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645.00 KB
- 文档页数:24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实现对压力、力、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测量。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一般由压电传感元件和相关电路组成。
压电传感元件一般采用压电陶瓷材料,主要由触发板、压电陶瓷片和底座组成。
触发板是用来接受外部压力或力的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片是压电元件的核心部分,负责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底座是固定压电陶瓷片和触发板的支撑结构。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可分为感应电路和放大电路两部分。
感应电路主要是将压电传感器输出的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常用的感应电路有放大电荷放大器和运算放大器。
放大电荷放大器一般由前置放大电路和后置放大电路组成,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对由压电陶瓷片产生的微小电荷进行放大,后置放大电路用于对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
运算放大器一般采用差分放大电路,通过将压电陶瓷片产生的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差分放大,得到输出电压信号。
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一般较小,为了进一步增强信号强度和减小噪声,需要使用放大器进行放大。
常用的放大器有运算放大器和分立元件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放大器,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和高输入阻抗等特点,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几十倍甚至更多。
分立元件放大器则是通过使用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分立元件构成,具有较高的功率输出和较低的噪声水平。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还需要包括一些辅助电路,如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滤波电路用于滤除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清晰和准确。
稳压电路用于稳定电压信号,避免由于电源波动等原因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总的来说,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主要由压电传感元件、感应电路、放大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
其中感应电路将压电传感元件输出的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放大电路对输出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辅助电路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这些电路的设计和优化将直接影响到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第7章压电式传感器(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7.1 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7.2 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7.3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一. 教学要求1.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基本原理,2. 熟悉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3.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二. 重点、难点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概述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电介质材料(如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现象制成的。
有些电介质材料在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压力或拉力)作用而变形时,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可以实现对非电量的检测。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特点,适用于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广泛应用在力学、声学、医学、宇航等方面。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无源传感器,大多数是利用正向压电效应制成的。
外力去掉后,又回到不带电状态,这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向压电效应,简称压电效应。
当然这种电介质材料也具有逆压电效应,即在相应表面上施加电压后,电介质材料会发生机械变形;去掉电压后,变形立即消失,它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逆压电效应也称电致伸缩效应。
7.1 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一. 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1.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变形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其表面产生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分为正向压电效应和逆向压电效应。
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加外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相应地会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
当外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这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当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变形或机械应力,这种现象称为逆向压电效应,也称为电致伸缩效应。
图6.1所示压电元件受力变形后的几种基本形式。
2. 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压电材料能实现机-电能量的相互转换,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如图4.7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