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0月—1—前 言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保护和管理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党中央、国务院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
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保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提高保护质量”。
2003年9月,—2—曾培炎副总理在听取全国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汇报时指出:“在目前条件下,要以生态功能保护区抢救性保护为重点”,“根据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的国情,加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和重要举措”,“环保总局应抓紧有关规划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根据我国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有关要求,确定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此来指导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共20张图)图1 中国地形图图2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图3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图4 生态脆弱性评价图图5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图6 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图7 开发区分布图图8 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图9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0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图12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图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图14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15 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图16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图17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图18 人口集聚度评价图图19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图20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1)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
(2)党的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对编制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3)战略性,指本规划是从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对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作出的总体部署。
基础性,指本规划是在对国土空间各基本要素综合评价基础上编制的,是编制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制定区域政策的基本平台。
约束性,指本规划明确的主体功能区范围、定位、开发原则等,对各类开发活动具有约束力。
(4)我国陆地国土空间中,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
(5)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指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6)据2005年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复查,64.7%的水力资源集中在四川、云南和西藏。
国家重点⽣态功能区国家重点⽣态功能区三峡库区⽔⼟保持⽣态功能区⽣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家林业局⼆Ο⼀四年⼗⽉⽬录第⼀章规划背景 (1)第⼀节区域概况 (1)⼀、规划范围 (1)⼆、⾃然条件 (1)三、⾃然资源 (3)四、社会经济 (7)五、扶贫开发 (8)第⼆节⽣态功能定位 (9)⼀、主体功能 (9)⼆、⽣态价值 (9)第三节主要⽣态问题 (11)⼀、⼭洪、泥⽯流等地质灾害趋势加重 (11)⼆、⽔⼟流失⾯积⼤ (12)三、⽔环境污染较严重 (13)四、森林⽣态系统退化 (13)第四节⽣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14)⼀、⽣态⼯程建设 (14)⼆、国家重点⽣态功能区转移⽀付 (16)三、⽣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 (16)第⼆章指导思想与原则⽬标 (17)第⼀节指导思想 (17)第⼆节基本原则 (17)第三节规划期与规划⽬标 (19)⼀、规划期 (19)⼆、⽬标 (19)第三章总体布局 (21)第⼀节功能区划 (21)⼀、区划原则 (21)⼆、功能区划 (21)第⼆节建设布局 (22)⼀、⽣态屏障区 (22)⼆、⽔⼟流失防治区 (23)三、⽔源涵养区 (23)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 (25)第⼀节⽔⼟流失综合治理 (25)第⼆节⽔源涵养能⼒建设 (26)⼀、森林⽣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26)⼆、湿地⽣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28)第三节⽣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 (29)第四节⽣态扶贫建设 (32)第五节配套设施建设 (34)⼀、防灾减灾体系 (34)⼆、基础设施建设 (35)第六节⽣态监管 (36)⼀、⽣态监测 (36)⼆、空间管制与引导 (36)三、绩效评价 (37)第五章政策措施 (38)第⼀节政策需求 (38)⼀、⽣态补偿政策 (38)⼆、⼈⼝易地安置的配套扶持政策 (39)三、国家重点⽣态功能区转移⽀付政策 (39)第⼆节保障措施 (40)⼀、法律制度保障 (40)⼆、科技保障 (41)三、管理保障 (42)四、资⾦保障 (42)五、考核体系 (43)附表三峡库区⽔⼟保持⽣态功能区禁⽌开发区域名录附图三峡库区⽔⼟保持⽣态功能区⽣态保护与建设功能区划图第⼀章规划背景第⼀节区域概况⼀、规划范围三峡库区⽔⼟保持⽣态功能区位于重庆市、湖北省交界区域,⾏政区域包括重庆市、湖北省2省市9区县,⾯积27849.60平⽅公⾥,⼈⼝521.56万⼈,森林覆盖率为60.33%。
第八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目前生态系统有所退化,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第一节功能定位和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经综合评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等25个地区(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总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0.2%;2008年底总人口约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图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55)、水土保持型(56)、防风固沙型(57)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58)四种类型。
第二节规划目标——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河流径流量基本稳定并有所增加。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草原面积保持稳定,草原植被得到恢复。
天然林面积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
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
水源涵养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生态功能区的水质达到I类,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土保持型生态功能区的水质达到II类,空气质量达到二级;防风固沙型生态功能区的水质达到II类,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
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保有大片开敞生态空间,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扩大,人类活动占用的空间控制在目前水平。
——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不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适宜产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明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
——人口总量下降,人口质量提高。
部分人口转移到城市化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有所降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轻。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优化开发区域——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一、环渤海地区(一)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
(二)辽中南地区包括辽宁省中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辐射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三)山东半岛地区。
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
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提升南京、杭州的长江三角洲两翼中心城市功能。
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文化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优化提升沪宁沪杭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建设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建设旅游休闲基地。
——强化宁波、苏州、无锡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
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舟山等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互补,提高竞争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加强沿江、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长江口、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以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宜溧山区、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前言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的地区。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以全国生态调查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分区管理、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与积极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低,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
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党和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对进一步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2008年发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保护工作的加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生态安全与保护的形势,主要问题:一是近10多年来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变化剧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格局已经改变;二是现行划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不能满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保护比例普遍较低;三是受当时多种因素影响,生态功能区划分不完善,一些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未能纳入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
为此,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决定,以2014年完成的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与评估为基础,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对《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修编,完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修订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布局。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明确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的通
知
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新疆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240个县(市、区、旗)及87个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发改规划〔2016〕2205号)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遵循“县市制定、省级统筹、国家衔接、对外公布”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编制实施负面清单。
为使各有关单位按照不同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因地制宜编制实施负面清单,经有关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评价,现将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发给你们,请据此尽快完成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并于6月底前印发试行。
附件:(略)
1.新增24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旗)类型表
2.新增8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有林区林业局类型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7年2月3日
来源: /fg/detail2036593.html。
重点生态功能区名词解释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调查研究和评价,确定的具有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的区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涵养功能区:主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水土保持功能区: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稳定。
•防风固沙功能区:防止沙漠化扩展,保护农田和城市的环境。
•生态修复功能区:对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
•气候调节功能区:通过调节气候,缓解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生态旅游功能区:保护自然景观,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业。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和管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云南省:西畴县、马关县、文山县、广南县、富宁县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不包括建塘镇)、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勐海县、勐腊县、德钦县、泸水县(不包括六库镇)、剑川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9.11会泽县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其生境、湿地生态系统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77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及黑长臂猿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55.49保山市、腾冲县、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及野生动植物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2昭通市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其生境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1巧家县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多种药用植物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39.93屏边苗族自治县、个旧市、蒙自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物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0.27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南亚热带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50.58绿春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云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8.67文山县、西畴县原始阔叶林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9.38景东彝族自治县、南涧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25.1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266景洪市热带季雨林及野生动植物。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前言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保护和管理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党中央、国务院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
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保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提高保护质量”。
2003 年9 月,曾培炎副总理在听取全国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汇报时指出:“在目前条件下,要以生态功能保护区抢救性保护为重点”,“根据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的国情,加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和重要举措”,“环保总局应抓紧有关规划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根据我国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有关要求,确定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此来指导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
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区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尔山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北安市、逊克县、伊春区、南岔区、友好区、西林区、翠峦区、新青区、美溪区、金山屯区、五营区、乌马河区、汤旺河区、带岭区、乌伊岭区、红星区、上甘岭区、铁力市、通河县、甘南县、庆安县、绥棱县、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嘉荫县、孙吴县、爱辉区、嫩江县、五大连池市、木兰县346997711.7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吉林省:临江市、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浑江区、江源区、敦化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靖宇县黑龙江省:方正县、穆棱市、海林市、宁安市、东宁县、林口县、延寿县、五常市、尚志市111857637.3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11769960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青海省:同德县、兴海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35339472.3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2851418.2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甘肃省: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3827155.5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甘肃省:永登县、永昌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不包括北部区块)、民乐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不包括北部区块)、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牧山丹马场、民勤县、山丹县、古浪县青海省:天峻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185194240.7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江西省: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安远县、寻乌县、井冈山市湖南省:宜章县、临武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双牌县、桂东县、汝城县、嘉禾县、炎陵县广东省: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667721234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山西省: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汾西县、神池县陕西省: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112050.51085.6甘肃省:庆城县、环县、华池县、镇原县、庄浪县、静宁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通渭县、会宁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盐池县、同心县、西吉县、海原县、红寺堡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潜山县、石台县河南省:商城县、新县湖北省:大悟县、麻城市、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孝昌县、浠水县31213898.4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马山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忻城县、凌云县、乐业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天峨县、天等县贵州省: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平塘县、罗甸县、望谟县、册亨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云南省:西畴县、马关县、文山县、广南县、富宁县76286.31064.6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湖北省:巴东县、兴山县、秭归县、夷陵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27849.6520.6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阿瓦提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麦盖提县、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图木舒克市、叶城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453601497.1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若羌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3366259.5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455467.6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吉林省:通榆县111202385.2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沽源县、张北县、尚义县、康保县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正镶白旗、正蓝旗、太仆寺旗、镶黄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168048288.1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内蒙古自治区:达尔汗茂明安联合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96936.195.8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四川省:天全县、宝兴县、小金县、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雅江县、道孚县、稻城县、得荣县、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汶川县、北川县、茂县、理县、平武县、九龙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金川县、黑水县、松潘县、九寨沟县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不包括建塘镇)、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勐海县、勐腊县、德钦县、泸水县(不包括六库镇)、剑川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302633501.2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湖北省: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神农架林区、郧西县、郧县、保康县、南漳县重庆市:巫溪县、城口县四川省:旺苍县、青川县、通江县、南江县、万源市陕西省:凤县、太白县、洋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镇安县、柞水县、旬阳县、平利县、白河县、周至县、南郑县、西乡县、石泉县、汉阴县甘肃省:康县、两当县、迭部县、舟曲县、武都区、宕昌县、文县140004.51500.4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察隅县、错那县97750 5.8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尼玛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49438111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黑龙江省:同江市、富锦市、抚远县、饶河县、虎林市、密山市、绥滨县47727142.2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湖北省: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湖南省:慈利县、桑植县、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龙山县、永顺县、古丈县、保靖县、石门县、永定区、武陵源区、辰溪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655711137.3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海南省: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711974.6总计436个县级行政区385879711354.7注: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镇为乡级行政单位,不计入县级行政单位数。
新增24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旗)类型表序号省(自治区)县(市、区、旗)类型1河北省灵寿县水源涵养2河北省赞皇县水源涵养3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水源涵养4河北省邢台县水源涵养5河北省阜平县水源涵养6河北省涞源县水源涵养7河北省易县水源涵养8河北省曲阳县水源涵养9河北省顺平县水源涵养10河北省宣化区防风固沙11河北省蔚县水源涵养12河北省阳原县防风固沙13河北省怀安县防风固沙14河北省万全区防风固沙15河北省怀来县水源涵养16河北省涿鹿县水源涵养17河北省赤城县防风固沙18河北省崇礼区防风固沙19河北省承德县水源涵养20河北省兴隆县水源涵养21河北省滦平县水源涵养22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水源涵养23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水土保持24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防风固沙25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防风固沙26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防风固沙27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防风固沙28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防风固沙29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防风固沙30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防风固沙31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水源涵养32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水源涵养33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34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水源涵养35吉林省东昌区水源涵养36吉林省集安市水源涵养37浙江省淳安县水源涵养38浙江省文成县水源涵养39浙江省泰顺县水源涵养40浙江省磐安县水源涵养41浙江省常山县水源涵养42浙江省开化县水源涵养43浙江省龙泉市水源涵养44浙江省遂昌县水源涵养45浙江省云和县水源涵养46浙江省庆元县水源涵养47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水源涵养48安徽省黄山区水源涵养49安徽省歙县水源涵养50安徽省休宁县水源涵养51安徽省黟县水源涵养52安徽省祁门县水源涵养53安徽省青阳县水源涵养54安徽省泾县水源涵养55安徽省绩溪县水源涵养56安徽省旌德县水源涵养57福建省永泰县水源涵养58福建省泰宁县水源涵养59福建省永春县水源涵养60福建省华安县水源涵养61福建省武夷山市水源涵养62福建省屏南县水源涵养63福建省寿宁县水源涵养64福建省周宁县水源涵养65福建省柘荣县水源涵养66江西省浮梁县水源涵养67江西省莲花县水源涵养68江西省芦溪县水源涵养269江西省修水县水源涵养70江西省石城县水源涵养71江西省遂川县水源涵养72江西省万安县水源涵养73江西省安福县水源涵养74江西省永新县水源涵养75江西省靖安县水源涵养76江西省铜鼓县水源涵养77江西省黎川县水源涵养78江西省南丰县水源涵养79江西省宜黄县水源涵养80江西省资溪县水源涵养81江西省广昌县水源涵养82江西省婺源县水源涵养83山东省博山区水源涵养84山东省沂源县水源涵养85山东省台儿庄区水源涵养86山东省山亭区水源涵养87山东省长岛县生物多样性维护88山东省临朐县水源涵养89山东省曲阜市水源涵养90山东省泰山区水源涵养91山东省五莲县水源涵养92山东省沂水县水源涵养93山东省费县水源涵养94山东省平邑县水源涵养95山东省蒙阴县水源涵养96河南省卢氏县水源涵养97河南省西峡县水源涵养98河南省内乡县水源涵养99河南省淅川县水源涵养100河南省桐柏县水源涵养101河南省浉河区水源涵养102河南省罗山县水源涵养103河南省光山县水源涵养3104湖北省通城县水源涵养105湖北省通山县水源涵养106湖南省茶陵县水源涵养107湖南省南岳区水源涵养108湖南省绥宁县水源涵养109湖南省新宁县水源涵养110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11湖南省安化县水源涵养112湖南省资兴市水源涵养113湖南省东安县水源涵养114湖南省江永县水源涵养115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16湖南省洪江市水源涵养117湖南省沅陵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18湖南省会同县水源涵养119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20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21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22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23湖南省新化县水源涵养124湖南省吉首市生物多样性维护125广东省翁源县水源涵养126广东省新丰县水源涵养127广东省信宜市水源涵养128广东省大埔县水源涵养129广东省丰顺县水源涵养130广东省陆河县水源涵养131广东省连州市水源涵养132广东省阳山县水源涵养133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34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35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水源涵养136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水源涵养137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38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水土保持4139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水土保持140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水土保持141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水土保持142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43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水土保持144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土保持145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水土保持146四川省沐川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47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48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49四川省石棉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50四川省宁南县水土保持151四川省普格县水土保持152四川省布拖县水土保持153四川省金阳县水土保持154四川省昭觉县水土保持155四川省喜德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56四川省越西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57四川省甘洛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58四川省美姑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59四川省雷波县水土保持160贵州省赤水市水土保持161贵州省习水县水土保持162贵州省江口县水土保持163贵州省石阡县水土保持164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土保持165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水土保持166贵州省黄平县水源涵养167贵州省施秉县水源涵养168贵州省锦屏县水源涵养169贵州省剑河县水源涵养170贵州省台江县水源涵养171贵州省榕江县水源涵养172贵州省从江县水源涵养173贵州省雷山县水源涵养5174贵州省荔波县水土保持175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源涵养176云南省东川区水土保持177云南省巧家县水土保持178云南省盐津县水土保持179云南省大关县水土保持180云南省永善县水土保持181云南省绥江县水土保持182云南省永胜县水土保持183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84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85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86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87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88云南省双柏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89云南省大姚县水土保持190云南省永仁县水土保持191云南省麻栗坡县水土保持192云南省景洪市生物多样性维护193云南省永平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94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95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96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97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98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生物多样性维护199西藏自治区康马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0西藏自治区定结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1西藏自治区仲巴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2西藏自治区亚东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3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4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5西藏自治区萨嘎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6西藏自治区岗巴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7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08西藏自治区贡觉县生物多样性维护6209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0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1西藏自治区措美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2西藏自治区洛扎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3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4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5西藏自治区嘉黎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6西藏自治区普兰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7西藏自治区札达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8西藏自治区措勤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19陕西省宜川县水土保持220陕西省黄龙县水土保持221陕西省洛南县水源涵养2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防风固沙2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防风固沙2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生物多样性维护2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护2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生物多样性维护23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屯市水源涵养24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昆玉市防风固沙7。
第八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目前生态系统有所退化,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第一节功能定位和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经综合评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等25个地区(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总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0.2%;2008年底总人口约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图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55)、水土保持型(56)、防风固沙型(57)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58)四种类型。
第二节规划目标——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河流径流量基本稳定并有所增加。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草原面积保持稳定,草原植被得到恢复。
天然林面积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
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
水源涵养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生态功能区的水质达到I类,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土保持型生态功能区的水质达到II类,空气质量达到二级;防风固沙型生态功能区的水质达到II类,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
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保有大片开敞生态空间,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扩大,人类活动占用的空间控制在目前水平。
——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不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适宜产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明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
——人口总量下降,人口质量提高。
部分人口转移到城市化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有所降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轻。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而划定的重点保护区域。
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特定的生态功能,包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研究和生态培育等。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可以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保护起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国家宝贵的生态资源。
其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是为了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例如水土流失、湿地退化和森林减少等。
通过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可以集中资源和力量对这些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第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可以促进生态科学研究。
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可以开展各种生态科学研究,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可以研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生态功能的评估等问题,提升生态科学研究的水平。
最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是为了培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型文明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可以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对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湖北这28个县市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快来为家乡投票加油!家乡的碧水蓝天被国家认可了!湖北28个县市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榜上有名什么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为了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制定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什么用?让家乡更加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
并有更大对家乡的财政、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
让咱们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竹溪县“绿色长廊,生态竹溪”竹山县“绿色崛起,大美竹山”房县“魅力房县,风景如画”丹江口市寻源丹江口,问道武当山神农架林区“寻梦神农架,探秘大自然”郧西县“七夕故里,中国郧西”郧县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楚国故里,灵秀保康”南漳县“八百里金南漳”利川市重庆这边,凉城利川建始县“人类起源地,自然探秘区”宣恩县山水养生福地,纯情土苗侗家巴东县“壮美三峡,神奇巴东”兴山县“大美兴山,昭君故里秭归县“屈原故里,诗意秭归”夷陵区“魅力三峡,山水夷陵”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巴人故里,情醉古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魅力五峰,名茶之乡”咸丰县“荆楚展雄姿,咸庆丰年来”来凤县“仙境佛地,凤舞土家”鹤峰县“土家风情,秀美鹤峰”麻城市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英山县“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红安县“英雄红安,将军摇篮”浠水县一多故里,魅力浠水通城县“生态古邑,人文通城”通山县“灵动山水,醉美通山”开始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