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服务心理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1
酒店服务心理学项目五前厅服务心理与客房服务心理酒店作为人们休闲度假、商务出差的首选住宿场所,在满足人们基本住宿需求的同时,也承担着提供优质服务的责任。
在酒店服务中,前厅服务与客房服务是最直接接触到客人的环节,因此,了解和掌握前厅服务心理与客房服务心理成为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关键。
一、前厅服务心理前厅服务是客人抵达酒店的第一印象,也是客人离开酒店的最后印象。
前厅服务员的态度和表现直接关系到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
因此,了解前厅服务心理以及如何应对客人的不同心理需求至关重要。
1. 平衡性:在面对各种客人,服务员需要保持中立、公平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无论客人的身份、财富背景或其他因素如何,服务员都要以相同的热情和态度对待。
2. 忍耐性:有时客人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焦虑、不满等情绪,服务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忍耐力,耐心倾听客人的抱怨与需求,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以缓解客人的不满。
3. 主动性:服务员应主动了解客人的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
例如,在客人入住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搬运行李或者介绍附近的景点;在客人离店时,主动问询是否有其他需求并表示感谢。
4. 知识性:服务员应具备丰富的酒店知识,包括了解酒店房型、设施、周边交通等,以便能够向客人介绍和推荐最适合的选择。
5. 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前厅服务员的必备素质。
服务员应学会倾听客人的需求与要求,并能够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
二、客房服务心理客房服务是酒店中与客人接触最为密切的环节。
优质的客房服务能够让客人在酒店住宿期间感到温馨、舒适。
了解客房服务心理,对于提升客人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尊重与隐私:客房服务员应尊重客人的隐私,避免在未经客人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客房。
在进入客房进行清扫、整理时,服务员应保持谨慎,避免对客人隐私造成侵犯。
2. 纯净与整洁:客房的整洁度和环境卫生对客人的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客房服务员应保持客房的清洁,及时更换床上用品、清理卫生间并保证房间空气流通。
《酒店服务心理学》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址:
主讲人:
第一篇绪论
射线评片技巧(一):气孔、夹渣、夹钨射线底片影
像特点
2015-04-17 分类:解决方案阅读(4103) 评论(0)
按照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点击链接下载:NB/T47013.1~13-2015标准)检测篇介绍,焊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区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和圆形缺陷五类。
在《射线检测评片》栏目中将介绍该五类性质的缺陷成因、缺陷评片技巧、评级方法,分享在工作中遇见的射线检测案例。
本文介绍圆形缺陷(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夹钨)评片技巧和缺陷定量评级。
一、圆形缺陷的评片
缺陷长宽之比小于等于3(L/N<=3),且非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危害性缺陷。
对接接头焊缝常见的圆形缺陷包括圆形气孔、非金属夹渣、夹钨等性质缺陷。
圆形缺陷示意图
1、气孔
(1)气孔成因
在《焊缝气孔形成机理及超声检测波形特性》文中详细介绍了焊缝气孔形成的原因。
气孔分为单个气孔和密集性气孔。
气孔降低了焊缝的金属致密性,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
(2)气孔射线成像特点
气孔内部充满气体,射线穿过气孔几乎不会形成材质衰减。
在射线底片上气孔呈暗色斑点,中心黑度较大。
单个气孔边缘较浅平滑过渡,轮廓规则较清晰,密集气孔成团状。
气孔大多是球形的,也可以有其它形状,气体的形状与焊接条件密切有关。
《酒店服务心理学》试题智库目录模块一心理学概述 (1)一、名词解释 (1)二、单选题 (2)三、判断题 (4)四、填空题 (9)五、简答题 (13)六、案例分析 (15)模块二感觉与知觉 (17)一、名词解释 (17)二、判断题 (19)三、填空题 (21)四、单选题 (22)五、简答题 (25)模块三记忆与注意 (28)一、名词解释 (28)二、单选题 (29)三、判断题 (31)四、填空题 (32)五、简答题 (33)模块四需要与动机 (35)一、名词解释 (35)二、判断题 (36)三、填空题 (37)四、简答题 (38)模块五气质与性格 (40)一、名词解释 (40)二、填空题 (41)三、判断题 (42)四、简答题 (43)模块六情绪与情感 (47)一、名词解释 (47)二、简答题 (48)模块七酒店餐饮服务心理 (50)一、名词解释 (50)二、简答题 (50)模块八酒店前厅服务心理 (52)一、名词解释 (52)二、简答题 (52)模块九酒店客房服务心理 (53)一、简答题 (53)模块十酒店投诉服务心理 (54)一、名词解释 (54)二、简答题 (54)模块十一酒店员工心理与管理 (56)一、名词解释 (56)二、简答题 (58)模块十二酒店员工的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 (61)一、名词解释 (61)二、简答题 (62)模块十三酒店领导心理 (64)一、名词解释 (64)二、填空题 (64)三、判断题 (65)四、简答题 (66)模块一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答案:心理学是指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P4)2.构造主义答案:构造主义也称为建构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P5)3.职业倦怠答案:那些服务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
(P11)4.酒店员工职业倦怠答案:是指酒店从业人员在酒店服务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挫折感,并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
《酒店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酒店服务心理学》学时:80(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研究酒店行业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它阐明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对学生今后做好服务接待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对提高服务工作的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学好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顾客的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消费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消费者进行心理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内容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具体企业中的现实问题,并不断充实所学的知识。
(1)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知识点设计上,本课程标准既注重理论的讲解,又注重实践的应用。
(2)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及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顾客需求,换位思考,实现满意服务。
2、相关标准与资源(1)积极建设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专业网站等。
本课程授课时配有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学习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复习。
教师的联系方式及电子邮箱对学生公开,为在线及时答疑与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利用多种突进和平台,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2)合理开发校内课程资源。
本课程还配案例以及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学校图书馆也有相关课程的专业刊物和数据资源,方便学生的阅读和对此课程的深入学习。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的目标本课程将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面向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基本酒店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使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酒店服务心理学在酒店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宾客消费心理、酒店管理心理以及酒店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酒店服务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消费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提高酒店服务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酒店服务心理学之客人的个性特点与服务酒店服务心理学旨在了解客人的个性特点,并根据其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了解客人的个性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其需求,提升客人满意度和忠诚度。
下面将根据客人的不同个性特点分析其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首先,有些客人是外向型的。
这类客人喜欢社交活动,善于与人交流,喜欢活泼热闹的环境。
为了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酒店可以提供各类社交活动和娱乐设施,如夜总会、酒吧、游泳池等。
此外,酒店可以设置一些公共休息区域,供客人交流和社交。
其次,还有一些客人是内向型的。
这类客人喜欢安静的环境,喜欢独自享受时光。
为了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酒店可以提供安静的单人用餐区域、静谧的图书馆、SPA中心等。
此外,酒店可以在房间内提供书籍、音乐等娱乐设施,以满足客人独处时的需求。
另外,还有一些客人是理性型的。
这类客人对细节非常关注,喜欢有条理、有规划的行程安排。
为了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酒店可以提供详细的旅游信息、城市地图、交通指南等,以帮助客人更好地规划行程。
此外,酒店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床上用品、洗浴用品等,以提供舒适的居住体验。
还有一些客人是感性型的。
这类客人注重情感和体验,喜欢浪漫、温馨的环境。
为了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酒店可以提供浪漫的房间装饰、蜜月套房、情侣SPA套餐等。
此外,酒店可以提供浪漫的用餐环境、浪漫的音乐演奏等,为客人营造浪漫氛围。
最后,还有一些客人是实用型的。
这类客人更注重实惠和便利性,喜欢物有所值的服务。
为了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酒店可以提供价格合理的房间、各类优惠活动和套餐,以满足客人的实用需求。
此外,酒店可以提供快捷、便利的入住和结账流程,以提供方便的服务。
总之,在提供酒店服务时,了解客人的个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客人的个性特点,酒店可以提前预判客人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
这不仅可以提升客人的满意度,还可以增加客人的忠诚度,提升酒店的竞争力。
因此,酒店服务心理学对于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训范本酒店服务心理学服务质量的高低同时反映了客人满意程度的高低。
一、服务态度:在服务过程中反映了个人的素养、业务水平、服务意识的高低。
(爱岗才能敬业,提高每个人员的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行为与服务态度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态度要通过良好的服务行为表现出来。
)①表情②举止③服务语言环境指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提高自我修养,它包含文化、素养、处理问题。
二、服务语言:准确、得体、热情,能给人亲切自然的心理感受,俗话说“礼多人不怪”。
(礼多能够,但不要热情过度,服务标准不能由于个人的心情不好而降低。
)委婉、文雅、能给人受到尊重与关心的感受。
三、语言技巧:①明确②简洁③重恳、实事求是的感受能给客人信任的感受(物有所值)问题:如何提高服务语言的表达技巧?答:1、用语准确,语言简练,表达清晰,语调温与,亲切自然,优美动听,给客人以舒适感,要说好第一句话。
①称呼上因人而易。
②问候要亲切。
③表情要自然大方,给人以亲切的感受。
④简明扼要,要有同情心,它表达在客人投诉时,首先要表示同情。
2、用词造句要准确。
3、正确运用语言、语调,①语言、语调要适当。
②多用请求建议的语气,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用简单的否定与回绝的语气。
(“建议”代替“拒绝”)4、避免用过高或者过低的音调说话,不同意用含鼻音的单字说话。
5、发挥表情的作用。
①坚持微笑服务。
②两眼要凝视客人。
③面部表情要根据说话的内容而变化。
6、善于运用动作的力量,优雅得体的动作会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四、服务技术:服务人员对服务知识与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
①首先提高文化素养,充实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
②强化操作培训、熟练掌握服务技能。
五、服务时机:服务人员为客人提供服务的火候或者机会,使服务发挥最大的功效,使客人感到心理满足。
(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服务,给客人一流的服务,服务时机的把握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主动熟悉客人的身份与年龄,需要进行分析,给予主动服务,掌握在一定条件下客人的需求。
酒店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方法酒店服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酒店环境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酒店服务心理学旨在提高酒店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提升顾客体验,最终实现酒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酒店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顾客满意度研究:通过分析顾客的需求、期望以及体验,研究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提高顾客满意度。
2. 顾客行为研究:研究顾客在酒店环境下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包括预订行为、消费行为以及与酒店员工的互动行为,以便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流程和员工培训。
3. 酒店环境研究:分析酒店的布局、装饰、氛围等因素对顾客的心理产生的影响,寻找最合适的设计和安排,以提升顾客对酒店的感知和认知。
酒店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顾客满意度:通过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心理,酒店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流程和质量,提供更加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2. 增强顾客忠诚度:满意的顾客更有可能成为忠实顾客,并且愿意推荐给他人。
通过研究顾客的心理和偏好,酒店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福利和服务,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提高重复消费率。
3. 提高竞争力:市场上的酒店竞争激烈,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选择的重要因素。
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酒店可以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酒店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现场观察法: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记录和分析顾客在酒店环境中的行为、交流和反馈,了解顾客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2. 调查问卷法:研究人员设计问卷,通过向顾客发放并收集的方式,了解他们对酒店服务的评价、满意度以及期望,进而改进服务质量。
3. 深度访谈法:研究人员通过访谈的方式与顾客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需求和偏好,探索更细致的个案,挖掘出个案背后的普遍性法则。
4. 实验方法:在一定控制条件下,通过操作自变量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研究顾客对不同服务和环境的反应,探索影响顾客体验和满意度的因素。
酒店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酒店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酒店服务心理学》学时:80(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研究酒店行业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它阐明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对学生今后做好服务接待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对提高服务工作的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学好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顾客的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消费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消费者进行心理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内容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具体企业中的现实问题,并不断充实所学的知识。
(1)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知识点设计上,本课程标准既注重理论的讲解,又注重实践的应用。
(2)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及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顾客需求,换位思考,实现满意服务。
2、相关标准与资源(1)积极建设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专业网站等。
本课程授课时配有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学习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复习。
教师的联系方式及电子邮箱对学生公开,为在线及时答疑与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利用多种突进和平台,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2)合理开发校内课程资源。
本课程还配案例以及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学校图书馆也有相关课程的专业刊物和数据资源,方便学生的阅读和对此课程的深入学习。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的目标本课程将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面向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基本酒店管理能力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