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语文第7讲: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221.82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技巧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人物描写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物描写的技巧,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
一、人物描写的重要性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是情节发展的驱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分析、描绘人物,可以培养他们对人物形象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二、人物描写的技巧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直观的印象。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例如人物的身高、体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力。
2. 行为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是了解他们性格特点的重要途径。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帮助他们对人物进行分析。
3. 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是反映他们思想、情感和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常用词汇、口头表达习惯等,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个性。
三、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描写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描写。
可以提供一些角度,例如外貌特征、行为特点、语言习惯等,让学生注意观察,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写。
2. 人物剧本创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情境,让学生自行创作人物的对话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人物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行动,增强对人物描写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3. 跟读人物语言教师可以提供一段关于人物的对话或独白,让学生进行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的表达。
通过模仿人物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四、评价与总结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人物描写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人物描写技巧,是否能够形象地描述人物的外貌、行为和语言等方面。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在于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人物外貌描写四大招:第一招要有一定顺序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第二招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指导一、人物描写的概念人物描写就是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达到展现人物性格、形象的目的。
它一般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人物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它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人物描写的意义人物描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人物描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捕捉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其次,通过人物描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此外,通过人物描写,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人物描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实例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实例进行讲解和指导。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基础,它能够通过简单的描述,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例如:“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张樱桃小嘴。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的外貌特征,并尝试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够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身份地位和思想感情。
例如:“他说话时总是慢条斯理的,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语言特点,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能够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例如:“他拿起笔来,飞快地在纸上写着,他的手在不停地抖动着。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紧张和焦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特点,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人物的动作特点,感受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绘的过程,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行为动作、内心活动等方面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产生共鸣。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人物的外貌可以包括年龄、身高、体态、脸型、五官等方面的细节。
作家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从而更加容易根据这些形象特征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经历和社会地位。
例如,当作家描绘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时,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男人的强壮和威严,从而形成对于这个人物的基本印象。
2. 通过性格描写塑造人物个性。
人物的性格是指人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也是人物塑造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
作家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示和塑造人物的性格。
通过构建不同的性格类型的人物,作家可以使作品的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罗曼·罗兰的《约书亚》中,主人公约书亚是一个乐观、坚定、勇敢的人物,通过描写他与朋友、家人以及陌生人的互动,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正直,这种性格特点也成为他为人类进步奋斗的动力。
3. 通过行为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生活状态。
人物的行为动作是其内心活动和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工作方法、社交活动等方面来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
行为动作描写既可以揭示人物的特点,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当作家描写一个人外出时急匆匆地穿上衣服,拿起行李就往门外走,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急迫和紧张,从而预示着即将发生的紧要事件。
4. 通过语言描写传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描写中最难以触及的部分,但也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部分。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情感表达、思考方式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言描写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通过对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或者回忆等形式来传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感。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绘来展现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思想等方面的特征。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人物描写,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及其作用: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特征进行详细描写,如身高体型、面容特征、发型、服饰等,使读者能够想象出人物的形象,产生视觉上的感受。
2. 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言谈举止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温和、勇敢、聪明等。
性格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台词、思考以及其他角色对该人物的评价来展示。
3. 行为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行为举止进行描写,如步态、姿势、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品行、性格和情绪变化。
行为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4. 对话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式,通过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关系等。
对话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增加作品的生动性。
5. 内心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如思考、感受、愿望、矛盾等,来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内心描写可以通过直接描述、人物自述以及其他角色对人物的观察来实现。
6. 符号象征描写:通过使用符号或象征的手法,用具象的方式来代表人物的某种特征或意义,如对颜色、动物、物品等进行象征性的描写。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象征深度,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联想。
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作品的需要和创作的目的而定。
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通过巧妙运用,能够使人物更加鲜活立体,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以下是具体的方法和作用:
1. 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 语言描写:通过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内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等特征,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3. 行动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
行动描写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动作特点,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变化。
4. 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想法、思考等内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
心理描写要能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感受、想法和思考等。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文字的描述和描绘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生动和立体。
人物描写有非常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及其作用。
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人物容貌的描述来展现其形象。
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从面部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肤色、体态等方面入手。
例如,可以用“红唇微启,眉目如画”来描绘女性的美丽;用“黝黑嘴唇,刀疤伤痕”来描绘男性的粗犷等。
外貌描写可以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外表特征,从而产生与人物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描写人物的内在世界和内心活动的一种方法。
通过描述人物的思想、情感、意志、心态等方面,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
心理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来体现。
通过心理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感受、心理活动等,增加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三、言语描写言语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言语和对话来展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通过描写人物的对话语言、说话方式、语调、语气等特点,可以展现人物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思考方式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说话婉转动听,另一个人说话刻薄尖刻,就能够直观地体现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和对立。
言语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和语言习惯,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在特点。
四、行为描写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来展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行为举止可以通过描写其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来展现,如走路姿势、手势、喜好、爱好等。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性别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走路时昂首挺胸,行动洒脱,就能够体现他的自信和乐观;一个人坐姿端庄,言语谦和,就能够体现她的内敛和温柔。
五、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展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读者最关注的部分之一、一个好的人物描写能够让读者对角色形象产生共鸣和兴趣,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并探讨其作用。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最直观的人物描写方式之一、通过描述人物的面貌、身材、气质等特征,可以让读者形象地了解人物的外貌形象。
例如,通过描写一个人高大威猛,目光如电,浑身散发着自信和力量,读者就能够想象他是一个强壮有着坚毅品质的男人。
2.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能够通过人物的表演、动作来表达角色的个性和特征。
人物的动作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情感和态度。
例如,当一个人不停地摇头摆尾,口是心非时,读者就会觉得他是一个虚伪和虚荣的人。
3.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可以突出其个性特征和社会地位。
人物的语言方式和用词习惯可以反映出其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和教养水平。
例如,当一个人说话粗俗或者语言简单直接时,读者就会认为他是一个粗鄙和缺乏教养的人。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描述人物内心世界、思想和感情状态的一种手法。
通过描写人物的想法、感受和内心活动,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和动机。
例如,当一个人在一些重要场合出现时,他内心可能会感到紧张、忐忑不安,这样的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他的紧张和不安。
5.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通过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工作条件等来塑造人物形象。
社会环境对人物的成长和性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描写背景环境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
例如,当一个人生长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家庭,他可能会有着坚韧不拔、勤劳朴素的性格特征。
人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个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2.塑造人物的形象:通过人物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可信,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和兴趣。
第7讲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或是更加突显人物个性,使的作文给人一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当然运用描写方法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刻画活泼开朗的性格外向型的人物时可突出语言、动作的描写;如刻画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型的人物时可以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为主。
所以,人物刻画只有精心雕琢,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重点:1.能区分人物描写的五种基本方法。
2.能理解五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难点:1.能在写作时灵活运用五种人物描写方法。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举世闻名。
许多人纷纷拜访齐白石,要他介绍经验,传授画画的秘诀。
齐白石在一次接待客人时,诚恳地说:“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1.写出文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
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在于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指的是描写一个人物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可以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甚至能够产生共情或反感的情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
1. 外貌描写: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如面容、身材、衣着等来展现人物形象。
2.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口音、语气等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
3. 行为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动作等来刻画人物性格、行为习惯、情感变化等。
4. 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思维、感情、意识等深层次的内在世界来反映人物特点、情感状态等。
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在不同情境下,产生不同的作用。
比如,外貌描写可以让读者形象直观地了解人物形象,更好地融入小说中;语言描写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展现人物性格特点,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内心;行为描写能够通过人物的行为
展现性格特征,从而推断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能够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点,让读者观察人性的深度和复杂性,收获对生活和人的深刻理解。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是小说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作家,有时需要对人物加以描写、形象化,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有关联的感受。
当然,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也不能被忽视。
首先,我们看看人物描写的方法。
首先就是外表性格描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外表来描写一个人物,例如他的体高、体重、发型、衣着、眼神等等,从而达到对读者有更直观的了解。
其次是行为描写法,这种方法更具细节,从人物的行为来描写,通过他的相关行为及其原因,让读者更清楚的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及思想意图。
还有语言描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来描写人物,通过他的言语来把握他的性格。
同时,也可以使用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通过与其他人物对比来描写,让读者更直观的看到这个人物的特点。
其次,我们看看人物描写的作用。
首先是达到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可信,容易被读者所接纳。
其次就是达到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及相关情节是故事发展的核心,可以借助人物描写,来确立故事的背景、发展氛围,加深读者的体验。
最后,人物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而较为细致的描写,可以把人物生动展现出来,触动读者的内心,进而达到更加深入的文字思想传达。
总结起来,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都不可忽视。
从宏观上来说,外表性格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及对比描写是常用的方法;从微观上来讲,人物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还可以帮助文章发展,有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及作家的思想。
因此,作为作家,今后要注意围绕人物描写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式,把人物的形象加以描绘,以便更准确的传达作家的思想,让读者能更好的被打动。
第7讲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或是更加突显人物个性,使的作文给人一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当然运用描写方法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刻画活泼开朗的性格外向型的人物时可突出语言、动作的描写;如刻画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型的人物时可以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为主。
所以,人物刻画只有精心雕琢,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重点:1.能区分人物描写的五种基本方法。
2.能理解五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难点:1.能在写作时灵活运用五种人物描写方法。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举世闻名。
许多人纷纷拜访齐白石,要他介绍经验,传授画画的秘诀。
齐白石在一次接待客人时,诚恳地说:“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1.写出文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解析:文中引用了齐白石的原话可以看出属于人物描写中的语言描写。
因为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所以其作用是表现了齐白石的诚恳和谦虚的品质。
答案:本段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齐白石的诚恳和谦虚的品质。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
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
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
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
”“有连环画没有?”“没有。
”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
”“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
”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1.本段中含有那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请写出来。
解析:从“羡慕地围着看”和“兴奋得脸都红了”可以确定有神态描写;从“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可以确定有动作描写;从文段中加双引号的语言可以确定有语言描写。
答案: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2.找出任意一个人物描写方法写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从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任意选择一个并分析其作用即可。
答案: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
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小男孩得到胶卷盒后的激动心情。
A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能有些什么事,广播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
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
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嗨!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
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
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1.请找出文段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并写出是什么描写及作用。
答案:(1)神态描写,写出里小伙子们乐观的性格和活泼的特点。
(2)动作描写,写出船老大没有完成任务时的懊恼心情。
(3)语言描写,表现出没完成任务的人们无奈与自嘲的惭愧感情。
B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晚上临睡前,女儿给我出了个题目: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能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女儿的问题太过简单了,我当然会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
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那么,你杀死了贝多芬!那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
女儿摊开双手,遗憾地摇着头。
我吃了一惊,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杀死了贝多芬叫屈!我不服气地说:“若是不知道结果,你会怎么选择?”女儿说:“我已经选择过了,而且班上大多数同学跟我选择的一样:建议她生下来!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为什么?”我忽然感觉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忍不住要和女儿探讨一下。
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理由非常简单: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我怔住,继而热泪盈眶。
还有什么比如此充满人性、充满希望的答案更正确的呢?1.本文中含有那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请写出来。
答案: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C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书塾读书。
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
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了糊味儿。
妈妈刚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糊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糊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
”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陈毅点点头。
毛老师从陈毅手里那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未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
”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的课文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听课时,格外留心,再抓住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人们称赞你是‘小神童’,说你天资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1.请找出文段中描写毛老师的一个句子,并写出是什么描写及作用。
答案:“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糊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
”这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表现了毛老师急于保护小陈毅的心理和以理服人的性格。
2.请找出文段中描写陈毅的一个句子,并写出是什么描写及作用。
答案: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
”这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表现了陈毅小时候学习善于总结方法的特点。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
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换。
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面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在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
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
同学们,您们谁能找出鲁迅是怎样保护书籍的句子吗?这些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呢?答案:句子有:(1)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换。
(2)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3)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
(4)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这些句子都使用了动词,属于动作描写。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有一天,客人送给司马光家一篮核桃。
小小年纪的司马光从没有吃过核桃。
嘴一馋,他拿起一个核桃就咬了起来。
可是,咬了半天,怎么也咬不破那硬梆梆的核桃壳。
他捂着胀疼的腮帮子正在生气,客人进屋来了,瞧见司马光那难堪的样子,笑了。
“来,我教你吃。
”他转身找来个小铁锤,教司马光慢慢地捣开硬壳,抠出核桃仁后又去做别的事情了。
一会儿,司马光的父母回来了。
他们见儿子坐在地上一面砸着核桃,一面吃着核桃仁,十分(惊讶、惊喜、惊慌),忙上前问:“小光,你怎么知道核桃应该这样的吃法?”司马光转动着黑溜溜的眼珠,撒娇地说:“我自己想出来的。
”二老听了,喜上眉梢,连夸司马光“聪明”。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
没过几天,父亲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喊来了司马光严肃地说:“说假话可是不老实的行为啊!”顿时,司马光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1.找出表现司马光惭愧的句子,它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答案:表现司马光惭愧的句子是“顿时,司马光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这句话属于神态和动作描写。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
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
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
”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
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
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