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对位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90.89 KB
- 文档页数:4
食品科学中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如何准确快速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成为了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食品科学中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探讨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
红外光谱是一种能够检测物质分子振动和转动状态的光谱技术。
在红外光谱中,不同的化学官能团和结构单元对应着不同的吸收峰,使得红外光谱可以用于识别和定量分析不同化学物质。
在食品科学中,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成分、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食品是由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检测不同官能团的吸收峰区分不同成分。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从而实现对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估。
同时,红外光谱还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食品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其次,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食品质量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酸度、PH值等。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
因此,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控制中广泛应用,并被用于判断食品是否达到标准和要求。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还可以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食品是否被污染和伪造,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位红的制备实验报告对位红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对位红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广泛应用于染料、颜料、光敏材料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位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制备对位红,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包括对位硝基苯酚、过量的亚硝酸钠、稀盐酸、冷却水浴、磁力搅拌器等。
2. 反应过程:将对位硝基苯酚溶解在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亚硝酸钠溶液,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混合物。
同时,将冷却水浴置于反应容器下方,以控制反应温度。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反应液颜色的变化。
3. 结晶与纯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深红色的沉淀物。
将沉淀物洗涤数次,以去除杂质。
最后,将沉淀物晾干,得到对位红的结晶产物。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制备得到的对位红产物呈现出深红色的结晶形态。
经过纯化处理后,产物的纯度得到提高,颜色更加鲜艳。
结构表征:为了验证对位红的结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实验。
1. 红外光谱分析:使用红外光谱仪对对位红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在波数范围内,对位红样品出现了特征峰,与对位红的结构相符。
2. 核磁共振谱分析:利用核磁共振谱仪对对位红样品进行测试。
通过分析谱图,我们能够确定对位红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3. 热分析:使用热重分析仪对对位红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位红样品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位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我们成功制备了对位红,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对位红样品纯度较高,结晶形态良好。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热分析等实验手段,我们确认了对位红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本实验的成功为对位红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对位红提供了基础。
对位红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将在染料、颜料、光敏材料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本实验通过对位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成功制备了对位红,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对位红样品纯度较高,结晶形态良好。
厦门检验检疫局攻克“对位红”快速检测技术
佚名
【期刊名称】《饲料研究》
【年(卷),期】2005()12
【摘要】日前,厦门检验检疫局对外宣布,该局技术中心食品化学检测专家组已开发出“对位红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用于检测食品添加剂“对位红”。
这是该局继攻克“苏丹红”、“孔雀石绿”等有毒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之后.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成果。
【总页数】1页(P57-57)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检验检疫局;对位;厦门;食品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化学检测;技术中心;食品安全;孔雀石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7.4;F760.6
【相关文献】
1.参加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江苏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能力验证纪实 [J], 杨雪瑛
2.提高检验检测服务提升中国产品质量——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检测服务发展综述 [J], 朱莉茹
3.烟台检验检疫局科研攻克鱼类内脏检测技术难题 [J], 高晟
4.江苏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中心攻克纺织品检测难题 [J],
5.广东检验检疫局攻克食品分子生物学国际检测难题 [J], 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成分分析中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新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屡次曝光,食品成分分析变得越发重要。
而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快速地判别食品材料的组成、品质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首先,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
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谱区域内的吸收特性,可以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进而对样品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得到食品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可以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甚至可以进一步对具体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这为食品行业的质量控制、产品改良以及科学监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其次,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真实性检测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随着食品市场的扩大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食品真实性问题日益突出。
红外光谱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特定吸收峰,来辨别食品样品中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物、掺杂物、农药残留等。
这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食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至关重要。
此外,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保证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食物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导致其物理性质和储存寿命发生变化。
通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时、无损地监测食品样品的变化趋势,判定其质量变化是否合理。
这对于食品的质量管理、产品安全以及新产品研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进行食品成分分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食品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对于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其次,红外光谱技术对样品的纯净性和均匀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样品表面的污染物或不均匀性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对样品进行加工处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总之,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进行食品成分分析是一种快速、无损、准确的方法。
它在食品行业的质量控制、真实性检测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对位红(对苯二胺)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对位红(对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苯胺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备对位红。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NH2 + NaNO2 + HCl → C6H4(NH2)2 + NaCl + 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滴定管、容量瓶、蒸馏装置、水浴锅等。
2. 试剂:苯胺、亚硝酸钠、盐酸、无水乙醇、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苯胺、亚硝酸钠、盐酸等试剂分别称量,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
2. 合成对位红:(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苯胺,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亚硝酸钠,搅拌均匀。
(3)逐滴加入盐酸,控制pH值在2.0~2.5之间。
(4)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
(5)将反应液倒入漏斗中,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直至无酸味。
(6)将沉淀物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得到对位红固体。
3. 纯化对位红:(1)将得到的对位红固体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对位红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对位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位红的制备: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对位红固体,产率为80%。
2. 对位红的纯化:通过重结晶,得到了纯对位红,纯度为95%。
3. 实验结果分析:(1)苯胺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对位红。
(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pH值和反应时间对产率和纯度有重要影响。
(3)对位红在制备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对位红的合成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对位红的制备和纯化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率和纯度。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用品。
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研究表明,利用红外光谱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色素等。
而且,红外光谱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会损伤样品,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监测。
接下来,本文将从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仪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采用红外光区的电磁波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波数下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因而可以确定样品中的成分。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
透射式红外光谱是指样品与光线的传播方向垂直时的红外光谱,其测量原理是将光线射入样品,再通过样品后的光线进入光谱仪进行分析。
透射式红外光谱适用于固体样品和稀薄液体样品的分析。
反射式红外光谱则是指样品与光线的传播方向为平行时的红外光谱,一般使用外反射技术。
反射式红外光谱适用于液体和凝胶样品的分析。
第二部分: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的必需仪器。
它包括光源、样品室、分光器、检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
其中分光器是最核心的组件,它可以将样品处于不同波长下反射或透射的红外光谱信号分离出来,进行检测和分析。
常见的红外光谱仪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干涉仪红外光谱仪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常采用四极全反射技术,将样品置于三个凹陷镜的交叉点处,光线通过多次反射后进入检测器。
干涉仪红外光谱仪则使用干涉仪将光路分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广的光谱范围。
这些红外光谱仪的出现使得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第三部分: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很快速、精确地分析出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例如,红外光谱法可以确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进行调整。
附件1:食品中对位红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方案)(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提供)1应用范围本方法涉及以辣椒为主要或配料成分的食品和以番茄原料为基质的食品中违禁着色剂对位红的检测。
2定义对位红又称对硝基苯胺红,是一种工业用偶氮染料,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
3方法要点对位红染料经乙腈超声提取后,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以波长可变的紫外—可见检测器定性和定量。
4试剂与标准品除有特殊指明外,本方法中涉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
5标准溶液5.1标准贮备液称取200mg对位红(按产品标明的纯度折算成纯着成剂),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100ml 容量瓶。
5.2 标准工作液分别取上述标准贮备液50μl、100μl、200μl、500μl和1000μl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此时溶液中对位红的浓度分别为01,02,04,10和20μg/ml。
6仪器与设备7前处理仪器与设备分析仪器与设备万分之一天平电子天平打浆机25ml具塞比色管250ml烧杯100ml容量瓶配有紫外—可见检测器及自动进样器的反向HPLC超声波震荡提取仪0.45μm滤膜CLOVERSIL—C18色谱柱4. 6×250mm5μm5ml 一次性注射器漩涡振荡器7样品处理方法7.1甜椒或红辣椒粉称取10g(准确至001g)样品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乙腈定容至25ml并摇匀。
7.2粉状调味品称取5g(准确至001g)样品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乙腈定容至25ml并摇匀。
7.3调味辣椒酱、原味辣椒酱、辣椒油等称取5g(准确至001g)样品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乙腈定容至25ml并摇匀。
7.4以番茄原料为基质的番茄酱和番茄沙司称取10g(准确至001g)样品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乙腈定容至25ml并摇匀。
7.5提取将称量好的样品在超声波提取仪中充分超声提取60分钟,并不时摇匀。
文章编号:1000-9973(2007)02-0063-03食品中对位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徐志祥1,2,张洪霞3,方国臻2,王硕2,何金兴2(11泰山学院科研处,山东泰安 271021;21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31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生活服务公司冷饮厂,济南 250101)摘要:对位红是一种化工合成的偶氮红色染料,通常被用于纺织、地板、染色,其毒性机理与苏丹红I 号相似,而且比苏丹红I 号的毒性更强。
对对位红的危害及其国内外对位红、苏丹红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关键词:对位红;危害;检测方法;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BAbstract :Para red is a synt hesis dye widely used for many materials such as textiledyeing and floor polishes ,and it s is st ronger t han Sudan I.The att ribute ,harm and it s detection to xicity met hod of para red and Sudan red were int roduced in t his article.It is comp rehensively reviewed wit h 12references.Key words :para red ;harm ;detection met hod ;p rogress1 前言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则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了食品污染等恶性事件,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来认为是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发现存在慢性或致癌作用,原来检测不出的有害物质被查出等,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紧急责令召回包括亨氏和联合利华在内的618个品牌称其含有苏丹红I 号的产品,即英国历史上最大的食品召回事件“苏丹红事件”,引起了全球性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继“苏丹红I 号”之后,2005年3月,英国食品标准署连续公布了69种食品中违规添加对位红,这些产品主要包括辣椒制品以及以番茄原料为基质的番茄制品,使得对位红污染成为最新的关注焦点,引起了全球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
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分支检验检疫机构立即开展对进出口食品、国境口岸食品中可能含有违规添加染料“对位红”产品进行检测[1]。
近日继河北“红心鸭蛋”在饲料中添加苏丹红四号事件之后,福建省质检局通过相关检测发现,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士”及“鸟王”两个批次的鲜鸡蛋中含有苏丹红四号,含量分别是012mgkg -1、0.3mgkg -1,比此前媒体报道的河北产“红 收稿日期:2006-12-26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6B04)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徐志祥(1973-),男,山东临朐人,泰山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第2期2007年2月中国调味品CHINA CON DIMENT No.2Feb.2007心”鸭蛋中的苏丹红四号含量还高。
另外不仅仅给鸭子喂养苏丹红可以让其产红心蛋,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一些农户按照一定的比例,给笼养鸡的饲料添加苏丹红,这样鸡既不会被毒死,而产下的鸡蛋却看上去与柴鸡蛋也没有什么区别。
从而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和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因此对位红及其偶氮类染料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2 对位红的特性对硝基苯胺红俗称对位红,化学名称为1-(对-硝基苯偶氮)-2萘酚(para red ),亦称色素染料红I 号,常温下呈固态,是一种化工合成的偶氮红色染料,通常被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其染色的原量与苏丹红I 号相似,也被用于生物学试验中。
对位红有两种基本色调:一种鲜艳光亮的樱桃红整体色(cherryred masstone color ),是用4-硝基苯胺(ni 2tro -aniline )和2-苯酚(2-nap ht hol )制成;另外一种是深暗色、蓝一点,用2-苯酚-7-磺酸(2-nap ht hol -7-sulfonic acid )替代上式的2-苯酚制成。
在偶氮染料的红色颜料中,对位红最为不透明,价格最为便宜。
对位红的结构与苏丹红Ⅰ号十分相似,仅比苏丹红Ⅰ号多一个硝基,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对位红和类似物苏丹红Ⅰ-Ⅳ号的分子结构3 对位红对人体的危害食品中的天然色素不稳定,添加对位红后可使辣椒等制品长期保持鲜艳光亮的樱桃红整体色,增加了产品的外观新鲜度,而且在偶氮染料中,对位红价格最便宜,因而被不法商家添加到辣椒制品以及番茄制品中来吸引消费者。
但牛津大学物理与理论化学实验室研究表明,对位红对人类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其他毒性尚在研究中,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可能具有致癌作用。
英国食品标准署的专家认为,对位红是一种遗传毒性致癌物,即可通过损坏DNA 进而致癌,其毒性与苏丹红I 号类似,含有“偶氮苯”,在代谢过程中,偶氮苯可被降解,产生的中等毒性致癌物苯胺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中毒性肝病,长期摄入苯胺可造成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
英国1995年颁布的《食品色素规则》规定在食品中添加这类染料是违法的,我国也禁止应用于食品生产,擅自使用属于违法行为。
美国、日本等国也没有把对位红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1,2]。
尽管有关对位红的资料有限,但消费者将其视作一种遗传毒性致癌物是比较谨慎的做法。
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有关食品和调料中含有对位红,但为遏止这种不法行为,保护人类健康,进行有效的监管,尽快建立一种实用、快捷、准确可靠的对位红检测技术至关重要。
4 目前国内外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外有关食品中对位红的资料有限,其检测方法的研究报道很少,主要参照欧盟03/99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欧洲健康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在03/99通告中发布了对3/92苏丹红检测方法的更正,并发布了法国OVeretout 等的检测方法,辣椒粉及以辣椒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可先经乙腈提取后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可以波46总第336期 中国调味品长的紫外一可见检测器进行定性与定量,定量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入法,确证苏丹红可以使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通过比较试样峰和标准样品峰来确定,检出限为011mgkg-1[3,4]。
2005年3月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也联合发布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G B/19681—2005),与欧盟标准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氧化铝柱层析净化的步骤[5],但国际法操作步骤复杂,流程长,有时还会出现假阳性结果,重复性和回收率也不理想。
目前苏丹红I号的检测大多采用H PL C 或H PL C/GC—MS检测方法,配以电喷雾离子化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选择离子检测器等辅助手段,以质谱进行定性和确认,也有的报道采用多级质谱法(L C/MS/MS)[6,7],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法。
国外实验室对位红的检测,常采用RP-H PL C或L C-MS/MS法,即采用液相、气相色谱法或与质谱联用进行定性、定量。
欧盟当局已对食品中含有的可能含有的致癌的禁用染料设定了严格限制,任何工业染料(如苏丹红和对位红)含量超标的产品,必须从市场撤出。
检测界限为每公斤0.5mg ~110mg,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标准还将继续降低[9]。
广州质检局检验人员经过反复摸索和验证,建立了食品中对位红检验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提高了检验效率。
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也开发了对位红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被欧盟作为认可的检测方法[8]。
彭景龙研究建立了对位红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乙酸/乙腈(30∶70)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82nm,最低检测浓度可达5μgkg-1,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9]。
曹乃斌等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检出限为011μgml-1[10]。
邓穗兴等人研究了固相萃取一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对位红的分析方法,用Strata-X小柱进行辣椒油样品的前处理,用气质联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出限为012μgl-1,平均回收率为9318%[11]。
殷居易等人研究采用凝胶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辣椒酱和辣椒油中对位红的残留量,流动相为乙腈—水,检测波长485nm,对位红在复杂样品中的残留量检测的定量限为0105μgkg-1[12]。
由于大多数食品成分复杂,基体杂质干扰较严重,色谱峰重叠,易导致假阳性。
同时色谱操作复杂,检测速度慢,检测下限高。
特别是对位红在食品中的含量大多为痕量,使用色谱法很难检出,使用质谱等仪器价格昂贵,给对位红的检测和监管带来困难。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很成熟的对位红快速检测方法,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检测国家标准,因而建立高灵敏度的对位红快速检测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5 结论目前国内外类似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之所以接连发生,除了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规不健全之外,食品检测技术不过关、检测仪器使用不方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因而为保护人类健康,进行有效的监管,尽快建立一种实用、快捷、准确可靠的检测技术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酶联免疫以及检测试剂盒的出现,固相萃取和分子印迹吸附检测技术等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发展新型、快速的对位红检测技术将成为可能,这对保证我国食品中对位红的有效检测和监控监管,尽快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进一步保证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英国发布“对位红”食品警造1商品质量,2005,18.56第2期 分析检测 食品中对位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2]苏志明.关于“对位红”污染食品的调查研究[J].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1).[3]王洋,彭琨,王胜.食品中苏丹红一号的检测方法[J]1粮油食品科技,2005(4):43-44.[4]王炫,沈駸1偶氮染料—苏丹红[J]1化学教育,2005(5)1[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J]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51[6]Hussein G1Daood,and Peter A1Biacs1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udan Dyes and Carotenodis in Red Pepper and Tomato Product s by H PL C1Journal of Chro matograp hic Science [J],2005(43):462-4651[7]F1Calbiani,M1Careri,L1Elviri,A1Mangia,L1Pisatara,I,Zagnoni1Develop ment andin-huosevalidationofliquidchromatograp hyelect ros pray2tandem mass spect ro met ry met hod for t hesimultaneousdeterminatio nof Sudan I,Sudan II, Sudan III and Sudand IV in hot chilli product s1 J OU RNAL OF C HROMA TO GRA P H YA [J],2004,1042:123-1301[8]厦门攻克对位红快速检测技术1中国食品报[N].2005,7,181[9]彭景龙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品中“对位红”含量1中国调味品[J]12006(2):46-481 [10]曹乃斌,梁玉英,欧阳颖瑜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素食品中对位红的研究[J]1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121[11]邓穗兴,郭新东,郭茂章,等1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中对位红[J]1广州化工,2006(1):59-601[12]殷居易,李佐卿,谢东华,等1凝胶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对位红在辣椒酱和辣椒油中的残留量[J]1分析化学,2006(6):867-8701(上接第53页)因此工艺参数合理性相当重要,确保前发酵的细菌总数低控制油炸工序的条件,适当加入食品保鲜剂对控制细菌总数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