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23.54 KB
- 文档页数:3
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王寿林;钟世杰;霍红亮【摘要】通过对获各琦铜矿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研究,概括获各琦铜矿地质特征如下: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和地层控制;岩浆活动强烈,对成矿起决定作用;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具有分枝复合现象.并通过对一号矿床生产地质资料以及矿区构造的研究,结合生产地质勘探成果,认为一号矿床深边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2(064)002【总页数】5页(P43-47)【关键词】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作者】王寿林;钟世杰;霍红亮【作者单位】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为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主矿体为铜矿体,伴生有铅锌、铁矿体。
通过综合研究现有的地质资料,在一号矿床西侧及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有望找到铜、铅锌矿体。
从而可扩大矿山的地质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企业发展[1]。
1 区域地质背景获各琦铜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拗陷带中狼山—渣尔太山褶断束和狼山复式背斜北翼[2]。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乌拉山群和中元古界狼山群及其上零星分布的石炭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主要岩浆岩有前寒武纪火山岩以及晚元古代震旦纪侵入岩、海西印支期侵入岩、燕山期岩浆岩和第三纪玄武岩。
狼山地区主体构造为狼山复背斜,走向NE—NEE,核部为太古界乌拉山群结晶基底,两翼为狼山群。
狼山成矿带矿种以铜、铅、锌和稀土为主(铍、铌、钽),包括大型矿床5处(获各琦、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白云鄂博)、中小型矿床10处以上,矿化点100多处(图1)。
2 矿床地质概况2.1 地层矿区主要含矿层位为狼山群第二岩组。
我国的白银矿山我国的白银矿山我国的银资源分为独立银矿和伴生银矿,独立银矿储量为11.65万吨,为银总储量的29%,大小银矿山五百多座。
一、我国的大型银矿山其中“七五”至上世纪末全国骨干白银矿山有:河南桐柏银矿(河南桐柏破山银金矿)、陕西银矿(陕西柞水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湖北银矿(湖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河北丰宁银矿(河北丰宁牛圈银金矿)、廉江银矿(广东庞西洞银矿)、江西万年银矿(江西万年虎家尖银矿)、吉林四平银矿(吉林四平市山门银矿)、贵溪银矿(江西贵溪鲍家银矿)、以上八家银矿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独立银矿,均为中国有色总公司鑫达金银开发中心控股参股企业,业内简称“八大银矿”。
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凤凰山银矿)、大同晋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灵丘支家地银矿)、丹东凤银矿冶有限公司等。
二、各主要独立银矿山简况河南桐柏银矿:河南桐柏破山银矿位于南阳市桐柏县朱庄乡,东南距银洞坡金矿3.5公里,1975—1984年陕西地质八队对破山银矿勘探,银金属储量2662t,是国内已探明的特大规模的独立银矿,银品位平均为278g/t。
198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建立桐柏银矿,设计日采选矿石800t,具备采、选、冶生产能力,年产白银40t,为上世纪末中国第一大银矿山。
1999年6月划转进入中国铜铅锌集团,2000年10月下放河南省管理。
2000年企业改制分立为矿业公司(采矿、选矿)和银业公司(冶炼厂),但冶炼厂生产工艺一直不过关。
由于管理不善、内部矛盾重重,2004年企业破产重组,为民营企业所收购。
桐柏银矿组建的桐柏鑫泓银制品有限公司专门进行白银深加工,在中科院感光所帮助下建设的年产100吨硝酸银生产线于1999年建成并投产,主要生产化学纯、分析纯、优质纯和照相级及高纯照相级等不同档次硝酸银。
陕西银矿:即陕西银洞子银多金属矿,位于陕西省柞水县城东南16公里,为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成员单位。
矿石平均含银107克/吨,铅+锌3.1%,铜0.56%,探明银为大型,铅达中型。
内蒙古获各琦铜矿竖井开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 《获各琦铜矿露天转为地下工程预可性研究》L918SQ1 《获各琦铜矿竖井基建开拓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13--90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413--9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YSJ--415--9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4--1996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414—93二、工程概况:获各琦铜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境内,距旗府所在地塞乌素镇35公里,距临河市135公里,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铜矿设计开采规模为130 x104 t/a矿石,服务年限为18年,基建期2年。
主要工程包括:主井、副井、旁侧主溜井、井下破碎、计量、铜矿回收系统、进风井、回风井、1810中段车场、1810中段运输巷道、1570中段排水系统以及采切工程等。
三、监理工作要点:1、开工申请程序工程开工前,承建单位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设计文件,有关施工规范,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水平,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并报监理部批准。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⑴工程概况。
⑵施工准备及平面布置图。
⑶施工方案及施工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规划和措施。
⑷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安排。
⑸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
⑹施工设备、辅助设施及配置计划。
⑺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措施。
⑻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⑼安全施工的相关措施。
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监理部在接受承建单位申请后签发相应工程项目的开工批复文件。
2、材料的监理与质量控制⑴钢筋a.出厂合格证应有生产厂家质量检验部门的盖章。
质量有保证的厂家,钢筋标牌可作为质量合格证。
浅析获各琦铜矿的地质管理摘要:该文以获各琦铜矿地质工为例,通过对生产探矿管理、现场管理、探采对比、矿石质量管理、健全地质资料、地质找矿中的管理工作等为依据,论证加强矿山地质管理工作是降低损失贫化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并保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地质管理可持续发展获各琦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1 生产探矿管理1.1 加强生产勘探日常地质管理工作生产探矿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可靠程度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地质工作及矿山生产。
为保证生产勘探的准确度,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坑道编录及钻孔编录工作。
地质技术人员对钻孔及刻槽采样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一些不合格的就处理掉,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要及时、认真、仔细的对室内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免出现原始资料丢失或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以免造成损失。
1.2 充分认识矿床地质特征,确定合理的生产探矿网度在地质勘探的时候,根据主矿体的特征,将获各琦铜矿床划分为ⅱ—ⅲ类勘探类型。
在生产中,可以用加密法来确定生产探矿的网度。
生产探矿以钻代坑,坑钻结合的总体方针,在原有的100 m ×100~120 m的网度上增加中段和勘探线,使探矿网度达到25 m ×20 m。
对矿体形态较复杂地段,增加钻孔,探矿工程网度达到12.5m×20 m,以探求111b基础储量的需要。
准确控制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等。
避免采准工程的浪费,提高采准工程的准确性。
1.3 探采结合,节约投资直接为采矿服务的是矿山生产探矿工作,探矿工程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矿床的开采方法,还应充分考虑矿床地质因素,。
在保证探矿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使探矿工程与采准、备采工程结合起来,使探矿工程尽量为矿床开采工程所利用;反之,部分采矿工程也可代替探矿工程。
在生产探矿中,合理的利用各种有力的手段,以及尽量利用原有地质探矿工程,为矿区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良好的探矿经济效果和地质效果。
前言获各琦铜矿发现于1958年,矿山成立于1988年,1988年~2005年曾经成为我国有色系统六大露天矿之一。
2003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该矿山,并开始了矿山的改建与扩建工作,目前已形成13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拟扩建生产能力达270万吨/年。
2005年露天采矿终了,并转入地下开采,为了搞好露天采矿与地下开采的衔接和深部资源/储量情况,从2005年开始了地下的基建探矿工作,至2006年3月底,已完成-1~16线1810~1894米标高之间的探矿;对1400米标高以上的勘探空白区的资源/储量进行了深部探矿。
2001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评估收购矿山的价位,组织人员对-1~19线1834米标高以上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
2004年由于采矿证范围调整至1400米标高,公司又对-1~19线1834米~1400米标高之间的资源/储量进行了第二次核实。
本次核实工作是在上述两次核实的基础上,查明由于基建探矿、采矿活动、深部探矿后矿山内资源/储量发生的变化,核实截至到2006年3月31日前矿区的保有资源/储量。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的范围与采矿许可证一致,即-1~19线1400米标高以上,平面坐标为:1.X=4571740.00 Y=36387960.00; 2. X=4571740.00 Y=36388960.00;3. X=4571200.00 Y=36388960.00;4. X=4571200.00 Y=36387960.00。
资源/储量核实范围与采矿许可证关系见图0-1、0-2。
图0-1获各琦铜矿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平面示意图图0-2 获各琦一号矿床资源/储量核实范围纵投影图核实结果:截止2006年3月31日,全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铜矿石量3862.72万吨,铅锌矿石量4537.18吨,铁矿石量789.95吨;铜金属量520164吨,铅金属量612855吨,锌金属量704620吨。
获各琦铜矿1号矿床探采地质资料对比浅析王寿林;钟世杰;霍红亮【摘要】从矿体的面积、厚度、底板位移、资源储量、品位等方面,对地质勘探资料和矿山实际开采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了探采差异的原因.对今后矿山勘探及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2(064)006【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探采对比;地质资料;1号矿床;获各琦【作者】王寿林;钟世杰;霍红亮【作者单位】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获各琦铜矿形成于华北地台北缘元古期拗拉槽环境中,矿区出露的地层均为元古界的狼山群。
矿山设计规模为300万t/a,实际达到200万t/a。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深度不断向下延伸,开拓中段越来越多,为进一步了解矿山资源利用状况,也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地指导矿山的勘探与开采,进行了本次探采地质资料对比分析。
1 矿床地质简述获各琦铜矿1号矿床为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主矿体为铜矿体,伴生有铅、锌、铁矿体。
主矿体Cu1矿体赋存在条带状石英岩中,呈东西走向,全长1 400 m,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平均厚度为20.12 m,平均品位为1.20%,矿体平均倾角为67°,矿体内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磁黄铁矿,均呈浸染状。
脉石矿物主要以硅质岩为主、少量的透闪石、透辉石、绿泥石等[1]。
2 探采对比概况获各琦铜矿过去一直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在开采实践过程中,由于贫化、损失率都比较大,作业安全条件差。
并且,随着开采进度的延伸,面临着高温、高压、高井深的“三高”困难局面。
因此,改变了采矿方法,目前以点、条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为主要采矿方法,并且将高品位矿房的一步回采改为两步回采充填采矿法。
这种采矿方法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
获各琦铜矿铅锌矿体开采中的采场管理孙建国【摘要】获各琦铜矿的铅锌矿体品位较低,储量大,降低采掘成本是充分开发利用低品位铅锌矿体的重要手段.做好采场管理工作,可减少损失贫化,降低采掘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年(卷),期】2011(040)004【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铅锌矿体;采场管理;低品位矿【作者】孙建国【作者单位】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5-91 前言获各琦铜矿是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从上盘至下盘分别赋存有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其中铅锌矿体储量较大,而且各矿种基本相互独立,在回收铜矿的同时,成功开发铜矿下盘的铅锌矿体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获各琦铜矿的铅锌矿体品位较低,Pb-1矿体平均品位铅1.22%,锌1.78%。
Pb-3矿体平均品位铅2.07%,锌1.10%,而且矿体形态复杂多样,产状不稳定,矿化不均匀,所以开发利润较低。
做好采场管理工作,以降低采掘比和各项材料消耗,提高采矿工效和采场生产能力;并降低开采铅锌矿体的贫化率和运输、选矿费用,降低采选成本,提高开采铅锌矿体的经济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采场管理工作采场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①选择合理的生产探矿方法来圈定矿体的边界、品位和储量等;②选择最合适的采矿方法来提高采矿效率、降低采掘成本;③围绕采场统筹安排井下生产,不断的分析采掘均衡程度和三级矿量平衡情况,以确保矿山的持续稳定发展;④加强采场现场管理工作,降低在开采过程中矿石的损失贫化。
2.1 以往开采铅锌矿体存在的问题2.1.1 矿体品位低及地质条件复杂铅锌矿体品位低,矿体形态复杂多样、连续性差,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普遍[1],产状不稳定,矿化不均匀,如获各琦铜矿某中段10~12线铅锌矿体储量统计数据,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获各琦铜矿铅锌矿体品位低,储量大。
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实践彭福军;霍红亮【摘要】生产探矿是勘探的延伸,生产探矿可以查明开采矿床中的主要矿床赋存状况、地质因素、矿石品位分布特征型等,为矿山的中段开拓方案、采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小矿体、盲矿体尤其重要.生产探矿常用的手段主要是坑探、钻探和坑钻结合等.本文通过对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的方法的讨论,来实现生产探矿优化,并为同类型矿山创造提高生产探矿效率的途径.【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0(062)00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钻探;探采结合;生产探矿【作者】彭福军;霍红亮【作者单位】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530 引言获各琦铜矿区位于狼山中段北麓,所处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拗陷带中狼山-渣尔太山褶断束、狼山复式背斜北翼,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乌拉山群和元古界狼山群地层,以及上部零星分布的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
生产探矿的目的是修正原有地勘资料,更准确的圈定矿体形态及地质构造,达到矿石储量升级,为矿山的矿石质量管理、中段开拓方案、采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质质料,对深部生产探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根据原有的3线、5线、7线的地质剖面图(见图1),在50 m间距的勘探线之间加密一条勘探线,在每条勘探线上施工三个坑内钻,按20 m的网度控制主矿体的中心线。
使勘探网度达到20 m×25 m,满足了111b基础储量的要求。
1 矿体地质特征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赋存于狼山群第二岩组地层中[1],地表出露在-1线~25线间,总长约1 549 m,西端从-1线向西侧伏,侧伏角约60°。
在地下深部,矿体呈树枝状往下延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体倾角变化较大,倾角47°~84 °,走向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内有分枝复合现。
篇一: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完整版宿州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学生姓名:尚学号: 2011103133班级:11地质工程实习课程:构造地质学实习时间:2013.10.13指导老师:2013年10月26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 .. (1)第一节实习目的任务及成果 ............................................................................. .. (1)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 .. (1)二、实习要求 ............................................................................. .. (1)三、工作方法 ............................................................................. .. (2)四、成果 ............................................................................. . (2)第二节巢北地区地理概况 ............................................................................. (2)1、位置 ............................................................................. (2)2、地貌 ............................................................................. (2)3、气候 ............................................................................. (3)4、物产 ............................................................................. (3)5、交通 ............................................................................. (3)第二章区域地质测量 ............................................................................. . (3)第一节地层 ............................................................................. (3)(一)志留系(s) .......................................................................... . (4)(二)泥盆系(d) .......................................................................... . (4)(三)石炭系(c) .......................................................................... . (5)(四)二叠系(p) .......................................................................... . (6)(五)三叠系(t) .......................................................................... . (7)(六)侏罗系(j) .......................................................................... . (9)(七)第四系(q) ............................................................................ (9)第二节地质构造 ............................................................................. . (9)一、概述 ............................................................................. .. (9)二、褶皱的描述 ............................................................................. .. (9)三、断层的描述 ............................................................................. (13)四、构造应力分析 ............................................................................. (15)第三节岩浆岩 ............................................................................. (15)一、矿产资源: ........................................................................... .. (16)二、旅游地理资源 ............................................................................. . (17)第三章地质发展史 ............................................................................. (18)一、震旦纪阶段 ............................................................................. . (18)二、早古生代阶段 ............................................................................. (18)三、晚古生代至三叠纪阶段 ............................................................................. .. (18)四、侏罗~白垩纪阶段 ............................................................................. . (19)五、新生代阶段 ............................................................................. . (19)第四章具体实习路线 ............................................................................. (20)一、集体实习阶段: ........................................................................... . (20)二.室内绘图阶段: ........................................................................... . (33)第五章编后语 ............................................................................. .................................................. 35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习目的任务及成果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8 8卷 第1 2期2 0 1 4年1 2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88 No.12Dec. 2 0 1 4注:本文为中国地质大调查“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和“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1212011220369)、“中国分矿种(组)矿产地质总结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4039601)、“中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项目(编号12120114039701)等联合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4-08-30;改回日期:2014-11-21;责任编辑:周健。
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路26号;电话:010-68999048;Email:wangdenghong@sina.com。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王登红1),徐志刚1),盛继福1),朱明玉2),徐珏1),袁忠信1),白鸽1),屈文俊3),李华芹4),陈郑辉1),王成辉1),黄凡1),张长青1),王永磊1),应立娟1),李厚民1),高兰1),孙涛1),付勇1),李建康1),武广1),唐菊兴1),丰成友2),赵正1),张大权5)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武汉,430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内容提要:对重要矿产开展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是国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又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自2006~2013年的8年间,通过对400多个典型矿床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全面研究,编制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技术要求,组织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指导了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了全国单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和成矿规律编图方法,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扎实了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了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我国成矿学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