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四章 潜育期与流行2
- 格式:ppt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40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园艺植物病理学AA- 一 *第一早1.病害:①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干扰程度超过其忍耐程度;②使植物生理功能受到障碍,在生理和外观上表现异常;③经济上损失。
2.病因:引起植物生病的直接因素。
病原物和不良环境3.侵染性病害:病原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
特点:发生通常点到面,有发病中心;能传染蔓延;在病部可见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4.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和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引起的病害。
特点:成片发生、较均匀;不能传染;发病植株无病原物。
5.病原物:引起植物发声病害的生物。
6.病变:植物生病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的异常。
生理: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组织:细胞壁增生或减少;形态:畸形、丛枝。
7.病害三角:病原、寄主、环境。
三角的高/大小决定发病严重程度;病害面积:病害三角+人8.病害的命名:寄主名称+病状;寄主+病原+病症、瘟疫名9.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表现。
所有植物生病有病状,不一定有病征。
10.病状:变色:褪绿、黄化、花叶、斑驳、命脉、条纹条斑条点、碎色坏死:局部细胞组织死亡,有一块块斑点,形态未变。
坏死斑、叶枯、穿孔、轮班环斑、蚀纹(环纹线纹、叶纹)、叶烧、疮痂、溃疡。
腐烂:根茎花果较大面积分解和破坏,腐烂部位皱缩变薄。
干腐、湿腐、软腐(速度慢到快)萎蔫:局部若水而枝叶下垂。
青枯(细菌引起)、黄萎(真菌)、枯萎(真菌)畸形:矮化、矮缩、丛枝、肿瘤、根结、耳突、发根、肿枝(花变叶)桃缩叶(叶片起泡)11.病征:粉状物:绣粉、白粉、黑粉、白锈霉状物:霜霉、棉霉、霉层粒状物:子囊果、分生抱子器、分生包子盘菌核:真菌脓状物:细菌性病害的病部溢出的含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
主要病征:细菌,真菌;线虫的虫体;寄生的植物第三章看图一、植物病原菌物1.菌物包括真菌和假真菌。
原生动物界菌物界{粘菌门真菌门{结核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门2.菌物的营养体:可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为菌丝、菌丝的集合体为菌丝体。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有些病原物在侵入植物后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一旦环境条件适宜时,才表现症状,我们称为潜伏侵染。
A.错B.对2【判断题】(1分)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是独立发生,互不相干的。
A.错B.对3【判断题】(1分)库柏发现了线虫在根部为害和植物体内寄生,地上部分的症状像植物得了病,因而我们称它为植物线虫病。
A.对B.错4【单选题】(1分)1870-1880年,英国人喝咖啡的习惯改变为喝茶的原因是什么?A.比较咖啡树英国更适合种植茶树B.为了减少咖啡因摄入C.咖啡炭疽病的发生导致咖啡产业破产D.咖啡锈病摧毁了斯里兰卡的整个咖啡种植业5【单选题】(1分)1861年,最终确认马铃薯晚疫病是由一种疫病菌侵染所致的科学家是?A.费休B.史密斯C.普洛弗特D.德巴利6【单选题】(1分)有些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改变了,或使用农药治疗,原来有的症状减退甚至消失。
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后,植物上的症状又重新出现。
我们称之为()A.并发症B.潜伏现象C.复合侵染D.隐症现象7【多选题】(1分)植物由于受到()的侵扰,植物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破坏,表现出异常,使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A.真菌B.侵染源C.病原生物D.不良环境8【多选题】(1分)谷子白发病的症状是()A.B.C.D.9【多选题】(1分)以下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植物遗传性病害B.植物生理性病害C.缺素症D.温度过高引起的病害10【多选题】(1分)病害三角的三个因素是()A.人类B.寄主C.病原物D.环境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子座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
A.对B.错2【判断题】(1分)植物70~80%的病害是由病原菌物引起的。
A.对B.错3【判断题】(1分)所有的锈菌都产生6种类型的孢子。
A.对B.错4【单选题】(1分)根据闭囊壳的附属丝形态判断,下列哪个属于白粉菌属()A.B.C.D.5【单选题】(1分)玉米褐斑病在玉米的叶鞘及叶基部出现稍隆起的紫褐色小斑,内有大量黄褐色粉沫,是病原菌的()A.游动孢子囊B.分生孢子C.子囊孢子D.休眠孢子囊6【单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孢囊梗形态属于霜霉属的是()A.B.C.D.7【多选题】(1分)高等担子菌的双核菌丝还可以特化为三生菌丝,包括()A.钩状菌丝B.骨干菌丝C.联络菌丝D.生殖菌丝8【多选题】(1分)菌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A.质配B.核配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9【多选题】(1分)下列对壶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B.营养体是多核、球形的单细胞C.能侵入寄主、刺激寄主细胞膨大、畸形D.可以生活在水里,腐生,少数寄生在基质内或植物寄主细胞内部或外面10【多选题】(1分)子囊果里除了子囊,还有一些不孕丝状体,里面是没有子囊孢子的,按其生长的位置分为哪几种类型?A.缘丝B.顶侧丝C.拟侧丝D.侧丝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1分)下列对植物病原真细菌描述的是()。
绪论单元测试1.将有害生物对农作物或植物的经济损失控制在允许的损害水平以下,赶尽杀绝,完全杀死,以免对农产品或周围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
A:对B:错答案:B2.植物病害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A:错B:对答案:B3.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将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经济损失控制在允许的损害水平以下的一门学科。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昆虫分类是以()形态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A:幼虫B:卵C:蛹D:成虫答案:D2.具有开掘足的昆虫是()。
A:蝼蛄B:步行虫C:蝇类D:蝗虫答案:A3.下列昆虫中,()属于鳞翅目昆虫。
A:刺蛾B:梨网蝽C:蝼蛄D:天牛答案:A4.有一鳞翅目幼虫,脱3次皮即为()龄幼虫A:5B:4C:2D:3答案:B5.金龟子的幼虫被称为()A:蛴螬B:地老虎C:金针虫D:土蚕答案:A6.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卵而出的现象,称()。
A:化蛹B:羽化C:孵化D:脱皮答案:C7.蓟马的口器为()A:虹吸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咀嚼式口器D:锉吸式口器答案:B8.下列不属于昆虫的动物是()A:蝴蝶B:蜘蛛C:象甲D:夜蛾答案:B9.触角是鳃片状的昆虫是()。
A:蝗虫B:蜜蜂C:蜻蜓D:金龟子答案:D10.蜜蜂的触角类型和口器类型为()。
A:刚毛状、咀嚼式B:具芒状、舔吸式C:丝状、虹吸式D:膝状嚼吸式答案:D第二章测试1.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杨树腐烂病B:植物缺素症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D:害虫刺伤、风害答案:B2.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A:越冬B:滞育C:休眠D:越夏答案:C3.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在获取足够的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变态为一个不食不动的过程或现象叫()。
A:孵化B:羽化C:蜕变D:蛹化答案:D4.使植物叶片形成缺刻、孔洞等为害状的害虫是()口器的害虫。
植保名词解释1. 孵化: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孵化。
2. 羽化:不全变态若虫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3. 生活年史: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一年内发育史称为生活年史。
4. 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5. 世代重叠:一年发生数代的昆虫,前后世代问常有首尾重叠现象,这种前后两个世代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6. 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7. 滞育:昆虫在生活史中,常常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食不动、停止生长发育的时期,这种现象称为滞育。
8. 休眠:是由不利的环境条件所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当不良的环境条件一旦解除,昆虫可以立即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9. 内吸性除草剂:施用后,能被杂草的根、茎、叶、芽鞘等到部位吸收,并能在杂草体内传导至整个植株各部分,使杂草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破坏或死亡的药剂。
10. 多型现象:在同一种昆虫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类型,称为多型现象11. 假死性:有些昆虫受到突然的接触或震动时,全身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蜷曲,或从植株上坠落地面,一动不动,片刻才爬行或飞起,这种现象称为假死性。
12. 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13. 迁飞性:不少农业害虫,在成虫羽化到翅骨变硬的羽化初期,有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迁飞性。
14. 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十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植物病害。
15. 植物的垂直抗性: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小种是高抗的或免疫的,而对其他小种是感病的现象。
16. 植物的水平抗性:寄主品种对病原物的绝大多数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的抗性,寄主品17.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蠹害的能力。
植物保护复习题及答案病理部分一、名词解释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
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
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
2。
真菌的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真菌的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五种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普通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植物病害的病因包括()。
答案:功能基因变异;不良的环境因子影响;病原生物侵染2.根据发病原因,通常将植物病害分为两类,即()。
答案: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3.病害三角是指侵染性病害发生的三要素,包括()。
答案: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条件4.侵染性病害通常有传染性,在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答案:对5.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外部症状通常有病征和病状,病征是指病原物在病部表现的特征,病状是指植物受害后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答案:对6.植物发病后会表现出特定的症状,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错7.1845年-1846年的爱尔兰大饥馑主要是由马铃薯晚疫病大暴发引起的。
()答案:对8.1942年-1943年孟加拉饥荒主要是由稻瘟病大暴发引起的。
()答案:错9.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
()答案:对10.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现象称为隐症现象。
()答案:对11.什么是病害的三角关系与四面体关系?答案:null12.什么是植物病害?答案:null13.病害三角指的是___、___、___三者相互配合才能造成病害的发生。
答案:null14.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___和___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___,病征主要有___。
答案:null15.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可以发挥其生防作用的菌丝变态体是()。
答案:菌环和菌网2.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的菌组织,是()。
答案:疏丝组织3.由菌组织和寄主植物组织共同形成的子座,称为()。
答案:假子座4.菌物的定义,包括()。
答案: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繁殖;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是真核生物5.菌物营养体的功能,包括()。
陇东学院园艺专业课程教案《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1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开设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选用教材:李怀方等.《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一版.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参考书目:(1)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害诊断》.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方中达主编.《植病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6)宗兆锋等.《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孙广宇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9)王连荣.《园艺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林焕章.张能唐.《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曹若彬.张志铭.冷怀琼等.《果树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13)丁梦然.王昕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4)宗兆锋等. 植物病理学原理.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15)梁训生,谢联辉主编. 植物病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6)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王金生. 植物病原细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8)张绍升编著. 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防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H. Wheel 著,沈崇尧译. 植物病程. 科学出版社,1979(20)曾士迈等著. 植物病害流行学. 农业出版社,1986(21)弗赖伊,W.E.著,黄亦存等译. 植物病害管理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8(22)/show_news.asp?Article_ID=781&filepath=image s/30.gif(23)/bl/main.asp(24)/jwc/jingpinke/pubing/index.htm(25)/jwc/jpkc/ptzwbl/ptzwbl.asp(26)/jingpin/2005/bingli/main/main.htm(27)/introDisp.jsp?siteId=373评估评价(宋体小四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目的(1)领会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性质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植物病理学领域;(2)了解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3)理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病害流行学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稳态流行: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3 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4 大区流行: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
也称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6 系统理论定义:指相互依赖的若干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学单元。
8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9 植物病害系统定义:指由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态系统。
10 主导因素:在诸多病害流行因素中,往往有一种或几种起主要作用,被称为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11 垂直体系和水平体系。
即系统中存在着特异性的互作或分化性互作,即为垂直体系,另一类无此互作,呈现出抗病性和致病表现的恒定等级,即为水平体系。
侵染链和侵染环12 侵染链:侵染物体在寄主一个生长季节中,从一个寄主到另一个寄主的一系列传播。
13 已被侵染的寄主称为散布体,将被侵染的植物称为接受体,而侵染链中的各个环节称为侵染环。
14 侵染环,即指由一次侵染到下一次侵染之间各个阶段所组成的一个周期,为侵染链中的一个环节。
15 单年流行病: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16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17 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植物病毒学病毒学一,名词解释1. 局部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仅在被侵染的叶片上出现症状,而植物的其他部位不表现症状。
2. 系统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症状从被侵染的叶片扩散到其它新长出的叶片到致整个植株。
3. 内含体:有些植物病毒,侵染植物后的某一阶段会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产生一些由病毒构成或病毒与植物蛋白,线粒体或核糖体等共同构成的微小异常结构称为内含体。
4. 鉴别寄主:用来鉴别病毒或其株系的特种植物。
5. 单分体基因组:大多数正义RNA 病毒基因组是一条单链RNA 分子,称为单分体基因组。
含这类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单分体病毒。
如TMV 、 PVX 、PVY 。
6. 多分体基因组:有些正义RNA 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
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分体基因组。
含多分体基因组的病毒被称为多分体病毒。
7. 卫星RNA :在某些多分体病毒内发现了小分子量的RNA 与病毒RNA 没有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就是卫星RNA 。
8. 获毒饲育期:指无毒昆虫开始取食至获得传毒能力所需时间。
9. 接毒饲育期:指带毒昆虫在健康幼苗引起发病的取食时间。
10. 潜育期:指昆虫从获得病毒起到能传播给植物所需时间。
11. 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即会失去传毒能力。
12. 半持久性:昆虫在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
13. 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毒,但此类昆虫一旦传毒后,终生保持传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这类昆虫体内的病毒浓度不会降低,甚至其后代亦可传毒。
14. 类病毒:是指侵染植物的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没有包壳的低分子量环状单链RNA 分子,一般由246--401个核苷酸组成,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小的植物病原菌。
15. 诊断:是对植物表样做初步检查与判断确定植物发生的病害是不是病毒病。
第一大题: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植物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植物的生长过程B. 植物的病理变化及其原因C. 植物的遗传特性D. 植物的分布规律2.下列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A. 稻瘟病B. 烟草花叶病C. 小麦条锈病D.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3.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昆虫B. 雨水C. 土壤D. 种子4.下列哪种病害主要通过气流传播?A. 苹果腐烂病B. 松树疱锈病C. 棉花枯萎病D. 番茄晚疫病5.植物病理学中的“病征”是指什么?A. 病原物在植物体外的表现B. 植物体内的生理变化C. 植物受病后的外部症状D. 病原物的形态特征6.下列哪种方法是植物病害诊断的常用方法?A. 观察症状B. 分离培养C. 显微镜检查D. 以上都是7.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主要是什么?A. 基因B. 染色体C. 细胞壁D. 细胞膜8.下列哪种病害属于生理性病害?A. 黄瓜霜霉病B. 苹果苦痘病C. 烟草黑胫病D. 水稻白叶枯病9.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C. 提高植物产量D. 保护植物多样性10.下列哪种病害属于检疫性病害?A. 小麦赤霉病B. 柑橘黄龙病C. 玉米大斑病D. 马铃薯晚疫病第二大题: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1.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包括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______。
2.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一般包括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______。
3.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病原物、寄主植物和______三大因素的影响。
4.植物病毒粒体主要有球状、杆状和______三种形态。
5.植物线虫病害的主要症状包括根部形成根结、根腐和______。
第三大题:判断题(每题10分,共50分)1.植物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无关。
( )2.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绝对的,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
( )3.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主要依据病害的症状。
( )4.植物检疫措施对于防止危险性病害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网上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2、病状3、病症4、病害三角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