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偏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_气候类型的判读锋面示意图☝(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暖气团。
(2)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相差很大。
(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4)按照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旋、反气旋图锋面气旋总结规律不迷路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左边是冷锋,右边是暖锋。
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冷气团- -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北半球北侧是冷气团,南半球南侧是冷气团。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压带、风带温度和湿度的特点☝七月气压带分布图☝一月气压带分布图☝7月季风环流1月季风环流☝世界年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训练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丁气候类型中,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D.甲、丁2.图示各气候中,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4.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D.地形和纬度吊脚楼(见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是当地重要的特色旅游景观之一。
据此完成5~6题。
5.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防寒保湿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D.登高望远6.以下气候类型图像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8.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丙地地势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化示意图”。
2009年第1期广西电力500 kV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分析Analysis of Flashover Caused by WindageYaw in 500 kV Transmission Line吴正树WU Zhen-shu(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广西南宁530021)摘要: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为了弄清楚故障原因,文章进行了风偏闪络相(极)地形分析、闪络相(极)别特征分析、雷击闪络杆塔类型分析及典型风偏跳闸的计算分析,找到了导致风偏闪络的主要原因是风速大于设计风速(30 m/s),另外“凹形”线的地势也为风偏故障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提出了增大塔头尺寸或增加垂直荷重等相关的防范措施,为防止类似故障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闪络;闪络相;增大塔头尺寸;增加垂直荷重中图分类号:砷册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380(2009)0l 一0029一03O引言目前,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管辖的500 kv输电线路共16条,长2 708.409km,铁塔5730基(其中普通交流11条,长1 784.437 krn;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3条,长300.675 km;±500 kV直流线路2 条,长623.297 km)。
自1993年1月22日500 kV天平一线投产以来近16年共发生了3次导线对塔身风偏闪络故障。
输电线路的风偏放电一直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之一,与雷击等其它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很低,一旦发生风偏跳闸,造成线路停运的几率就很大。
特别是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骨干线路,一旦发生风偏放电事故,将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对输电线路风偏放电引起的故障及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原因,研究并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可以降低输电线路风偏放电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和输电线路建设的经济效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1)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
(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乙、丁;②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③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④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1)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根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二、经典高考试题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
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第(1)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
第(2)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D项正确。
答案(1)C(2)D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本篇日志主题:2014年高考地理做题技巧——通过等压线分布图来判读风向,希望对你备战2014年高考有所帮助。
如果你喜欢“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QQ号80796072),就请关注我们并加入“特别关心”吧,你就可以持续收到我们发布的精彩实用的2014年高考备考资料。
风向的判读《风向的判读》考情分析:综合分析几年来的高考命题,判读某地的风向或利用某地风向来解决问题,在各地高考题中,多次出现。
我总结了一下,试题大致通过等压线分布图;风向符号图、风玫瑰图;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根据风所造成的某种现象(如沙丘的形状、工业区的布局、某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火山灰厚度分布、旗帜的飘向等),来考查学生对风向的判读。
在近两年综合题中往往考查风向对当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判读风向没有设问,但风向对解题起关键作用。
通过风向符号图、指向标、风玫瑰图来判读风向(一)、风向符号的判读高考真题一(2013年北京卷)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7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知识考查】本题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风向、风速图的判读。
【能力考查】考查学生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能够做到“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及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维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是从西向东移动,锋面通过④地时应刮偏西风,下图风向风速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A正确。
高考真题二(2011年北京卷)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BA.1月B.4月 C.7月 D.10月【复习建议】:教会学生读懂风向符号图。
风向符号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方向,有8个方位。
风羽: 风羽的数量越多风力越大。
下图中各符号风向不同风力大小相同。
高考文科笔记全套:/item.htm?spm=&id=21259507433 高考理科笔记套装:/item.htm?spm=&id=21259495920 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2013年9月最新版高考状元笔记(手写版)面市,淘宝店网址:,淘宝旺旺号:高考宅急送,该套笔记精选衡水、黄冈、华师一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哈三中、哈师大附中、淮北一中、临川二中、银川一中等十余省份重点高中高考省级状元和市级状元的原版复习笔记,并邀请状元对笔记进行整理加工而出,纯人工手写版。
运营维护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接触网风偏分析敖晓峰(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供电部,江西南昌330001)摘要: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东南沿海季风气候区,容易出现大风天气。
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薄弱环节,接触线在风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横向偏移,严重时将影响弓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在不同风速下的接触网实测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及数据拟合的方式,对接触网的抗风性能进行分析,结合线路参数研究定位点处、跨中位置接触线横向偏移值的最大值,对比风偏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根据接触网实测数据,分析接触线跨中及定位点在不同风速下的横向偏移量及其差值,明确接触网容易受到风载作用影响的位置,为运营维护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接触网;拉出值;风偏;抗风性能中图分类号:U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1)12-0087-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12.0870引言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位于福建省东中部沿海,为典型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大风日数70d左右,最大风速达29m/s。
对于沿海大风区,接触网会因风载的干扰产生较大偏移,容易出现钻弓、打弓等弓网事故,影响列车安全稳定运行。
自然风一般被分解为平均风和脉动风,平均风在一定时间内对结构的作用不随时间变化,相当于静止的力;脉动风由风的不规则性引起,其强度随时间变化明显。
在自然界随机风的影响下,接触网的振动由横向与纵向振动耦合而成,平均风会引起接触网横向偏移,偏移量过大会导致刮弓事故,脉动风则将导致接触网发生振动,影响弓网受流的质量[1-2]。
针对强侧风下接触网响应特性及弓网运行特性,可采用简单链型悬挂并将跨距缩小等建议以提高接触网防风性能[3-4]。
部分学者研究了风致振动及风偏对接触网的影响[5-8]。
采用小波分析法模拟水平方向脉动风速时程,可得到接触网横向风振影响,并得出平均风载是引起接触网横向偏移主要因素的结论,应增大接触网跨距作者简介:敖晓峰(1973—),男,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