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 格式:pptx
- 大小:149.28 KB
- 文档页数:15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梳理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叶绿素 场所: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4)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物质转变),贮存能量(能量转化)。
(5)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是生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②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③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6)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即增产方法(增强光合作用):①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光照)②延长光照时间③增加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④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如:大棚通风、施有机肥)⑤加大昼夜温差(减弱或抑制呼吸作用)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利用 氧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反应式: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储存着能量)注:二氧化碳具有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特性。
(3)场所:主要在 线粒体 内(4)实质: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5)呼吸 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6)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叶绿体(7)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保证根的正常呼吸)、粮食储藏(低温、干燥、密封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②移栽花和庄稼,都需要经常松土是为了给根的呼吸提供 足够的空气 。
③甘薯和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是因为进行 呼吸作用放热 。
贮藏甘薯和白菜的窖要通风是为了排出甘薯白菜呼吸产生的热量,否则温度升高,菜会烂掉。
第9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海尔蒙特实验发现植物生长需要_水_;普利斯特利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利用_阳光_作为原料。
2.光合作用(1)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_光能_,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_淀粉_),并且释放出_氧气_的过程。
(2)表达式:二氧化碳在+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3)意义:①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可以用来构建植物体,而且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以气体的形式排到大气中;③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立体种植。
(2)温室大棚中增加产量的方法:增加_二氧化碳_的浓度,延长_光照时间_,增加光照强度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要点提醒】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多余的氧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利用_氧_,将有机物分解成_二氧化碳和水_,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1)原料:_有机物_和_氧气_。
(2)产物:_二氧化碳_和_水_,并把有机物中的_能量_释放出来。
(3)场所:主要是在_线粒体_中进行。
植物体的活细胞_有光无光_都能进行呼吸用。
3.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实质是分解_有机物_,释放_能量_。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答案】A【解析】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符合题意;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项不符合题意;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D、开发水源、太阳能源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A.绿色出行B.节约用纸C.爱护花草D.浪费粮食【答案】D【解析】A、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不符合题意;B、节约用纸,可以节约资源,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不符合题意;C、爱护花草树木,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不符合题意;D、浪费粮食,会浪费资源,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3.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①,②。
由图可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2)图中③④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
(3)生态系统除了进行物质循环外,还有一个功能是能量流动,其特点是。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2.实验证明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作用的需要之外,还供给了动物。
▲3.右图所示为一个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甲装置内的水槽内装的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澄清石灰水,乙装置水槽内装的是清水;甲、乙两装置内烧杯中都装的是清水。
请据回答有关问题:▲(1)两装置与桌面接触的地方都要涂上凡士林等不透气的物质,其意义是防止_漏气_____。
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______________▲(2)将装置从黑暗中取出时,发现甲装置中水槽内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变化是 __变浑浊_,原因是_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 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 _____.(3)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会变成蓝色的装置是_乙_ _,说明该装置中叶片产生了_ 淀粉。
该实验设置装置乙目的是_对照 __。
▲(4)该实验说明了___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_________。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在农业生产上,作物如果种得太密叶片会相互遮挡,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如果种得过稀,会因为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影响产量,所以应该合理密植。
▲7、此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示意图,(1)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C表示由导管运输的水分;D表示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被筛管运到植物其它部位。
考点1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有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意义包括制造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够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3.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应该合理密植。
在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时还可以采取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昼夜温差、延长光照来提高温室农作物的产量。
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1.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碳—氧平衡的破坏主要原因是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
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3.碳—氧平衡的维持(预防)措施(1)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
(2)开展国际合作,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例1】连线:①光合作用的原料 a.光②光合作用的场所 b.叶绿体③光合作用的动力 c.水、二氧化碳④光合作用的产物 d.有机物【答案】c;b;a;d【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也是光合作用的动力,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例2】图是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B 点植物处于 (填“有光”或“无光”)环境中,CD 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EF 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植物细胞的 内,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 . (3)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BC 段的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答案】(1)有光;中午光照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2)增加;叶绿体;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3)碳﹣氧;大于【解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图中AB 段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逐渐增多,表明植物光合作用慢慢开始;B 、F 点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为0,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BC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CD 段随着气温增高,蒸腾作用增强,水分散失增多,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下降;DE 段,气孔开放,二氧化碳供应恢复正常,光合作用增强;EF 段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FG 段光合作用继续减弱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直至为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10课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考标要求备考指津1.能够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尝试分别用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分别设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4.描述我国的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往往以综合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这几年出题频率较高。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定要注意联系生产实际。
2.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往往结合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知识出现在开放性题目中。
关注绿色植物、提高环保意识是命题的方向。
考点梳理一、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实验现象: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泡。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光下释放的气体猛烈燃烧起来。
2.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原理:氧气能助燃。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1.普利斯特利实验处理结果结论将小鼠和燃着的蜡烛分别用玻璃罩罩住蜡烛熄灭、小鼠死去植物更新了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将燃着的蜡烛和一盆植物用玻璃罩罩住蜡烛不熄灭、植物长时间活着将小鼠和一盆植物用玻璃罩罩住植物正常活着、小鼠正常活着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以气体的形式排到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三、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场所:叶绿体;条件:光照。
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
条件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学校:姓名:电话:1、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知识导图2、知识要点考点一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也可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2.公式解读: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储存。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和。
光合作用条件是,场所是。
3、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立体种植、合理密植、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等。
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产生,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相对平衡。
考点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利用有机物来构建植物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脂质;细胞核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必需通过作用释放出来,才能被生命活动利用。
考点三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公式:+++_________2.公式解读: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释放。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3.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4.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考点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考点五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植被类型: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答案)考点一:1.光能;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2.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叶绿体; 3.食物来源 5.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答案)考点二:1.纤维素;蛋白质; DNA 2.呼吸;考点三:1.有机物;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2.有机物;能量;线粒体 3.动力(能量) 4.低温;晒干考点四:叶绿体;活细胞;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考点五:1.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 2.1/4( )1.(2017·沧州)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2.(2017·潍坊)如图是同一温度下,绿色植物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逐渐减弱B.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C.DE段表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量相等D.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3.(2017·包头)如图是黑藻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