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设计2017:数字日历(new) (1)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6
电子日历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日历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运用电子日历表进行时间管理,合理安排个人学习和生活。
3. 学生了解电子日历表在设计原理和实用技巧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电子日历表,设置提醒、日程安排等功能。
2. 学生能运用电子日历表进行时间分析,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3. 学生具备解决电子日历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使用电子日历表的技巧。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学习的积极影响,增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日历表的使用技巧,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电子产品有浓厚兴趣,但时间管理意识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
1. 电子日历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日历表的定义、发展历程、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日历表概述2. 电子日历表的功能与操作:详细讲解电子日历表的提醒、日程安排、时间分析等功能,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日历表的功能与操作3. 时间管理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电子日历表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间管理技巧4. 电子日历表实用技巧:介绍电子日历表的高级功能,如事件分类、重复事件设置、共享日历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日历表的实用技巧5. 电子日历表问题与解决:分析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日程冲突、提醒无效等,并提供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子日历表问题与解决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电子日历表基础知识,了解电子日历表的发展历程和种类。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电子日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日历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会运用逻辑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元件进行电子日历的设计与实现。
3. 掌握数字电路的时序分析,理解电子日历中时间计数、显示等功能的实现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日历电路,实现日期、时间的显示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电路调试与优化。
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其能够针对电子日历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互相交流、协作。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数字逻辑电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逻辑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但部分学生对电路设计、调试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个别辅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回顾: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的功能与原理,为电子日历设计打下基础。
2. 电子日历的组成与原理:讲解电子日历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时钟电路、分频器、计数器、显示电路等,阐述其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3. 电路设计与仿真:指导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子日历电路设计,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电路性能。
4. 电路搭建与调试: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搭建实际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确保电子日历的功能实现。
题目:数字日历电路班级:姓名:数字日历电路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用5个数码管分别显示月、日、星期;2、月、日的计数器显示均从1开始,每月按30天算;3、对星期的计数显示从1到6再到日(日用8代替)。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
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
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逢年过节,往往会送亲友日历已显亲情友情可日历在现代社会中是很重要的。
而纸制日历对森林保护不利,因此设计电子日历意义重大。
在设计日历倒计时器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将日历分为三个部分:日期、月份及年份,使得设计简单、易懂。
本设计能进行月、日、星期的的计数,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下面就是我们组设计电子日历的主要思路:本数字日历电路计数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计数显示电路主要由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构成日期、月份和星期计数器,然后通过译码器数码管显示出来控制调节电路则用了组合控制逻辑电路去控制日期计数器及月计数器的置数端和使能端,从而实现日期和月份的调节功能。
星期显示在脉冲作用下,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循环计数,从而形成星期随着日期循环显示。
综上,该方案是具体可行的。
三、设计原理及框图:本数字日历电路主要由五个加计数器160、五个48译码器、显示器、控制开关构成。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用两片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同步预置数(高位置入0000,低位置入0001)构成日期计数器,使其每次从一开始计数,从日期计数器的输出三十这个信号使其同时给月计数器的CP端信号使其计数,最后给日计数器的低位以信号源使其计数,同时在脉冲的作用下,使星期循环计数,随着日期的变化而变化。
74LS48译码器将信号传给显示器显示数据。
四、各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1、日期计数显示电路:日期计数器采用两片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同步预置数构成,控制置数端使其每次从1开始计数(对应每月第一天)。
成绩批阅教师日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报告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课程 EDA综合实训姓名钟朝林学号 1416030218 指导老师覃琴日期 2016/12/29实训题目:数字日历电路的设计1 概述1.1 设计要求1.1.1 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台数字日历。
1.1.2 性能指标要求①用EDA实训仪的I/O设备和PLD芯片实现数字日历的设计。
②数字日历能够显示年、月、日、时、分和秒。
③用EDA实训仪上的8只八段数码管分两屏分别显示年、月、日和时、分、秒,即在一定时间段内显示年、月、日(如20080101),然后在另一时间段内显示时、分、秒(如00123625),两个时间段能自动倒换。
④数字日历具有复位和校准年、月、日、时、分、秒的按钮,但校年和校时同用一个按钮,即在显示年、月、日时用此按钮校年,在显示时、分、秒时则用此按钮校时,依此类推。
1.2 总体设计基本原理及框图1.2.1 基本原理日历主要由年月日模块、时分秒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校时模块组成。
采用3个公用按钮j1、j2、和j3完成时分秒或年月日的校时,用8只七段数码管分时完成时分秒或年月日的显示。
设计电路的计时器模块(jsq24)用于完成一天的24小时计时;年月日模块接收计时器模块送来的“天”脉冲进行计数,得到日月年的显示结果,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k,控制数码显示器显示年月日,还是时分秒,或者自动轮流显示;校时选择模块在k信号的控制下,选择将j1、j2和j3这3个校时按钮产生的信号是送到计时器模块的校秒、校分和校时输入端,还是送到年月日模块的校天、校月、校年输入端;显示选择模块在k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是将计时器模块的时、分、秒状态信号,还是将年月日模块的年、月、日状态信号送到数码管显示器显示。
1.2.2 总体框图2 系统软件设计分析2.1年月日模块module r(clrn,clk,jn,jy,jr,qn,qy,qr); //年月日模块input clrn,clk,jn,jy,jr;output reg[15:0] qn;reg [15:0] qn1;output reg[7:0] qy,qr;reg clkn,clky;reg[7:0] date;reg clkn1,clkn2,clkn3;initial begin clkn1=1;clkn2=1;clkn3=1;endinitial begin qn='h2011;qn1=2011;qy=1;qr=1;endalways @(posedge (clk^jr) or negedge clrn)// 日计时模块beginif(~clrn)qr=1;else beginif(qr==date)begin qr=1; clky=1;endelse begin qr=qr+1;clky=0;endif(qr[3:0]=='ha)beginqr[3:0]=0;qr[7:4]=qr[7:4]+1;endendendalways @(posedge (clky^jy) or negedge clrn)//月计时模块beginif(~clrn) qy=1;else beginif(qy=='h12) begin qy=1;clkn=1;endelse begin qy=qy+1;clkn=0;endif(qy[3:0]=='ha)beginqy[3:0]=0;qy[7:4]=qy[7:4]+1;endendendalwayscase(qy)'h01:date='h31;'h02:beginif((qn1%4==0)&(qn1%100 != 0)|(qn1%400==0))date='h29;else date='h28;end'h03:date='h31;'h04:date='h30;'h05:date='h31;'h06:date='h30;'h07:date='h31;'h08:date='h31;'h09:date='h30;'h10:date='h31;'h11:date='h30;'h12:date='h31;default: date='h30;endcaseendalways @( posedge (clkn^jn) or negedge clrn) //年计时模块 beginif(~clrn)begin qn[3:0]=1;qn1=2011;endelse begin if(qn[3:0]==9)qn[3:0]=0;else begin qn[3:0]=qn[3:0]+1;qn1=qn1+1;endif(qn[3:0]==9)clkn1=0;else clkn1=1;endendalways @(posedge clkn1 or negedge clrn)beginif(~clrn)qn[7:4]=1;else begin if(qn[7:4]==9) qn[7:4]=0;else qn[7:4]=qn[7:4]+1;if(qn[7:4]==9) clkn2=0;else clkn2=1;endendalways @(posedge clkn2 or negedge clrn)beginif(~clrn)qn[11:8]=0;else begin if(qn[11:8]==9) qn[11:8]=0;else qn[11:8]=qn[7:4]+1;if(qn[11:8]==9) clkn3=0;else clkn3=1;endendalways @(posedge clkn3 or negedge clrn)if(~clrn)qn[15:12]=2;else if(qn[15:12]==9) qn[15:12]=0;else qn[15:12]=qn[15:12]+1;endendmodule2.2时分秒模块module cnt60(clk,clrn,j,q,cout);//分和秒计时input clk,clrn,j;output reg[7:0] q;output reg cout;always @(posedge clk^j or negedge clrn )beginif (~clrn) q=0;else beginif (q=='h59) begin q=0;cout=1;endelse begin q=q+1;cout=0;endif (q[3:0]=='ha) beginq[3:0]=0;q[7:4]=q[7:4]+1;endendendendmodulemodule cnt24(clk,clrn,j,q,cout);//小时计时input clk,clrn,j;output reg[7:0] q;output reg cout;always @(posedge clk^j or negedge clrn )beginif (~clrn) q=0;else beginif (q=='h23) begin q=0;cout=1;endelse begin q=q+1;cout=0;endif (q[3:0]=='ha) beginq[3:0]=0;q[7:4]=q[7:4]+1;endendendendmodule2.3控制模块module contr(clk,k1,k2,k);input clk,k1,k2;output reg k;reg [3:0] qc;reg rc;always @(posedge clk)begin qc=qc+1;if (qc<8) rc=0;else rc=1;case ({k1,k2})0:k=rc; //八秒显示年月日八秒显示时分秒的自由转换 1:k=0;//显示并且校准时分秒2:k=1; //显示并且校准年月日3:k=rc;endcaseendendmodule2.4显示模块module mux_16(k,qm,qf,qs,qr,qy,qn,q);input k;input [7:0]qm,qf,qs,qr,qy;input [15:0] qn;output reg [31:0]q;alwaysbeginif (k==0) beginq[31:24]=0;q[23:0]={qs,qf,qm};endelse q={qn,qy,qr};endendmodule2.5校时模块module mux_4(k,jm,jf,js,jr,jy,jn,j1,j2,j3); input k,j1,j2,j3;output reg jm,jf,js,jr,jy,jn;alwaysbeginif (k==0) {jm,jf,js}={j1,j2,j3};else {jr,jy,jn}={j1,j2,j3};endendmodule2.6闹钟模块module naozhong(qs,qf,led,zt);input zt;input[7:0] qs,qf;output led;reg led;alwaysbeginif (qs=='h06&&qf=='h01) //6:01闹钟开始闪烁led=1;elseled=0;if(zt==1) led=0; // 在任意时刻都可以关掉闹钟endendmodule2.7分频器模块module FENP(clk,newclk);input clk;output reg newclk;reg[24:0] cnter;always @(posedge clk)beginif(cnter<20000000) cnter=cnter+1;else cnter=0;if (cnter<10000000) newclk=1;elsenewclk=0;endendmodule3 系统测试(调试)3.1 测试仪器与设备计算机,EDA实训仪。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概述 (3)1、课程设计背景 (3)2、课程设计内容 (3)二、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3)2.1设计思路 (3)2.2设计方案 (3)2.3 方案比较论证 (3)三、系统硬件设计 (4)3.1总体硬件设计 (4)3.2 单片机主控制模块的设计 (4)3.3 时钟电路模块的设计 (5)3.4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6)3.5 功能按钮设计 (6)3.6 16*2 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7)3.7总体电路图 (7)四、系统软件设计 (8)4.1 系统模块的功能分划分 (8)4.2 总体程序流程框图 (9)4.3 时钟调整时间的流程图 (9)4.4 修改键“UP”的功能流程图 (10)4.5温度转换流程图 (11)五、系统调试过程 (13)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13)七、参考文献 (13)八、附录 (13)1、仪器与设备 (13)2、元器件清单 (14)3、原理图 (14)4、PCB图 (15)5、实物图 (15)6、操作说明书 (16)一、课程设计概述1、课程设计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和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单片机作为高新技术之一,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
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2、课程设计内容要求设计的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完成以下功能:①实时显示当前温度;②实时显示当前时间;③实时显示当前日期;④能修改当前时钟二、方案的选择及确定2.1设计思路用STC89C52RC处理产生内部时钟数据或者读取外部时钟数据和采集外部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暂时寄存在其内部的储存器中,再通过单片机调用内部RAM 的数据并送到LCD或者LED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数电电子日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子日历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电子日历。
3. 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日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字电路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字电子日历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具备查阅相关资料、编写程序和调试电路的能力,完成数字电子日历的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电子日历,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激发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原理及功能。
2. 数字电子日历原理:介绍数字电子日历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大纲:a. 数字电子日历电路设计:讲解如何设计数字电子日历电路,包括时钟电路、显示电路、控制电路等。
b. 程序编写与调试:教授如何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日期、时间显示及调整功能,并指导学生进行程序调试。
c. 电路搭建与测试:指导学生搭建数字电子日历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分析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4. 教材章节:- 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第七章: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第八章:数字电子时钟与日历设计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1课时)b. 数字电子日历原理讲解(1课时)c. 数字电子日历电路设计(2课时)d. 程序编写与调试(2课时)e. 电路搭建与测试(2课时)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为学生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日历原理等理论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路课程设计自动数字日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掌握二进制、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2. 学习并掌握集成电路的使用,理解自动数字日历的电路原理;3. 掌握基本的编程思想,能利用所学知识对数字日历进行编程设计。
技能目标:1. 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自动数字日历电路;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调试并优化电路,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逻辑门电路原理,触发器及其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数字电路基础》2. 集成电路及其应用:集成电路的分类、功能及其在自动数字日历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集成电路及其应用》3. 自动数字日历电路原理:日历芯片的工作原理,时钟电路、显示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数字显示技术》4. 编程设计:介绍基本的编程思想,学习如何利用编程对数字日历进行设计。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简易数字电路编程与应用》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自动数字日历的设计、搭建与调试,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数字电路实践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学习,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方法。
电子日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日历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与用途。
2. 学生能描述电子日历的设计原理,了解日历与时间管理的关系。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电子日历中的日期、星期、月份等时间单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电子日历,进行日期查询、日程设置等基本操作。
2. 学生能运用电子日历进行时间规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日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管理的重视,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在电子日历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日历,增强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日历的基本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电子设备感兴趣,善于合作,但时间管理意识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日历概述- 了解电子日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 掌握电子日历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
2. 电子日历的设计原理- 学习日历与时间管理的关系,了解电子日历的设计理念。
- 掌握日期、星期、月份等时间单位在电子日历中的应用。
3. 电子日历的操作与应用- 学习如何使用电子日历进行日期查询、日程设置等基本操作。
- 掌握利用电子日历进行时间规划的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4. 电子日历的制作- 学习制作简单电子日历的方法和步骤。
- 了解电子日历的制作工具,如编程软件、设计软件等。
5. 小组合作与展示- 分组进行电子日历设计与制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展示作品,分享设计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日历概述、设计原理第二课时:电子日历的操作与应用第三课时:电子日历的制作(上)第四课时:电子日历的制作(下)及小组合作与展示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时间与日历”章节相关,涵盖电子日历的基本概念、操作与应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