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资源报告(96-97)》资料, 90年代初,全球土地面积近于40%• 经变 已 成耕地或永久牧场。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 上是以牺牲森林和草地为代价而实现的。” 从1960~1990• ,30年间热带自然林 年 (雨林)就消失了1/5,约4.5亿千hm2, 亚洲同期损失了1.5亿千hm2, 非洲及拉丁美洲各损失了大约18%。
2 、自然物质能流向人类社会加速流动的表现是人 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提炼。
从世界钢铁产量增长情况来看,人类向自然环境主 动索取物质资料,扩大物流的情况也十分明显。宫崎犀一 研究资料反映: 1870-1879年世界年平均产钢136.2万t , 1880-1889年平均产钢210.3万t,比前一个10年增长了 54.40%。 1890-1899年平均产钢293.6万t,比前一个10年增长 39.61%。 1900-1909年平均产钢491.4万t,比前一个10年增长 67.37%。 1910-1914年平均产钢674.30万t,比前一个10年增长 37.32%。
1996年,人们使用的淡水已占到可能得到的总量 的54%,在以后的30年中,若以现在的水利用率 计算,• 于人口的增长,这个比例将增到70%。 由 那时,处于干旱地区的国家和人口,将陷入水环 境循环链条完全中断──生境将受到完全破坏,达 到使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局面。 目前,世界上已有31个国家的5亿人口面临水危 机。
据国外某些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估计,直 到8000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总量基本上仍停留在 320• 人左右徘徊 万 世界人口总量的第一次增长浪潮出现在7000多年 前。 世界人口总量增长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8世纪后 期至20世纪中期。 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长的第三次浪潮出现在从 1950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