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2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认识位置——左右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簧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左”和“右”(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
’①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字了,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②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③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①教师提问: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②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眼、耳、脚……)(3)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①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②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们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你们立刻指左腿。
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③放《找朋友》的音乐。
游戏开始,教师由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说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4)活动四:找位置。
过渡语:你们爱吃水果吗桌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请把它们轻轻倒出来。
师迅速摆好三种水果。
①看见什么了②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
(苹果、橘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③拿出香蕉,把香蕉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让西瓜和梨挨着,放于梨的左边。
教师:你们说说,橘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5)活动五:找同学家。
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出示图片)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
小龙只知小明家在中心医院的左边,到底是哪一栋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看图再帮帮他三.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1)活动一:讨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时《认识“左、右”》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看一看,填一填。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边走。
2.猜一猜。
小朋友,我家在最左边的门,请帮我找一找,应是第()号门。
3.帮他指一指路。
先在图中画出路线,再填空。
有两种走法:
(1)可以先往()走,再往()走,就到了火车站。
(2)还可以先往()走,再往()走,再往()走,就到了火车站。
4.下面是小王家的客厅,小芳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动画片呢!
(1)坐在小王左边的是_________,坐在小王右边的是_________。
(2)小王的前面是什么?
(3)电视放在桌子的_________边,桌子的上放的是什么?
(4)观察你家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说说他们的位置。
参考答案
1.(1)左右(2)右
2.3
3.(1)前右(2)前右前
4.(1)妈妈爸爸(2)电视(3)左书包(4)略。
教案标题:2.2 左、右(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左右方向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左右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左右方向的定义和辨别方法。
2. 左右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左右方向的定义和辨别方法。
2. 教学难点:左右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左右方向。
2. 利用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穿衣服、拿筷子等,引导学生关注左右方向,引出课题。
2. 新课讲解(1)左右方向的定义向学生介绍左右方向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左右是相对的,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左右方向会发生变化。
(2)左右方向的辨别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物,辨别左右方向。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在教室内找一找,哪些物品是放在左边的,哪些是放在右边的。
(2)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巩固左右方向的辨别。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环境,描述一些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左右位置。
(2)引导学生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地图找到目的地。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左右方向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 家长签字确认: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家长签字确认。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左右方向,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2.2 左、右1. 左右方向的定义2. 左右方向的辨别方法3. 左右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八、课后反思教师应认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认识左、右问题导入看图说一说。
(教材10页例题)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过程讲解1.描述画面内容上课了,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课。
老师和同学们都举起:右手,其中一名同学想:另一只手怎么描述呢?2.认识左手和右手(1)认识左手和右手。
伸出双手,手背朝上,手心朝下,发现两个拇指靠得最近两个小指在双手的两侧,如下图:把双手翻过来,手背朝下,手心朝上,发现两个小指靠得最近,两个拇指在双手的两侧,如下图:(2)说一说左手、右手的作用。
......3.认识左边和右边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4.用左、右两个方位词描述图中人物的位置关系A在B的左边;C在B的右边;B在A的右边;B在C的左边。
......归纳总结明确左、右位置关系的标准: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
误区警示【误区一】选一选:的左边是(B),右边是(A)。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掌握判断物体左、右的方法。
错解改正 A B温馨提示判断某一物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什么,要以此物体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左、右手来确定位置。
【误区二】小东和小方是同桌,小东坐在左边,小方坐在右边。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没有说清以谁为参照物。
正确的说法应是:小东坐在小方的左边,小方坐在小东的右边。
错解改正×温馨提示左、右位置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单独地说谁在左边或谁在右边,在描述物体左、右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谁在谁的左(右)边”或“谁的左(右)边是谁”。
左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左右方向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辨别左右方向。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左右方向的概念和辨别。
2. 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左右方向的辨别。
2. 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左右方向的学习材料,如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左右方向的概念,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左右方向。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左右方向的动作,加强理解。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左右方向的游戏,如“左右转圈”、“左右手拍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左右方向。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对方的动作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左右方向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教室中的左右物品”、“描述自己的左右位置”等,让学生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左右方向的概念和辨别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左右方向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左右方向的指示牌、设计左右方向的迷宫等,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操作。
2.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左右方向的游戏,如“左右手抓物品”、“左右脚跳跳”等,加强孩子对左右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左右方向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运用左右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左、右》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2左、右
预习指南:“左右手”是判断“左右”的重要标准:与左手同侧的是左边,与右手同侧的是右边。
温故
知新 1.我wǒ会huì填tián“左zuǒ”“右yòu”。
(1)在我国内地,汽车在公路上是靠行驶的。
(2)上下楼梯时,要靠行走。
(3)吃饭时我用手握筷子。
新课
先知 2.教材第10页主题图。
(1)认识左手和右手。
()手()手
(2)判断左右时,根据自己的左右手判断,与左手同侧的是()边,与右手同侧的是()边。
(3)一般我们用()手写字,用()手压住本子;用()手端碗,用()手拿筷子;要发言的时候举起()手。
预习
检验 3.下xià面miàn的de是shì左zuǒ手shǒu还hái是shì右yòu手shǒu,请qǐnɡ写xiě出chū来lái 。
()手()手()手
4.
玩具拖拉机的上面是(),下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5.说shuō说shuo下xià图tú中zhōnɡ的de位wèi置zhì关ɡuān系xì。
小华在小丽的。
小丽在小华的。
小芳在小明的。
参考答案
1. (1)右(2)右(3)右(答案不唯一)
2. (1)左右(2)左右
(3)右左左右右
3. 左右右
4. 布偶篮球木马玩具琴
5. 左边右边右边。
教案标题:2.2 认识“左、右”(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自己的左右手。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左、右”的概念。
2. 学会辨别自己的左右手。
3.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左右位置。
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左、右”是表示物体方位的词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
如拿起一支笔,问学生:“这支笔在我的哪只手里?”引导学生回答:“在您的右手里。
”2. 教师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辨别自己的左右手。
如举起右手,问学生:“这是我的哪只手?”引导学生回答:“是您的右手。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帮助辨别左右手,并完成练习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指出图片中的左、右位置”、“写出自己的左右手”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左、右”的概念、辨别左右手的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等。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左、右”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了解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