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发展2018: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7年)
- 格式:xlsx
- 大小:29.47 KB
- 文档页数:16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
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 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
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
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fāzhǎn)主要指标和名词解释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C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内容既包括物质(wùzhì)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既包括第一、二产业,也包括第三产业。
工业(gōngyè)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xíngshì)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
目前常用的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的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财政(cáizhèng)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总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
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
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全社会(shèhuì)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和其他经济类型投资。
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性质又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也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衡量经济发展的5个指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了解并准确评估经济发展的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衡量经济的发展情况,人们使用各种指标来提供有关经济状况的定量信息。
下面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五个重要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通常以货币单位表示。
GDP可以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计算,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的增长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活力和增长潜力。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将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得出的指标。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财富分配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了解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在劳动年龄人口中从事劳动活动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程度。
一个高劳动力参与率通常表明经济活动充分,人民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潜力大。
四、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上涨速度的指标。
物价的稳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高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并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五、失业率失业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失业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
一个低失业率通常意味着该国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活跃,就业机会多,经济持续增长。
以上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五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提供了经济状况的量化数据,有助于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做出决策和评估。
了解和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程度,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解读及应用
一、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解读
1、国民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些国家多年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最基本指标,也是衡量社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宏观经济考量时,GDP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代表性指标,它可以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或经济发展水平,量化国家的经济状况。
由于它足够直观,计算简便,因此,GDP被用作经济、金融等市场活动的最主要指标,是每一个国家最了解的经济指标之一
2、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所有地方单位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即国家国内内生产,但服务、交易、投资的损益不在其中,它反映了一些国家实物产出的总量,是经济活动的积累,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GDP被广泛用于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实现全要素生产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功能,其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工业增加值(GVA)
工业增加值(GVA)是指其中一个行业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它反映了单位产品生产的效率。
2018中国人均gdp数据2018中国人均GDP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2018年中国人均GDP数据入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首先对2018年中国各省市的GDP总量和人口数进行筛选,并计算出各省市的人均GDP数据。
接下来,将人均GDP数据进行排序和排名,以便更好地展示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2018年中国人均GDP数据概述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为X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人均GDP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
然而,中国的人均GDP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
四、人均GDP排名前三的地区根据2018年的数据,中国人均GDP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天津。
上海的人均GDP达到X元,位居全国首位。
随后是北京和天津,人均GDP分别为X元和X元。
这三个地区由于其经济开放程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达程度以及人口市场的规模等因素,使得其人均GDP相对较高。
五、人均GDP排名后三的地区相对而言,人均GDP排名后三的地区分别是贵州、西藏和云南。
尽管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们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进步。
贵州和云南的人均GDP分别为X元和X 元,而西藏的人均GDP则相对较低,仅为X元。
六、影响人均GDP的因素人均GDP的高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位置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沿海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和贸易活动的频繁,使得其人均GDP相对较高。
其次,人口规模和劳动力素质也是影响人均GDP的关键因素。
大城市由于人口市场规模庞大且人才聚集,使其相对较高。
此外,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科技创新的力度也会对人均GDP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各城市gdp20182018,中国各城市实现了增长,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各地GDP总量中山市最高,达到5444.22亿元;北京市次之,达到4206.04亿元;广州市紧随其后,达到3077.39亿元。
在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增长率上排名前三的是,重庆市最高,达到8.6%,河南省次之,达到8.3%,海南省紧随其后,达到7.9%。
2018年,中国城市GDP增速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分别是:安徽省8.1%,广东省7.8%,湖北省7.7%,湖南省7.7%,江苏省7.7%,江西省7.0%,福建省7.0%。
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增长速度也是不一的。
以下为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增长率:青岛市GDP增长率9.9%;苏州市GDP增长率9.6%;天津市GDP增长率8.7%;上海市GDP增长率7.8%;南京市GDP增长率7.1%;深圳市GDP增长率7.0%;杭州市GDP增长率6.7%;成都市GDP增长率6.4%;乌鲁木齐市GDP增长率5.9%;厦门市GDP增长率5.5%;香港GDP增长率5.3%;呼和浩特市GDP增长率4.7%;昆明市GDP增长率3.7%;哈尔滨市GDP增长率3.0%;大连市GDP增长率2.9%。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总量增长,增幅在4.7%至9.9%之间,其中以重庆市、河南省以及海南省最为突出,分别达到8.6%、8.3%以及7.9%,分别位居前三名;而哈尔滨市、昆明市以及大连市则是GDP增幅最低的,分别为3.0%、3.7%以及2.9%,排名垫底。
2018年,中国城市GDP增速比较好的省份是广东、湖南、安徽等,其增长率分别为7.8%、7.7%以及8.1%,其中广东省仍然保持着GDP增长率最高的优势地位。
而在总量方面,以广州市为例,其2018年GDP达到3077.39亿元,排在第三位,比上年有了显著的增长,这说明广州在拥有较高的GDP增速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总量收入,说明广州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中国各城市gdp20182018年,中国经济以全球最快速度发展,在未来发展中一个重要发展指标就是地区GDP,地区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2018年,中国大部分城市的GDP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下面从全国城市GDP排行榜来看看2018年中国各城市的GDP。
排名第一的是上海,2018年上海的GDP为3.634万亿元,相比2017年有5.8%的增长,其升幅超过全国2.6%的平均水平,这也是上海延续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的结果。
排名第二的是北京,2018年北京的GDP为2.867万亿元,相比2017年有6.6%的增长,北京GDP的升幅超过全国2.6%的平均水平,北京这一增长也反映出了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政策下的发展成果。
排名第三的是江苏省,2018年江苏省的GDP为2.201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7.7%,江苏GDP位居全国第二,在上海之后,今年江苏省经济稳步增长,受惠于政府重点发展项目的及时推进,这也正是江苏省的高速发展的原因。
排名第四的是广东省,2018年广东省的GDP为1.875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6.8%,广东省不仅在前三甲省位居第三,在全国各省市中也名列前茅,这也显示了广东省经济发展仍保持较快速度,受惠于全省依托深圳和广州等城市发展带动。
排名第五的是浙江省,2018年浙江省的GDP为1.413万亿元,较2017年有7.6%的增长,浙江省仍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市之一,浙江省的GDP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7%左右,受惠于政府的政策倾斜、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也在飞速发展。
此外,山东、湖北、四川、安徽、河北等一线城市,以及贵州、重庆、江西、海南等新兴城市GDP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些城市也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引擎。
从今年的GDP数据来看,中国大部分城市GDP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保持着健康增长的态势,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的正确性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18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投入产出表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 2018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的调整和更新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进行分类的一种体系,是我国宏观经济测算的基础。
2.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2018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为21个大类,129个中类和524个小类。
这些行业分类涵盖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于国家宏观经济的政策制定和统计测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民经济产业的详细分类,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二、投入产出表1.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关系的一个系统描述。
它以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出品为基础,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和分配结构,还能为产业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价值信息。
2. 投入产出表可分为基本投入产出表和扩展投入产出表,前者只考虑了生产和分配关系,而后者则对外部经济关系、投资和消费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和考虑。
3. 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其中包括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投入产出系数、产值、投入和产出等具体数据,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4. 2018年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发布,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系,还揭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和特点,为我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名词解释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C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内容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既包括第一、二产业,也包括第三产业。
工业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
目前常用的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的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财政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总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
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
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和其他经济类型投资。
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性质又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也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按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为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利用外资额:指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2018小康标准
2018年小康标准是指中国在2018年达到的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这些标准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以指导各级政府和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小康标准列表:
一、经济发展
1. 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人民币)。
2. 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超过80%。
3. 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
4. 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5. 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 5倍以上。
二、社会进步
1.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
2. 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4人以上。
3. 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3张以上。
4.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以上。
5.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生活质量
1. 恩格尔系数低于30%。
2. 基尼系数低于0. 4。
3. 城乡居民收入比低于2. 5。
4. 每百户拥有汽车数量超过50辆。
5. 每百户拥有家用计算机数量超过80台。
四、生态环境
1. 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
2.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0%以上。
3.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类以上标准。
4.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达到80%以上。
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6.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7.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8.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201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5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33.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25.1亿元,增长7. 4%;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7.0亿元,增长4.8%。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008元,比上年增长5.9%。
二、农业[3]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84.0千公顷。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88.4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713.0千公顷。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23.1千公顷。
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90.9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13.4千公顷。
全年果园面积352.1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192.4万吨。
其中,水稻产量418.0万吨,玉米产量1662. 8万吨。
全年油料产量78.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52.3万吨。
全年水果产量788.9万吨。
全年造林作业面积168.0千公顷,森林抚育面积99.3千公顷,育苗面积28. 0千公顷,义务植树0.6亿株。
全年林木采伐蓄积量253.3万立方米。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4.7万吨。
其中,猪肉产量210.1万吨,牛肉产量27.5万吨,羊肉产量6.6万吨,禽肉产量130.5万吨。
全年禽蛋产量297. 2万吨。
全年生牛奶产量131.8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2495.8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262.2万头。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452.6万吨。
其中,淡水捕捞4.9万吨,淡水养殖83.8万吨,海洋捕捞54.7万吨,海水养殖309.2万吨。
全年机耕面积3839.1千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4099.9千公顷。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3.7万吨。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不包括渔船)2224.5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6]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9%,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