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发展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制定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健康领域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在健康领域,幼儿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教育建议包括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保证幼儿每天睡 11-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2 小时左右。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语言领域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应具备倾听与表达的能力,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能听懂日常用语,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教育建议包括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
社会领域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幼儿要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
教育建议有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录说明 (1)一、健康 (3)(一)身心状况 (3)(二)动作发展 (6)(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8)二、语言 (12)(一)听与说 (12)(二)阅读和书写准备 (15)三、社会 (19)(一)人际交往 (19)(二)社会适应 (23)四、科学 (27)(一)科学探究 (27)(二)数学认知 (31)五、艺术 (36)(一)感受与欣赏 (36)(二)表现与创造 (38)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录说明1一、健康3(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5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录说明1一、健康3(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5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具备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身心发展,提高关爱幼儿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基本规律以及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
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教育场景,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2. 幼儿的认知发展概述: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整体情况。
3.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讲解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如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等。
4.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如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
5.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介绍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
6.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7.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作业,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幼儿认知发展1. 概述2. 主要特点3. 基本规律4. 教育策略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单一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等。
2. 请阐述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不稳定到稳定等。
3. 请介绍两种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
答案:两种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有:游戏化教学和情境教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基本规律以及教育策略,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目录说明 (1)一、健康 (2)(一)身心状况 (2)(二)动作发展 (4)(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5)二、语言 (6)(一)倾听与表达 (7)(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8)三、社会 (10)(一)人际交往 (10)(二)社会适应 (12)四、科学 (14)(一)科学探究 (15)(二)数学认知 (17)五、艺术 (20)(一)感受与欣赏 (20)(二)表现与创造 (21)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健康3(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5一、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n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n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n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n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具体内容如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录说明1一、健康3(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5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6岁学前儿童发展指南一、认知发展在3-6岁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开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能够理解简单的概念和指令。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等方面来帮助他们认知能力的提升。
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思维游戏和动手操作,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二、语言发展3-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
鼓励孩子多说、多听、多读,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三、社交情绪发展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逐渐脱离家庭,接触外部世界,开始建立社交关系。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分享精神、团队意识等方式来促进孩子的社交情绪发展。
同时,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分享玩具、合作解决问题等社交技能。
四、动手能力发展3-6岁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通过动手制作、拼图、画画等活动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的手工活动,引导他们动手尝试,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五、身体发展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迅速,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
让孩子多参与运动,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能和协调能力,保持身体的健康。
结语在孩子3-6岁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专注于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动手能力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这份学前儿童发展指南对您有所帮助,让您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健康3(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5一、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第一部分:认知发展1.1 语言和沟通技能3-4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丰富的词汇和语境鼓励交流和对话,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阅读绘本并讨论故事情节,培养理解能力鼓励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4-5岁:引导孩子学习字母和发音,开始培养阅读能力继续培养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鼓励参与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培养语言表达和创造力提供各种书籍和阅读材料,促进识字和阅读习惯5-6岁: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鼓励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记录自己的经历和观点鼓励讲述故事和编写简单的故事书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参与有趣的对话和辩论1.2 数字和数学概念3-4岁:教授基本的数字概念,如数数和数量关系引导孩子通过游戏和玩具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引入基本几何概念,如形状和大小比较使用实物和图像帮助孩子理解数量和计数4-5岁:继续扩展数字概念,包括数字顺序、大小比较和基本的图形分类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如找规律和解决数学难题鼓励使用各种实物和游戏进行计数和量化引导孩子认识钟表和日历,了解时间和日期的概念5-6岁:引导孩子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运算、基本几何形状和测量鼓励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制作简单的图表和图形使用数字游戏和拼图锻炼数学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引导孩子探索图形和模式,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1.3 科学和探索3-4岁:提供丰富的观察和探索机会,如观察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鼓励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如混合颜色、探索水的性质等培养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4-5岁:引导孩子探索更复杂的科学现象,如天气、季节和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鼓励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参观科学博物馆和展览,拓展科学知识和兴趣5-6岁:探索更广泛的科学领域,如动物、植物、地球和宇宙进行更复杂的实验和观察,如生长实验、动物行为观察等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寻找多种解决方案鼓励参与科学项目和展示,培养科学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第二部分:身体发展2.1 粗大运动技能3-4岁:鼓励孩子进行跑步、跳跃、爬行和投掷等活动,培养身体协调性提供安全的游乐设施和运动场所,鼓励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的团队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合作意识提供平衡器具和障碍训练,促进平衡和灵活性继续培养跑步、跳跃和爬行等基本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学习骑自行车和滑板等更复杂的运动技能鼓励参与团队体育活动和游戏,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提供户外探险和户外运动的机会,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5-6岁:引导孩子学习更高级的运动技能,如游泳、跳绳和滑雪鼓励参与体育俱乐部和运动竞赛,培养自信和竞争意识引导孩子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战略,培养运动智力提供户外活动和体育项目的选择,满足孩子的兴趣和能力2.2 精细运动技能3-4岁:提供握笔、刷牙、穿衣等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机会鼓励进行描画、剪纸和插图等手工艺活动,培养手眼协调提供搭积木、拼图和拼插玩具等活动,锻炼手指灵活性引导孩子尝试使用简单工具,如剪刀和针线4-5岁:继续培养握笔和绘画技能,引导孩子进行涂色和简单画作鼓励进行剪纸、折纸和手工制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拼图、拼插和拼音字母等活动,促进手指灵活性和认知能力引导孩子学习打字和使用电子设备的基本操作鼓励孩子进行更复杂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如绘画、剪纸、陶艺等引导孩子进行字母和数字书写练习,培养书写技能提供拼字游戏和拼图等活动,促进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学习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和媒体创作第三部分:社会情感发展3.1 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3-4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等基本信息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任务4-5岁:培养孩子对自己能力和特点的认识和自信心引导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和自我组织能力鼓励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培养同理心和友善行为提供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的教育和技巧5-6岁: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鼓励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耐心,引导规划和追求目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3.2 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3-4岁:提供丰富的社交机会,如亲子游戏、幼儿园活动和亲友聚会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和合作教导基本的社交礼仪和友好表达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家庭成员和朋友,培养亲密关系4-5岁:引导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分享和合作的精神,引导解决冲突和处理分歧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游戏和团队活动,培养协作意识5-6岁:引导孩子学习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技巧鼓励孩子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提供机会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交场合,如班级聚会和社区活动引导孩子培养友谊,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第四部分:审美与创造4.1 视觉艺术和表达3-4岁:提供丰富的绘画、涂鸦和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鼓励孩子进行自由创作和表达,培养想象力和艺术才能引导孩子欣赏各种艺术品和图像,培养审美意识引导孩子学习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材料进行创作4-5岁:继续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纸张和画笔鼓励孩子进行更有目的性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素描和图案设计提供艺术作品展览和艺术家的故事,拓展艺术知识5-6岁:引导孩子学习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和风格鼓励孩子进行更复杂的绘画和创作,如静物绘画和立体构建提供艺术项目和创意挑战,促进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参观艺术博物馆和画廊,拓展艺术欣赏能力4.2 音乐和表演艺术3-4岁:提供各种乐器和音乐玩具,鼓励孩子进行自由的音乐探索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的音乐活动和歌唱,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提供舞蹈和动作游戏,促进身体协调和节奏感引导孩子参与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培养表演艺术和创造力4-5岁:继续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鼓励孩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如击打乐器和键盘乐器引导孩子参与合唱和舞蹈表演,培养团队合作和舞台表现能力提供音乐欣赏和舞台表演的机会,拓展音乐和表演艺术的视野5-6岁:引导孩子学习更复杂的乐器演奏,如弹奏弦乐器和管乐器鼓励孩子进行个人或小组音乐创作和编曲引导孩子参与戏剧表演和话剧演出,培养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提供参观音乐会和戏剧演出的机会,培养艺术欣赏能力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供了在认知、身体、社交情感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详细指导,旨在帮助3-6岁儿童全面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潜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一、健康3
(一)身心状况3
(二)动作发展7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
二、语言14
(一)倾听与表达14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
三、社会22
(一)人际交往22
(二)社会适应27
四、科学32
(一)科学探究32
(二)数学认知37
五、艺术43
(一)感受与欣赏43
(二)表现与创造45
一、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附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目录说明 ..................................................................................... - 1 -一、健康 ................................................................................. - 3 -(一)身心状况 ..................................................................... - 3 -(二)动作发展 ..................................................................... - 7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 9 -二、语言 ............................................................................... - 14 -(一)倾听与表达 ............................................................... - 14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 - 18 -三、社会 ............................................................................... - 22 -(一)人际交往 ................................................................... - 22 -(二)社会适应 ................................................................... - 27 -四、科学 ............................................................................... - 32 -(一)科学探究 ................................................................... - 32 -(二)数学认知 ................................................................... - 37 -五、艺术 ............................................................................... - 43 -(一)感受与欣赏 ............................................................... - 43 -(二)表现与创造......................................................................... - 45 -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一、健康3(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5一、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n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n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n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n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