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1背景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0
事迹简介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
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
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全国工交群英会。
群英会期间,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异常兴奋,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积极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同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9年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7岁。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
铁人王进喜的小故事
铁人王进喜是中国著名的石油工人,他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以其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被誉为“铁人”,成为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之一。
王进喜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积极向上。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开始建设大庆油田,王进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石油工人的行列。
他在大庆油田工作期间,经历了许多艰苦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石油工人职业的敬畏和热爱。
在大庆油田的建设过程中,王进喜常常加班、加点,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拼命工作。
他常常说:“我们是石油工人,我们的责任就是为祖国献石油。
”在他的领导下,大庆油田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的石油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王进喜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石油工人,还是一位优秀的领导。
他在工作中注重团队建设,强调员工之间的协作和互助。
他常常鼓励员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技能。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之一,被誉为“铁人”。
拓展:
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王进喜的带领下,大庆油田的产量不断提高,中国的石油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他的精神和事迹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进喜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积极
向上。
他在大庆油田的工作期间,经历了许多艰苦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石油工人职业的敬畏和热爱。
他以其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被誉为“铁人”,成为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之一。
新时代铁人精神案例1. 王进喜的故事时间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点在大庆。
人物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进喜啦。
起因呢,当时国家急需石油,大庆油田的开发那可是重中之重。
王进喜从玉门油田赶来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他刚到大庆的时候,那条件真是艰苦得没法说。
没有吊车,他就带领工人们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把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
打井的时候,又遇到了井喷的危险。
没有重晶石粉来压井,他就当机立断,决定用水泥来代替。
可是水泥倒进泥浆池后,没有搅拌机搅拌不开啊。
王进喜二话不说,扔掉拐杖,“扑通”一声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来搅拌泥浆。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井喷终于被制服了。
这个故事的结果就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顺利打成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那就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像王进喜一样,有那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
他心里装着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石油事业,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这种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
2. 当代工人的铁人精神体现在现在的一些建筑工地上,也有很多像铁人一样的工人。
比如说,在修建高楼大厦的时候,那些建筑工人每天要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工作。
大夏天的,太阳晒得人都快化了,他们却还在那里搬砖、砌墙。
他们就像王进喜一样,不怕苦。
我有个亲戚就是建筑工人。
有一次我去工地看他,那环境真是恶劣,到处都是灰尘,机器的轰鸣声震得耳朵疼。
可是他和他的工友们就像没事儿人似的,依然认真地干活。
他们没有因为工作环境差就偷懒,反而想着怎么把楼盖得又快又好。
他们知道,这楼盖好了,就能给很多人提供住所,就像王进喜知道石油开采出来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动力一样。
这些建筑工人虽然没有王进喜那么出名,但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就是新时代的铁人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
3. 科研人员身上的铁人精神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背后少不了科研人员的努力。
他们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做实验,就像当年王进喜在油田里没日没夜地打井一样。
铁人王进喜的经典故事摘要:一、铁人王进喜简介二、铁人王进喜的经典故事1.带领团队克服困难,突破油田产量纪录2.发明“跳泥浆”技术,提高采油效率3.为国争光,出席国际石油会议三、铁人王进喜的精神内涵四、铁人王进喜的影响和传承正文:铁人王进喜,原名王进喜,出生于1923年,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他历任大庆油田石油工人、工程师、副厂长等职务,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和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楷模,被誉为“铁人”。
铁人王进喜的经典故事不胜枚举,他的事迹深入人心。
在他的带领下,大庆油田的产量不断创新高,他曾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突破了油田产量纪录。
为了提高采油效率,王进喜勇于创新,发明了“跳泥浆”技术。
这一技术在提高采油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进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为国争光,出席国际石油会议。
他的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成为了我国石油工业的骄傲。
铁人王进喜的精神内涵丰富,他坚定的信仰、崇高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榜样。
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石油事业的热爱。
铁人王进喜曾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为我国石油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风貌。
铁人王进喜的影响和传承深远。
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投身石油事业,为实现我国石油工业的自主创新、绿色发展、国际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组成部分,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总之,铁人王进喜的一生是一部充满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壮丽篇章。
东北石油大学 2013 —2014学年第1、2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班级: xxxx姓名: xxx学号: xxxxx成绩: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90周年引言谈到大庆,谁都会想到大庆油田,而说到油田,我们就不得不细说铁人——王进喜同志。
“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其一生的艰苦奋斗,不仅为后人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即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
铁人精神作为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有着丰富精神内涵,包含爱国主义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务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等。
其是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和大庆石油会战的精神成果;是大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思想是铁人精神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铁人精神体现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主人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阐释铁人精神形成对于我们在新时期不断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内涵、发挥凝聚和激励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铁人精神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石油工业史上将永放光辉。
时代需要铁人,社会发展需要铁人精神。
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一、铁人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铁人精神作为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冲破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迎接世界挑战,战胜国内经济困难和大庆石油会战的恶劣自然环境下产生的。
铁人精神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主要代表的大庆石油人在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觉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石油会战实践中形成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发展的理论体系。
在新中国十周年大庆前夕,经过数年勘探终于发现大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