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1. 引言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和印刷等行业。
然而,苯具有较高的毒性,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制定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具体应急措施。
2. 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制定2.1 目的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防范苯中毒事故的发生,合理应对苯中毒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2.2 责任- 公司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各部门应配备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 所有员工应熟悉应急预案,并参与应急演练。
2.3 预案内容苯中毒应急处置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事故报告与处置的流程:包括苯中毒事故的报告渠道、报告流程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2.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职责:明确各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成员,以及在事故发生时各自的职责;3. 紧急疏散与避难措施:指导员工在苯中毒事故发生时迅速疏散,并指定避难地点;4. 急救措施:详细列出苯中毒应急救援措施,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药物的使用等;5. 事故调查与分析:发生苯中毒事故后,及时展开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苯中毒应急措施3.1 发现苯中毒事故的迹象- 工人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工作场所飘散出明显的刺鼻气味;- 工人突然昏倒等紧急情况。
3.2 应急处理步骤1. 立即报告:发现苯中毒事故后,立即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事故报告流程进行操作。
2. 紧急疏散:通知所有员工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并指定避难地点。
3. 救援伤员:对受伤员工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 停止苯泄漏源:如果是苯泄漏引起的事故,应尽快寻找泄漏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封堵、呼叫专业人员进行修复等。
5. 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处理结束后,应立即展开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编制目的为了提高本企业应对急性苯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苯及其化合物过程中发生的急性苯中毒事故。
三、事故分级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急性苯中毒事故分为以下三级:1. 一般事故:造成1-10人中毒,影响范围较小,事故原因可查清。
2. 较大事故:造成11-50人中毒,影响范围较大,事故原因基本查清。
3. 重大事故:造成50人以上中毒,影响范围广,事故原因复杂,需要上级部门协调处理。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
(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污染物的清除、隔离和警戒。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保障。
(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和舆论引导。
五、应急响应程序1. 报告程序(1)发现急性苯中毒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2. 应急处置(1)医疗救护组:立即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根据病情轻重,送往医院或现场急救。
(2)现场处置组:迅速隔离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
(3)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宣传报道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六、应急结束1. 事故原因查清,中毒人员得到妥善救治,现场污染得到有效清除。
2. 应急指挥部评估认为,事故已得到有效控制,应急响应结束。
一、预案背景苯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苯及其衍生物的毒害作用,可能导致员工发生中毒事故。
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并控制中毒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保障事故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3.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苯化工厂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善后处理组等。
四、预案内容1. 事故预警(1)加强苯及其衍生物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疑似中毒症状及时隔离观察。
2.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伤亡情况等。
3. 现场处置(1)立即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2)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3)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泄漏源,减少毒害物质扩散。
4. 医疗救护(1)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5.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防护服、口罩、呼吸器等。
(2)确保应急车辆、通讯设备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6. 信息宣传(1)及时发布事故信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员工情绪。
7. 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受伤人员给予关怀和救助。
(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预案实施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中毒事故的能力。
2. 加强对苯及其衍生物的监测,确保生产安全。
3.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了确保在发生苯中毒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因接触苯及其化合物导致的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定义苯中毒事故是指在生产、使用、储存苯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人员吸入苯蒸气或接触苯液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的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修订、实施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负责事故调查处理。
(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救援人员,提供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工具。
(4)生产部门: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处置,确保生产安全。
五、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
2. 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报告事故情况。
3. 事故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1)迅速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2)解开中毒人员的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3)对中毒人员进行吸氧治疗。
(4)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
5. 紧急医疗救治:(1)立即联系医院,请求医疗救援。
(2)根据医生指导,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6. 事故调查处理:(1)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六、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苯中毒事故的能力。
2. 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救援技能。
3.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本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发生急性苯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快速响应: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安全第一: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协同配合:各部门、各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应对急性苯中毒事故。
4. 科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
四、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总指挥:由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
(3)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2)决定应急处置方案。
(3)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人员疏散、救援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3)调查评估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损失评估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现场处置(1)现场防护:设置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2)人员疏散:迅速组织中毒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送往医院救治。
(3)救援措施:对中毒人员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如吸氧、洗胃等。
3. 医疗救护(1)医院救治: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病情监测:对中毒人员进行病情监测,掌握病情变化。
4. 事故调查评估(1)事故原因调查: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
(2)损失评估:评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5. 应急处置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中毒人员得到妥善救治,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一、预案背景苯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药、化工等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当、防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苯类产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苯类产品中毒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最大限度地减少苯类产品中毒事故的发生;2. 及时、有效地处理苯类产品中毒事故,降低事故损失;3.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类产品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人员疏散、事故调查等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救治和转运;(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宣传;(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人员的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1)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2)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工作组进入应急状态;(3)现场处置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疏散无关人员,隔离事故区域;(4)医疗救护组立即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并做好转运准备。
2. 事故处理(1)现场处置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2)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4)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3.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3)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4)对应急指挥部及各工作组进行总结评估,改进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3. 加强对苯类产品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4.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3. 本预案如遇特殊情况,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可进行调整。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苯及同系物中毒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苯及同系物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中毒界定及分类1. 中毒界定:本预案中的苯及同系物中毒事故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人员因吸入、接触苯及同系物蒸气、液体或粉尘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2. 中毒分类:根据中毒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及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的程度,由重到轻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职业中毒事故(IV级)四个等级。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调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工作。
4.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5. 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
6. 信息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五、应急救援程序1. 紧急报告:发现苯及同系物中毒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本预案。
2.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3. 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时送往医院。
4.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污染。
5. 交通管制:交通保障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
6. 信息发布:信息报道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并向社会发布。
7.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苯及同系物中毒事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 完善应急救援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药品和防护用品。
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职业苯中毒事件及其危害,减轻职业病危害事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损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职业苯中毒事件,包括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苯中毒导致的职业病。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职业苯中毒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指导职业苯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分析职业苯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3. 设立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治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件报告(1)发现职业苯中毒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中毒人员数量、中毒症状、事故原因、现场情况等。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并启动本预案。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确保其生命安全。
(2)对中毒现场进行封锁,防止有毒物质扩散。
3.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确保救治质量。
(2)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4. 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中毒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有毒物质浓度。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降低有毒物质浓度。
5. 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2)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补充物资和设备。
6.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发布职业苯中毒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苯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演练内容包括:事件报告、现场救援、医疗救治、环境监测、物资保障、信息宣传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和应急演练结果,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苯中毒应急救援方案
一、厂区概况
本公司坐落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北靠309国道和济青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成立于2003年,多次授予“潍坊市明星企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我厂主要以生产混合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等。
我公司本着“质量第一,诚实守信”的宗旨,竭诚欢迎新老客户。
二、苯的物化性质
物理性质
1无色液体,
2.有特殊气味,(芳香气味)
3.密度小于水,
4.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5.熔点5.5℃, 沸点80.1℃,易挥发(密封保存),爆炸极限1.3%—9.5%
6.苯蒸气有毒.有爆炸性
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
苯的溴代反应
苯的硝化反应
苯的磺化反应
加成反应
三、苯的应用行业
本在工农业中应用很广泛,如香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汽油添加剂、硝基苯、酚、的生产,在制鞋、喷漆等行业中也有应用。
四、苯的储存
苯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密封储存防静电的地方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液态苯极易燃烧爆炸,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液体苯比水轻但其蒸气比空气重遇到高热或明火极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苯蒸气能扩散很远遇到火源就着燃,并能把火焰沿气流引回来,苯容易产生积聚静电与氧化剂接触反应激烈。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溶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鞋压装置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可用水。
六、苯中毒
急性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
急性重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
慢性轻度中毒
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慢性中度中毒
治疗原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
慢性重度中毒
a )、全血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白血
病。
七、案例
患者,男,18岁,某胶带厂制胶工。
2002年6月27日上午9时用甲苯清洁车间地面,10时许同事发现其晕到在地,全身被甲苯、胶污染粘结,急送入院。
查体:T36.5℃,P120次/min,R36次/min,BP12/8kPa。
患者呈昏迷状态,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良好,球结膜充血,呼吸浅促,脉搏细数,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烦躁谵语,四肢僵硬,频繁抽搐,左前额3cm×4cm挫伤皮肤,前胸大片擦伤,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八、苯中毒的原因
一是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标。
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采用职业病防护设,安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排风罩等。
二是健康体检率低。
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劳动者权益,不组织或仅组织少数人体检。
23.4%和51.7%的粉尘、毒物等作业工人没有体检,如我市近年发生的慢性苯中毒和正乙烷中毒病人,竟没有一人参加过体检,而且一旦发病,大部分已是重度中毒。
三是个人卫生防护差。
目前多数企业没有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四是工人流动性大。
工人随意去留,用人单位随意招聘、辞退工人,很多工人岗位变化频繁,体检管理难度加大。
五是有毒有害物质管理混乱。
如目前市面上销售、使用的含苯天乃水和含正乙烷土炼黏胶,没有有效的管理、稽查机制等。
治疗原则
1、急性中毒应迅速脱离现场,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
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
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口服者给洗胃。
对症、支持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
注意防治脑水肿。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
2、慢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九、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现呈兴奋或酒醉状态欣快感,面部潮红继以嗜睡、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步态蹒跚等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呼吸浅而快室性心率不齐、抽搐谵妄和昏迷。
少数严病例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和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
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苯的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出血。
十、苯中毒的急救、预防措施
急救方法
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换去污衣。
2、给予精神安慰,克服紧张情绪,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过分躁动.
3、误服者应交替洗胃,然后用硫酸钠导泻。
4、有肺炎或肺水肿者可适当利尿脱水.
5、呼吸困难时,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予氧气。
6、心律改变或有心功能障碍者宜静卧休息。
7、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用心肺脑复苏措施。
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领导和工人充分认识苯的危害和中毒的可防性。
2、在无法免除高浓度苯存在的场所,如处理事故、检修管道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或送风面罩,以免毒气吸入。
3、苯的制取及以苯为原料的工业,应尽量做到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防止管道跑、冒、滴、漏,生产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装备,加强透风,涂料行业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作溶剂,改进喷漆作业方式,如静电喷漆、漫漆等。
4、加强有毒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测,发现超标后,立刻处理。
十一、苯泄漏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露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
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十二、培训与演练
运用各种工具、手段,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防意识,明确防火灭火在港口企业的重要意义。
积极采取外培和内培的办法,加强专、兼职消防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使用消防器材。
除昼夜巡查外,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消防)检查和法定假日前的安全(消防)大检查。
根据生产和季节特点,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提高实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