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漫不经心(漫)B. 付之一炬(付)C. 莫名其妙(名)D. 鸿鹄之志(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知道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所以我很佩服他。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不乱扔垃圾。
C. 这场雨来得太突然,使得路上的行人措手不及。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这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句是()A.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B. 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
C. 他的主意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异想天开。
D. 她的嗓音悦耳动听,让人陶醉。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你为什么不来?”他问。
B.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拿起笔就写起来。
C. “你今天去哪儿?”他问。
D. “这是我昨天写的作文,请你帮我修改一下。
”5. 下列词语中,与“绿意盎然”意思相近的是()A. 绿树成荫B. 绿草如茵C. 绿肥红瘦D. 绿水青山6.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B. 他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
C. 那个小孩儿把糖果分给了大家。
D. 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河水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C. 那个女孩儿笑得像花儿一样。
D. 夜晚的星空,星星闪烁,犹如一颗颗明珠。
8. 下列词语中,与“海阔天空”意思相近的是()A. 天高云淡B. 风和日丽C. 风起云涌D. 天南地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 下列诗句中,出自《登鹳雀楼》的是:()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 下列词语中,与“书到用时方恨少”意思相近的是:()A. 知足常乐B. 适者生存C. 事半功倍D. 知难而进11.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插图也很精美。
八年级语文月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得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2分,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匿.名(nì)诘.责(jí)荷戟.彷徨(jǐ)B. 磨蹭.(ceng)觅.食(mì)夜阑.人静(lán)C. 诱.惑(yóu)禁锢.(gù)恍.然大悟(huǎng)D. 庶.母(shù)广袤.(máo)颔.首低眉(hé)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和蔼正襟危坐名目莫终一是B. 落第正人君子托辞肃然起敬C. 摧眠鹤立鸡群轩昂鼠目寸光D. 掌故相形见拙牟取沧海桑田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②他觉出其中有什么,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出来。
③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④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了自己的诺言。
A. 疑惑奥秘放弃实现B. 疑心秘诀舍弃实现C. 疑惑秘诀放弃履行D. 疑心奥秘舍弃履行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翻来覆去....地装订成了两本完整的书。
B. 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落下。
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愣了片刻。
C. 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海浪陪伴着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5、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①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人教版)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18分)1、填补下列名句中的空缺处和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造化钟神秀,。
(2),浑欲不胜簪。
(3)衣沾不足惜,。
(4),我言秋日胜春朝。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诗句是,。
(6)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7)乡村景色常入诗入词。
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句:,。
(写出连续的两句)2、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列顺序,使之更合逻辑。
(2分)①那时候,暗淡的灯光和母亲的叹息使我朦胧地感到不安。
②坐车到了南站,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门前,不禁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③1960年我回到北京。
④现在,我又站在这个地方,真是百感交集。
⑤一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重访故居。
3、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些什么样的桥呢?下面让我们展开联想、运用比喻仿写:(3分)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们火热的心。
是一座桥,。
是一座桥,。
4、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
(3分)我的家乡是“白花之神”特别眷顾的地方。
这里,一年四季A烦.fán花似锦...、芳馨醉人。
花间,鸟儿嬉戏争鸣,蜂蝶B翩.biàn然起舞...。
花下,潺潺流水搅碎婆娑的花影,C粼粼..lín水波荡漾着飘落的花瓣。
D湛.nán篮.的天空,阳光亦如鲜花一般尽情绽放着。
如此优美的景色,真是令人心惊肉跳啊! (1)文段中加点的词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只需填写序号)(2)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写出正确的句子)二、文言文阅读。
(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第 2 页共 10 页第 3 页共 10 页第 4 页共 10 页200字300字400字500字600字700字800字第 5 页共 10 页B卷(共50分)一、诗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完成1-2题(总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的哲理的理解。
(2分)2、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2分)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3-6题。
(共12分)贞元①末,五坊②小儿③张捕鸟雀于闾里(乡里,民间),皆为暴横,以取人钱物。
至有张罗网于门不许人出入者,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
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乃去。
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
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殴骂;或时留蛇一囊为质,曰:“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饥渴。
”卖者愧谢求哀,乃携而去.。
上④在春宫⑤时,则知其弊,常欲奏禁之。
至即位,遂推而行之。
人情大悦。
注释:①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
②五坊:唐朝时皇家设立的喂养雕、鹘、鹞、鹰、狗的专门机构,合称五坊。
③小儿:替皇家当差的下级人员的通称。
④上:指唐朝顺宗皇帝李诵。
⑤春宫:指皇太子居住的宫。
1、解释下列各句的加点词。
(4分)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或相聚饮食于肆.乃携而去.2、下列句子中“之”或“其”的指代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近之,辄曰……(“之”指代鸟雀)B、幸善饲之(“之”指代蛇)C、上在春宫时,则知其弊(“其”指代五坊小儿张捕鸟雀这件事)D、至即位,遂推而行之(“之”指代禁止捕鸟)3、翻译下列句子。
(4分)皆为暴横,以取人钱物。
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殴骂。
第 6 页共 10 页4、读完本文,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读后感受或启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在最后)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默写。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2),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诗句是“,”。
(6)《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恬适和乐的句子是“,”。
(7)《诗经•关雎》中表现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日夜思念的诗句是“,”。
2.(13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我们并没有为你前信感到什么fán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还能向谁去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湖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废,就好了。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án恼苦闷.庸.碌tuí废(2)“重蹈覆辙”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3)将画线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傅雷在信中是怎样的形象?(5)从整本书看,《傅雷家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6分)请按提示修改下面的演讲稿。
淮河流域,地接中原、历史上战争和灾害频繁,民风普遍倔强尚武。
长江两岸,鱼米之乡,男耕女织,俗尚勤作崇文。
徽州地区,地狭人稠,重贾而好儒。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考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禁锢.(gù)诘.责(jié)文绉.绉(zhōu)眼翳.(yì)B.犀.利(xī)黝.黑(yòu)一绺.绺(lǚ)颔.首(hàn)C.解剖.(pōu)畸.形(jī)绯.红(fēi)深邃.(suí)D.滞.留(zhì)粲.然(càn)庶.祖母(shù)粗劣.(lü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成群结队气宇轩昂文质彬彬困惑不解B.翻来复去无可置疑鹤立鸡群忧郁消沉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烂造藏污纳垢D.黯然失色冥思遐想花团锦簇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D、、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4.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就选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著名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回顾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的一篇传记,“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本人。
文章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五柳先生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洁情趣。
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20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绯.红(f ēi ) 凛.冽(l ín ) 炽.热(ch ì) 杳.无音讯(y ǎo ) 璀.璨(cu ǐ) 文绉绉..(z ù) 执拗.(ni ù) 广袤.无垠(m ào ) 不逊.(x ùn ) 匿.名(n ì) 尴尬.(g à) 冥.思遐想(m íng ) 虐.待(nüè) 犀.利(x ī) 睥.睨(p ì) 深恶.痛绝(è)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绯红 油光可鉴 宽恕 翻来复去 、幽默 粗制烂造 酒肆 广袤无垠 、朱儒 诚皇诚恐 愚钝 黯然失色 、器宇 鹤立鸡群 迁徙 落英缤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被括号中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2分)看上去这个人身上没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或创造者的气质..(素质)。
“什么大司命,什么少司命,你们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戏弄)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从他那一面看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杳无音讯)。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鲁迅的《朝花夕拾》里收录了《藤野先生》《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
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巨匠,其中《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代表他的艺术胡适的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母亲对作者在品行方面的教诲、耳濡目染让作者感到弥足海伦•凯勒正是在沙莉文老师的教导下认识了文字,领略了大自然,懂得了爱。
、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
(2分)修改:7. 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
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2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颔首(hàn)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îu) 摹画(mï)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 成群结队花团锦簇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语言实际运用(2分)14、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
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莱特的话虽然采用了比喻,其讽刺意味也非常明显。
莱特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10分)①急湍甚箭,。
②,猿则百叫无绝。
③,松枝一何劲!,终岁常端正。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⑤,谈笑无还期。
(《》)⑥海内存知己,。
(作者:)⑦念天地之悠悠,。
6、名著阅读(4分)①、《海底两万里》里的情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4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4分)(1)在大家的撺掇_____下,张大妈买了一堆“保健药”。
..(2)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_____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3)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_____(biànlùn),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4)这位演员的表演虽有些_____(zhuōliè),但传达的思想很是感人。
2.下列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2分)()A.清冽俨然海堂翩然销声匿迹B.净穆怅惘褪色铿然草长萤飞C.争诵甜静磅礴严竣戛然而止D.副射震撼怠曼皎洁大切大悟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B.听完他的话,我振振有辞地说:“不相信你的话,你这是挑拔离间。
”....C.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歌剧《白毛女》非常精彩,使人叹为观止。
....D.悠悠岁月己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消云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部门的重视。
C.两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写了一本孩子成长历程的书,给有同样情况的妈妈提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孤寂(jì)舒展(zhǎn)窃窃私语(qiè)雕梁画栋(diāo)B. 悲怆(chuàng)遥望(yáo)花团锦簇(cù)蹑手蹑脚(niè)C. 惊愕(è)恍若隔世(huǎng)蕴含(yùn)豁然开朗(huò)D. 奔腾(téng)风驰电掣(chè)美轮美奂(huàn)跃然纸上(yu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翻箱倒柜贵胄子弟碌碌无为B. 窃窃私语落落大方胸无点墨雅俗共赏C. 遥望天涯腹背受敌翻天覆地谈笑风生D. 持之以恒胸有成竹背道而驰轻车熟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使得身体越来越强壮。
B.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这次活动推迟举行。
C.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历史、科幻、武侠等类型的书籍。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你怎么总是迟到?老师都批评你了。
B. 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了,不知道关心别人。
C. 你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我真的很困惑。
D. 这件事太复杂了,我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爱读书,更爱读书声读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在我看来,读书的境界有三种:读文字,读思想,读人生。
读文字,是读书的第一境界。
我们读书,首先要读懂文字,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这就像吃水果,首先要吃出水果的味道,才能品味出水果的营养。
读书也是如此,只有读懂文字,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
读思想,是读书的第二境界。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作者的思想。
我们要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与作者进行对话。
这就像欣赏一幅画,不仅要看画面的美,还要思考画家的创作意图。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 ù) 诘.责(j í) 文绉绉..(zh ōu) 眼翳.(y ì) B .胡髭.(z ì) 黝.黑(y ǒu) 一绺绺..(.l ǚ ) 颔.首(h àn) C .解剖.(p ōu) 畸.形(q í) 诱.惑(y òu) 摹.画(m ó) D .滞.留(zh ì) 粲.然(c àn) 庶.祖母(sh ù) 脊.背(j 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段广告词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B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 、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合理,是教育工作者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D 、领导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5、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 .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C .无从致书以观 弗之怠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其真无马邪 6、 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或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自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 .《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 、《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7、对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选出下列是非主谓句的一项是()A. 今天星期天 B.大家兴致很高 C.一个初秋的傍晚 D.世界充满爱9、下列默写和原文一致的是()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C.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D.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10、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沙莉文老师。
B.“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C.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11、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
当你给同学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二)阅读《我的母亲》,回答下列问题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2、对文中加粗字“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混”字,其实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B、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暗接,“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
C、一个“混”字,潜在地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很大,即使没有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
D、一个“混”字表明当时作者的境遇并不理想。
13、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文中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加上“如果”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B、加上“如果”,表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并未得到别人的认可。
C、加上“如果”,是作者谦虚的表现,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
D、加上“如果”只是为了形成排比,没有别的含义。
14、下列句子画线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B、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C、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15、“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不”是双重否定,表明作者对自己在童年时代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的强烈惋惜之情。
B、“一点”表明作者童年时学到的东西不多。
C、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D、加粗词语用双重否定强调作者童年时代就很有成就。
(三)《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17.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下列问题20、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衾拥覆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计日以还D、无从致书以观2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2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援.疑质理(帮忙)B、腰.白玉之环(指身体部位)C、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D、主人日再.食 (再三)23、“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A.每天的第二顿B.每天吃两顿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D、第二天再吃2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25、作者成人后求学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A、无书之难无师之难生活之难B、无书之难无师之难旅途之艰C、无书之难无师之难叩问之难D、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六.李氏之鸠 (陈子龙①)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
鸩乃食。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②楹:堂屋前的柱子.④十金:十两银子.⑤绐(d ài):欺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⑴甚慧.( ) ⑵公必欲市.我他所 ( ) ⑶晋人贾.于吴者( ) ⑷至贾家,则舍之去.( ) 2、翻译(6分)⑴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⑵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⑶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3、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别踩疼了雪⑴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