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和微观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21
卢瑟福原子模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只看有没有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四、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三、德育目标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3.通过了解宇宙,认识人类的探索过程.教学重点物体的三态变化.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活动,了解三态变化及其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具准备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录像机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10.1-1和图10.1-2中的两幅图)[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新课教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师]奇妙的宇宙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未被发现,大家认为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各种各样的物质.[师)对,这些物质包括很多,从“小”的说,有我们人类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从“大”的说,有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地球处于太阳系中,这是同学们知道的天文知识.[生]地球处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师]总结得很好,课本上的两幅图,已经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广阔的宇宙.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生]既然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想想议议][师]:如果我们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然后我们把碎片再分割.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生]如果能一直分割,分到最后还是玻璃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老师这儿有一块冰糖(教师出示).这块冰糖能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呢?同学们讨论并请大家大胆发表你的看法.[生]糖是甜的,开始分割时糖仍是甜的.如果继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没有甜味的时候,就不再是糖了.[师]讲得非常好.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生]在分割玻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呢?[生]我觉得是可以的.[师]组成玻璃杯的是玻璃分子,组成糖的是糖分子.[生]也能说组成水的是水分子.[师]非常正确.现在谁可以告诉大家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师]什么是分子呢?[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做分子(molecule).[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物质就有一定的存在形态.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生]我知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在小学学过.[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生]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生]我们喝的水、牛奶、饮料都是液态.[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空气是气态,氢气、氧气等都是气态,[师]物质的不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杯子,还有一些水,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杯子拿在手中展示给同学们)[师]这个杯子是液体还是固体?[生]固体.[师]它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圆柱体.[师]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把杯子倒过来)看形状变了没有?[生]没有,还是圆柱体.[师]那么它的体积变了没有?[生]没有.[师]同学们说固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师]总结得很好.[继续演示]老师往杯子里加满水盖上盖子[师]现在我往杯子里加满水,大家看:现在杯子不动,那么水有没有一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也是圆柱体.[师]那么这杯水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边讲边演示)现在,我把水倒入另一个和刚才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同学们观察,水的形状改变了吗?[生]改变了.[师]水的体积改变了吗?[生]水还是刚才那么多,体积不变.[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发现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甲]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生乙]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同学们能不能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对于气体,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圆形的空气,也没有听说过有方形的空气,说明空气并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我们也没有听过有一杯空气、一盆空气的说法,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生]气体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同学们考虑,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能改变呢?[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我们认为某一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如水在很冷时能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开了后还会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生]我们在第一册中学过的物态变化,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师]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想想议议][师]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我知道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肯定是增大的.比如水沸腾时,蒸气满屋子都是.[生]我认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生]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生]我觉得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师]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有一点同学们没有异议,就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内容及图10.1-6,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生]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生]液体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虽然可以活动一下,但终究不出学校的范围,这就是液体分子虽可运动,但还是有约束力的,因此液体有流动性,但总会保持一定的体积.[生]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放学乱跑的学生,最后可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生]看来,分子的排列对物质的存在形态影响很大,但分子又由什么组成的呢?4.原子结构(教师出示原子结构模型图)[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放录像]原子的组成.[师]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相信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会为认识世界的奥秘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世界][师]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纳米科学技术”,了解纳米方面的知识,并收集纳米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料,互相交流.三、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宇宙基本由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等星系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存在形态,并且阐述了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的特征及微观模型,了解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分子及原子的结构,初步了解了微观世界.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列举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不要怕错误,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2.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c=3×108m/s.1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3.略4.略宇宙及微观世界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特点微观模型五、课后提升1、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
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注: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都会变小(水例外,水结冰时体积变大),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4.纳米技术(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是由许许多多的星系组成的C、宇宙中各种物质都是静止的D、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太阳不是2.物质是由组成的,在观察分子时要用镜观察。
(课本第5页)3.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4.请结合固、液气、三态的微观区别填写下表:5.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态、液态、态的形式存在。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
【重点难点】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导学指导】知识链接:同学们看教室外面可以看到什么,看天空可以看到什么,如果在晴朗的夜晚可以看到什么呢?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你想不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你眼前的世界呢?那就让我们从浩瀚的宇宙走进微观世界,共同认识这多姿多彩的世界吧!一、宇宙的组成:1.自学课本第4页,完成下面的问题:宇宙中拥有个星系,地球是太阳周围的大行星之一,地球及其他天体都是由组成的。
2.小组讨论物质是什么,并列举几种?(3种以上)3.由自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宇宙是由组成的。
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的组成:我们学过生物都知道生物体都是由很多系统组成的,依次分下去我们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那物质呢?它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1.动手实验:把手中的一片纸,慢慢的对折撕掉,到不能再撕的时候,思考:用高科技还能不能再分,这已经是最小了吗?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它的大小约为。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自学课本第5页最下边一段和第6页,回答下面的问题:1.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2.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体积变,但除外。
3.小组讨论: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排列有什么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有什么不同?体积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哪些具有流动性?四、原子及结构:1.自学这一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完成课本第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4、5题2.完成下边的图表:【要点归纳】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设计——广西桂平市木乐二中陈坤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宇宙和微观世界”,是通过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由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本节课教学可以从学生天天看到的天空星体运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入手,以及电子显微镜所显示的分子画面,都凝聚着一个中心:教学要提供大量的事实,让学生认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而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做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了。
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本节课的内容贯穿了这个思想,通过这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天体和微观粒子都是运动着的。
同时使学生知道:原子的结构就是电子是绕原子核运动着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在地理学科中学习了相关的天体知识,对太阳系的了解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讲宇宙的组成时可以少花时间少一点;在讲原子结构时,可以结合第五章第一节的知识讲解,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觉得抽象而无法理解;八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不同物质状态的微观模型,同时结合水的物态变化为例进行讲解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加深物质可客观存在性;●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核试结构●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过程与方法:●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所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努力学习,热爱科学。
重难点:●认识宇宙的组成,认识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结构。
教学反思:1、课件的设计在引入课题是图片不能充分表现“多彩的物质世界”,幻灯片的数量过多,板书过于繁杂。
课堂的时间可能不够用。
2、课件的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设计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标准,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化为己有。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一、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知识训练1、太阳周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颗行星绕它运行,地球在第______条轨道上,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是______和______。
_______是绕地球运行的较近的天然卫星。
2、宇宙有拥有______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中有______颗恒星,太阳不过是其中一员。
三、尝试题㈠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3、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组成,物质由______组成。
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4、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组成的,并保持了物质原来的______,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
用肉眼______看到。
(填“能”或“不能”)5、固体物质中,分子的排列______,分子间有______。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__和______。
6、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______的位置,运动比较______,粒子间的作用力比______小。
因而,液体没有______,具有______。
7、气态物质中,分子______,间距______,并高速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______,容易被______,气体具有______性。
㈢原子及其结构8、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分子又是由______组成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_____和绕核运动的______组成。
而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㈣纳米科学技术9、纳米是______单位,符号是______。
1nm=______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______nm。
10、纳米科学技术是______内(0、1nm~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______或______、______。
人教版《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讲学稿姓名班级学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知道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3、知道原子及其结构。
4、了解纳米及纳米科学技术。
【学习重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学习难点】知道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模型【课前准备】1、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和组成的。
2、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大行星绕它运行,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第条轨道上。
3、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把这些粒子叫做。
4、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5、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组成的。
有的分子由组成,有的分子只由组成。
例如水分子是由3个原子组成的,而金分子就是由1个金原子组成的。
6、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在绕核运动,这就是原子的核式结构。
7、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和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也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8、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1nm = m。
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或。
【堂上练习】1、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C.地球、银河系、太阳系、宇宙D.宇宙、地球、太阳系、银河系2、下列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B.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3、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好4、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76×109nm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个原子的直径D.篮球场的长度6、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