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 数学 3月月检测试卷一、我会算(6分)120÷6= 240÷3= 540÷6= 280÷7= 96÷3= 5000÷5= 480÷4= 210÷3= 550÷5= 630÷9= 48÷4= 33÷3= 二、我会填(31分)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那么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
2.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 ),后面是( )。
3.东与( )相对,( )与北相对。
4.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5.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从( )方落下。
6.○36÷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
若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
7. 298÷4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715÷5的商是( )位数。
9.在口算93÷3时,可以这样想:90 ÷ 3=( ), ( ) ÷ 3 = ( ),( )+ ( )= ( ) .(每个算式1分)10. 325÷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11. 464÷4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1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5×( )<46 8×( )<27 ( )×4<31 ( )×6<32 7×( )<27 9×( )<46 三、我会辨认方向。
(27分)猴山马场 鳄鱼池 北1.填一填2.(1)熊猫园的北面是( ),大象馆在熊猫园的( )面。
(2)鹿园在马场的( )面,大象馆的( )面是鳄鱼池。
(3)马场在熊猫馆的( )面。
(4)从猴山向( )走,到马场;再向( )面走到熊猫园。
3. 看图辨方位并填空(1)小红先往( )方向走( )米,再往( )方向走( )米来到学校。
青海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我们已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是.2.1时=分1分20秒=秒30毫米=厘米3吨+500千克=千克1千米﹣400米=米2500千克+3500千克=吨3米﹣18分米=分米.3.常见的质量单位有、、.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兰兰系红领巾大约需要30一支铅笔长约2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一个南瓜重3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5.士英小学午休时间是11:30~12:50,学校的午休时间是分钟.6.在加、减法竖式计算中,要对齐.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8.在横线上填上“>”“<”或“=”9.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55﹣=18+500=930800+=1400二、判断题1.分针走1小格,秒钟走一圈.(判断对错)2.小英从8小时开始写作业的..(判断对错)3.黑板长20分米..(判断对错)4.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判断对错)5.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一样重..(判断对错)三、选择题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A.吨 B.千克 C.克2.李红下午3:40开始做作业,用了40分钟完成,完成时是()A.下午4:20 B.下午4:00 C.下午4:303.一台VCD原价439元,现价39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钱.A.131元 B.149元 C.49元4.一头大象重6吨60千克,合()A.6060千克 B.6600千克 C.60060千克5.学校操场1圈是200米,小刚跑了2圈,再跑()米就是1千米.A.100 B.200 C.600四、计算题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用竖式计算(*的题验算)320+440=850﹣340=*790﹣310=*470+340=五、解答题1.列式计算(1)240比740少多少?(2)比350多90的数多少?2.画一条长5厘米4毫米的线段.3.学校为老师买来5本同样的参考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4.妈妈去上班,早晨6:50从家出发,经过35分钟到达单位,到单位时是几时几分?5.一台电扇245元,一个电饭锅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6.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632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多少个座位?青海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我们已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是.【答案】千米、毫米.【解析】依据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意义,即长度是用来测量物体长短或高矮的单位.解答:解:我们已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是千米,最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故答案为:千米、毫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意义.2.1时=分1分20秒=秒30毫米=厘米3吨+500千克=千克1千米﹣400米=米2500千克+3500千克=吨3米﹣18分米=分米.【答案】60;80;3;3500;600;6;12.【解析】①根据时、分、秒的知识,1时=60分,1分=60秒.②1分=60秒,再用60秒加上20秒即可.③1厘米=10毫米,用30除以10计算即可.④1吨=3000千克,再把3000和500千克相加即可.⑤1千米=1000米,然后再相减.⑥先算2500千克+3500千克=6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1吨,再用6000千克除以1000千克计算即可.⑦1米=10分米,3米=30分米,然后再相减即可.解答:解:①1时=60分,②1分=60秒,60秒+20秒=80米,所以1分20秒=80秒③30÷10=3(厘米)所以30毫米=3厘米④3吨=3000千克,3000千克+500千克=3500千克,所以3吨+500千克=3500千克⑤1千米=1000米,1000米﹣400米=600米,所以1千米﹣400米=600米⑥2500千克+3500千克=6000千克,6000÷1000=6(吨),所以 2500千克+3500千克=6吨⑦3米=30分米.30分米﹣18分米=12分米,所以3米﹣18分米=12分米.故答案为:60;80;3;3500;600;6;12.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3.常见的质量单位有、、.【答案】千克,克,吨.【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常用的质量单位都有哪些,较小的单位有克,较大的单位有千克、吨.解答:解: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克、吨.故答案为:千克,克,吨.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的质量单位的认识,比较简单.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兰兰系红领巾大约需要30一支铅笔长约2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一个南瓜重3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答案】秒,分米,克,千克,毫米,千米.【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填空即可.解答:解:兰兰系红领巾大约需要30 秒一支铅笔长约2 分米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 克一个南瓜重3 千克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 毫米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千米.故答案为:秒,分米,克,千克,毫米,千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5.士英小学午休时间是11:30~12:50,学校的午休时间是分钟.【答案】80.【解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2时50分﹣11时30分=1小时20分=80分.答:学校的午休时间是80分钟.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6.在加、减法竖式计算中,要对齐.【答案】相同数位【解析】根据题意,由小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加、减法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要对齐.故答案为:相同数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答案】1099,899.【解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据此解答.解答:解:999+100=1099,999﹣100=899.故答案为:1099,899.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8.在横线上填上“>”“<”或“=”【答案】=,<,>,<,>,=.【解析】首先把4吨化成千克数,用4乘进率1000,然后4000千克比较大小;首先把100米化成厘米数,用100乘进率100,然后与100厘米比较大小;首先把35分化成毫米数,用35乘进率100;然后与350毫米比较大小;首先把3时化成秒数,用3乘进率3600,然后与180秒比较大小;首先把9分化成秒数,用9乘进率60,然后再与90秒比较大小;首先把4公里化成米数,用4乘进率1000,然后与4000米比较大小;即可得解.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9.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55﹣=18+500=930800+=1400【答案】37,430,600.【解析】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和﹣加数=加数”解答即可.解答:解:55﹣18=37930﹣500=4301400﹣800=600故答案为:37,430,600.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加法、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不要混淆.二、判断题1.分针走1小格,秒钟走一圈.(判断对错)【答案】√.【解析】钟面上共分了12个大格,60个小格,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1分钟是60秒,也就是秒针走1圈.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钟面上,秒针走一圈,分针只走1小格;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时、分、秒及其关系及单位间的进率.随着数字式钟的出现,现在很多学生只认识数字钟,不认识指针式钟,应加强训练.2.小英从8小时开始写作业的..(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因为开始写作业,是指小英开始写作业的那一时刻,而不是指写作业所以用的时间.据此判断为错误.解答:解:小英从8时开始写作业的,不能说成小英从8小时开始写作业的,因为8时表示时刻,8小时表示时间段.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要明确“时刻”和“经过的时间即时间段”的区别:“时刻”一般用说成是几时或几时几分,而“时间段”一般说成是几小时或几小时几分钟.3.黑板长20分米..(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黑板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解答:解:黑板长20分米,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4.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根据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知: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只有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并不是每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例如: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而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应该强调“相邻”这个词语.5.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一样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因为棉花和盐都是1千克,所以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比较一样重;据此判断得解.解答:解: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一样重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不要被物体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一样重.三、选择题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A.吨 B.千克 C.克【答案】A【解析】结合实际生活可知,计量大宗物品不会运用克或千克,应用吨来进行表示.解答:解:计量大宗物品,通常不会运用小的重量单位,克或千克,应用吨作单位.因此通常用吨作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应结合实际进行解答,了解物品的量的大小.2.李红下午3:40开始做作业,用了40分钟完成,完成时是()A.下午4:20 B.下午4:00 C.下午4:30【答案】A【解析】已知开始写作业下午3:40即15时40分和完成作业所用时间40分,求完成作业的时刻,用开始写作业时刻加上完成作业所用时间,即可得解.解答:解:15时40分+40分=16时20分16时20分=下午4时20分答:她完成作业的时间是 4时 20分;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完成作业时刻=开始写作业时刻+完成作业所用时间.3.一台VCD原价439元,现价39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钱.A.131元 B.149元 C.49元【答案】C【解析】根据整数减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439﹣390=49(元)答:现价比原价便宜49元.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整数减法的意义,掌握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4.一头大象重6吨60千克,合()A.6060千克 B.6600千克 C.60060千克【答案】A【解析】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6吨乘进率1000化成6000千克再与60千克相加.解答:解:6吨60千克=6060千克.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关键是记住单位间的进率.5.学校操场1圈是200米,小刚跑了2圈,再跑()米就是1千米.A.100 B.200 C.600【答案】C【解析】学校操场1圈是200米,小刚跑了2圈,就是跑了2个200米,用200米乘2就是小刚跑的米数,把1千米化成1000米,用1000米减去已经跑的米数就是再跑的米数,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选择.解答:解:1千米=1000米1000﹣200×2=1000﹣400=600(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名数计算.四、计算题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解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345+298≈350+300,756﹣198≈750﹣200.解答:解:点评:口算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整数加减法的估算,把多位数看作几百几十或整百数,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2.用竖式计算(*的题验算)320+440=850﹣340=*790﹣310=*470+340=【答案】760;510;480;810【解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1)320+440=760(2)850﹣340=510(3)*790﹣310=480验算:(4)*470+340=810验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计算能力.五、解答题1.列式计算(1)240比740少多少?(2)比350多90的数多少?【答案】(1)240比740少500.(2)比350多90的数是440.【解析】(1)求240比740少多少,可用740减去240就是即可;(2)比350多90,就是在350的基础上增加90,用加法即可.解答:解:(1)740﹣240=500答:240比740少500.(2)350+90=440答:比350多90的数是4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画一条长5厘米4毫米的线段.【答案】【解析】根据线段的含义: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然后画出长5厘米4毫米的线段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的含义,应注意理解和掌握.3.学校为老师买来5本同样的参考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答案】一共厚40毫米,合4厘米.【解析】学校为老师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8毫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用每本的厚度乘以本数即得共厚多少毫米:8×5=40毫米,即4厘米.解答:解:8×5=40(毫米),40毫米=4厘米.答:一共厚40毫米,合4厘米.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4.妈妈去上班,早晨6:50从家出发,经过35分钟到达单位,到单位时是几时几分?【答案】妈妈7时25分到单位.【解析】已知妈妈6:50从家出发和走了35分钟到单位,求妈妈几时几分到单位,用出发时刻6时50分加上经过时间35分,即可得解.解答:解:6时50分+35分=7时25分,答:妈妈7时25分到单位.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到校时刻=出发时刻+经过时间.5.一台电扇245元,一个电饭锅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答案】买这两样东西不够.【解析】把电扇的单价加上电饭锅的单价,求出买这两样东西需要的总钱数,再与400元比较即可.解答:解:245+187=432(元)432>400答:买这两样东西不够.点评: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需要的总钱数,再比较即可.6.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632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多少个座位?【答案】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190个座位.【解析】求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多少个座位,用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的632个座位减去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的441个座位,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632﹣441≈630﹣440=190(个)答: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190个座位.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妈妈拿来一瓶2升的酸奶,第一次倒出一半后还剩(____)毫升,第二次又倒出剩下的一半后还剩(____)毫升。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厘米.3、工人叔叔将一根圆木锯成3段需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要将这根圆木锯成20段,需要(______)分钟。
4、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_______)位数或(________)位数。
5、32+48÷(17-9),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最后算(______)。
6、妈妈比芳芳大30岁,2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芳芳年龄的6倍。
妈妈今年________岁。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卡车的载质量是5(____)。
爷爷早上深呼吸一次用2(____)。
一张身份证厚约1(____)。
丽丽做作业用了30(____)。
武广高铁列车每小时运行250(____)。
黑板长20(____)。
8、用8、2、5这三张数字卡片一共能组成(_______)个不同的三位数。
9、750减230就是个十减个十,得.10、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的边长的_____倍.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
A.2X+6 B.5X-0.67﹥1.4 C.6a-9=32、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强跑了2圈后,还差()米就跑了1000米。
A.200 B.400 C.600 D.8003、350×80的积末尾有()个0。
A.2 B.3 C.4 D.54、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从下午3:50到6:10,开放时长是()A.2小时B.140分钟C.150分钟5、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积是四位数的是()。
A.35×23 B.46×31 C.19×49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云南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下午放学出门时,你的前面是南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2.绘制地图时,通常南在北在,东在,西在.3.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辩认方向.4.273÷3的商是位数,余数是.5.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的方法.6.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余数是.7.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8.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9.3600÷6,商的末尾有个0,424÷6,商的末尾是.10.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天空的方.11.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0,1,0,2,0,3,,.(2)3,12,48,192,,.(3)4,7,10,13,16,19,,.12.填方位名称.13.按要求填空.二、判断题1.一个数除以6,余数最大只能是5.(判断对错)理由:.2.0除以任何数都得0.(判断对错)理由:.3.太阳从东方升起,从南方落下.(判断对错)理由:.4.商的中间或者末尾都有0时,可以省略不写.(判断对错)理由:.5.0÷6=0,6÷0=0.(判断对错)理由:.三、选择题1.325÷6的商的最高位是()A.个位 B.十位 C.百位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位除起.A.低 B.高 C.个3.30的2倍是60,60是2的()倍.A.15 B.30 C.604.6除960得多少?正确列式是()A.6+960 B.6÷960 C.960÷65.832÷4商是()A.28 B.280 C.208四、解答题1.画一画.(1)在☆的东南面画△.(2)在☆的西北面画○.(3)在☆的西面画■.(4)在☆的东北面画□.2.小东从家到超市应该怎么走?小丽怎么走才能到小红家?3.3只小猴共摘了405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摘了多少个桃子?4.李奶奶用910元买了7双运动鞋,平均每双运动鞋多少元?5.水果店运进600千克甜桃,卖了240千克,剩下的每6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6.光明小学有389名学生要去春游,租9辆限乘45人的客车够坐吗?7.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其中儿童有多少人?五、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3.脱式计算.912÷6÷4893÷(2×4);(402+138)÷9.云南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下午放学出门时,你的前面是南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答案】北、西、东.【解析】下午放学时,你的前面是南方,就是面对南方,其它方向可根据“面南背北,左西右东”解答即可.解答:解:下午放学出门时,你的前面是南方,后面是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故答案为:北、西、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位的辨别,注意按面向南的方位体验更好理解.2.绘制地图时,通常南在北在,东在,西在.【答案】下,上,右,左.【解析】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由此进行填空即可.解答:解:绘制地图时,通常南在下,北在上,东在右,西在左.故答案为:下,上,右,左.点评:图上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位的.3.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辩认方向.【答案】指南针.【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是中国的历史,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据此解答.解答: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辩认方向.故答案为:指南针.点评:本题主要要掌握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作用.4.273÷3的商是位数,余数是.【答案】两,0.【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代入数值,先求出商和余数,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273÷3=91,商是两位数,余数是0;故答案为:两,0.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5.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的方法.【答案】商,除数,余数.【解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可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除数+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故答案为:商,除数,余数.点评: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6.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余数是.【答案】11,1.【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求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和余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00÷9=11…1;答:商是11,余数是1;故答案为:11,1.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7.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答案】小.【解析】在整数的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据此可知,计算除法算式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小于除数.解答:解:根据整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可知,计算除法算式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小于除数.故答案为: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计算除法算式时,余数数必须小于除数的这一特性.8.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答案】0.【解析】依据0乘任何数都得0解答.解答:解:因为找不到0乘一个非零的数,还得原数,比如:0×()=5,找不到这样的数,所以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0的特性知识的掌握.9.3600÷6,商的末尾有个0,424÷6,商的末尾是.【答案】2、0.【解析】首先根据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3600÷6的值是多少,判断出商的末尾有多少个0;然后根据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424÷6的值是多少,判断出商的末尾是多少即可.解答:解:因为3600÷6=600,所以商的末尾有2个0;因为424÷6=70…4,所以商的末尾是0.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10.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天空的方.【答案】北.【解析】北极星一年四季永远在北方,随着地球纬度的不同其视角高度亦稍有不同,但它始终在天空的北方;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天空的北方;故答案为: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的辨别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面向北.11.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0,1,0,2,0,3,,.(2)3,12,48,192,,.(3)4,7,10,13,16,19,,.【答案】0,4;728,2912;22,25.【解析】(1)奇数列上的数都是0,偶数列上的数依次多1;(2)每个数是前面的数依次乘4所得;(3)每个数是前面的数依次加上3所得;据此解答.解答:解:(1)第一个空填0第二个是:3+1=4(2)192×4=728728×4=2912(3)19+3=2222+3=25故答案为:0,4;728,2912;22,25.点评:观察数列,找到数列中的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解决问题.12.填方位名称.【答案】【解析】依据八个方位的相对,即东对西,南对北,东南对西北,东北对西南,这是基本的常识,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13.按要求填空.【答案】【解析】根据能被2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者5的数,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被5除余数为0的数有:325、150;被3除余数为0的数有:93、150、213;被2除余数为0的数有:214、208、15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根据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解决问题.二、判断题1.一个数除以6,余数最大只能是5.(判断对错)理由:.【答案】√,余数最大为:除数﹣1.【解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余数最大为:除数﹣1,继而判断即可.解答:解:除数是6,余数最大为:除数﹣1,即余数最大是:6﹣1=5;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余数最大为:除数﹣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2.0除以任何数都得0.(判断对错)理由:.【答案】×;0不能做除数,0除以0不是0.【解析】根据0不能做除数,可得0除以0不是0,所以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0不能做除数,0除以0不是0,所以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理由:0不能做除数,0除以0不是0.故答案为:×;0不能做除数,0除以0不是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0不能做除数,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3.太阳从东方升起,从南方落下.(判断对错)理由:.【答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解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4.商的中间或者末尾都有0时,可以省略不写.(判断对错)理由:.【答案】×,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占位.【解析】在计算整数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占位,所以商的末尾和中间的0不能省略.解答:解:计算整数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占位,如:856÷8=107商中间的0不能省略;723÷9=80 (3)商末尾的0不能省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占位.点评:利用举反例的方法做此类判断题目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5.0÷6=0,6÷0=0.(判断对错)理由:.【答案】×;0做除数无意义.【解析】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所以0÷6=0;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以这样想:0和0相乘得不到6;因为0和0相乘不可能得6,所以6÷0=0的说法错误.解答:解:0÷6=0是正确的,但是6÷0=0是错误的;理由:0做除数无意义;故答案为:×;0做除数无意义.点评:解决此题要明确: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无意义;因为0做除数要么得不到商,要么得不到准确的商.三、选择题1.325÷6的商的最高位是()A.个位 B.十位 C.百位【答案】B【解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当被除数的最高位等于可大于除数时,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325÷6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所以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是两位数,所以商的最高位是十位.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位除起.A.低 B.高 C.个【答案】B【解析】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解答: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算起.故选:B.点评:根据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3.30的2倍是60,60是2的()倍.A.15 B.30 C.60【答案】B【解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用60除以2可求出60是2的多少倍.据此解答.解答:解:60÷2=30答:60是2的30倍.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计算方法的掌握.4.6除960得多少?正确列式是()A.6+960 B.6÷960 C.960÷6【答案】C【解析】根据除法算式的读法可知6除960的列式是960÷6,据此解答.解答:解:960÷6=160故选:C.点评:除法算式有两种读法:(1)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2)读作除数除被除数.5.832÷4商是()A.28 B.280 C.208【答案】C【解析】求商,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解答即可.解答:解:832÷4=208,所以商是208;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在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四、解答题1.画一画.(1)在☆的东南面画△.(2)在☆的西北面画○.(3)在☆的西面画■.(4)在☆的东北面画□.【答案】【解析】依据八个方位的相对,即东对西,南对北,东南对西北,东北对西南,这是基本的常识,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2.小东从家到超市应该怎么走?小丽怎么走才能到小红家?【答案】从小东家去超市的线路图:首先向东行驶到达银行,然后向南行驶到达超市;从小丽家到小红家的路线图:首先向西行驶到达银行,在向南行驶到达超市;最后向东行驶到达外小红家.【解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从小东家去超市的线路图:首先向东行驶到达银行,然后向南行驶到达超市;从小丽家到小红家的路线图:首先向西行驶到达银行,在向南行驶到达超市;最后向东行驶到达外小红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应用.3.3只小猴共摘了405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摘了多少个桃子?【答案】平均每只猴子摘了135个桃子.【解析】由题意知:用共摘桃子的总个数除以小猴只数即可得到平均每只猴子摘的桃子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05÷3=135(个)答:平均每只猴子摘了135个桃子.点评:此题考查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4.李奶奶用910元买了7双运动鞋,平均每双运动鞋多少元?【答案】平均每双运动鞋130元.【解析】用花的总钱数除以数量即得一双运动鞋的单价,列式910÷7.解答:解:910÷7=130(元)答:平均每双运动鞋130元.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5.水果店运进600千克甜桃,卖了240千克,剩下的每6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答案】可以装60箱.【解析】根据题意,运进600千克甜桃,减去已经卖了240千克,就是剩下的重量,然后再除以每箱的重量6千克即可.解答:解:(600﹣240)÷6=360÷6=60(箱)答:可以装60箱.点评:关键是求出剩下的重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6.光明小学有389名学生要去春游,租9辆限乘45人的客车够坐吗?【答案】租9辆车够用.【解析】每辆车准乘45人,所以只要用总人数去除以每辆车准乘人数即能知道需租几辆车.解答:解:389÷45=8(辆)…29(人);8+1=9(辆);答:租9辆车够用.点评:本题为有余数的除法,剩下29人用第九辆车.7.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其中儿童有多少人?【答案】其中儿童有152人.【解析】要求其中儿童有多少人,根据题意可知:把儿童的人数看作单位“1”,成人人数是其2倍,即儿童人数的(2+1)倍是456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456÷(2+1),=456÷3,=152(人);答:其中儿童有152人.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把儿童的人数看作1份,成人则是2份,进而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得出结论.五、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解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363÷6≈360÷6,485÷8≈480÷8,416÷7≈420÷7,712÷8≈720÷8.解答:解: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答案】101…1;132;156;180;5047;140【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1)405÷4=101 (1)(2)※924÷7=132验算:(3)780÷5=156(4)※900÷5=180验算:(5)721×7=5047(6)※420÷3=140验算:点评:主要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3.脱式计算.912÷6÷4893÷(2×4);(402+138)÷9.【答案】38;111.625;60【解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3)先算加法,再算除法.解答:解:(1)912÷6÷4=152÷4=38;(2)893÷(2×4)=893÷8=111.625;(3)(402+138)÷9=540÷9=60.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三篇)目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调研卷及答案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27的________倍是8.1,________的32倍是368.2、星期日,平平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早晨7:20从家出发,8:35到姥姥家,一共用了(______)小时(______)分钟.3、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
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4、把5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每份长_____。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边长为(______)厘米。
6、35名同学乘车,大车每车坐8人,小车每车坐4人,都坐大车需(_______)辆,都坐小车需(_______)辆。
7、一列火车本应10:40到达,结果因故晚点25分,这列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_____。
8、把5个周长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分米.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大象大约重5(______)。
(2)1个哈密瓜大约重2(_____)。
(3)沙发大约长18(______)。
(4)杯子的高大约是9(______)。
(5)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_____)。
(6)张东跑100米用了16(_____)。
10、今天学校的早餐有3种粥,4种主食。
乐乐从粥和主食中各选一种搭配自己的早餐,一共有(____)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B.50圈C.5小格2、两个数相加的和是226,如果其中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20,和是()A.196 B.216 C.236 D.2563、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A.8 B.12 C.54、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全国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一个数的4倍是64,这个数是,60是5的倍.2.一袋盐约重250 ,袋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 克.3.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4.272÷3,最高位在位.528÷4的十位上是.5.□30×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这时积是.6.□□÷□=10…2,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7.服装厂要做180套队服,已经做了50套,剩下的5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套.8.如图:★○○○○★○○○○★○○○○…★○○○○,第135个是.9.长方形的长是1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10.147÷3的商是位数,728÷7的商是位数.11.□27÷6,如果商是两位数,□可以填,如果商是三位数,□可以填.12.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杨涛排第3,从右往左数,钱辉排第4,杨涛和钱辉之间一共有人.13.林林有水果糖和奶糖共18块,如果吃掉8块奶糖,剩下的奶糖就和水果糖一样多,她原来有水果糖块,奶糖块.14.如图的长方形表示448,其中涂色部分表示.15.在横线上填上“<”、“>”或“=”.270÷3 90×0 0÷5 90÷5 100÷5 100÷2200×1 200÷1 158×0 0÷378 660÷6 110×1二、选择题1.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A.1 B.2 C.32.403除以一个一位数(0除外)的商()A.一定是三位数B.一定是两位数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3.428连续减4,最多可以减()次后等于0.A.107 B.170 C.174.以下算式中商是三位数,得数接近200的是()A.563÷2 B.591÷3 C.324÷85.627÷□的商是三位数,□可以填()A.大于6B.小于或等于6的数(0除外)C.所有的数都行6.正方形的周长等于140厘米,边长为()A.30厘米 B.35厘米 C.40厘米7.小强,小丽,小明三个小朋友比身高.小强比小丽矮2厘米,小丽比小明高1厘米.他们三人中,()最高.A.小强 B.小丽 C.小明8.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A.两端都放 B.只放一端 C.两端都不放9.华华体重是25 ,身高是125 .A.dm B.cm C.g D.kg.10.图中甲、乙两部分的周长()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三、判断题1.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判断对错)2.546÷5,十位上应该商0.(判断对错)3.从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是长方形宽的4倍.(判断对错)4.一个西瓜等于3个菠萝的重,一个菠萝等于6个苹果的重,一个西瓜等于18个苹果的重.(判断对错)5.小东的体重是25kg,身高是137dm.(判断对错)6.600÷3÷3=600÷6.(判断对错)四、计算题1.口算330÷3= 800÷4= 963÷3= 88÷4=60×6= 58+9= 0÷475= 555÷5=70÷5= 0×0= 82﹣9= 0×475=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09÷4= 545÷5= 915÷8=175÷7= 507÷3= 870÷6=706÷8= 157÷7= 504÷5=五、解答题1.学校有768本图书,现平均分给6个级,每个级各得多少本?2.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带着325个森林小动物坐车去春游,每辆车只能坐5人,他们至少需要几辆车才能坐完?3.服装价格表(2)小华的妈妈有300元钱,买了一件羽绒服,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件儿童上衣?4.三年级(1)班全体学生去种树,第一天种413棵,第二天种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比第二天少种62棵,第四天种的只有第三天的一半,第四天种了多少棵树?5.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全国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一个数的4倍是64,这个数是,60是5的倍.【答案】16,12.【解析】(1)求一个数的4倍是64,求这个数,就用64除以4即可;(2)求60是5的几倍,就是求60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求解即可.解:(1)64÷4=16答:这个数是16.(2)60÷5=12答:60是5的 12倍.故答案为:16,12.【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2.一袋盐约重250 ,袋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 克.【答案】克,4,1000.【解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袋盐约重用“克”做单位,1千克=1000克,多少袋约重1千克,用1000÷250=4袋.解:1千克=1000克,1000÷250=4(袋)答:一袋盐约重250 克,4袋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1000克.故答案为:克,4,1000.【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3.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答案】四,三.【解析】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解:999×9=8991;8991是四位数;100×1=100;100是三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故答案为:四,三.【点评】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积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进而求解.4.272÷3,最高位在位.528÷4的十位上是.【答案】十,3.【解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商,再进行解答即可.解:272÷3=90…2,所以商的最高位在十位;528÷4=132,所以商的十位上是3.故答案为:十,3.【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5.□30×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这时积是.【答案】4,1290.【解析】□30×3,要使积是四位数,需(1)百位上的数□和3乘积满十,或者(2)十位上的数3与3的乘积满十,再进一后,与□与3的乘积的和满十,据此可判:要使□30×3的积是四位数,且□里最小,应符合(1)的条件,据此即可解答.解:依据分析可得:430×3=1290,答:□里最小填4,这时积是1290.故答案为:4,1290.【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满足题干要求的不同情况,再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解答.6.□□÷□=10…2,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答案】32.【解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可知:因为余数是2,除数最小是3;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最小,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解答即可.解:除数最小是:2+1=3被除数是:10×3+2=30+2=32答:被除数是32.故答案为:3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除数最小为:余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7.服装厂要做180套队服,已经做了50套,剩下的5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套.【答案】26.【解析】先用队服的总套数减去50套,求出剩下的套数,再用剩下的套数除以剩下做的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做几套.解:(180﹣50)÷5=130÷5=26(套)答:平均每天做 26套.故答案为:26.【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剩下的套数,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可求解.8.如图:★○○○○★○○○○★○○○○…★○○○○,第135个是.【答案】▲【解析】“★○○○○”这样的7个图形看成一组,用135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就是这组的第几个,由此求解.解:★○○○○7个图形看成一组;135÷7=19 (2)余数是2,那么第135个图形就是第20组的第2个,是▲.答:第135个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总数量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一组,还余几,然后根据余数进行推算.9.长方形的长是1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答案】7,42.【解析】宽是长的一半,那么宽就是14÷2=7(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求解.解:14÷2=7(厘米)(14+7)×2=21×2=42(厘米)答:宽是 7厘米,周长是 42厘米.故答案为:7,42.【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解.10.147÷3的商是位数,728÷7的商是位数.【答案】两,三.【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解:(1)147÷3中,1<3,所以第一位商要商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2)728÷7中,7=7,所以第一位商商在百位上,商是三位数.故答案为:两,三.【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11.□27÷6,如果商是两位数,□可以填,如果商是三位数,□可以填.【答案】1、2、3、4、5,6、7、8、9.【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解:□27÷6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6,□里面可以填:1、2、3、4、5;要使商是三位数,那么□≥6,□可以填 6、7、8、9.故答案为:1、2、3、4、5,6、7、8、9.【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12.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杨涛排第3,从右往左数,钱辉排第4,杨涛和钱辉之间一共有人.【答案】13.【解析】从左往右数,杨涛排第3,即包括杨涛在内左边有3人;从右往左数,钱辉排第4,即包括钱辉在内右边有4人,要求杨涛和钱辉之间一共有几人,用20﹣3﹣4计算即可.解:20﹣3﹣4=13(人),答:杨涛和钱辉之间一共有13人.故答案为:13.【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左往右数,或从右往左数,杨涛和钱辉的位置.13.林林有水果糖和奶糖共18块,如果吃掉8块奶糖,剩下的奶糖就和水果糖一样多,她原来有水果糖块,奶糖块.【答案】5,13.【解析】因为吃掉8块奶糖后,水果糖的数量没有变化,又知此时剩下的奶糖就和水果糖一样多,所以用总数减去8,再除以2就是水果糖的数量,进而解决问题.解:(18﹣8)÷2=10÷2=5(块)18﹣5=13(块)答:她原来有水果糖5块,奶糖13块.故答案为:5,13.【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抓住水果糖的数量没有变化这一关键条件,先求出水果糖的数量,解决问题.14.如图的长方形表示448,其中涂色部分表示.【答案】112.【解析】把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为8份,阴影部分是2份,占总的,就是求448的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解:如图:448×=112;故答案为:112.【点评】此意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5.在横线上填上“<”、“>”或“=”.270÷3 90×0 0÷5 90÷5 100÷5 100÷2200×1 200÷1 158×0 0÷378 660÷6 110×1【答案】>,<,<,=,=,=.【解析】先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按照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解:(1)因为270÷3=90,90×0=0,90>0,所以270÷3>90×0;(2)因为0÷5=0,90÷5=18,0<18,所以0÷5<90÷5;(3)因为100÷5=20,100÷2=50,20<50,所以100÷5<100÷2;(4)因为200×1=200,200÷1=200,200=200,所以200×1=200÷1;(5)因为158×0=0,0÷378=0,0=0,所以158×0=0÷378;(6)因为660÷6=110,110×1=110,110=110,所以660÷6=110×1.故答案为:>,<,<,=,=,=.【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都是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算式的大小.二、选择题1.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A.1 B.2 C.3【答案】A【解析】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三位数,这说明这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不能小于2,据此即可解答.解:因为: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三位数,所以:这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不应该小于2,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商和除数的特点,判断被除数的取值范围的掌握情况.2.403除以一个一位数(0除外)的商()A.一定是三位数B.一定是两位数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答案】C【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百位上的数字去除以一位数,看够不够除,就是说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数字比较,如果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就够除,商写在百位上,就是一个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小,就要用百位和十位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去除以一位数,商要写在十位上,就是一个两位数;据此解答.解: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如:403÷4=100…3,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如:403÷5=80 (3)所以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3.428连续减4,最多可以减()次后等于0.A.107 B.170 C.17【答案】A【解析】428连续减4,最多可以减多少次后等于0,也就是428里面有几个4,就要减去几次.解:428÷4=107.答:428连续减4,最多可以减107次后等于0.故选:A.【点评】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4.以下算式中商是三位数,得数接近200的是()A.563÷2 B.591÷3 C.324÷8【答案】B【解析】分别把各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A、563÷2≈560÷2=280,B、591÷3≈600÷3=200,C、324÷8≈320÷8=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估算,比较简单,只要灵活计算即可.5.627÷□的商是三位数,□可以填()A.大于6B.小于或等于6的数(0除外)C.所有的数都行【答案】B【解析】627÷□的商是三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6大于或等于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627÷□的商是三位数,6≥□,也就是□里面可以填小于或等于6的数,由于0不能做除数,所以0除外.故选:B.【点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是两位数.6.正方形的周长等于140厘米,边长为()A.30厘米 B.35厘米 C.40厘米【答案】B【解析】因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由此代入数据求解即可.解:140÷4=35(厘米)答:边长为35厘米.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周长公式,做到灵活运用.7.小强,小丽,小明三个小朋友比身高.小强比小丽矮2厘米,小丽比小明高1厘米.他们三人中,()最高.A.小强 B.小丽 C.小明【答案】B【解析】“小强比小丽矮2厘米”,那么小丽就比小强高,“小丽比小明高1厘米”,小丽也比小明高,所以小丽最高.解:“小强比小丽矮2厘米”,所以:小丽就>小强,“小丽比小明高1厘米”,所以:小丽>小明,所以小丽最高.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中对三人身高的描述,分别找出小强、小明与小丽之间的关系,从而求解.8.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A.两端都放 B.只放一端 C.两端都不放【答案】A【解析】盆的间隔数是:30÷2=15(个),因为16﹣15=1(盆),所以两端都放;据此解答.解:30÷2=15(个),因为16﹣15=1(盆),即间隔数比盆数少1,所以两端都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间隔数=距离÷间距;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9.华华体重是25 ,身高是125 .A.dm B.cm C.g D.kg.【答案】DB【解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华华体重用“千克”做单位;可知计量身高用“厘米”做单位.解:华华体重是25 千克,身高是125 厘米;故选:D,B.【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0.图中甲、乙两部分的周长()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答案】C【解析】把图形右上角的折线部分向上、向右平移,则原图形的周长就等于外围长方形的周长,由图意可知: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据此解答.解:把图形右上角的折线部分向上、向右平移,则原图形的周长就等于外围长方形的周长,如下图:因为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曲线部分是二者的公共边长,从而轻松求解.三、判断题1.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此类问题可以利用举例子的方法进行判断.解:例如100÷4=25,20÷5=4,320÷80=4,1000÷8=125,被除数的末尾有0,但是商的末尾没有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利用举反例的方法做此类判断题目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2.546÷5,十位上应该商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计算出546÷5的商,再进行判断.解:546÷5=109 (2)商的十位是0,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计算方法,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3.从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是长方形宽的4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而正方形的周长又等于边长乘4,即周长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周长是长方形宽的4倍.依此即可作出解答.解:从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由于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周长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周长是长方形宽的4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4.一个西瓜等于3个菠萝的重,一个菠萝等于6个苹果的重,一个西瓜等于18个苹果的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一个西瓜等于3个菠萝的重,一个菠萝等于6个苹果的重,则3个菠萝等于(6×3)个苹果的重,所以一个西瓜等于18个苹果的重;由此判断即可.解:一个西瓜等于3个菠萝的重,一个菠萝等于6个苹果的重,一个西瓜等于18个苹果的重.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求出一个梨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5.小东的体重是25kg,身高是137dm.(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东的体重用“千克”做单位;可知计量小东的身高用“厘米”做单位.解:小东的体重是25kg,身高是137cm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600÷3÷3=600÷6.(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计算出600÷3÷3的结果,再计算出600÷6的结果,再比较.解:600÷3÷3=200÷3=600÷6=100<100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求解:600÷3÷3=600÷(3×3)=600÷9,再与600÷6比较即可判断.四、计算题1.口算330÷3= 800÷4= 963÷3= 88÷4=60×6= 58+9= 0÷475= 555÷5=70÷5= 0×0= 82﹣9= 0×475=【答案】330÷3=110 800÷4=200 963÷3=321 88÷4=2260×6="360" 58+9=67 0÷475=0 555÷5=11170÷5=14 0×0=0 82﹣9=73 0×475=0【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解:330÷3=110 800÷4=200 963÷3=321 88÷4=2260×6=360 58+9=67 0÷475=0 555÷5=11170÷5=14 0×0=0 82﹣9=73 0×475=0【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09÷4= 545÷5= 915÷8=175÷7= 507÷3= 870÷6=706÷8= 157÷7= 504÷5=【答案】(1)409÷4=102 (1)(2)545÷5=109(3)915÷8=114 (3)(4)175÷7=25(5)507÷3=169(6)870÷6=145(7)706÷8=88 (2)(8)157÷7=22 (3)(9)504÷5=100 (4)【解析】根据除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1)409÷4=102 (1)验算:(2)545÷5=109验算:(3)915÷8=114 (3)验算:(4)175÷7=25验算:(5)507÷3=169验算:(6)870÷6=145验算:(7)706÷8=88 (2)验算:(8)157÷7=22 (3)验算:(9)504÷5=100 (4)验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五、解答题1.学校有768本图书,现平均分给6个级,每个级各得多少本?【答案】128本.【解析】求每个级可以分得的本数,就是把768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几,用除法求解.解:768÷6=128(本)答:每个级各得128本.【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几,用除法求解.2.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带着325个森林小动物坐车去春游,每辆车只能坐5人,他们至少需要几辆车才能坐完?【答案】66辆【解析】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带着325个森林小动物,总数就是(325+3)人,每辆车只能坐5人,求需要车的辆数,就是求(325+3)人里面有多少个5人,由此用除法求解即可.解:(325+3)÷5=328÷5=65(辆)…3(人)余下的3人还需要1辆车,65+1=66(辆)答:他们至少需要66辆车才能坐完.【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列式求解,注意余下的人数无论多少都需要增加1人.3.服装价格表(2)小华的妈妈有300元钱,买了一件羽绒服,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件儿童上衣?【答案】15倍;5件【解析】用一件成人上衣的价格除以一件儿童上衣价格,即可得解.运用总钱数减去减去羽绒服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一件儿童上衣价钱即可.解:(1)90÷6=15(倍)答:一件成人上衣的价钱是一件儿童上衣价钱的15倍.(2)(300﹣270)÷6=30÷6=5(件)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5件儿童上衣.【点评】此题主要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4.三年级(1)班全体学生去种树,第一天种413棵,第二天种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比第二天少种62棵,第四天种的只有第三天的一半,第四天种了多少棵树?【答案】382棵【解析】第二天种的是第一天的2倍,则第二天种413×2=826棵;第三天比第二天少种62棵,根据减法的意义,用第二天种的棵数减去62棵就是第三天种的棵数;第四天种的只有第三天的一半,用第三天重的棵数除以2即可解答.解:(413×2﹣62)÷2=(826﹣62)÷2=764÷2=382(棵);答:第四天种了382棵树.【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计算出求出第二天种树的棵数,进而根据数量间的关系解答即可.5.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答案】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解析】因为总人数不变,先用“92÷2”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然后加上3即一班的人数;减去3即二班的人数;由此解答即可.解:92÷2=46(人)一班:46+3=49(人)二班:46﹣3=43(人)答: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点评】抓住两个班总人数不变,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_____。
4、一条裤子9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3倍,一件上衣大约___元.(填整百数)5、把2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____)厘米。
6、把16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____)厘米。
7、在里填上“>”“<”或“=”。
100秒1分半小时40分2时120分180-9880 34+78120 249110+1408、一个加数是413,另一个加数是578,和是_____;被减数是400,减数是319,差是_____.9、在横线上填上“>”“<”或“=”。
25+15________25+51 120+30________80+70 300分钟________3小时76-12________76+12 60-14________60-41 100秒________1分10、有6个人,每2个人要握一次手,共要握(____)次手。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100块钢板摞起来厚度大约是1米,1亿块钢板摞起来大约高()米.A.1000000 B.100000 C.10000 D.10002、芳芳的爸爸、妈妈陪她去看电影.电影院一排有20个座位,他们要一起坐在同一排,共有()种不同的坐法.A.18 B.54C.1083、小静有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可以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A.3 B.6 C.5 D.04、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B.50圈C.5小格5、我们通常所用的A4纸,又称16开纸,长约30厘米,宽21厘米,那么一张A4纸周长约为()A.62厘米B.51厘米C.102厘米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月考评价测试卷一(考查范围:1,2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填。
(21分)1.早晨,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太阳从()方落下。
2.当你面向东方时,右边是()方,左边是()方。
3.冬冬站在小树的东面,小树在冬冬的()面。
4.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6.504除以4,商是()。
7.508÷3的商是()位数。
8.求88里面有多少个8,列成算式是()。
9.2000÷8的商的末尾有()个0,702÷7的商的末尾有()个0。
二、我会选。
(10分)1.小明家在学校的南面,学校在小明家的()。
A.东面B.西面C.北面D.南面2.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算起。
A.最低位B.最高位C.第三位D.第二位3.876÷□,若商是三位数,则□里最大能填()。
A.7B.8C.9D.64.学校大门朝西开,走进大门左转是教学楼,右转是操场。
教学楼在操场的()面。
A.东B.北C.南D.西5.□÷6=47……□,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应该是()。
A.429B.287C.282D.无法确定三、我会判。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分)1.808÷8=11 ()2.721÷9估算的结果是80。
()3.面向东北站着,正面是东北,背面是东南。
()4.200÷8的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
()5.吹东风时,烟囱冒出的烟往西面飘。
()四、我会算。
(30分)1.口算。
(6分)5400÷9=80÷4=4500÷5=200÷4=150÷3=270÷9=280÷4=120÷6=0÷5=5500÷5=3200÷8=400÷5=2.估算。
全国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计算题口算.800÷4= 640÷8= 350÷7= 220×3=620﹣80= 480÷6= 280÷4= 460+40=240÷6= 450+55= 0÷300= 4×25=二、填空题1.625除以5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2.254里面最多有个3,618里面最多有个4.3.要使2□2÷2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也可以填.4.估计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几十多或几百多.207÷5 .59÷2 .800÷7 .768÷3 .5.从8时到12时,王师傅共加工3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个零件.三、选择题1.3只燕子4天吃害虫600只,1只燕子4天吃害虫只,3只燕子1天吃害虫只.A.50B.200C.150.2.要使□67÷5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A.5~9 B.1~5 C.1~43.李老师4分钟打4百多个字;王老师7分钟打6百多个字.谁打字的速度快一些?()A.李老师 B.王老师 C.没办法比四、解答题1.买3盒一共用了216元,每枝的价钱是多少元?2.3个花坛里一共栽了144棵月季花.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同样多.平均每个花坛里黄色的月季花有多少棵?全国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计算题口算.800÷4= 640÷8= 350÷7= 220×3=620﹣80= 480÷6= 280÷4= 460+40=240÷6= 450+55= 0÷300= 4×25=【答案】800÷4=200 640÷8=80 350÷7=50 220×3=660620﹣80=540 480÷6=80 280÷4=70 460+40=500240÷6=40 450+55=505 0÷300="0" 4×25=100【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800÷4=200 640÷8=80 350÷7=50 220×3=660620﹣80=540 480÷6=80 280÷4=70 460+40=500240÷6=40 450+55=505 0÷300=0 4×25=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二、填空题1.625除以5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答案】三,百.【解析】根据题意,由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625÷5的商,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625÷5=125;125是三位数,最高位在百位上;所以,625÷5的商是三位数,最高位在百位上.故答案为:三,百.【点评】关键是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它们的商,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254里面最多有个3,618里面最多有个4.【答案】84,154.【解析】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是一种包含除法;据此解答.解:254÷3=84(个)…2;618÷4=154(个)…2;答:254里面最多有84个3,618里面最多有154个4.故答案为:84,154.【点评】此题考查整数除法及运用,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要使2□2÷2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也可以填.【答案】1或0【解析】2□2÷2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2除以2商1,没有余数,那么只要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比2小这一位上就要商0.解:只要□中数字比2小,商的中间就有0,所以,□中数字可以是:0或1;故答案为:1或0.【点评】计算整数的除法时,当哪一位上的数字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最高位除外).4.估计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几十多或几百多.207÷5 .59÷2 .800÷7 .768÷3 .【答案】40,20,100,200.【解析】(1)207÷5先用百位上的数字2与5比较,2比5小,不够除,再用20除以5,商是4,应在十位上,所以商应是40多;所以207÷5的商应在十位上,商应是40多;(2)59÷2先用十位上的数字5与2比较,5比2大,所以4除以2的商应在十位上,商应是20多(3)800÷7先用百位上的数字8与7较,8比7大,所以800除以7的商应在百位上,商应是100多;(4)768÷3先用百位上的数字7与3较,7比3大,所以768除以3的商应在百位上,商应是200多.解:207÷5的商是40多;59÷2的商是20多;800÷7的商是100多;768÷3的商是200多;故答案为:40,20,100,200.【点评】整数除法判断商的最高位的方法:看被除数的前几位比除数大,商的最高位就商在第几位上.5.从8时到12时,王师傅共加工3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个零件.【答案】80.【解析】从8时到12时是4个小时,做了320个零件,那么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320÷4,计算即可.解:320÷(12﹣8),=320÷4,=80(个).答:平均每小时加工80个零件.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选择题1.3只燕子4天吃害虫600只,1只燕子4天吃害虫只,3只燕子1天吃害虫只.A.50B.200C.150.【答案】B,C【解析】(1)依据1只燕子4天吃害虫只数=3只燕子4天吃害虫只数÷燕子只数即可解答,(2)依据3只燕子1天吃害虫只数=3只燕子4天吃害虫只数÷天数即可解答.解:(1)600÷3=200(只),答:1只燕子4天吃害虫200只;(2)600÷4=150(只),答:3只燕子1天吃害虫150只,故答案依次为:B,C.【点评】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解答,是本题考查知识点.2.要使□67÷5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A.5~9 B.1~5 C.1~4【答案】C【解析】要使□67÷5商是两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5,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要使□67÷5商是两位数,□<5,那么□里可以填1、2、3、4.故选:C.【点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否则是三位数.3.李老师4分钟打4百多个字;王老师7分钟打6百多个字.谁打字的速度快一些?()A.李老师 B.王老师 C.没办法比【答案】A【解析】要想知道谁打字的速度快一些,用各自的工作量除以各自的工作时间,求出结果后比较即可.解:4百=400,6百=600;李老师的速度:400÷4=100(个);王老师的速度:600÷7≈86(个);因为100>86,所以李老师的速度快.故选:A.【点评】此题采用了工程问题的解法,运用了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四、解答题1.买3盒一共用了216元,每枝的价钱是多少元?【答案】18元【解析】一盒有4枝,先用216元除以3盒,求出每盒的钱数,再用每盒的钱数除以4枝,即可求出每枝的钱数.解:216÷3÷4=72÷4=18(元)答:每枝的价钱是18元.【点评】本题考查了数量关系:单价总价÷数量,也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枝,再用总钱数除以总枝数,列式为:216÷(3×4).2.3个花坛里一共栽了144棵月季花.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同样多.平均每个花坛里黄色的月季花有多少棵?【答案】24棵【解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先求出每个花坛里面栽了几棵月季花:144÷3=48棵,因为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同样多,所以再除以2,即可得出黄色的月季花的棵数.解:144÷3÷2=24(棵)答:平均每个花坛里黄色的月季花有24棵.【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求平均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一列火车本应10:40到达,结果因故晚点25分,这列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_____。
2、我们学过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沿着长80米,宽35米的操场跑了4圈,一共跑了(_______)米。
4、妈妈今年27岁,小丽今年3岁,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丽的(_____)倍。
5、把5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每份长_____。
6、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7、□28÷7,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____,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___。
8、如果时钟现在是18时整,那么分针旋转144圈后是(______)时。
9、_____个12是300,_____是36的12倍.10、甲、乙、丙、丁4个人参加乒乓球小组赛,每2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____)场。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a+b)+c=a+(b+c)运用了加法的()A.结合律B.分配律C.交换律和结合律2、火车下午3:15出发,路上用了4小时35分钟,()到达。
A.凌晨1时B.凌晨1时20分C.晚上7时50分D.晚上8时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计算。
A.加法B.乘法C.除法4、小英的座位在小华的南面,小宋的座位在小英的东面,那么小华的座位在小宋的()。
A.东南面B.西南面C.东北面D.西北面5、小明有4本不同的课外书,他想从中选出2本,他有( )种选法。
A.8 B.6 C.9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0分)1、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2、因为22=2×2,所以a2=a×2。
()3、估算643÷8时,把643看成640比较接近准确值。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把2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____)厘米。
2、如果时钟现在是18时整,那么分针旋转144圈后是(______)时。
3、时针走1圈是(_________)小时,分针走1圈是(______)分钟,秒针走1圈是(_______)秒。
4、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140,比乙数大170,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5、方向是两两相对的,西与________相对,________与南相对,东南与________相对,西南与________相对。
6、用三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分米。
7、笑笑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0页,那么她第三天应该从第_____页看起。
8、我们学过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_________)元。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吨-300千克=(____)千克4千米=(____)米280毫米+520毫米=(____)厘米=(____)分米3分=(____)秒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小英的座位在小华的南面,小宋的座位在小英的东面,那么小华的座位在小宋的()。
A.东南面B.西南面C.东北面D.西北面2、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A.90 B.19 C.9093、小敏跳绳110下的时间大约是1()。
A.小时B.分钟C.秒4、轮船向北偏东60°航行,因有紧急任务,按顺时针方向调头90°去执行任务,那么这时轮船的航行方向是()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5、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三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1千米等于多少米?A. 100B. 1000C. 10000D. 1000003. 下列哪个图形是四边形?A. 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形D. 椭圆形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3C. 14D. 155.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4D. 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加1等于3。
()2. 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正方形。
()3. 2的倍数都是偶数。
()4.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倍。
()5. 0是自然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 + 2 = _______2. 5 3 = _______3. 2 × 4 = _______4. 8 ÷ 4 = _______5. 9 + 5 = _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2的倍数的前5个数。
2. 请写出3的倍数的前5个数。
3. 请写出4的倍数的前5个数。
4. 请写出5的倍数的前5个数。
5. 请写出6的倍数的前5个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小华买了4支铅笔,每支铅笔1元,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请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请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数列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2, 4, 6, 8, 10,2. 请分析下列数列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1, 3, 5, 7, 9,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剪刀和纸制作一个正方形。
2. 请用剪刀和纸制作一个长方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审定版(三篇)目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审定版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新版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审定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星期日,平平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早晨7:20从家出发,8:35到姥姥家,一共用了(______)小时(______)分钟.2、一个正方形的,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___)米。
3、一个加数是413,另一个加数是578,和是_____;被减数是400,减数是319,差是_____.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吨-300千克=(____)千克4千米=(____)米280毫米+520毫米=(____)厘米=(____)分米3分=(____)秒5、长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相对的两条边互相(_____)。
6、把5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每份长_____。
7、一台电风扇185元,一个微波炉412元,电风扇的价钱比微波炉大约便宜(_____)元。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卡车的载质量是5(____)。
爷爷早上深呼吸一次用2(____)。
一张身份证厚约1(____)。
丽丽做作业用了30(____)。
武广高铁列车每小时运行250(____)。
黑板长20(____)。
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
10、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140,比乙数大170,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要使450×□的积末尾有两个0,□里最小应填()A.2 B.4 C.8 D.9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安徽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8+12÷4应先算法,再算法,计算结果是.2.180的6倍是,120是6的倍.3.比210多325 的数是,比746少232 的数是.4.张叔叔上周末出租车的里程表读数为569千米,本周末读数为968千米,本周行驶路程为千米.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48分米,它的边长是.6.400×5的积末尾有个0;7×100的积的末尾有个0.7.站在不同的位置长方形纸盒,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8.45×7的积是位数.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A.16 B.128 C.25610.谁看到的?填一填.二、判断题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2.(5+3)×1的结果是8..(判断对错)3.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判断对错)4.56﹣28+12=16..(判断对错)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判断对错)6.0+2+3+4+5<0×2×3×4×5.(判断对错)三、选择题1.计算54÷(6+3)时,应先算()A.54÷6 B.6+3 C.54÷32.一根铁丝长350米,第一次用去126米,第二次用去20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为()A.350﹣126+207 B.126+207 C.350﹣(126+207)3.一个汉堡包15元,买3个汉堡包,付了100元,应找回()元.A.5 B.55 C.824.850×8的积的末尾有()0.A.2个 B.3个 C.4个四、计算题1.口算.20×4= 300÷3= 2000÷4= 800×7=3×402= 120÷2= 0×504= 1×421=2.竖式计算400﹣245+517216×4490×3607×5.3.脱式计算.126﹣96÷34×(92+28)105×(2×5)(60﹣32)÷4.4.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五、解答题1.列式计算.2.自然保护区有黑天鹅45只,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3.一根铁丝长48厘米,小明把它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开,又有150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5.国庆假期小强一家要从天津到石家庄旅游.如图是沈阳到石家庄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2)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安徽三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28+12÷4应先算法,再算法,计算结果是.【答案】除,加,31.【解析】根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填空即可.解:28+12÷4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计算结果是:28+12÷4=28+3=31故答案为:除,加,31.【点评】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如果算式中同时含有一级运算与二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如果只有同级运算,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能简算的要简算.2.180的6倍是,120是6的倍.【答案】1080,20.【解析】要求180的6倍是多少,用180×6;要求120是6的几倍,用120÷6.解:180×6=1080;120÷6=20.答:180的6倍是1080,120是6的20倍.故答案为:1080,20.【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3.比210多325 的数是,比746少232 的数是.【答案】535,514.【解析】比210多325的数用210加上325进行计算,比746少232的数用746减去232的数进行计算即可.解:210+325=535746﹣232=514答:比210多325 的数是 535,比746少232 的数是 514.故答案为:535,514.【点评】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张叔叔上周末出租车的里程表读数为569千米,本周末读数为968千米,本周行驶路程为千米.【答案】399.【解析】用这周末的读数减去上周末的读数,就是这一周行驶的路程.解:968﹣569=399(千米)答:本周行驶路程为 399千米.故答案为:399.【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用,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48分米,它的边长是.【答案】12分米.【解析】由“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得“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将数据代入此关系式即可求解.解:48÷4=12(分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分米.故答案为:12分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6.400×5的积末尾有个0;7×100的积的末尾有个0.【答案】3,2.【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400×5与7×10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400×5=2000;2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400×5的积末尾有3个0;7×100=700;700的末尾有2个0;所以,7×100的积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3,2.【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7.站在不同的位置长方形纸盒,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答案】3个【解析】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形纸盒,可能看到一个面,二个面,三个面,据此解答.解:站在不同的位置长方形纸盒,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点评】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因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物体的面是不同的.8.45×7的积是位数.【答案】三【解析】先计算出45×7的积,再判断.解:45×7=315;积是315,是三位数.故答案为: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A.16 B.128 C.256【答案】A【解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那么边长=周长÷4,据此解答.解:64÷4=16(米),答:它的边长是16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10.谁看到的?填一填.【答案】【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兰兰看到的是小动物的右面;红红看到的是小动物的左面,东东看到的是小动物的正面,据此即可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二、判断题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答案】(长+宽)×2.【解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得,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即可解答.解: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得: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故答案为:(长+宽)×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2.(5+3)×1的结果是8..(判断对错)【答案】√【解析】(5+3)×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由此求解.解:(5+3)×1=8×1=8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一个算式里面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3.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判断即可.解:在只含有同级运算的算式里,一般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里面,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故答案为:×.【点评】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56﹣28+12=16..(判断对错)【答案】×【解析】56﹣28+1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得出结果再与16比较即可判断.解:56﹣28+12=28+12=4040>16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运算的顺序,不要错用运算定律.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据此判断即可.解:根据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图形的周长,所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周长的定义,即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6.0+2+3+4+5<0×2×3×4×5.(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两边的算式,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解:0+2+3+4+5=140×2×3×4×5=00+2+3+4+5>0×2×3×4×5.所以原题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记住“0”在运算中的特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选择题1.计算54÷(6+3)时,应先算()A.54÷6 B.6+3 C.54÷3【答案】B【解析】计算54÷(6+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54÷(6+3)=54÷9=6是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6+3,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故选:B.【点评】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2.一根铁丝长350米,第一次用去126米,第二次用去20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为()A.350﹣126+207 B.126+207 C.350﹣(126+207)【答案】C【解析】要求剩下的,用原来的长度350米分别减去第一次用去的126米,第二次用去的207米,然后再进一步选择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350﹣126﹣207=17(米),答:这根铁丝还剩下17米.故选:C.【点评】要求剩下的,用原来的长度减用去的长度即可.3.一个汉堡包15元,买3个汉堡包,付了100元,应找回()元.A.5 B.55 C.82【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一个汉堡包的价格乘以3,求出3个汉堡包的价格;然后用100减去3个汉堡包的价格,求出应找回多少元即可.解:100﹣15×3=100﹣45=55(元)答:应找回55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4.850×8的积的末尾有()0.A.2个 B.3个 C.4个【答案】A【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850×8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850×8=68006800的积的末尾有2个0;故选:A.【点评】求两个数的乘积的末尾0的个数,先求出这两个数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四、计算题1.口算.20×4= 300÷3= 2000÷4= 800×7=3×402= 120÷2= 0×504= 1×421=【答案】20×4="80" 300÷3=100 2000÷4=500 800×7=56003×402=1206 120÷2=60 0×504=0 1×421=421【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20×4="80" 300÷3=100 2000÷4=500 800×7=56003×402=1206 120÷2=60 0×504=0 1×421=421【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竖式计算400﹣245+517216×4490×3607×5.【答案】672;864;1470;3035【解析】根据整数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400﹣245+517=672216×4=864490×3=1470607×5=3035【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法和乘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脱式计算.126﹣96÷34×(92+28)105×(2×5)(60﹣32)÷4.【答案】94;480;1050;7【解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1)126﹣96÷3=126﹣32=94(2)4×(92+28)=4×120=480(3)105×(2×5)=105×10=1050(4)(60﹣32)÷4=28÷4=7【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4.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答案】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梯形的周长是14分米.【解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高÷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4×4=16(厘米),(6+3)×2=18(厘米),(2+5)×4÷2=14(分米),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梯形的周长是14分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五、解答题1.列式计算.【答案】210本;372个.【解析】(1)由图可知,三年级三个班共捐书800本,其中三一班捐了276本,三二班捐了314本,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所捐总本数分别减去三一与三二捐的本数,即得三三班捐了多少本.(2)由图可知,卖出羽毛球198个,卖出的乒乓球比羽毛球少76个,根据减法的意义,卖出乒乓球198﹣76个,根据加法的意义,将卖出的羽毛球与乒乓球个数相加,即得共卖出多少个.解:(1)800﹣276﹣314=524﹣314=210(本)答:三三班捐了210本.(2)198﹣76+198=274+198=372(个)答:共卖出372个.【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线段图中所给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出正确算式解答.2.自然保护区有黑天鹅45只,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答案】5倍【解析】自然保护区有黑天鹅45只,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用减法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解:45÷(45﹣36)=45÷9=5;答: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5倍.【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3.一根铁丝长48厘米,小明把它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答案】12厘米【解析】根据题意知道48厘米是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由此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知道a=C÷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解:48÷4=12(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点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解决问题.4.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开,又有150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答案】264人【解析】用上午来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人数就是上午还剩下的人数,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这时的人数.解:256﹣142+150=114+150=264(人)答:这时滑雪场有264人.【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5.国庆假期小强一家要从天津到石家庄旅游.如图是沈阳到石家庄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2)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答案】397千米;【解析】(1)用沈阳﹣石家庄的距离减去沈阳﹣天津的距离,求出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即可;(2)根据沈阳﹣北京的距离是822千米,沈阳﹣石家庄的距离是1101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即可.解:(1)1101﹣704=397(千米)答:从天津到石家庄有397千米.(2)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注意根据图示,弄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根据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编写)一、填一填。
1.强强1分钟能读38个英语单词,9分钟大约能读()个英语单词。
2.在里填上“>”“<”或“=”。
29×401200 49×291500 33×2033×19+193.一种儿童读物,每本定价18元,买12本大概需要()元,实际需要()元。
4.粮油店运进5箱辣椒酱,每箱装10瓶,每瓶卖14元。
5箱一共可以卖()元;用200元买一箱,还剩()元。
5.假设成人的平均体重是68千克,11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填“没超载”或“超载”)6.照样子,填一填。
20:30 ________ 12:00 7:05晚上8:30 下午6:15 ________ ________7.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是()月()日,9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8.从五一劳动节到教师节一共经过了()天。
9.1997年2月份有()天,2000年上半年有()天,2016年全年共有()天。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1.几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可以用乘法计算。
()2.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121。
()3.0乘任何数都得0,1乘任何数都得任何数。
()4.叔叔家的小宝宝出生于2014年2月29日。
()5.7月是大月,8月是小月。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算式中,与37×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
A.74×30 B.370×6 C.307×62.一件上衣85元,一条裤子45元,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那么买12套衣服一共要花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85+45)×12 B.85×12+45 C.85+45×123.气象站从0时开始测量气温,每隔4小时测一次气温,第六次测量的时间是()。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二篇)目录: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一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摸底测试及答案二最新部编版年级数学下册第次月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的边长的_____倍.2、一个长方形,相邻两边长度的和是15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3、四边形有(____)条边,有(____)个角。
4、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7,小强错把除数看成是8,计算结果是36余5,正确的结果是(_____)。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平方米=(_____)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_____)平方分米(_____)平方分米=60平方米9平方分米=(_____)平方厘米200平方分米=(_____)平方米4000平方厘米=(_____)平方分米6、把5个周长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分米.7、甲、乙、丙、丁4个人参加乒乓球小组赛,每2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____)场。
8、35×60积的末尾有(_______)个0,120×80的积是(_______)。
9、丽丽从一楼走到五楼用了12秒,照这样她从一楼走到七楼用(_____)秒。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4米=(_____)分米80毫米=(_____)厘米3吨=(______)千克240秒=(_____)分5000米=(_____)千米100厘米=(____)米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是9厘米,它的宽是()。
A.23厘米B.41厘米C.7厘米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A.50×20 B.35×40 C.52×403、甲正方形的边长是乙正方形边长的3倍,甲正方形的面积是乙正方形面积的()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模拟题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模拟题及答案(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水平测试卷及答案(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四)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五)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六)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七)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八)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模拟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562÷7,商是_____位数,商大约是_____.2、下图是用边长均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周长是(____)厘米,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________分米。
4、280的7倍是_____.31个50相加是_____.5、工人叔叔将一根圆木锯成3段需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要将这根圆木锯成20段,需要(______)分钟。
6、7个1分米,就是7个_____米,是_____米.7、加法结合律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
8、时针走1圈是(_________)小时,分针走1圈是(______)分钟,秒针走1圈是(_______)秒。
9、煮熟一个饺子用10分钟,同时煮熟8个饺子要用_____分钟.10、现有3名男生和3名女生,欲从中各选派一个人参加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组队方案.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5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2、把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切成100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会填。
(共15分)
⒈2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积是()位数。
2.估算89×51,可以把89看作(),把51看作(),结果大约是()。
3.根据38×6=22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8×60=()380×()=2280
380×60=()38×()=22800
4、填表我能行。
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午7时36分
23:20
晚上8时35分
17:24
凌晨4时47分
09:38
下午3时50分
二.公正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0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只能是四位数。
()
2. 23×38的积大约事800。
()
3. 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积也扩大到10倍()
4.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
5.32×45和23×54 积一样大。
()
三计算。
1.口算(20分)
12×5= 15×6= 20×3= 30×5= 0+980=
0×8= 200×5= 33×3= 20+50×2= 90-30×3=
2.用竖式计算:(27分)
36×24= 24×54= 30×57=
32×15= 45×36= 37×27=
42×36= 27×51= 43×62=
三.脱式计算。
(24分)
600-22×13 125×8×3 (59+187)×3
495+15×23 (19+16)×27 34×7×8
四.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24分)
1。
李大叔家种了45颗桃树,平均每颗可收65千克桃,李大叔家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
2.我们想组织500名同学看电影,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能坐得下吗?
3.汉章希望小学有31个班,平均每个班有45人。
(1)汉章希望小学一共有多少人?
(2)如果男生有800人,女生有多少人?
4.火车每小时行96千米,小民乘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用了13时。
(1)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小民是7月5日下午7时乘火车从北京出发,他什么时候到达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