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件13册美术课件03情感的记录 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6.87 MB
- 文档页数:25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七年级美术教案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3课情感的记录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继第二课《身边的物品》之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二块面,用铅笔淡彩的方式去表现静物。
提高学生在用单色表现身边物品的同时,用色彩去丰富画面的效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静物的内容则还是以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易于表现的,并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色彩作为情感的记录。
教材启示学生在表现静物时可以看到什么色彩就用什么色彩,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改变物体的色彩,如用暖色系列去表现,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作品给人以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情感,如用冷色系列去表现,它会使人联想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以一种阴冷、宁静、深远的感觉;如用对比的颜色去表现,会使人感到强烈、丰富、饱满的感觉;和谐的色彩会有一种协调平静的美感。
对色彩的喜爱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情而异的,所以说,对色彩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自由的。
该课的主旨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工具材料、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自主选择喜欢的表现方法,淡淡地记录物体的色彩,并能给予作品某种感情色彩。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教材的各种图片,解读每一张图片呈现的色彩感觉、主体色调、各种工具材料运用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构图产生的各种不同含义,有的明快、有的清静、有的洒脱、有的严谨、有的朦胧。
有勾线填色、有水粉、水彩画法、有色彩协调的、有用对比色表现的等等。
一、学习分析1、学习目标:①懂得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关系,对表现人的情绪、情感所起的作用。
②尝试用自己所喜欢的彩色绘画工具来表现自己所感兴趣的物品,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质。
2、.学习重点:①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②学习色彩在素描作品中的表现方法。
3、学习难点:在实物面前如何运用主观色彩,恰当的搭配以传达个人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优秀画家的代表作品,以及多幅淡彩手法表现的绘画作品,收集音乐片段,铅笔素描稿。
学生:查阅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准备绘画工具。
2、引导阶段:①师:请几位同学用彩色粉笔表现老师手中的物品(3至4人),其余的同学在作业本上表现。
师:不同的色彩带有不同的感情,通过他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记录我们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在素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淡彩画的学习,第三课情感的记录。
②师:你们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原因?(学生回答)教师简介:暖色:红、橙、黄简称暖色,带给人温暖活跃的感觉,使人联想到火、太阳等。
冷色:蓝、绿、紫简称冷色,给人一种宁静、阴冷、深远的感觉,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等。
互补色:黄色和紫色,绿色和红色,橙色和黄色,对比强烈,使画面更加丰富、饱满。
邻近色:蓝、绿、黄,红、橙、黄,颜色比较接近,给人协调、平静的感觉。
③师:不仅颜色能表达感情,音乐也能传达感情。
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音乐家和画家通过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先听音乐片段,思考曲目的节奏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然后,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律,并分析感受作品中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不同,以及色彩对表现情感所起的作用。
)3、体验阶段:①欣赏多张表现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作品,了解淡彩画的步骤。
②教师在素描稿进行演示,并提出作业要求。
Ⅰ、不要局限于对物品的客观描写,更要注重个人的体验和感受的表达。
Ⅱ、运用工具材料时可以自主选择。
Ⅲ、选择不同的构图形式要考虑物体的搭配和组合,构图饱满,比例恰当。
第3课情感的记录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继第二课《身边的物品》之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二块面,用铅笔淡彩的方式去表现静物。
提高学生在用单色表现身边物品的同时,用色彩去丰富画面的效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静物的内容则还是以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易于表现的,并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色彩作为情感的记录。
教材启示学生在表现静物时可以看到什么色彩就用什么色彩,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改变物体的色彩,如用暖色系列去表现,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作品给人以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情感,如用冷色系列去表现,它会使人联想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以一种阴冷、宁静、深远的感觉;如用对比的颜色去表现,会使人感到强烈、丰富、饱满的感觉;和谐的色彩会有一种协调平静的美感。
对色彩的喜爱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情而异的,所以说,对色彩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自由的。
该课的主旨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工具材料、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自主选择喜欢的表现方法,淡淡地记录物体的色彩,并能给予作品某种感情色彩。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教材的各种图片,解读每一张图片呈现的色彩感觉、主体色调、各种工具材料运用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构图产生的各种不同含义,有的明快、有的清静、有的洒脱、有的严谨、有的朦胧。
有勾线填色、有水粉、水彩画法、有色彩协调的、有用对比色表现的等等。
在室内写生的基础上,教材更关注的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选择感兴趣的花草进行写生,他不在于画的本身,而在于培养学生对一草一木细致的观察分析,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去表现。
教材精选了国外大师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和国内画家的作品,在欣赏的同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在表现色彩静物时,可以不局限于对象的客观描写,更注重画面所要倾诉的情感、注重个人的体验和感受的表达;二是在运用工具材料的选择上可多样性,三是在构图上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构图形式,可适当考虑物体的搭配和组合,四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适当考虑画面的色调。
情感的记录——水彩花卉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懂得色彩的冷暖关系对表现人的情感中所起的作用。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水彩花卉的基本表现方法,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色彩来表现花卉,培养学生的用水彩工具进行色彩表现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水彩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敢于表达的品质.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彩淡彩花卉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彩画工具材料。
学生:水彩画工具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激趣、解读启发(1)师:在学习第2课《熟悉的物品》中,我们以素描造型的手法画出了具有立体感或空间感的静物画,在现实中静物不仅仅有明暗变化,同时,物体呈现出来的各种色彩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色彩来表现静物,使物体在画面中更具体、更生动。
作色彩画是需要倾注人的情感去表现的。
(2)分别播放音乐片段《波尔卡》和《风的色彩》,问:音乐传达了怎样的情绪?这样的音乐你联想到了哪些色彩?引出色彩的冷暖:暖色与冷色。
(3)师:在音乐中,通过人的听觉感受到不同的韵律,节奏,抒发不同的情怀,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想到不同的色彩,反过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抒发不同的情怀,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揭题:《情感的记录》(4)出示两张凡高的作品:分析作品的冷暖色调,解读作品传达的不同情感。
2、感受体验、探究理解(1)高更的《静物》和蒙德里安的《插在玻璃杯中的白玫瑰》。
你有怎样的情感共鸣?学生探究分析其风格特点。
(2)什么是水彩淡彩画?3、直观示范、情感记录(1)直观示范:解读讲解用水彩表现花卉的方法和步骤。
水彩淡彩画的特点(2)情感记录: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确定色调,尝试用淡彩的表现方式进行水彩花卉临摹、写生或创作。
4、欣赏提升、反思成就(1)评价交流学生作品。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讨论;学生能否按自己的愿望用色彩去表达情感。
(2)小结:色彩作为传递情感的手段,往往胜于形状。
客观世界色彩的变化能影响人的情绪,同样,我们创作的色彩作品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