液,
以此将呼吸道的黏液分泌物及时排除干净,根据医嘱适当应用抗生素;在此过程
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叮嘱患者保持半卧位,确保呼吸通畅[3-4]。
1.3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平均恢复时间为(3.1±0.23)天,憋喘平均缓解时间为(3.4±0.47)天;对照组患者体温平均恢复时间为(5.2±0.46)天,憋喘平均缓解时间为(5.9±0.67)天,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组别例数体温平均恢复时间(d)憋喘平均缓解时间(d)
对照组 33 5.2±0.46 5.9±0.67
观察组 33 3.1±0.23 3.4±0.47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对患儿的预后以及未来的成长发育都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临床研究表明,由于疾病和患者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小儿肺炎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符春茹,陈道环,占达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01:58-59.
[2]孙彩焕,付姝丽,辛丽娜,侯颖,王晓环.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04:732-734.
[3]王红霞,晋素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3,08:390-391.
[4]隆梅群.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护理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2013,29: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