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634.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1课时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1.碳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6个中子:6个核外电子:6个(其中有4个价电子)2.碳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双键或三键相结合。
3.碳骨架:碳原子之间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
4.生物大分子:含有碳骨架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是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二、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单糖 (1)种类和功能特点:不能水解。
2.二糖和多糖的种类和功能(1)二糖的水解1分子麦芽糖――→水解2分子葡萄糖。
1分子蔗糖――→水解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
1分子乳糖――→水解1分子葡萄糖+1分子半乳糖。
(2)多糖的水解淀粉、纤维素、糖原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4.糖的还原性(1)具有还原性的糖:单糖、麦芽糖、乳糖。
(2)还原性糖的鉴定:还原性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三、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元素组成主要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2.分类、功能及特性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
1.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 )2.所有的糖都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
( )3.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 )4.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 5.脂肪、磷脂都可参与膜结构的构成。
( )6.储能物质只有脂肪。
( )[答案] 1.×提示: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不提供能量。
2.×提示:斐林试剂只能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而淀粉、蔗糖均为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
3.×提示: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4.√5.×提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6.×提示: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
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一、糖(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作用)
元素组成:C、H、O
1、单糖:
“碳水化合物”C m(H2O)n(脱氧核糖)
分布无特异性(单糖与单糖间的相互转换比较容易)
脱氧核糖、核糖——遗传物质的基本成分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能源物质(以葡萄糖为核心)2、二糖:(种类、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
麦芽糖、蔗糖、乳糖
——水解成不同的单糖,氧化分解放能
3、多糖:
淀粉——储能物质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又称动物淀粉(肝糖原、肌糖原?直接氧化分解)二、脂质(结构、作用)
元素组成:C、H、O、(N、P)
1、脂肪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油:液态、植物、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固态、动物、饱和脂肪酸
——储能,相对多糖储能效率高,C、H比例高,被氧化的程度深
2、磷脂
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含氮碱基组成
特点:两性分子: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物质(×基本骨架)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流动性、不对称性(功能or结构or成分)
3、固醇类
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减少流动性,增加稳定性)、血液中运输脂质性激素
维生素D——促进Ca、P的吸收。
考点二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学习目标】1.概述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表格法”。
【学习重点难点】1.概述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对比糖类和脂质的区别和联系。
【教材解读】本节内容概述了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以及元素组成,与生活紧密联系,是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的基础。
【预习导学】1.细胞中的糖类(1)元素:仅由C、H、O元素构成。
(2)糖的种类和功能:2.细胞中的脂质3.糖类、脂质的区别与联系1.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甲~丙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
则与下图中甲~丙对应完全吻合的是①~④中的哪一组?①多肽、RNA、淀粉②DNA、RNA、纤维素③DNA、蛋白质、糖原④核酸、多肽、糖原提示①组成RNA、DNA的基本单位分别为4种核糖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为葡萄糖;而组成多肽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即氨基酸约有20种,图中甲、乙、丙的单体分别有8种、4种、1种,因此,图中甲~丙可分别表示多肽、RNA、淀粉。
2.脂肪分子可否采用上图形式表示?为什么?提示不能,脂肪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它并非由许多单体构成,故不属生物大分子。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2016·北京卷,4A)(√)(2)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属主动运输(2016·海南卷,5B)(×)(3)葡萄糖→丙酮酸属于水解反应(2016·上海卷,20②)(×)(4)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2013·广东卷,T1C)(√)(5)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2013·广东卷,T1A)(×)(6)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013·江苏卷,T1A)(×)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P30~32糖类与脂质相关知识,多为识记内容,记忆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功能并准确快速界定各类化合物是解题的关键。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高中生物]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一、细胞中的糖类1.元素组成和功能(1)元素组成:一般由C 、H 、O 构成。
(2)功能: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2.分类(1)单糖①含义:不能水解的糖类。
②种类: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2)二糖①含义: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
②种类: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麦芽糖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乳糖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3)多糖种类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基本单位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作用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分布粮食作物的种子中,植物变态的茎或根及一些植物的果实中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植物的茎秆和枝叶及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判断正误(1)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糖类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内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3)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肌糖原便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答案 (1)× (2)× (3)×糖类的分类及功能1.请自主阅读,归纳糖类的分类及功能种类常见种类分布功能核糖(C 5H 10O 5)组成RNA五碳糖脱氧核糖(C 5H 10O 4)组成DNA 葡萄糖动植物细胞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果糖植物细胞(主要)-单糖六碳糖(C 6H 12O 6)半乳糖动物细胞(主要)-蔗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甜菜、甘蔗、水果等植物细胞中,可用于加工红糖、白糖、冰糖麦芽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发芽的小麦等植物细胞中二糖(C 12H 22O 11)乳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人和动物的乳汁中能水解成单糖而供能淀粉(淀粉→许多葡萄糖)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山药等植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纤维素(纤维素→许多葡萄糖)植物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肝糖原糖原(糖原→许多葡萄糖)肌糖原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肝糖原可调节血糖含量,肌糖原可为肌肉供能多糖(C 6H 10O 5)n几丁质(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外骨骼中2.细胞中的糖类按化学性质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请分别列举。
糖类、脂质、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分子,它们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这三种生物分子的知识点,供您参考:一、糖类1. 定义:糖类是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2. 分类: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3. 主要作用:提供能量、储存能量、细胞识别、信息传递等。
4. 重要糖类介绍:(1)葡萄糖:生物体主要能源物质。
(2)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多糖,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3)糖元:动物细胞储能物质。
二、脂质1. 定义:脂质是由脂肪、磷脂和胆固醇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保护物质。
2. 主要作用:储存能量、组成细胞膜、参与信息传递等。
3. 重要脂质介绍:(1)脂肪:生物体储能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
(2)磷脂: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3)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三、核酸1. 定义:核酸是一类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2. 主要作用: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等。
3. 分类: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 重要核酸介绍:(1)DNA:储存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RNA: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等。
5.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核酸的结构包括核苷酸的数量、排列顺序和磷酸二酯键的连接方式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核酸的功能。
总的来说,糖类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和储存能量,并参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脂质作为储能和保护物质,参与细胞膜组成和信息传递;核酸作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储存遗传信息并参与蛋白质合成等过程。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支撑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知识点总结本节包括细胞中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几个知识点。
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所以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中的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二糖中的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且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多糖中的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特有的,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且多糖都不具有还原性。
脂质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脂质组成元素和功能不同。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这点和糖类一样),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等作用;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是构成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种类很多,绝大部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能促动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等功能。
水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绝大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有,少数以结合水的形式存有,并且能够相互转化;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占的比例更大;干燥的种子中几乎没有自由水,所以代谢很弱。
无机盐在细胞中绝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有,少数和其他化合物结合以化合态形式存有;化合态形式存有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离子态形式存有的无机盐对于维持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考法在平时考试以及高考中,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和功能等,自由水和结合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无机盐的功能等。
误区提醒对于糖类来说,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能够用菲林试剂鉴定,二糖中的蔗糖没有还原性,多糖没有还原性;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课时3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考点扫描】1.说出糖类的组成元素和种类2.认同糖类是生命活动主要的能源物质3.说出脂质的种类及元素组成4.举例说出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贮能物质5.认同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知识梳理】1.糖类的元素组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2.糖类的功能: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4.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5.脂质的种类及功能(1)脂肪:最常见的脂质,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还具有保温、减少器官之间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作用。
(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是一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胆固醇参与细胞膜的形成,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生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6.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1)实验原理: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斐林试剂和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水浴共热,能产生砖红色沉淀。
(2)材料选择:应挑选富含还原糖且颜色尽量浅的生物组织,如梨、苹果。
(3)斐林试剂:由0.1g/mLNaOH溶液和0.05g/mLCuSO4溶液组成。
使用时要先把两种溶液混合,然后加入组织样液中水浴加热,观察颜色的变化。
7.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1)实验原理: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2)实验步骤:制备花生子叶的徒手切片→制作成临时装片(挑选最薄的,染色,洗去浮色等)→低倍镜镜检→在高倍镜下观察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第 1 页·共 4 页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种类:最常见的有20多种(2)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C、H、O、N(3)最基本的元素:C(4)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H、O、N、P、S、K、Ca、Mg等在细胞中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Fe、Mn、Zn、Cu、B、Mo等含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
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生命观念——物质与能量观:糖类和脂质作为能源物质的特点。
水平一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对比分析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及相互关系。
水平一3. 社会责任——结合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了解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水平三研读教材·梳理探究糖的种类和作用———————————————知识梳理———————————————1.组成元素仅由C、H、O元素构成。
2.功能多数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细胞中糖的种类、分布及具体功能———————————————素养提升———————————————科学思维——细胞中糖的分类及功能下图表示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据图思考:1.若B是由2分子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B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在________溶液中加入新配制的________________并在50~65 ℃水浴加热2 min,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提示二糖蔗糖麦芽糖麦芽糖斐林试剂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提取。
为什么?提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经人体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
3.既然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还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呢?提示当纤维素进入消化道中,会刺激消化道壁,增强消化道的蠕动,有利于消化道的健康。
[典例1]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说明多糖也可以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解析①②③分别是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再水解,A错误;二糖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纤维素不是储能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错误、D正确。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2012 新课标)29.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来_____ 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
【答案】(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 26.5(3)22(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种子储存的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1)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呼吸利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衡量种子的呼吸速率应以种子的干重减少量作为指标。
由上面的曲线可以看出,在72—96小时之间,单位时间内种子干重减少的最多,该时间段(24小时)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mg。
(3)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转化速率=(胚乳减少的量—种子干重减少的量)/单位时间。
在72—96小时内,转化速率为(161.7—118.1)—(204.2—177.7)=17.3 mg·粒-1·d-1,96—120小时内,转化速率为(118.1—91.1)—(177.7—172.7)=22 mg·粒-1·d-1,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
第3课时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13并结合图2-3,理解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阅读教材P14~15内容,概述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3.结合教材P15的边做边学,尝试设计糖类的鉴定试验。
4.阅读教材P16~17内容,结合P17图2-7、图2-8、图2-9,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5.通过教材P16的课题争辩,尝试鉴定脂肪。
[重难点击] 1.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脂肪的试验。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阅读教材P13内容,结合下列物质中的碳骨架,然后思考:1.观看上图,能够看出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2.观看下面的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结构图,完善下列内容。
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它的碳骨架呈链状结构。
3.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打算这些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的因素有碳骨架的结构、长短以及与碳骨架相连接的原子团。
归纳提炼碳原子有四个外层电子,能和别的原子形成四个强的共价键,因而它能相互连接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缘由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B.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C.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结合D.很多含碳有机物能连接成链或环问题导析(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
(2)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与其他碳原子结合,也可与其他原子结合,进而形成链状或环状结构。
答案A解析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并非含量最多,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4个,碳原子可形成4个共价电子,这4个共价电子可以与很多原子结合,也可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形成链状或环状结构,从而构成有机物的基本碳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