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施肥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0
简述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水稻是一种特别对土壤养分需求较高的作物,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底肥施用:在水稻种植前适当施用底肥,如磷肥、钾肥等。
底肥的施用量取决于土壤养分水平和作物需求,通常在播种前
2-3周施用。
2. 追肥施用: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需要适时追肥。
通常分为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三个阶段进行追肥。
孕穗期追氮肥和磷肥,抽穗期追钾肥和微量元素,灌浆期追氮肥和磷肥。
3. 叶面施肥:水稻叶面施肥主要是通过叶面喷施肥料,补充植株所需的营养元素。
叶面施肥可以快速补充养分,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4. 水肥一体化:水稻是一种水生作物,水肥一体化是利用水来施肥的一种技术。
通过往水体中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使其随水体流动,并满足水稻根系对养分的需求。
5. 土壤调理:水稻施肥技术还包括对土壤进行调理,提高土壤肥力。
包括合理耕作、粉碎土壤团聚体、改善土壤通气性等措施。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总而言之,水稻施肥技术是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底肥、追肥和叶面肥料,利用水肥一体化和土壤调理等措施,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稻施肥时间、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稻施肥时间1. 基本原则在确定水稻施肥时间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2)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3)避免在雨季或低温季节进行大量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或积累。
2. 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时间(1)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前进行,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基础施肥占总量的30%左右。
(2)追肥: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
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叶面喷施:在生长期间,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补充作物的养分需求。
三、水稻施肥技术1. 基本原则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2)合理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3)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
2. 施肥技术(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适当加入有机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增加土壤营养、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手段。
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四、总结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和技术。
同时,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的技术要点和适宜的施肥时期。
一、基本施肥原则1.全面营养:水稻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锌、铜、铁等。
合理施肥应注重各种元素的平衡供给,避免单一养分的过量或不足。
2.适量施肥: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沃度、水稻品种和生长期等因素确定。
过量施肥会造成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过少施肥则会限制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3.分期施肥: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施肥时期,使水稻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及时供应。
二、施肥技术要点1.基础施肥:在田间进行整地和耕作后,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基础肥料。
基础肥料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以满足水稻的营养需求。
2.追肥技术:水稻的生长期较长,需要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追肥。
一般分为底肥、分蘖期追肥、孕穗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每个阶段的追肥应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条件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3.叶面喷施:水稻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叶面喷施可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补充因土壤肥力不足或生长条件不理想而导致的养分缺乏。
叶面喷肥应选择适宜的养分溶液,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4.循环利用:水稻产生的秸秆和稻壳等农作物废弃物,经过合理处理后可以用于田间还田或制作有机肥料。
循环利用废弃物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养分。
三、施肥时期1.基础施肥:水稻生长初期,即在栽插、分蘖期结束后进行基础施肥。
将基础肥料均匀撒在田间,然后耕翻土壤,使肥料充分与土壤混合,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
2.分蘖期追肥: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可进行第一次追肥。
这时水稻开始分蘖,需补充氮、磷、钾等养分,促进分蘖发育,提高穗粒数和产量。
3.孕穗期追肥:水稻孕穗期是水稻形成穗粒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进行第二次追肥,增加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有助于提高穗粒的饱满度和产量。
水稻什么时间施肥水稻施肥时间及施肥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广泛,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技巧可有效提高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户收入,那么,水稻什么时间施肥最好?水稻施肥时间及施肥技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水稻施肥时间水稻施肥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在施入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2)分蘖肥。
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蘖。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
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每亩冲施德孚尔滴灌肥10-15千克。
水稻施肥技术施肥方法: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首先在施肥的时候要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施肥。
如果施肥太早就会造成生长过快,没用的稻苗增多,但是施肥太晚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同时有可能因为一时间水稻无法适应这个肥沃程度而倒苗。
其次施肥要注意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根据稻田的肥沃程度和水稻的长势来进行施肥,通常一亩要用八千克复合肥或者六千克尿素。
最后施肥的时候尽量以喷施法,同时在肥料溶液中加一点洗衣粉,这样可以避免肥力被蒸发。
水稻施肥种类和要点施肥种类:水稻使用的肥料种类其实并不多,都是按照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的针对性的肥料。
水稻怎么施肥方案引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施肥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方案,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保肥等方面的内容。
一、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水稻播种前或种植初期,通过施用有机肥、矿质肥等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具体方案如下:1.有机肥施用:在水稻上田前,将熟成的有机肥均匀撒在田面上。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2.矿质肥施用: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矿质肥进行施用。
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调整矿质肥的配比。
常用的矿质肥包括复合肥、尿素、磷肥等。
二、追肥追肥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的补充施肥。
具体方案如下:1.氮肥追施:水稻在生育过程中对氮素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
可以选择氮肥进行补充施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
2.钾肥追施: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钾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穗肥期和灌浆期。
可以选择含钾肥进行追肥。
3.微量元素追施:水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较多,如锌、铁、锰等。
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或土壤追肥的方式,进行补充。
三、保肥保肥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以及丰收后,对土壤进行养分保持的措施。
具体方案如下:1.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定期进行适量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养分流失或根系缺氧。
2.覆盖地膜:在水稻丰收后,可以使用透明或黑色地膜覆盖在田地上。
地膜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减少土壤侵蚀,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微生物活动。
3.翻耕和杂草清除:在水稻丰收后,及时进行翻耕,将秸秆等有机物质深埋土中,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以免竞争水稻的养分。
4.旋耕与轮作:水稻连作会导致土壤营养物质逐渐流失,建议采取旋耕和轮作方式,保持土壤肥力。
结论水稻施肥方案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保肥等措施。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证水稻稳产。
同时,要注意根据土壤状况和水稻生长阶段的需要,适时进行追肥和保肥,以满足水稻对营养的需求。
水稻用肥用法
以下是一些水稻用肥的用法:
1.分蘖肥:建议在插秧后7-10天内施入,促进水稻早分蘖。
追肥种
类以重施氮肥为主(底肥中磷钾不足的地块可以补充适量的磷钾肥,如二铵、硫酸钾等),本次氮肥用量占全年氮肥用量的30%左右即可。
2.穗肥:施肥也应当以氮肥为主,本次氮肥用量不能超过占全年氮
肥用量的20-30%左右。
施肥时间建议掌握在水稻抽穗期前25天左右(建议分两次施入穗肥,第一次在水稻倒3叶露尖时,第二次在水稻剑叶露尖时)。
如果水稻发生了稻瘟病或苗株长势特别旺,那么建议大家就不要再给水稻使穗肥了。
3.粒肥:应根据水稻的长势情况酌情施用,或者不施。
水稻施肥会施三次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肥得原则应是有机肥、磷肥作为基肥;分蘖肥主要以钾肥为主,氮肥需多次施肥;穗肥主要是促花、保花、增粒为主。
下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的施肥方法: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
2、早施分蘖肥
从移栽至幼穗分化前的施肥叫分蘖肥。
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由于水稻一般根系活力强,插后新根发生较快,一般早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
3、巧施穗肥
从幼穗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
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顶峰期。
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增进穗大粒多
施肥注意事项
1、在水稻移栽后要及时进行施肥,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施肥;
2、在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要根据水稻的长势和病状进行施用,施用过多微量元素肥料会抑制水稻的生长;
3、水稻的叶面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在水稻发生长势差等病状好进行叶面施肥见效快。
以上就是孟州市绿之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享的信息,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该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拥有现代化的研发中心、10余名专家技
术人才以及专业的植保服务团队。
水稻施肥方式水稻正确施肥方法:前轻-中重-后补法、前稳-攻中法、前促-中控-后补法、前促施肥法、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测土配方施肥法。
1、前轻-中重-后补法:施一定量底肥、适当分蘖肥、有效使用穗肥、依据植物生长发育酌情考虑使用粒肥,以达到水稻初期稳长、早期不猛长、中后期推动花生长、中后期植物不衰老。
此方法在确保穗数充裕前提下,推动大穗生长发育,提升粒重。
前轻-中重-后补法主要用于南方当季晚稻和迟熟中稻。
2、前稳-攻中法:有益于提升合理分蘖率、大穗商品率、颗粒物增重率,以达到水稻施肥平稳、产量高。
具备壮株大蘖小群体,早期控蘖;仕秆强根,中攻大穗,中后攻商品率和穗重特性。
3、前促-中控-后补法:主要是通过重施底肥、重施分蘖肥、酌施粒肥做到水稻早期能“轰得住”,中后期能“稳得住”,中后期能“健而壮”的需求。
前促-中控-后补法主要用于东北地区稻区、南方地区早稻绝大多数、东北地区种麦稻等需要注意的问题时,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便是在初期会使水稻生长发育太旺,可能会导致田里郁蔽,病虫害也较为严重。
4、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前提下,早施、重施分蘖肥,尤其是基肥(基肥占总氮量60-80%),这样有助于推动分蘖的早生快招,增蘖多穗。
底肥需约占施肥量70%,剩下来的30%化肥即在栽种返青后所有施下。
前促施肥法主要用于水稻成长期降水集中化、化肥外流多、超低温阳光照射比较少的地区。
5、底肥一道清施肥法:在开展整田是把全部化肥一次性施入,将土质与化肥充足混和。
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有益于提升水稻植物的吸氮率,不但分蘖快成穗多,还能够提升行与行透光度,提升粮食生产。
底肥一道清施肥法主要用于黏土、重粉土等级保护肥效极强、肥源充沛的水稻田。
6、测土配方施肥法:测土配方施肥能够融洽农作物产量、农业产品质量、土壤有机质与农作物环境中的内在联系,也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测量效果及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各种各样营养物质的是多少,科学合理配搭各种各样营养物质占比及施肥量,达到农作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以达到提高产量、提质增效的效果。
水稻施肥用量和时间表
一、施肥用量
水稻的施肥用量根据种植地区、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施肥量如下:
1. 氮肥(尿素):适量氮肥有利于促进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提高产量。
每亩施用尿素30-40公斤。
2. 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提高抗逆性。
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5-30公斤。
3. 钾肥(氯化钾):钾肥对水稻的抗倒伏、抗病虫害和品质提升有重要作用。
每亩施用氯化钾15-20公斤。
4. 复合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可适量施用复合肥。
每亩施用复合肥(N-P-K)10-15公斤。
二、施肥时间表
水稻的施肥时间根据其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而异,以下是常规的施肥时间表:1. 基肥:在插秧前施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便、稻草还田等。
同时可适量施用化肥,如尿素、过磷酸钙等。
2. 分蘖肥:在插秧后10-15天,施用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水稻分蘖。
3. 穗肥:在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促进穗粒形成和增加粒重。
4. 粒肥:在水稻灌浆期间,可适量施用磷肥和钾肥,以提高粒重和品质。
此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根据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遇到干旱、病虫害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水稻田氮、磷、钾养分均衡施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而影响水稻产量、机器、品质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稻田的养分供应。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养分,但是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水稻田需要均衡的施用氮、磷、钾养分,来提高产量,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品质和保持稳产稳定性。
一、氮肥施用技术1、氮肥种类水稻田通常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氮肥。
氮肥的种类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和肥料价格等方面进行选择。
2、氮肥施用时间水稻生长期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氮肥,例如,在水稻生长的初期,步入光合作用旺盛期,氮肥需求量逐渐增加,施肥量要逐渐增加;在水稻分蘖、拔节、抽穗期需要多施氮肥以增加水稻感光器官(叶片和叶耳)的数量,从而增加光合作用量,使水稻产量更高。
3、氮肥施用量氮肥的施用量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水稻品种和气候状况等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施用60%的氮肥,水稻分蘖期前施用30%,开花期前施用10%的氮肥。
4、氮磷比例氮肥的施用不仅要关注量,还要关注比例。
氮磷比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夏稻的氮磷比例一般为5:1~8:1,秋稻的氮磷比例为3:1~5:1。
使用有机肥能改善氮磷比,因为有机质可以提供慢效氮,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和肥料利用率,是一种为水稻增产的可行方法。
二、磷肥施用技术1、磷肥种类磷肥种类不多,有单超磷酸、三钙磷和磷肥等三种;其中,三钙磷往往更耐旱、耐缺水。
2、磷肥施用时间磷肥能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均匀生长,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现在水稻栽培中,磷肥多在播种时同种地施入。
可补足播种前土壤中机械作业带来的磷盐流失。
3、磷肥施用量磷肥的施用量标准化,提高了精施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肥料利用率。
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土壤的条件、水稻品种和气候的需要而定。
通常在夏季主要的施用量为10~15kg/hm2,秋季为3~8kg/hm2。
水稻高产施肥方案
水稻高产施肥方案主要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追肥三个方面。
1. 基础施肥:在水稻种植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品种选取合适的基础施肥量。
通常可以在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5000
公斤,或者氮磷钾复合肥200-250公斤,再根据土壤检测结果
进行调整。
2. 追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按照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要施行追肥。
追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具体追肥方案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育期确定,一般可分为苗期追肥、分蘖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在苗期追肥时,可以使用尿素等含氮肥料;在分蘖期追肥时,可使用含磷肥料;在灌浆期追肥时,适量施用含钾肥料。
3. 叶面追肥:叶面追肥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进行补充养分的方式。
叶面追肥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农作物的品质。
常见的叶面追肥产品包括氨基酸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叶面追肥的时间通常在水稻分蘖期、开花期和孕穗期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水稻高产施肥方案应根据具体的土壤和水稻品种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施肥过程中应保持适量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水稻施肥方案范文1.基础施肥(1)秋季基础施肥:水稻收获后的第二年10月到12月,进行基础施肥。
此时是水稻苗床制备最佳时间,应在整地和平整的基础上进行施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可选择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有机肥可选择农家肥、畜禽粪尿等,化肥可选用混合肥、复合肥等。
推荐施用有机肥1000-1500kg/666.7平方米,配施化肥NPK(15-15-15)50-75kg,均匀撒施于水稻苗床表面,之后进行整地耕耘,以利于施肥充分混合。
2.基本施肥(1)水稻分蘖期基本施肥:水稻出土后25-30天,进入分蘖扩展期。
施肥量以维持适宜生长为准,采用追肥方式,并参照水稻生育期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整。
一般建议追施化肥,施用化肥NPK(15-15-15)约25-35kg/666.7平方米。
3.分蘖期追肥(1)生长期追肥:水稻生育期进入分蘖生长期,需增加氮肥供应,促进水稻分蘖生长。
施肥量以适量为准,尽量避免一次施肥过多导致氮素积累和返青现象。
推荐使用尿素、农家肥等进行追肥,施用量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土壤状况适当调整。
4.抽穗期追肥(1)抽穗期追肥:水稻生育期进入抽穗期,需增加磷钾肥供应,促进水稻穗粒形成和增大。
施用量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推荐使用磷钾复合肥进行施肥,施用量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土壤状况适当调整。
5.抽穗期后期追肥(1)抽穗期后期追肥:水稻生育期进入抽穗期后期,需增加氮肥供应,促进米粒充实。
推荐使用尿素、农家肥等进行追肥,施用量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土壤状况适当调整。
总结:水稻施肥方案根据不同的生育期和土壤状况进行调整,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种类和施肥量的肥料进行施用。
除了基础施肥外,分蘖期追肥和抽穗期追肥是关键的施肥时期,需要增加氮磷钾肥供应,促进水稻分蘖生长和穗粒形成。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一次施肥量过量,以防止肥料过剩导致的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
此外,施肥后需要及时覆盖土壤,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气候条件对肥料的影响。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一、施肥原则1.要求施肥适时、适量;2.要求施肥有计划地、分步骤地进行;3.要求施肥有规律地、有细心地进行;4.要求施肥不过量、不拔根;5.要求服从实际,适应技术要求。
二、施肥量1. 水稻的施肥量要根据土壤的性质,施肥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稻品种的性状,以及水稻施肥环境的条件确定。
2. 水稻的施肥量一般分三次:(1)耕地前施肥:在耕地前,主要施超级复合肥(N:P:K=3:1.5:1.5),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酌情增减复合肥的用量,一般施200-400公斤/亩,施肥时要均匀,尽量达到肥料的充分混合,深耕至15厘米左右,以提高肥料和土壤之间的接触面,有利于肥料的有效利用。
(2)秧苗生长期施肥:在秧苗生长期,主要施氨氮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大多施20-30公斤/亩,施肥时要均匀,深耕至10厘米左右。
(3)成熟期施肥:在水稻成熟期,一般施氨氮肥,适量施大肥,施肥量可根据不同的品种来确定。
三、施肥方法1. 表面施肥:主要施氨氮肥和大肥,施肥时要均匀,深耕至10厘米左右,依据土壤营养状况确定施肥量。
2. 埋地施肥:主要施酸性性肥料,如硫酸钾,在播种前埋地施肥,施肥量可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确定,一般此法仅用于沙土等病虫害和营养肥料缺乏的土壤。
3. 穴施肥:主要施硝酸钾、磷酸钙等肥料,在秧苗生长期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确定,用穴施肥,可以保证肥料的充分混合和有效利用。
四、施肥管理1. 在施肥前,应充分了解本基地的土壤营养状况,熟悉本地水稻品种的特性及水稻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病虫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混合、均化和表面肥力,以及把控土壤的pH值,正确掌握施肥量,时宜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
3. 在施肥期间,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气温、降水量、湿度等,采取针对性的施肥方法和施肥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