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5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6
1.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E 1=A 0[e x cos (wt-kz )+e y cos (wt-kz-π/2)] E 2=A 0[e x sin (wt-kz )+e y sin (wt-kz-π/2)] 的偏振态。
解 :E 1 =A 0[e x cos(wt-kz)+e y cos(wt-kz-π/2)]=A 0[e x cos(wt-kz)+e y sin(wt-kz)] 为左旋圆偏振光E 2 =A 0[e x sin(wt-kz)+e y sin(wt-kz-π/2)]=A 0[e x sin(wt-kz)+e y cos(wt-kz)] 为右旋圆偏振光2. 为了比较两个被自然光照射的表面的亮度,对其中一个表面直接进行观察,另一个表面通过两块偏振片来观察。
两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为60°。
若观察到两表面的亮度相同,则两表面的亮度比是多少?已知光通过每一块偏振片后损失入射光能量的10%。
解∶∵亮度比 = 光强比设直接观察的光的光强为I 0,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强为I ,则通过偏振片系统的光强为I':I'=(1/2)I (1-10%)cos 2600∙(1-10%) 因此:∴ I 0/ I = 0.5×(1-10%)cos 2600∙(1-10%) = 10.125%.3. 两个尼科耳N 1和N 2的夹角为60°,在他们之间放置另一个尼科耳N 3,让平行的自然光通过这个系统。
假设各尼科耳对非常光均无吸收,试问N 3和N 1 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何值时,通过系统的光强最大?设入射光强为I 0,求此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光强。
解:201I I()()()()有最大值时,亦可得令注:此时透过的最大光强为,须使欲使I I d d d dI I I II I I II I II I 20cos cos 2329434323060cos 30cos 2302602cos cos 2cos cos 2cos 2222max22232213θααθαααθααθααθαα==⎥⎦⎤⎢⎣⎡-==⋅⋅=-=====∴-=-===4. 在两个理想的偏振片之间有一个偏振片以匀角速度ω绕光的传播方向旋转(见题5.4图),若入射的自然光强为I 0,试证明透射光强为I =16πI 0(1-cos4ωt ).解: I = 12I 0 cos 2ωt cos 2(2π-ωt ) = 12 I 0cos 2ωtsin 2 ωt = 18 I 0 1-cos4t2ω= I 0(1-cos4ωt ) `题5. 线偏振光入射到折射率为1.732的玻璃片上,入射角是60°,入射光的电失量与入射面成30°角。
第五章 部分相干光理论5.1 证明解析信号()t u 的实部u t r ()()和虚部u t i ()()之间互为希尔伯特变换,即它们之间有下面的关系⎰∞∞--=ξξξπd )(P.V.1)()()(t u t u r i , ⎰∞∞---=ξξξπd )(.P.V 1)()()(tu t u i r证明:(1)由(5-10)式,解析函数的实部()()0()2Re ()exp(2)d r r u t j t νπνν∞⎡⎤=-⎢⎥⎣⎦⎰U (5.1-11) 而)](Re[)()(t t u r u =,比较以上两式,可见有关系式⎰∞-=0)(d )2e x p ()(2)(νπννt j t r U u (5.1-13)上式可表示为 ⎰∞∞--+=νπνννd )2exp()()sgn 1()()(t j t r U u (5.1-18)又因为 ()()exp(2)d t j t νπνν∞-∞=-⎰u U所以有 ()()(1sgn )()r ννν=+U U (5.1-19) 对上式两边取傅里叶逆变换11()1()()11()(){()}{()}{(sgn )()}(){sgn )}{()}r r r r t u t νννννν-----==+=+*u U U U U F F F F F 上式中 1{sgn }jtνπ-=-F 再利用卷积定义 ⎰⎰∞∞---=*=*ηξηξηξd d ),(),(y x f g f g g f令 tj f π-= , )()(t j t f -=-ξπξ , )()(t u g r = , )()()(ξξr u g =所以 ⎰∞∞--+=ξξξπd )(..)()()()(t u V P jt ut r r u (5.1-22)可见 ⎰∞∞--=ξξξπd )(..1)()()(t u V P t ur i(2)参考教材中(5.1-10)式的推导过程,对于解析函数的虚部有下式成立⎥⎥⎦⎤⎢⎢⎣⎡-=⎰∞)()(d )2e x p ()(Re 2)(νπννt j t u i i U (P5.1-1))](Re[)()(t j t u i u -= (P5.1-2)比较(P5.1-1)和(P5.1-2)式,得到⎰∞-=-0)(d )2exp()(2)(νπννt j t j i U u所以 ⎰∞-=0)(d )2exp()(2)(νπννt j j t i U u)()sgn 1()()(νννi j U U +=对上式两边取傅里叶逆变换得)}(){sgn )}({)}({)()(1)(11ννννi i j j t U U U u ---+==F F F)()}({}{sgn )()(11t ju j i i +*=--ννU F F )(d )(..1)()(t ju tu V P i i +--=⎰∞∞-ξξξπ所以 ⎰∞∞---=ξξξπd )(..1)()()(t u V P t ui r5.2 考察用宽带光作杨氏干涉实验(1) 证明观察屏上的入射光场可表示为⎪⎭⎫ ⎝⎛-+⎪⎭⎫ ⎝⎛-=c r t P t c r t P t t Q 222111,d d ,d d ),(u K u K u 其中 iii i i i i i cr A s cr πθπθ2)(d 2)(k k K ≅=⎰⎰个针孔第 2,1=i 而i A 为第i 个针孔的面积。
增亮片(BEFⅠ、BEFⅡ)是利用3M微复制技术制造的光学薄膜,其表面为20微米左右高度的微三棱镜结构。
增亮原理是利用折射定律将原先大视角的发散光,聚拢在约70度的范围内出射,从而增加了正视的亮度,减小了可视视角从下扩散片出射的光线是各方向均匀的发散光。
加入BEF 以后,光线集中在70度左右范围内出射。
若背光板中利用两片增亮片且两者的轴向互相垂直,则光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
反射式偏光增亮片DBEF是3M公司在增加光的利用率上更前进了一大步。
它是利用3M独特的多层膜技术制造的,在不到130微米的厚度中交错复合有1000层左右的薄膜结构,高分子A和B的折射率很不一样。
若沿光的前进方向,这些膜层的厚度逐渐改变,这样制成的DBEF则成为宽谱带的。
液晶面板的下偏光片是一种传统的吸收型偏光片,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为非偏振光,它由两个不一样振动方向的光线组成。
将两个偏振方向垂直的两束光线分别称为P光和S光。
根据液晶面板工作的原理,面板的下偏光片将仅允许一束偏振光(P)通过,而将与其方向不同的偏振光(S)吸收,所以光线在通过面板的下偏光片时理论上会有50%的光线将会被吸收而损失。
但如果我们将DBEF增亮片置于背光源和面板的下偏光片之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P光可以直接通过DBEF,同时原来被偏光片吸收的S光不是被吸收,而是被DBEF全部反射回背光源,经过背光源各层材料后,S光被消振,又成为非偏振光(P光+S光)重新射出背光源……如此循环,使背光源能被反复循环利用。
所以DBEF D400是利用原先被吸收型偏光片吸收而损失的那50%的光线在增加亮度的——也就是说,总的背光能源没有变,但光的输出效率却大幅度增加,从而提高光效。
需要解释的是,P和S光在对于某些膜片而言也为O和E光。
DBEF结构图中,O光可直接通过,E被反射回来,O光的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面,E光的偏振方向平等于入射面,E光光束即使垂直于界面入射也会有一定的折射角,经多次折射会反射回来。
第五章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of light)●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光通过各向异性介质时所产生的偏振现象,初步掌握自然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检测方法。
●内容提要1、阐明惠更斯作图法,说明光在晶体中的传播规律;2、介绍布儒斯特定律和马吕斯定律;3、阐明自然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概念和检测方法;4、介绍1/4波片的功用;5、讨论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重点1、偏振光的检测方法;2、光在晶体中的传播行为。
●难点1、偏振光的检测方法;2、各向异性介质光的传播行为。
●计划学时计划授课时间10学时●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课堂集中式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参考书目1、《光学》第二版章志鸣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章2、《光学。
近代物理》陈熙谋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一节 自然光与偏振光一、光的偏振性1、纵波:波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同的波称为纵波。
2、横波:波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称为纵波。
3、偏振:波的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称为偏振。
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4、振动面: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偏振光的振动面。
二、自然光和偏振光(natural light )1、偏振光的种类● 平面偏振光:光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一平面内,则这种光称为平面偏振光。
● 线偏振光:(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光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在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则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
线偏振光的表示法:● 部分偏振光(partially polarized light )彼此无固定相位关系、振动方向任意、不同方向上振幅不同的大量光振动的组合称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可分解为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不等幅、不相干的线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的表示:迎着光的传播方向看· · · ·· 光振动垂直板面光振动平行板面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光矢量按一定频率在垂直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旋转(左旋或右旋),其矢端轨迹是圆的称圆偏振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其矢端轨迹是椭圆的称椭圆偏振光(ellipticly polarized 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