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A的玻璃纤维产品碳排放评价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270.35 KB
- 文档页数:6
不同结构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较王玉;张宏;董凌【摘要】From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election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s little as possibl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igh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material i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building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establishes the total life cycle of carbon accounting model. At the same time, to study the method of reduc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structure type, structural materials, this article from the heavy structure (steel structur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light structure (wood, light steel structure) of two different structure typ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material,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carbon emissions for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and contras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unit building area every year, light structure<heavy structure; Timberwork<light steel structure<steel structure<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选用对资源消耗尽可能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循环再利用率高的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是21世纪发展新型建筑体系的大趋势。
材料LCA 计算模型与评价方法1、 建立材料生产多工序过程的环境负荷累积模型和计算方法建立了原材料消耗(Rn)、能源消耗(En)和废弃物排放(Wn ,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三类环境因子累积模型,可以将材料生产流程中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归类比较,方便于比较不同材料产品或不同工艺间的各类环境影响。
∑∑∑==-=+=lj nj r jmg n i g ni g n i n r R cR 1,1,,,,11γoutng kg out eg lj innj inej mg n i g ni g n i n e eE cE ,11,1,,,,11∑∑∑∑===-=-+=γγ n r kr wr lg n g wg mg n i g ni g n i n w w W cW ,11,1,,,,11∑∑∑∑===-=-+=γγ定义环境负荷综合值 ELV:为解决不同工序或产品间环境负荷分配等定量评价难题, 提出综合相对环境指数IREI 计算式:∑∑===1,,2,151i i ii i E E IREI ωω2、建立我国材料矿产资源耗竭特征化模型和当量因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耗竭问题一直是生命周期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对矿产资源耗竭问题的研究,远不及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效应、酸化效应等问题。
结合中国资源特点,分析和研究更合理的评价方法,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特征化模型,是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进行本土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511i i,IISIs teel i,iE E ELV ρ1=∑iρ计算出43种非金属、58种金属矿资源特征化当量因子:皮江法炼镁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案例分析表明,由地域和资源状况差别导致的特征化结果的差异,将对资源耗竭评价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如果直接选取国外资源特征化因子进行评价,将无法反映我国资源耗竭的真实状况。
修正的CML 模型操作较简便,而且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强,能够覆盖不同的资源种类,具有普遍适用性。
基于LCA方法的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评估与推广作者:王晓莉等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2期摘要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得工业企业生产诱发的碳排放广受争议。
国际上已经采用针对产品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以产品加贴碳标签的形式引导全社会关注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
本文遵循国际惯例和先进计量标准,将LCA方法和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管理标准相互融合,构建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评估框架。
在该框架下,以尝试实施纯粮固态发酵型白酒碳标签的企业——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为案例,科学分解纯粮固态发酵型白酒生产的LCA流程,准确界定该企业白酒生产碳排放的计量范围,完成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数据搜集。
在保证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将研究区域界定为从谷物原材料投入白酒生产到白酒产品到达一个新的组织为止,功能单位为一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碳排放。
通过将LCA方法引入该企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过程,动态计量并掌握了2009-2012年该企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过程中各个特定阶段的碳排放量,最终锁定了与蒸酒蒸粮工艺密切相关的锅炉环节是引发企业生产碳排放的关键环节,而外购电力消耗是引发企业生产碳排放,形成产品碳足迹的次关键环节。
并建议企业在保持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技术创新减少废水排放的COD浓度。
籍此指明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低碳转型路径,为企业全面实施白酒碳标签,履行社会责任奠定决策基础。
更为将该企业低碳生产评估与碳减排的方法推广至我国工业企业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LCA;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评估;江苏汤沟中图分类号X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12-0074-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2.010研究表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81%-90%的碳排放均来源于石化能源的消耗[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浮法玻璃燃料对比分析张浩,王洪涛*,侯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建立了浮法玻璃从原料开采到产品出厂的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浮法玻璃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并对浮法玻璃生产过程采用不同燃料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浮法玻璃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是初级能源消耗、酸化和富营养化、可吸入无机物和全球暖化;主要的环境影响来自重油生产、玻璃生产、电力生产、纯碱生产和公路运输过程;当天然气作燃料时,浮法玻璃生命周期的初级能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可吸入无机物和全球暖化指标均优于重油;而石油焦粉作燃料时,浮法玻璃生命周期的初级能源消耗、富营养化、可吸入无机物和全球暖化指标都高于重油。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浮法玻璃;燃料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Float Glass Fuel in ChinaZHANG Hao,WANG Hongtao,HOU Ping(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Abstract: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loat glass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fuels, life cycle models of float glass, from raw materials extraction to glass production,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were primary energy demand(PED), 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 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and respiratory inorganics(RI), which were mainly caused by heavy oil production, float glass production, electricity production, soda production and road transportation. When natural gas was the fuel,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loat glass above were better than heavy oil.Furthermore, when petroleum coke powder was the fuel,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ing PED, EP, RI and GWP was better than heavy oil.Keywords:life cycle assessment; float glass; fuel1 引言玻璃工业作为基础性的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联系密切。
基于LCA的产品环境性能评价第一章:引言LCA(生命周期评价)是评价产品环境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LCA方法基于生命周期思维,考虑从原材料采集到废物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
LCA可以为产品设计、生产和消费提供有帮助的信息,从而同时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基于LCA的产品环境性能评价。
第二章:基于LCA的产品环境性能评价2.1 LCA分析的重要性LCA是评价产品环境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评价产品影响环境的框架。
LCA考虑了从原材料采集到废物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废物生成、污染物释放等方面,从而评估产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2 生命周期阶段LCA具有本质的生命周期思维,评估的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原材料采集、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
这四个阶段的每一步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LCA可以对每一步的影响进行量化。
2.3 LCA模型LCA模型是确定LCA评估重要参数的数学表达式。
为了开展LCA评价,需要先构建产品的LCA模型。
LCA模型包括功能单元、数据集、生命周期阶段、系统边界等方面。
通过LCA模型,可以对不同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并评估其重要贡献。
2.4 LCA分析的应用LCA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产品设计时,可以利用LCA评价方法对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发掘绿色设计的潜力。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LCA评价方法对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发掘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提高生产的可持续性。
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可以利用LCA评价方法对产品的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理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发掘消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
第三章:LCA方法的优缺点3.1 优点LCA方法具有全面、系统、科学的特点。
它考虑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能够对产品的环境性能进行量化评估,从而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LCA方法可以为产品设计、生产和消费提供有帮助的信息,从而提高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
基于LCA法的木结构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探讨中文摘要: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探讨了木结构建筑在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问题。
通过对典型木结构建筑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发现木材的碳储存能力是有效减少碳排放的关键。
本文提出了提高木材利用率、延长木结构建筑寿命等建议,为以后设计和建造木结构建筑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LCA metho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rbon emissions during the usage stage of timber structures.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timber structur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arbon storage capacity of timber is a key factori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timber utilization and prolonging the lifespan of timber structures, providing feasible references for fu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imber structures.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木结构建筑,碳排放,碳储存Introduction介绍生命周期评价(LCA)是按照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在建筑领域,LCA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建筑材料和系统的环境影响。
当然,木结构建筑因其可再生、可降解等特性,在环保方面拥有更佳的评价。
本文将重点探讨木结构建筑在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问题。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数据采集和分析本文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木结构建筑,采集了室内照明、供暖、通风、制冷等使用阶段数据。
船艇用玻璃钢材料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周晓森;张宇峰;高峰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研究》
【年(卷),期】2024()8
【摘要】玻璃钢(GFRP)因其质轻高强耐腐蚀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船艇壳体材料。
在我国船艇行业落实“双碳”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船艇”理念对船艇用玻璃钢材料的碳排放等环境负荷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采用面向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LCA),构建了船艇用玻璃钢材料从原料生产到废弃过程的分析模型。
结果表明:1 t船艇用玻璃钢材料的碳排放为5023.60 kg CO_(2)eq,原辅料生产、生产加工和废弃处置阶段占比分别为70.33%、14.55%和15.12%;原辅料生产阶段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树脂产品和玻纤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消费,废弃处置阶段开展废旧玻璃钢材料的综合利用将有助于碳减排。
根据上述结果,对船艇用玻璃钢材料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减碳路径提供了建议及成效分析。
【总页数】6页(P99-104)
【作者】周晓森;张宇峰;高峰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创绿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7.2
【相关文献】
1.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化集成管理体系研究
2.建造阶段碳排放量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影响分析
3.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分析
4.腐蚀防护对钢铁材料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影响:以钢质管道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量研究为例
5.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化集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考虑隐形碳排放的建材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2 重庆九格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400039摘要: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LCA),从确定建材的碳排放边界出发,建立了建材原料、运输、生产、使用到最后的拆除全过程的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特别是针对建材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折旧和管理产生的隐形碳排放进行了建模计算。
关键词:隐形碳排放;全生命周期方法;低碳原材料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中国作为世界建材生产大国,年生产消耗矿产资源可达70亿吨,耗煤超4亿吨,每年碳排放超过10亿吨[1]。
巨大的资源消耗及碳排放将不利于节能、减排,破坏生态环境,提高温室效应。
为控制能源排放,需构建一套有效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目前常用计算模型包括:实测法、物料衡算法、碳排放系数法和全生命周期法。
实测法是对污染源现场进行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进而计算出气体的排放量。
物料横算法源于质量守恒定律,即投入生产系统的物料质量等于产出物质的质量 [2]。
碳排放系数法(也称为“排放因子法”)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气体量的统计平均值,对统计数据不够详细的情况有较好的适用性[3]。
生命周期法“摇篮到坟墓”全过程对产品的碳排量进行分析,该方法分析透彻,更易追溯碳源。
然而现有建材碳排放测算模型没有对产品生产相关的管理、设备折旧等所涉及的隐性碳排放做出较为明确的边界界定,不利于全面准确的计算碳排放,提出有效措施控制碳排量。
因此有必要在全生命周期计算模型(LCA)基础上搭建一套考虑隐形碳排放因素的计算模型,全面追溯建材排放源及其组成比例,筛选关键影响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能源排放,对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考虑隐形谈碳排放的改进全寿命周期计算模型预测建材碳排放。
该模型不仅能够测算产品生产全阶段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还将计算系统边界延伸至与产品生产相关的管理、设备折旧等隐形碳排放计算。
这种广义计算模式,不仅测算范围更广、准确度更高,而且还可根据测算结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基于Process-Based LCA方法的我国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纪颖波;张祺;朱发东【摘要】This paper takes a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Shenyang as a case to study the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emission effect of prefabricated assembly of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 materialized stage of assembly hous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carbon emission path and carbon source of materialization stage are analyzed,and the calculation boundary of carbon emissions is determined.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carbon emission in materialized stage of assembly house are determined by Process-based LCA method,and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 in materialized stage of assembly hous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ub-process of materialization phase, data collection is conducted. Combined with carbon emission factor data which are released by IPCC and other agencies,application of calculation model is accomplished. Finally,carbon emission in materialized stage of the case house i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carbon emission in materialization stage of a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The calculation model can provide relevant data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ssembly house in China.%以沈阳的装配式住宅建设项目为案例工程,对预制装配生产建造方式的节能效益和碳排放进行研究.将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量化计算,分析了物化阶段碳排放路径及碳排放源,确定了碳排放的计算边界,通过基于过程评价法(Process-based LCA)确定了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化计算流程与计算方法,建立了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据物化阶段的过程划分进行了数据收集,结合IPCC等机构发布的碳排放因子数据,计算得出案例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与传统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模型可为我国装配式住宅的环境性能评价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技术支持.【期刊名称】《工程管理学报》【年(卷),期】2017(031)004【总页数】6页(P23-28)【关键词】装配式建造;碳排放;基于过程评价法【作者】纪颖波;张祺;朱发东【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建筑业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巨大,我国每年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比例大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为取得这些建筑原材料我国每年要消耗各种矿产资源7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矿石、化石类资源[1];另外,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统计报告,目前中国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占社会终端总能耗的30%左右[2],2012年建造能耗达9.1亿tce,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26%,CO2排放量达31.3亿t,占我国CO2排放总量的35%[3],建筑业是造成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的行业之一。
基于LCA的建筑装饰工程碳排放计算研究摘要:从全生命周期(LCA)的角度出发,将建筑生命周期分为物化阶段、运行阶段和寿命终止阶段。
其中,物化阶段又具体按时间顺序分为建材生产阶段、材料运输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和施工废弃物处理阶段;寿命终止阶段也具体分为建筑拆除阶段、拆除废弃物运输阶段和拆除废弃物处理阶段。
分析每个阶段的的碳排放情况,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运用碳排放因子方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给出具体计算公式,构建基于LCA的建筑装饰工程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关键词:LCA;建筑装饰工程碳排放;碳排放计算1、背景建筑装饰行业的碳排放问题目前还并没有在国内外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此前有学者从设计师、业主、政府管理部门等多个方面探索室内装饰行业的低碳发展方向,并提出可相应的保障策略;丁铮曾总结了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低碳减排理念是室内装饰行业创新的立足点;俞海勇等基于LCA方法,建立能耗及碳排放的测量模型并结合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能耗数据,测算并分析九种装饰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及碳排放量;王欣根据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影响建筑装饰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建筑装饰行业碳减排的相关措施;何静结合装配式装饰装修的特点,提出了绿色低碳理念在装配式装修中的应用途径。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已成为能够较为科学和全面地评估产品或系统环境影响的最有效的测量工具之一,在建筑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目前,利用 LCA 方法测算分析建筑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化阶段、运行阶段和整个生命周期,研究层面有国家(省、直辖市)、城市和单一建筑项目三个层面。
运用LCA 方法不仅可以分析各类资源能源从生产至使用带来的碳排放影响,而且还能识别资源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转移。
1.碳排放计算基础2.1碳排放的核算单位2.1.1功能单位建筑物的种类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其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也自然不同,为了便于同类建筑物的横向比较,将建筑物的规模大小与使用年限考虑在内,以单位建筑每年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大小。
基于LCA的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以吉林省某钢铁企业为例CONTENTS 1项目背景2模型研究3效果评估4结论建议P A R T O N E 项目背景近年来,钢铁企业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排放高等特点而面临着严峻挑战。
钢铁行业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废弃排放是致使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项目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作为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的重要手段,是保障资源安全、遏制环境恶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0102P A R T T W O 模型研究现有问题问题讨论模型选取现有研究大都是从再循环或再制造单个角度分析循环利用效益或是部分效益,往往无法评估其综合效果。
评估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效果应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路线考虑在内,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和定量化评估模型,才能有效评估其节能减排效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生命周期评价法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分析评估废旧资源再循环或再制造节能减排效果,可从微观企业层面较为准确地评估废物循环利用的优势和水平,适合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效果评估。
模型研究程生命周期评价基准流按产品不同来源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原生制造、再利用、再制造、社会再循环和企业再循环五条路线,这里设定产品经循环利用一次后报废即进行安全处置。
系统边界重点研究产品报废后形成的具有重复利用价值且需要通过回收加工进行深度处理的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评估废旧资源作为再生原材料经再制造或再循环后,与原生材料制造产品相比的节能减排效果,故系统边界设定为图中产品的原生制造、再制造和社会再循环生命周期流程。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是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的而对所需数据进行收集并用于量化核算。
所有投入到生命周期中的原材料和能源作为输入,此过程中所有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作为输出,即列出系统内外物质、能量输入和环境输出的清单。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与控制方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有限性,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技术,因其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特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减少材料浪费和粉尘污染,但其中可能存在碳排放问题。
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评估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碳排放评估方法1. LCA(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较为准确的碳排放评估方法之一。
它将整个装配式建筑从原材料采购到拆除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纳入考虑范畴,并通过对能源消耗、物质投入以及废物排放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单位面积或单位功能所需的碳排放量。
2. CarbonCASTCarbonCA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框架的碳排放评估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施工现场信息,包括设备使用、物料消耗、能源利用情况等,同时结合LCA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碳足迹计算,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了简化、快速和准确的碳排放评估手段。
二、碳排放控制方法1. 优化物料选择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采购阶段,应该优先选择低碳材料和可再生资源,以减少碳排放。
例如,使用绿色建筑认证产品或经济适用型节能建材,可以大幅降低装配式建筑的碳足迹。
2. 提高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精确测量和规范操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并降低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3. 推广清洁能源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依赖于传统能源形式如煤炭或重油等,这些能源释放的CO2会导致严重的碳排放。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推广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替代传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
4. 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二次碳排放。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的废弃物处理计划,包括分类储存、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