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国际间货币与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运用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释各种国际金融现象,理解各种国际金融政策,并能初步进行国际金融实务操作,为今后从事金融、经济类工作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力争把握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沿走势,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含义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及编制原理;

(2)国际收支平衡和失衡的含义及其影响分析;

(3)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

(4)我国的国际收支概况分析。

2.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1)外汇与汇率的含义及分类;

(2)汇率的决定与调整,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3)外汇市场的含义、种类、结构和特征;

(4)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及创新。

3.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1)汇率制度含义及其分类,关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2)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

(3)外汇管制的含义、方式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4)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

4.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的含义、特征、来源、作用结构及其演化;

(2)国际储备的管理;

(3)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

5.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类型、形成、发展、作用、构成;

(2)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类型、特征、构成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国际资本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6、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1)国际金融风险的含义、特征、类型;

(2)外汇风险的含义、类型、构成及经济影响;

(3)外汇风险管理;

(4)其他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类型和特点;

(2)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3)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4)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

(5)我国的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对外债务问题。

8.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类型;

(2)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和崩溃;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作用、局限性及崩溃;

(4)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改革;

(5)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及欧元启动的意义。

9.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

(1)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2)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3)国际金融协调理论基础、内容与形式及其实践;

(4)《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

10.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1)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汇率决定理论;

(3)汇率制度理论;

(4)国际储备理论;

(5)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6)货币危机理论;

(7)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理论。

(三)实践(含实验、上机等)环节要求

通过《国际金融学习指南与测试》及其在线资源,对本课程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国际金融实验课,能阅读各种外汇市场交易行情表,能进行各种模拟的外汇市场交易,对外汇市场行情能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分析。

(四)能力培养要求

1、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规律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消化吸收的能力;能围绕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的能力。

2、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能把一些较为复杂的国际金融现象分解为若干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3、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作业、课堂讨论和演示,学会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4、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让学生通过教学各个环节以及课外实践(开放演示实验,自主研究性实验,与本课程相关的SIT计划)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必修课。根据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采用多元评价方法以国际金融学知识和技能训练考核为主线,对培养对象的知识、态度、技能进行开放式全程考核评价。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到课情况、作业情况等综合评定,重点在于分阶段就案例分析和实训的考核结果对培养对象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期末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成绩即卷面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教材:

杨胜刚,姚小义.国际金融(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 马君潞,陈平,范小云.国际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017版《刑法学》教学大纲

《刑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刑法学》课程是按照本科专业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主要讲授刑法绪论、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罪刑各论等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刑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刑法主要条文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形塑一定的认知方法,具备一定的法理分析能力和法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刑法学》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公安特色。 《刑法学》教学大纲是本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由刘玉江执笔,经征求×××意见,×××审阅后,于××××年××月××日由×××学术委员会审定。 二、知识准备 本课程学习应当预先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方法认知、价值选择等基本技能、理念。 三、理论教学 第一章刑法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体系,理解刑法的分类、基本原则,掌握刑法的适用范围,熟练掌握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刑法的概念,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 教学重点:本章教学重点是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 学习难点:本章学习难点是刑法的解释方法,罪刑法定原则。

第一节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分类 二、刑法的性质和任务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 (二)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 (三)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二章犯罪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犯罪的概念,理解犯罪的分类、罪名与罪状,掌握犯罪的特征,熟练掌握犯罪的身份犯与非身份犯、亲告罪与非亲告犯分类。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犯罪的特征,犯罪的分类,罪名。 教学重点:本章教学重点是犯罪的特征,犯罪的法定分类,罪名。 学习难点:本章学习难点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特征,亲告罪与非亲告犯分类的依据,司法罪名。 第一节犯罪的特征 一、社会危害性 二、刑事违法性 三、刑罚当罚性 第二节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最新修改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076 学时数:48 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适用专业:国贸、报关、电子商务开课单位:商学院 编写时间:2017 年 6 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国际结算》属于国际金融实务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科学性强,知识丰富,国际惯例众多,发展较快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例如,它涉及到国际金融中的货币与汇率问题、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风险防范问题等;还涉及到国际保险、国际运输、电讯传递、进出口贸易、会计、海关、商检、票据、法律等诸多相关知识,因此,它是以金融和贸易为基础的多边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国际结算(主要是贸易结算)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其中国际结算的方式为其核心内容。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加深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能将之运用于实践当中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名词是:国际结算、顺汇、逆汇。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问题是:1、国际结算如何分类2、为什么国际贸易结算比非贸易国际结算重要?3、现代国际结算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一般掌握的问题是:国际结算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结算的含义。 二、国际结算的特征:1 以多种可兑换货币为结算货币。2 涉及多种国际法规及惯例。3 需要当事各方的协调合作。 三、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1 票据是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2 单据保证了国际贸易结算的顺利进行。3 国际结算方式是最终实现货币跨国支付的手段。 第二章国际结算中的票据(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有关问题说明 1、课程的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课,是物流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提高对未来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货物运输管理规律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管理原理及物流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2、《国际货运代理》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采购与库存管理系大学第5学期所开设。它是在承接以往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后的专业课,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高等数学知识,是高数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该课对未来的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之一。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的分配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2个,课程讲授方式为面授,讲授周课时为2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代理的含义,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 2、理解运输代理的含义,了解四种运输代理 3、了解货运代理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我国货运代理开展的历程 4、掌握货运代理的定义,熟悉货运代理提供的服务种类 5、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 教学内容 一、代理的基本含义 二、代理的类型及划分 (一)大陆法系的代理类型 1.根据代理人是否基于代理权而为法律行为,可分为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 2.根据代理人主动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积极代理和消极代理 3.根据代理权的发生是否基于本人的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一定代理 4.根据代理权的范围有无特定的限制,分为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5.根据代理人是否以本人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将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二)英美法代理的类型 三、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从主体、行为、关系三方面分析代理的法律特征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科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12014023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5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第8学期以前的全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5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陈健飞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 (2)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 (3)介绍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展望;结合毕业论文任务,能把握学科方向和创新途;初步养成关注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专著的新近论著;介绍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检索、信息过滤、学术沙龙和文献综述。(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先修专业课程呼应,使学科知识条块清晰;直接服务于毕业论文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 (五)教材与教参 选印系列代表性论文及提供电子版论文文档; 教学参考书: 陈述彭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Helmut Geist. Our Earth’s Changing Land, An Encyclopedia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07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法理学讲义大纲

第一讲何为法律 视频1、2 一、制定法 二、习惯法 三、法理与情理 四、自然法 五、权限内的裁量 六、定义之争 第二讲法律的功能及特点 视频3、4 一、功能 二、法律的功能 三、法律的特点 四、后果主义 第三讲法理学问题(法律起源于复仇)视频5、6 一、三种规则遵守方式 二、复仇 三、复仇的弱点? 四、复仇弱点之校正 五、制度化的复仇 六、法律的发生

第四讲法律的起源( 视频7、8 一、前提条件 1.劳动分工 2.剩余劳动 3.国家分工? 二、新问题 1.代理问题 2.信息问题 3.意识形态问题 第五讲法系问题 视频9、10 一、法系作为法理学问题 二、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特点 三、大陆法系的制度优点 四、英美法系的制度优点 五、中国在法系上的制度选择 第六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11、12 一、基本观点 二、自由主义的多种形态 三、法治 四、自由:消极与积极 五、自由的限度

第七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13、14 一、基本观点 二、自由主义的多种形态 三、法治 四、自由:消极与积极 五、自由的限 第八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15、16 一、针对的问题(背景) 二、什么是社群 三、主要观点与主张 四、社群主义的理论困境 五、社群主义法学的实践难题 六、中国的社群主义问题 第九讲利维坦法理学 视频17、18 一、问题 二、被遗忘的利维坦 三、现代民族国家的利维坦问题 四、人治到法治 五、法理学 中国的经验

第十讲利维坦问题 视频19、20 三、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利维坦问题 四、利维坦之后(从人治到法治) 魅力型政治 传统型政治 法理型政治 五、经验总结(利维坦法理学) 第十一讲职业主义法理学 视频21、22 一、职业 二、职业主义及其发生 三、核心主张 1.法律的治理 2.司法独立 3.法律形式主义 4.法律论证及推理 第十二讲法律与经济(以传统农业社会为例)视频23、24 一、概述 二、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与社会组织 三、制度需求 四、法律制度供给

国际结算实验教学大纲——修订(DOC)

《国际结算》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课程代码:ZB35116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理论讲授34学时,实验教学17学时)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 课程性质 《国际结算》是为适应国家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着重培养银行、涉外企业对相关人员而设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结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结算规则和惯例,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微观角度探讨国际间货币运动的实务问题。 (二) 课程目的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结算各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感性地体验国际贸易交易的一般流程,国外客户的来函以及海关、船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的全套单据和文件,熟练掌握相关的实务操作技能,提升本专业学生外贸实务操作能力。 (三)基本要求 1.学生的要求: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实验之前要事先预习,做好相关准备;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 2.教师的要求:熟悉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做好演示和课堂组织;及时批改作业。 3.实验条件的要求:(1)硬件条件:需要提供可上互联网所需要的实验环境,电脑要达到学生人手一机;教师主机能操控学生,并能给学生提供模拟实验所需的账号,有CAD教学条件。(2)软件条件:需要国际结算模拟实验系统;需要有学生的作业提交以及教师批改电子系统,BLACKBORD平台。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实验名称:国际结算中的票据 实验内容:

1.掌握对汇票、本票、支票有效性的审核 2.确填写汇票、本票与支票 3.掌握汇票、本票、支票各种票据行为的填写和处理 4.熟悉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处理流程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时间:4学时 实验要求: 1.写出并检查所给汇票的必要项目 2.根据所给条件开立汇票 3.根据所给条件在汇票上进行背书 4.根据所给条件在汇票上进行承兑和发出承兑通知书 5.写出并检查所给本票的必要项目 6.根据所给条件开立本票 7.写出并检查所给支票的必要项目 8.根据所给条件开立支票 9.根据所给条件在支票上画线 实验条件:国际结算模拟实验系统、BLACKBORD平台、金融实验室 实验项目二 实验名称:汇款结算业务 实验内容: 1. 汇款申请书填写完整、准确性的审核 2.根据汇款申请书和条件,正确缮制汇款电文、信汇委托书、支付委托书、银行即期汇票 3.掌握退汇和查询的处理 4.汇出汇款、汇入汇款业务处理流程 5.电汇、信汇、票汇业务处理流程。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时间:2学时 实验要求: 1.作为汇出行审查汇款申请书的填写 2.作为汇出行根据所给汇款申请书缮制电汇业务中的汇款电报 3.作为汇出行根据所给汇款申请书缮制SWIFT格式下的汇款电文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 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法理学(朱苏力)修正版

xx 教学大纲《法理学》 第一讲何为法律视频 1、2 一、制定法 二、习惯法 三、法理与情理 四、自然法 五、权限内的裁量 六、定义之争第二讲法律的功能及特点视频 3、4 一、功能 二、法律的功能 三、法律的特点 四、后果主义 第三讲法理学问题(法律起源于复仇) 视频 5、6

一、三种规则遵守方式 二、复仇 三、复仇的弱点? 四、复仇弱点之校正 五、制度化的复仇 六、法律的发生第四讲法律的起源(视频 7、8 一、前提条件 1. 劳动分工 2. 剩余劳动 3. 国家统一? 二、新问题 1. 代理问题 2. 信息问题 3. 意识形态问题第五讲法系问题视频 9、10 一、法系作为法理学问题 二、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特点 三、大陆法系的制度优点

四、英美法系的制度优点 五、xx 在法系上的制度选择第六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 11、12 一、基本观点 二、自由主义的多种形态 三、法治 四、自由: 消极与积极 五、自由的限度第七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 13、14 六、自由的责任 七、个人主义 八、自由主义的发生九、自由主义对法律的贡献 十、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难题第八讲社群主义法理学视频 15、16 一、针对的问题(背景)

二、什么是社群 三、主要观点与主张 四、社群主义的理论困境 五、社群主义法学的实践难题 六、xx 的社群主义问题第九讲xx 法理学视频 17、18 一、问题 二、被遗忘的xx 三、现代民族国家的xx 问题 四、人治到法治 五、法理学 xx 的经验第十讲xx 问题视频 19、20 一、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 xx 问题二、xx 之后(从人治到法 治) 1. 魅力型政治(人治) 2. 传统型政治(法治) 3. 法理型政治(法治)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国际结算是国际会计专业一门专业课,是从事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实务课程。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国际结算中票据理论、结算方式商业单据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商贸结算适应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 国际结算基本概念,当代国际贸易结算特点,凭单付款,非现金结算,国际结算体系。 第二章票据理论与实务 票据概述,汇票定义和内容,票据行为及汇票的使用,本票及常见的本票形式,支票及其使用。 重点:汇票的使用。 难点:票据实务。 第三章国际汇兑 代理银行关系,银行汇兑,国际银行间帐户汇兑方式。 重点:中心汇票 难点:国际银行间帐户汇兑方式。 第四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一) 汇款、托收和保理 汇款当事人,汇款方式,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汇款退汇,托收当事人,跟单托收种类,托收当事人的责任,跟单托收中汇票与单据,跟单托收方式下进出口押汇,保理商可以提供的服务,保理业务当事人,保理业务的一般做法。 难点:进出口押汇,保理业务的一般做法。 第五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二) ——信用证 信用证一般业务程序,信用证当事人,信用证的内容,信用证类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重点:信用证应用。 难点: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第六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三) ——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银行保函,直接担保,保函内容,银行保函种类,保函实务,银行保函和跟单信用证区别,备用信用证含义。 重点:银行保函主要内容。 难点:银行保函和跟单信用证区别。 第七章国际贸易结算实务 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向承运人交货的3种贸易术语,其他贸易术语,信用卡证实务,结算融资,出口结算融资,进口结算融资,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 重点:进出口融资。 难点:信用卡证实务。 第八章国际贸易结算汇票与发票 单据作用,种类,汇票,商业发票的内容及编制掌握的原则。 重点:发票编制。 难点:编制掌握的原则。 第九章国际贸易结算中保险单据 海上运输保险承保范围,保险单据及种类,保险单内容及作用。 重点:保险险别。 难点:保险单内容。 海运提单及关系人,海运提单的内容,正面内容,背面内容,海运提单种类。 重点:海运提单内容及种类。 难点:海运提单内容。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结算中其他运输单据 空运单据,空运运单,铁路运单,专递和邮包收据,海运单,多式运输单据。 重点:空运运单,铁路运单。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三年制 总学时:56 讲授学时:28 课内实践学时:28 独立实践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也蓬勃兴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流通领域也不例外。以网络经济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正在引发和推动着一次新的“流通革命”。电子商务为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物流本身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创立自己的物流模式和管理方式,有效的开展经营活动,寻找新的商机,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属于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得学生具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电子商务物流》是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三年制学生而开设的56课时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以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重点突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动向,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通过实操项目和中海2000物流教学系统(以下简称为中海物流系统)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运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和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和专业其他课程如《配送中心管理》、《仓储与包装管理》、《国际货物与运输》、《条形码技术应用》等课程一起,相辅相成,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本课程安排在三年制第五学期完成,先修课程为大部分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毕业实习和论文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了解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掌握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了解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库存控制和管理,对电子商务下物流供应链管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信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世界地理》教学大纲 撰写人:包秀艳 2008年8月16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7070104006 课程中文名称:世界地理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第三学年上学期) 总学时:90 总学分:5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世界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课程之一。 世界地理是研究世界地域系统的科学,是研究世界自然地域系统、经济地域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它们相互间关系的科学。具体来讲,它是研究世界各大洲、各大洋自然地理结构和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产业分布规律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对该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最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和领会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该课程以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区域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所在。因而,本课程与“中国地理”课程一样,在地理科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和任务既是教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各种部门地理学课程综合运用和总结;又是为学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和各种相关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世界及其各大洲、大洋、主要国家的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独立研究和分析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的规律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理教学和相关研究打下基础。通过学习: 1.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正确认识如何探讨各大洲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产业分布和地域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法理学 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3学时/周 学分: 3 适用对象: 法学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宪法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法理学则属于理论法学中的牵头性学科。属于思想性、思维性学科,它相对区别于法学中的直接以具体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法理学回答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引用何种法律,适用何种制裁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说明, 则必然是理论性的和思维性的。 英文简介 Jurisprudence is the leading discipline in theoretical jurisprudence. i t belongs to the subject of thought and thinking, and it is relative to the department law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legal system. Specific issues of jurisprudence is not the answer to the legal practice, such as how case hearing, how to carry out the program, citing, what kind of legal sanctions and so on, for which,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legal principl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blem, it is the theoretical and thinking of.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但是也与实践有关。教学目的如下: 第一,提供系统、全面的关于法学和法律的概括性知识,特别是有关当代中国法学和法制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学教育的布局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概括情况,为学生今后继续全面、深入地学习其它法律知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起一个引导性的法律知识入门课程的作用;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 课程编码: 制订单位:国际贸易教研室 执笔人:王彦 审定时间:2016年5月30日 审定: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简介 《国际结算》是银行外汇业务的基础课程,阐述的是我国银行从外国银行收取外汇以及我国银行支付外汇给外国银行的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国际结算》是一门微观经济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同时由于国际结算是在两个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互相委托和办理的外汇业务,一切单据和凭证都要使用英文,教材和讲课中必须插入大量英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基础。本课程还专门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工具、手段等进行研究,是一门具有涉外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通过原理与案例的结合,很好的适应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本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学会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掌握从事外汇结算业务所必备的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和基础业务识,使其金融业务知识结构更为完备。使学生对与国际结算学科相关的基本概念、国际结算的基本工具(票据)和基本方式(汇款、托收、信用证)以及一些基本业务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概念、主要结算工具和主要结算方式的具体操作,例如对汇票的填写、跟单托收和信用证等的基本业务流程都应熟

国际物流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_____4__ ____ 学分: ______64_______ 适用专业:_____物流管理__ 一、课程性质 国际物流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物流的国际化,该门课程的学习领域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之一。课程中各学习内容包含了相关国际物流技能的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通过对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国际物流货运保险、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进出口报关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以《物流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后续课程是《报关实务》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本门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国际物流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教、学、做、评”一体化展开,同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64。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国际物流过程中常用的贸易方式(包括CIF、FOB等)、运输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