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提分微课(四)
-2-
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透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拓展 一、9∶3∶3∶1的拓展变式 1.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 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 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当后代的比例为9∶3∶3∶1 或其他变式形式时,则亲本必为双显性性状,且亲本必为双杂合子, 这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就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试题应 遵循“和为16时合并,和小于16时致死”的规律予以分析,总结如下:
-6-
典例1(2016上海松江期末)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关闭 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若让F2中的黑色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 依题意可知:猫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 F2中的灰褐色 种类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 ) 猫∶黑色猫∶白色猫=9∶3∶4,可以推知A_B_为灰褐色,A_bb或aaB_为黑 P 黑色× 白色
F1
灰褐色
F2
9/16 灰褐色
3/16 黑色
4/16 白色
前者表现为白色猫,后者表现为黑色猫,所以后代的表现型有2种,白色猫
A.3 1/6 B.2 1/6 aabb 所占的比例为 1/9;同理若 C.3 1/9 D.2 1/9 aaB_为黑色,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综上所 关闭
述 D ,A、B、C错误,D正确。
-5-
2.利用“合并同类项”妙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种类,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 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先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 如下:若分离比为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 若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即6是中间两种合并的结果; 若分离比为15∶1,则为(9∶3∶3)∶1,即15是前三种合并的结果。
-4-
条 件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显性基因在基因 AABB∶(AaBB、 AaBb∶(Aabb、 型中的个数影响 AABb)∶(AaBb、aaBB、 aaBb)∶aabb=1∶ 性状表现(数量遗 AAbb)∶(Aabb、 aaBb)∶ 2∶1 传) aabb=1∶4∶6∶4∶1
色,aaB_或A_bb、aabb为白色;F1灰褐色猫的基因型为AaBb,若A_bb为黑
色,则F2黑色猫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3AAbb、2/3Aabb,=2/3,ab=1-2/3=1/3;F2中的黑色猫相互 交配,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占1/3×1/3=1/9,A_bb的个体占1-1/9=8/9,
-11-
三、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
-12-
典例3某植物的花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其红色的颜色深浅由三 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控制,显性基因有加深红色的作用, 且作用效果相同,具有累积效应,完全隐性的个体开白花,亲本的基 因组成如图所示(假设没有基因突变及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 题。
关闭
F1的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中既有绿色又有黄色,说明绿色为显性性状, 但F1中绿色个体与黄色个体的比例为(6+2)∶(3+1)=2∶1,说明绿色个体中
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①正确、②错误;绿色非条纹个
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非条纹、黄色非条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四种性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状,且性状分离比为6∶3∶2∶1,加上致死的个体,则此比例为9∶3∶3∶1,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 关闭 因此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能够自由组合 , 因自由组合 ③错误、④正确。 B.①④ B A.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7-
二、遗传致死类剖析 1.致死现象导致性状分离比的改变 (1)显性纯合致死 F1 (AaBb)自交后代:AaBb ∶ Aabb ∶ aaBb ∶ aabb = 4 ∶ 2 ∶ 2 ∶ 1,其余 ①AA 和 BB 致死 基因型个体致死 测交后代:AaBb ∶ Aabb ∶ aaBb ∶ aabb = 1 ∶ 1 ∶ 1 ∶ 1 F1 (AaBb)自交后代:6(2AaBB + 4AaBb) ∶ 3aaB_ ∶ 2Aabb ∶ 1aabb ②AA(或 BB)致死 或 6(2AABb + 4AaBb) ∶ 3A_bb ∶ 2aaBb ∶ 1aabb 测交后代:AaBb ∶ Aabb ∶ aaBb ∶ aabb = 1 ∶ 1 ∶ 1 ∶ 1
-3-
条 件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 9∶6∶1 1∶2∶1 或 B)时表现为同一种 即 A_bb 和 aaB_个体的表现型相同 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A、B 同时存在时表现 9∶7 1∶3 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 即 A_bb、aaB_、aabb 个体的表现型相同 为另一种性状 1∶1∶2 a(或 b)成对存在时表 9∶3∶4 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 即 A_bb 和 aabb 的表现型相同或 aaB_和 常表现 aabb 的表现型相同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 15∶1 3∶1 或 B)就表现为同一种 即 A_B_、A_bb 和 aaB_的表现型相同 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8-
(2)隐性纯合致死 F1 (AaBb)自交后代:9A_B_ ∶ 3A_bb ∶ 3aaB_ ①双隐性致死 测交后代:1AaBb ∶ 1Aabb ∶ 1aaBb F1 (AaBb)自交后代:9A_B_ ∶ ②单隐性致死(aa 或 bb) 3A_bb 或 9A_B_ ∶ 3aaB_ 测交后代:1 ∶ 1
-9-
2.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 6∶3∶2∶1⇒(2∶1)(3∶1)⇒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2∶2∶1⇒(2∶1)(2∶1)⇒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10-
典例2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 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 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