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肌肉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4
3. 肌肉【教学目标】1. 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亲历探究全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能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手臂模型制作材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现实活动引入:1.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2.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生1:大腿。
生2:肌肉和骨头。
生3:还有关节。
3. 师:“同学们说出这么多名称,接下来请大家再来做一次这个动作。
主要体会有哪些部位来完成这一活动。
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个活动是由大腿的骨骼,肌肉和关节共同来完成的。
”4.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设计意图:我们的运动与我们的骨骼、关节、肌肉紧密相关,从我们经常做的动作开始,让学生理解骨骼、关节、肌肉与我们运动的关系。
]二、提出问题1.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骨骼,那你能根据经验试着说一说:身体中其他部位的骨骼名称吗?”生1:“肋骨”生2:“脚趾骨”生3:“头骨、胸骨。
”生4:“还有胳膊骨”2. 师:“胳膊骨常常叫做手臂骨。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骨骼名称,你们真了不起!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好好的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
3.肌肉【教学目标】1.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骼运动的方法。
2.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3.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手臂活动模型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骨骼与关节对我们的身体的运动已经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但还是离不开我们身体另一个组织的帮助,你知道是什么吗?2.你了解肌肉么?3.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甚至占到了我们体重的40%。
二、认识肌肉的作用1.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这里有两个概念,最多和最大,最小和最少。
教师注意区分,印象中最多的是脸部,其它的要查证)2.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肌肉的运动。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书上的几个动作。
(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动作,如,弯曲手臂、提起脚跟、握紧拳头。
效果较为明显。
)3.谈谈你感受到的肌肉是怎么运动的?4.学生交流体会。
5.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6.讨论:人体有没有不需要肌肉就能运动的?7.一块肌肉连接着两块骨,能不能带动两块骨运动?8.为什么我们的肌肉总是成对存在的?9.正是有了这些肌肉,再加上骨骼、关节才使得我们的身体有了自如的运动。
人共有639块肌肉(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10.请同学在图上标出我们在做前面运动时分别是哪些肌肉在工作?11.学生汇报讨论。
3.肌肉【教学目标】1.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亲历探究全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能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手臂模型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现实活动引入:1.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2.师:“同学们好,请坐。
”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生1:大腿。
生2:肌肉和骨头。
生3:还有关节。
3.师:“同学们说出这么多名称,接下来请大家再来做一次这个动作。
主要体会有哪些部位来完成这一活动。
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个活动是由大腿的骨骼,肌肉和关节共同来完成的。
”4.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二、提出问题1.师:“刚才大家提到了骨骼,那你能根据经验试着说一说:身体中其他部位的骨骼名称吗?”生1:“肋骨”生2:“脚趾骨”生3:“头骨、胸骨。
”生4:“还有胳膊骨”2.师:“胳膊骨常常叫做手臂骨。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骨骼名称,你们真了不起!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好好的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
”生:小组讨论。
三、猜想1.师:“刚才同学们进行认真的讨论,谁来说说骨骼有什么作用?生1:“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
”生2:“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教
案
样
本/
年度: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3.肌肉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2.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3.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4.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骼运动的方法。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3.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4.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5.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2.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3.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