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安徽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安徽语文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在安徽高考语文考试中,掌握一些必背知识点,对于学生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文学常识、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方面,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对安徽语文高考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文学常识1. 全国性文学代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2. 安徽本土文化:徽派文化、黄山文化、皖南文化等;3. 宋词和元曲的特点、作者及其代表作品;4. 安徽作家及其作品:如徐怀亮、陈忠实、高阳等。
二、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心理、行为等特点;3. 夸张: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增加效果的强烈性;4. 对仗:把音韵、字义、词藻等进行对应、对称的修辞手法。
三、作文技巧1. 议论文:分清立场,提出中心论点,列举事例,逐一论证;2. 描写文:运用感官语言,生动地描绘事物的外貌、声音、气味、触感等;3. 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注重情感的表达;4. 说明文:层次分明,简洁明了,注意用例子和数据进行说明。
四、经典诗词鉴赏1. 唐代: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2.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3. 元曲:白朴的《湘江怀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五、古文阅读理解1. 阅读古文时,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如词义的繁复、语序的颠倒等;2. 对生僻字词要学会猜词义,通过上下文以及常识进行推测;3. 善于归纳总结,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4. 阅读古文时要注重与作者的观点思想结合,理解作者的意图。
六、现代文阅读理解1.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抓住主旨大意;2. 善于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感情色彩等,理解文章真实和深层意义;3. 掌握常用的逻辑连接词语,辨析作者的观点以及推理推断等;4. 善于从生活经验中获取理解文章的线索。
11-12学年第1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四、诗词赏析题(20分)五、作文(40分)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仓颉造字说、结绳说、八卦说、契刻说、图画说(较为科学)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象形——用摹形的方法把有形的物体画下来,如日、月会意——比合几个事类合成一个意义,由此看出含义,如武、言指事——看了可以认识,自习辩察就知道意义,如土、下形声——根据事物的意思取个名称,然后用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转注——把同类属的放在同一部首,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相互解释假借——本来没有那个字,依据已有的字形字音寄托一个新的意义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及其地位。
P8内容:它们基本上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大部分是为商王朝或商王个人占卜记录,小部分是为一些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贵族的记录地位:是我们研究殷商时期的语言文字与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4、“春秋笔法”“春秋三传”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时间的看法,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表达看法,这种做法也被称为微言大义。
间接地、表面上平淡的不带个人好恶的文字,寥寥几笔,对历史事物和人物做出评价。
注释《春秋》的书:《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5、把握《刺客列传》中的特殊字词句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P50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语言为基础的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方言7、现代汉语与方言的关系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
推广普通话,并不以消灭方言为前提,而仅仅是消灭不同方言间的隔阂,以利于社会交际。
从历史来看,共同语总是不断地、有选择地从方言中吸取一些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各地方言也在不断顺应形势地从普通话中吸取一些有用成分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这一过程也仍在继续,。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学语文的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
们高效备考,我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文
学常识、熟词生义、古文阅读、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
的资料整理:
一、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3.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4. 中国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5.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二、熟词生义
1. 常见的熟词生义:比如“夺冠”可指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
也可指一个人从别人手中抢走冠军头衔;
2. 语文考试常见的熟词生义题型: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文阅读
1. 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2. 古文阅读技巧:如理解文言文句式、考察修辞手法等。
四、作文技巧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论点、论据和结论;
2. 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能力;
3. 作文的题材: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五、其他
1. 作文常见的错误:如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2.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找准关键词、善用排除法等。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料,提升语文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12-13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或(每小题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二、填空题(每个2分,共1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古诗词赏析题(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创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周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二、词义色彩的转移。
(详见书本25页)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
(详见书第28页)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现代汉名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
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
11-12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把握5字词句《鞌之战》中的特殊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7修辞的原则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9、思想内容。
背诵《硕人》,把握、理解10。
楚辞的特点,背诵《山鬼》、背诵1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把握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5、初唐四杰。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17、把握《登楼赋》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18、汉赋四大家19、赋的四大类20、赋的特征21、欧阳修《秋声赋》,把握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及熟读其思想内容。
22、优孟衣冠23、参军戏24、元曲四大家25、临川四梦、熟读26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思想内把握容与艺术特色27、《莺莺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把握28、《红楼梦》第五回,把握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特点熟悉与审美特征29、唐宋八大家、30背诵《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1、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34、新文化运动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38、《今天》与朦胧诗39、文化散文的内涵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41、四书五经42、通知、请假条的写法。
掌握、43背诵《论语》三则的第一则,把握其思想内容。
大学语文考试知识点大学语文考试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综合评估,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等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入手,为大家介绍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考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常见的修辞艺术,通过巧妙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大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设问、排比等。
比喻是将两个相似但属于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效果。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性格特点,增强表达的形象力。
夸张手法常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夸大表达,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作品的内涵和力度。
排比则是将几个相同或者相似的事物按照顺序排列,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并根据文章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型多种多样,包括短文阅读、长文阅读、诗歌鉴赏等。
在阅读理解中,除了理解文章表面的文字内容外,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意义和主题,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色彩。
掌握一些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如熟练使用排除法、寻找关键词、抓住主题句等等,能够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一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写作题目的形式多样,有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
在写作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意和观点,然后合理组织语言,选用合适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逻辑连贯,表达准确。
此外,在写作中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风格的得体,力求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大学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背景等进行深入剖析。
文学鉴赏的主要方法包括识别文学作品的体裁、解读作品的题目和文字、分析人物性格和形象、把握作品的社会背景等。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文学知识、文学理论、文学实践
和文学创作等方面。
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
文学史、比较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实践、文学创作等方面,
其中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五种文学体裁:诗、词、曲、文、书;中国近现
代文学史中的五种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词曲;中国现当代文
学史中的五种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影视文学;比较文学史中
的主要文学体裁: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抒情文学、哲学文学、历史文学、宗教文学、自然文学、现代
文学等;文学理论中的主要理论:文学论、文学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学概论、文学研究理论、文学教学理论等;文学实践中的主要实践:文学研究、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翻译、文学教学等;文学创作中的主要内容:文学素材、
文学形式、文学技巧、文学思维、文学创作及其他文学创作技巧。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学理论、文学实践及文学创作
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文学理论,掌握文
学实践及文学创作技巧,并能够根据不同文本进行文学分析、文学欣赏及文学
创作。
大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对于高中还是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被赋予了特殊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的必考知识点。
本文将从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四个方面,分别介绍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字词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字词的准确使用和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1. 词义辨析:大学语文考试中常涉及词义辨析,考生需要掌握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别。
比如,“富有”和“贫穷”、“愤怒”和“冷静”等。
2. 词语搭配:学好语文需要学好词语的搭配,如“饱含深情”、“明显变化”等。
3. 词语拼写:大学语文考试中拼写正确、规范是基本要求。
比如“关系”和“关联”、“致命”和“制命”等。
二、句子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子的结构、成分和句法分析是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1. 成分分析:考生需要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了解句子成分的位置和作用。
如“张三爱李四”,其中“张三”为主语,“爱”为谓语,“李四”为宾语。
2. 句子结构: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同时需要注意句子的主谓一致、时态的一致等问题。
3. 句法分析:了解句子的语法关系和句法成分,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关联词的使用等。
三、段落段落是表达文章中一个完整观点的基本单位,掌握段落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对于提升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1. 命题材料分析:大学语文考试中常常会给出一段长度较长的文章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
考生需要通过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回答。
2. 思路清晰:段落中的内容需要条理清晰,要突出重点,逻辑严谨。
段落之间的转换要自然流畅,使文章整体布局合理。
3. 表达准确:段落中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明了,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进行表达。
四、篇章篇章是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它们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语篇。
1. 开头:开头需要简明扼要地点明文章的主题和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入下文的内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高考安徽语文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考试,语文作为其中一个科目,也是高考中需要重点复习的科目之一。
特别是对于安徽考生来说,了解安徽语文的重点知识点,将对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关于安徽语文高考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好古代诗词的鉴赏技巧对于高考非常有帮助。
在安徽语文考试中,古代诗词鉴赏的题目通常涉及到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韵脚辩析等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熟悉古代诗词的常见韵脚,了解古文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但也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准备来突破的部分。
安徽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通常与古代文化、经典作品等相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著作,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还需要培养对古代词汇和句式的理解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部分,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之一。
在安徽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题目通常与社会热点、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相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社科类书籍,了解社会新闻和时事热点,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重要体现。
在高考中,安徽语文考试通常会要求考生写作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与鉴赏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与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重点。
在安徽语文考试中,这一部分通常会要求考生对某个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多读一些与作家作品相关的批评文章和文学评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起来,安徽语文高考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以及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与鉴赏等。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复习资料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已学知识,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文篇1.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需要多读一些经典的古文作品,尽量理解其含义和蕴意。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古文作品进行阅读,比如《论语》、《庄子》等,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
2.古文翻译古文翻译是考查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古文段落进行翻译,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准确运用,尽可能还原原文的意思。
二、现代文篇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阅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作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思想。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现代文作品进行阅读,比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2.现代文写作现代文写作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可以多练习写一些现代文作文,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增加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文学常识篇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了解其背景和风格特点。
2.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对于大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段落的组织、语言的优化等。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名著导读篇1.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需要选择一些经典的名著进行导读,了解其主题和内涵。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名著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意义。
2011年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之语文高考主要内容一、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
1.名句名篇默写
(1)40个背默篇目(2)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2.诗歌阅读与鉴赏
(1)诗歌鉴赏简答题(2)诗歌鉴赏选择题
3.文言文阅读:总说(常用词语集释)
(1)实词题(2)虚词题
(3)古今异义题(人物性格题,特殊句式题)
(4)内容归纳题
(5)断句题(6)翻译题
二.语言知识与运用(7题27分)
1.语言知识:
(1)字音与字形(2)近义词与成语(3)语病与标点
2.语言运用:
(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4)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三.现代文阅读(7题30分)
1.必做:
(1)一般论述类的阅读(2)说明类文章的阅读
2.选做:
(0)现代文(主观题型)的阅读与答题要领
(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的阅读和小说的阅读
(2)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和传记类文章的阅读
四.作文(1题60分)
0.高考作文的四大基本类型:
话题作文、题义作文、新型命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
1.高考审题与立意
2.高考定体与构篇
3.高考升格与突破。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3、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ãngB.熌灼shuò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ângC.熌灼zhuó曲折q? 山坳yòu 石磴chã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â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第一讲古代汉语文字与音韵1.汉语的书面语言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另一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白古文。
2.古汉语从汉民族形成的时候就开始了。
关于古汉语的下限, 目前学界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
一种看法认为,五四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另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应该是晚唐五代。
3.古代汉语的分期问题:以先秦、两汉书面语为代表的是上古汉语,以东汉到隋末含较多口语成分的典籍语言为代表的是中古汉语,以晚唐五代到清代初年古白话为代表的是近代汉语。
西汉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初唐、中唐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清代中晚期是近代汉语侖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
4.目前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言。
5.汉代把文字学称为小学。
到了隋唐,小学又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
直到清代,章太炎才确立了“语言文字学”的名称。
古代汉语是现代学科的名称6.汉字宜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a)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创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b)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记载。
c)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周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d)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e)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7.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音,二是表意。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安徽大学08-09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填空(10分)、单选(10分)、名词解释(20分)、字词解释(古文)(10分)、翻译句中划线部分(10分)、作文(40分)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办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任何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符号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商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记事的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例: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象、刃、河、林、出木、本、水、众、鱼末、壮、即3、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
此后,汉字的形体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的变化。
每一片完整的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称作“叙辞”;二是要占卜的事,称为“命辞”;三是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称作“占辞”;四是事后应验的情况,称作“验辞”。
4、“春秋笔法”p109、“春秋笔法”、“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氏传》《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4、写作 70分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11-12学年第1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
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诗词赏析题(20分)
五、作文(40分)
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及其地位。
4、“春秋笔法”“春秋三传”
5、把握《刺客列传》中的特殊字词句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7、现代汉语与方言的关系
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
9、熟读《硕人》,把握字词句。
10、理解楚辞的特点与《山鬼》的思想内容。
11、把握《长干行》、《花非花》、《嫦娥》、《桂源铺》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
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
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5、初唐四杰。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17、熟读《登楼赋》,把握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史的地位
18、汉赋四大家
19、赋的四大类
20、赋的特征
21、熟读欧阳修《秋声赋》,把握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及其思想内容。
22、优孟衣冠
23、参军戏
24、元曲四大家
25、临川四梦
26、熟读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把握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7、熟读《莺莺传》与《红楼梦》第五回,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8、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特点与审美特征
29、唐宋八大家
30、熟读《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1、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
34、新文化运动
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
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
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
38、《今天》与朦胧诗
39、文化散文的内涵
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
41、四书五经
42、百家争鸣
43、孔子的主要观点
44、庄子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