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学情质量检测(一)语文(部编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总分核分人题号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一二得分第一部分(1~3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
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líng kōng)一跳,博得观众的赞叹;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líng kōng)________________(juān kè)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披靡_____________殚精竭虑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开展“阅读新闻,感受国潮”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5分)(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繁花似锦”手镯、“凤栖梧桐”吊坠、“青山叠影”戒指……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国潮”类黄金珠宝首饰在年轻人中逐渐走俏,并占据北京各饰品商家的“C位”。
古典诗词、京剧、书法……中华文化成为首饰设计师们的创作源泉,他们纷纷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
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中华传统工艺,如珠化、金筐宝钿、錾刻、花丝等,跨越千年,在当下仍大有“用武之地”。
植根于传统,与当代美学有机融合,是让“国潮”黄金珠宝首饰流行起来的密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冀同学认为,国潮舞蹈太过传统,难以受到中学生欢迎。
八年级语文大作业2024.9一.积累运用(30分)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kuò,如月光下的凤尾竹,__________;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盛开的鲜花,__________;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__________。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粗糙()轮kuò()的2. 如果给文段开头添加一句总起“中心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生命的旅途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寻寻觅觅而忽略眼前的风景。
B.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C. 这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
D. 中国人在看自然时,总是带着自我内心情感的投射。
3. 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文段对应的横线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如偶然的邂逅②如破灭的理想③如灯影中的美人A. ②①③B. ③①②C. ①③②D. ③②①4.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东西月光夜空外形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都是名词。
B. 你看长距离舍去了留下空间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
解说:这个句子,假如将第二个“如”去掉,句子中的“逗号”要改成“顿号”。
D. 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
解说:这个句子采用了夸张的修辞。
5.在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以特写镜头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姑娘吕伟在亚运会决赛中1.7秒中的跳水动作,展现了她精湛完美的技艺,赞扬了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品质。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篇消息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盛况,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交代了新闻背景。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一八年级语文(B)(部编版)本卷依据冀教考院〔2023〕161号《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结构(2023年发布)》·1单元+10课+13课古诗前三首+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1~4篇)+3单元课外古诗前两首。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1~2题14分)学校广播站招收小记者,要求应聘者提交自己的新闻作品,主题为“家乡的变化”。
下面是小文和小博编辑的稿件片段,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文的稿件】在奥体中心,一场马戏盛宴□已准备妥当。
在秦皇岛大马戏现场,演员们潇洒自如的表演令人惊叹。
他们身姿(qīng yíng),凌.空飞跃,如鸟儿般自由。
观众们纷纷翘.首以盼,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引得阵阵喝彩。
看着这眼花□乱的场景,大家(yóu zhōng)地为演员们精湛的技艺鼓掌,这可真是一场视觉盛宴。
市民和游客(甲)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秦皇岛大马戏”,(乙)能了解比赛时间表,来感受无与伦比的精彩与欢乐。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qīng yíng)_______________ ②(yóu zhōng)_________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凌.空(lín)翘.首(qiào)B.凌.空(líng)翘.首(qiào)C.凌.空(líng)翘.首(qiáo)D.凌.空(lín)翘.首(qiáo)(3)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4)文段中“□”处漏掉了两个字,请你帮小文选出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9分)自古以来,浩hàn (▲)的长江在这片土地上流过,从qí(▲)岖的山路到浩渺的东海,它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刷出一条引领风骚的诗文之路,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甲]!这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更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浩 (hàn) ▲ (qí) ▲岖锐不可当.▲镌.刻▲(2)结合语境,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寻欢作乐纵情歌唱B.寻幽探胜纵情歌唱C.寻幽探胜惆怅徘徊D.寻欢作乐惆怅徘徊(3)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重岩叠嶂,(2) ”是三峡山高谷深的险峻之美;“ (3),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4),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5) ?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黄鹤楼下的美景,(6) (人名)抒发的是“ (7) (8)”的思乡之情。
3.综合性学习。
(7分)5.杜甫为什么自称“腐儒”,又言“心犹壮”?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观月记(节选)(宋)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中国科学界正举全国之力,缩小与世界科学珠峰的距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惚沉浸酝酿B. 谨慎谨慎倾盆C. 拥挤拥挤悠然D. 神秘神秘腼腆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里的插图色彩斑斓,让人赏心悦目。
B.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
C. 这里的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D. 她做事雷厉风行,工作效率极高。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欣慰欣喜B. 美妙美妙美轮美奂C. 稳健稳健稳重D. 灵巧灵巧灵敏4. 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B. 她的歌唱得很好,声音甜美动人。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B. 她每天都会按时起床,然后去锻炼身体。
C. 我们去公园玩,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听到了欢快的笑声。
D. 她喜欢吃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橘子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B. 她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工作认真负责,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他为人诚实守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C.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他做事慢吞吞,总是拖拖拉拉。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跑步,锻炼身体。
B.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让人陶醉。
C. 这里的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D.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新闻片段,完成小题。
秋风送爽,岁物丰成。
祖国伟业,重庆奋进。
7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白手起家,从生活窘迫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种种功绩早已juān刻在民族历史的丰碑上;75年,重庆把山水险势变成四通八达,让内陆腹地走到开放前沿,交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分答卷,彰显了巴渝儿女的壮志豪情。
回顾新中国的巨变,民族复兴的声音振聋发聩,城市发展的势头锐不可dāng。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放眼神州,活力满满、眼花缭乱的中国,是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广阔舞台,中华民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奋进的姿态阔步前行;巴渝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根据要求写出正确的字音、字形,窘( )迫juān( )刻锐不可dāng( )2.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白手起家B.彰显C.振聋发聩D.眼花缭乱3.本则新闻内容,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播报?()A.兴奋B.沉郁C.自豪D.平静4.根据新闻内容,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中华民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奋进的姿态阔步前行;巴渝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班级开展《昆虫记》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科学探明真相】通过科学观察,法布尔改变了人们对一些昆虫的世俗偏见,呈现了科学真相,小组梳理了如下表格,请你完善信息。
(2)我们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请你根据《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6. 班级举行“人无信不立”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诚信”内涵】(1)小组将搜集的资料整理成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参照格式....,完善思维导图。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采访“诚信”之人】(2)小组准备采访身边的诚信好人——刘艺,根据下面的材料设计了采访提纲,其中有两处问题设计的不恰当...,请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5(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翘.首(qiáo)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B. 镌.刻(juān)绯.红(fēi)畸.形(jī)殚.精竭虑(dān)C. 诘.责(jié)佃.农(diàn)妯.娌(zhóu)正襟.危坐(jīn)D. 胆怯.(qiè)炽.热(chì)锃.亮(zèng)杳.无消息(yǎ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躁热娴熟眼花缭乱诚惶诚恐B. 狼藉喧嚣重峦叠嶂为富不仁C. 琐屑仲裁藏污纳诟和颜悦色D. 荧光由衷正襟危座因地制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时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赢得了阵阵掌声。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
C. 他对人总是盛气凌人....,让人很不舒服。
D. 那些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生活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乏味的字眼;生活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忧伤的音符;生活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①亮丽的色彩②昂扬的旋律③精彩的细节A. ①③②B. ③②①C. ③①②D. ②①③6. 古诗文默写。
八年级语文学科限时作业 2024.10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屏息敛声(liǎn)翘首(qiáo)眼花缭乱(liáo)不辍劳作(chu ò)B.振聋发聩(kuì)篡改(cuàn)杳无消息(niǎo)绯红(fēi)C.深恶痛疾(wù)樱花(yīng)锐不可当(dāng)仲裁(zhòng)D.筋疲力尽(jīn)炽热(chì)殚精竭虑(dān)妯娌(zhóuli)2.名著阅读。
(5分)(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填空。
(3分)一天早上我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我注意到有一个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年轻指挥员。
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那个人是著名的赤匪。
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可就是在这里,羞怯地长在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上的,却是南京的悬赏(赏洋十万)不下于彭德怀的脑袋。
选段选自于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________,这个“赤匪”是_____________(填姓名),他的两颗门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掉的。
(2)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3.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好奇地问”“出现故障”“外国朋友”“放松下来”短语类型均不相同。
B.“久仰”“劳驾”“赏脸”“贵庚”“奉还”都属于敬辞类。
C.“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附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锐不可当.(dāng)悄.然(qiāo)殚.精竭虑(dān)B. 镌.刻(juān)绯.红(fēi)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 妯.娌(zhóu)炽.热(zhì)禁锢.(gù)正襟.危坐(jīn)D. 教诲.(huì)翘.首(qiáo)诘.责(jié)深恶.痛疾(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狼藉蹒跚眼花瞭乱巧妙绝伦B. 喧嚣嶙峋无动于衷长途跋涉C. 琐屑推崇因地治宜重峦叠嶂D. 蔓延雕镂络驿不绝春寒料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生活上却挥金如土,真让人难以理解。
C. 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默写填空。
(8 分)(1),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4),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5)微动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
4.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①________,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②________;家庭suǒ屑便往往③________。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uǒ()屑。
(1分)(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1分)(3)根据上下文,将“触他之怒”“触目伤怀”“发之于外”分别填入文中①②③处横线上。
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发之于外、触他之怒、触目伤怀B、触目伤怀、发之于外、触他之怒C、触目伤怀、触他之怒、发之于外D、触他之怒、触目伤怀、发之于外(4)“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横线处应填的标点为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窒息(zhì)简陋(lòu)锐不可当(dāng)B、要塞(sài)蒙昧(mèi)悄然不惊(qiǎo)C、颁发(bān)宽恕(shù)引吭高歌(háng)D、翘首(qiào)屏息(bǐng)叱咤风云(chà)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同仁天兴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3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溃退(guì)凌空(líng)屏息敛声(liǎn)B.绥靖(suí)悄然(qiāo)深恶痛绝(wù)C.绯红(fēi)不辍(zhuì)锐不可当(dāng)D.诘责(jié)要塞(sài)杳无消息(yǎo)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眼花嘹乱建树仲裁泄气B.摧枯拉朽业己遗嘱由哀C.抑扬顿挫浩翰咆哮镌刻D.殚精竭虑紧绷畸形掌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航天工作者殚精竭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
B.二十年他就离开了家乡,至今杳无消息....的情节所吸引。
C.他常常被书里描绘的抑扬顿挫....D.藤野先生对待教学总是一丝不苟。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A.通过对第一单元的学习,使我了解了通讯题材的写法。
B.某工厂技术人员改进了生产技术,不但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就连成本也下降了一倍。
C.学生能熟练和规范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这则消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取得成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藤野先生》是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这篇课文阐述了鲁迅的心路变化原因。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D.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6. 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8. 默写古诗。
(6分)1. 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3. 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5.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
9.古诗鉴赏:(6分)《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3分)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0.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分)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共28分)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4分)1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
(6分)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8分)14、“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和对科学怎样的态度。
(6分)15、本文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共28分)爱的尊严王永光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
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
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
”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
”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
“天!我服了。
”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
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
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11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12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
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13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
”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
”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
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
“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
吃吧。
吃了这碗面,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14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15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
”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16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
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
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
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16.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4分)________→嘲笑→________→感动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8分)(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2)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
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18.结合语境,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
(4分)19.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6分)20.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6分)三、写作(60分)21.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经历炼狱的劫难,才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淌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享誉世界的绝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彩虹;只有经过挑战,才能磨炼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挑战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自我、困难、权威、权限”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4)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17.生气后悔(每空1分)18.(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