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倾听”的5个层次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沟通中“倾听”的五个层次在人际沟通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的话,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说的意思,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五个层次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提升。
第一个层次是听到字面意思。
这个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也是最容易达到的。
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通过努力集中注意力,我们能够听到他们所说的字面意思。
换句话说,我们能够听到对方的话,并记住对方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对方的感受。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听到对方说的话,更要关注对方的情感和感受。
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身体语言和语气,我们能够感知到他们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理解对方的感受有助于我们与他们建立更好的情感连接,并更好地回应他们的需要。
第三个层次是体会对方的意图。
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的话和理解他们的感受,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说话的目的和意图。
通过仔细观察和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洞察对方的想法和意图,从而更好地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第四个层次是回应对方的需求。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不仅仅是理解对方的意思,还要积极地回应对方的需求。
回应对方的需求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以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要。
这可以包括给予对方鼓励、支持和建议,或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
第五个层次是共情和共鸣。
共情和共鸣是倾听的最高层次。
通过共情和共鸣,我们与对方建立了一种深层的情感联系。
我们不仅仅是理解对方的意思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体验和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共情和共鸣,我们能够更好地支持和理解对方,并与他们建立深层次的信任和关系。
在实际的沟通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倾听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倾听。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学会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
我们可以通过将手机静音、远离嘈杂的环境等方式,创造一个安静和专注的氛围,以便更好地倾听他人。
其次,我们要学会重复和复述对方的话语。
通过重复对方所说的话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对方的意思,同时也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理解。
沟通中"倾听"的5个层次人际关系专家认为,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率的倾听者,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倾听行为。
按照影响倾听效率的行为特征,倾听可以分为5个层次。
一个人从第一层次成为第五层次倾听者的过程,就是其倾听能力、沟通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沟通中"倾听"的5个层次:第一层次:心不在焉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心不在焉,几乎不注意说话者所说的话,心里盘算或考虑着其他毫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事情,或心里只是想着如何辩驳对方。
这种倾听者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他们虽然表面上在听,心里却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话。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听方式。
第二层次:被动消极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常常忽视或错过说话者通过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常常导致倾听者出现误解或错误的反馈,从而失去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另外,这个层次的倾听者经常通过点头示意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这往往会导致说话者误以为自己所说的话完全被听懂了。
第三层次:选择性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确实在倾听对方说话,也能够了解对方,但他们往往过分沉迷于自己喜欢的话题,只留心倾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不合自己口味或与自己意思相左的内容一概过滤掉。
第四层次:主动积极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主动积极地倾听对方所说的每一句话,很专心地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虽然能激发对方的注意,但是很难引起对方的心理共鸣。
第五层次:运用同理心听这个层次的倾听不是一般的倾听,而是用心去倾听。
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善于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有用信息的契机;在倾听过程中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并且能够设身处地地看待事物;善于分析和总结已经传递出的信息,质疑或者权衡听到的话;能够有意识地注意到很多非语言线索;善于向讲话者发出询问和反馈,而不是质疑讲话者。
沟通技巧:在交往中学会倾听的技巧沟通技巧:在交往中学会倾听的技巧所谓沟通技巧,是指人利用文字、语言肢体语言与等手段与他人进行交流使用的技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沟通技巧:在交往中学会倾听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沟通技巧:一、注意观察非语言行为即说者的语音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等,理解这些因素带来的信息,让倾听更有效。
二、观看对方,表示兴趣这个姿态是对对方——说话人的一种尊重和鼓励,只有你对对方表示出兴趣,对方才有说的愿望与激情。
三、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比如“这个建议非常有意思——你也太幼稚了”,爱情中常见的相关语“其实你人很好—我不想跟你在一起”四、对对方观点加以设想在倾听时,根据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要加以设想,理解其语言及所描述的语境,通过设想更加体察和理解说者的意图。
五、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谈话必须有来有往,所以要在不打断对方谈话的原则下,也应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正确的谈话方式。
这样做还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始终都在注意地听,而且听明白了。
还有一个效果就是可以避免你走神或疲惫。
六、配合表情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当你与人交谈时,对对方活动的关心与否直接反映在你的脸上,所以,你无异于是他的一面镜子。
光用嘴说话还难以造成气势,所以必须配合恰当的表情,用嘴、手、眼、心灵等各个器官去说话。
但要牢记切不可过度地卖弄,如过于丰富的面部表情、手舞足蹈、拍大腿、拍桌子等。
七、肯定对方的谈话价值在谈话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价值,如果能得到肯定,讲话者的内心也会很高兴的,同时对肯定他的人必然产生好感。
因此,在谈话中,一定要用心地去找对方的价值,并加以积极的肯定和赞美,这是获得对方好感的一大绝招。
比如对方说:“我们现在确实比较忙”,你可以回答:“您坐在这样的领导位子上,肯定很辛苦。
”八、避免虚假的反应在对方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之前,不要做出比如“好!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清楚了”等反应。
这样空洞的答复只会阻止你去认真倾听客户的讲话或阻止了客户的进一步的解释。
聆听的五个层次,你属于哪个层次?在沟通聆听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聆听技巧不一样,所以看似普通的聆听却又分为五种不同层次的聆听效果。
层次1:听而不闻所谓听而不闻,简而言之,可以说是不做任何努力的去听。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在平时工作中,什么时候会发生听而不闻?如何处理听而不闻?听而不闻的表现是不做任何努力,你可以从他的肢体语言看出,他的眼神没有和你交流,他可能会左顾右盼,他的身体也可能会倒向一边。
听而不闻,意味着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当然更不可能达成一个协议。
层次2:假装聆听假装聆听就是要做出聆听的样子让对方看到,当然假装聆听也没有用心在听。
在工作中常有假装聆听现象的发生,例如:你和客户之间交谈的时候,客户有另外一种想法,出于礼貌他在假装聆听,其实他根本没有听进去;上下级在沟通的过程中,下级惧怕上级的权力,所以做出聆听的样子,实际上没有在听。
假装聆听的人会努力做出聆听的样子,他的身体大幅度的前倾,甚至用手托着下巴,实际上是没有听。
层次3:选择性的聆听选择性的聆听,就是只听一部分内容,倾向于聆听所期望或想听到的内容,这也不是一个好的聆听。
层次:4:专注的聆听专注的聆听就是认真地听讲话的内容,同时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做比较。
层次5:设身处地的聆听不仅是听,而且努力在理解讲话者所说的内容,所以用心和脑,站在对方的利益上去听,去理解他,这才是真正的、设身处地的聆听。
设身处地的聆听是为了理解对方,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这么说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如果你的上级和你说话的过程中,他的身体却向后仰过去,那就证明他没有认真地与你沟通,不愿意与你沟通。
所以要设身处地的聆听。
当对方和你沟通的过程中,频繁地看表也说明他现在想赶快结束这次沟通,你必须去理解对方:是否对方有急事?可以约好时间下次再谈,对方会非常感激你的通情达理,这样做将为你们的合作建立基础。
【心理提醒】何时何地,你都要明白,你是活给自己看的,别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凡事只要于心无愧,就不必计较太多。
五中积极倾听的技巧
以下是五种积极倾听的技巧:
1、全神贯注:确保你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避免分心。
关闭或远离可能引起干扰的设备,如手机或电视。
2、明确反馈:通过口头和非语言方式(如点头、眼神接触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表明你在听并且理解对方的话。
可以使用诸如“我明白”、“我听到你说…”之类的语句来确认你的理解。
3、理解和共鸣:努力理解对方的感受和观点,而不是仅仅听取事实信息。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表达同情和理解。
4、避免中断:让说话者有足够的时间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在他们还没说完之前就打断他们。
如果你需要澄清某些内容,等到他们完成陈述后再提问。
5、反馈和确认:在对方说完后,可以通过重述或总结你所听到的内容来确认你的理解是否准确。
这不仅显示了你在认真倾听,也有助于避免误解和沟通失误。
倾听的4个阶段第一层次:听觉层次听觉层次是指听者通过耳朵接收到说话者的声音和语言。
在心理学倾听中,听觉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
只有听者能够听到说话者的声音和语言,才能够理解他们所说的内容。
在实践中,听觉层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力集中:听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避免分心或者被其他事物干扰。
2.积极回应:听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式,向说话者表达自己的关注和理解,激励说话者继续发言。
第二层次:语言层次语言层次是指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和词汇。
在心理学倾听中,语言层次是非常重要的。
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和词汇不仅能够传达信息,还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思维方式。
在实践中,语言层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语言:听者需要理解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和词汇,并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解释其真正的含义。
2.引导说话者:在特定情境下,听者可以通过询问、概括、总结等方式,引导说话者表达更加清晰和具体的信息。
第三层次:情感层次情感层次是指说话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在心理学倾听中,情感层次是非常重要的。
说话者的情感和情绪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问题,帮助听者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和期望。
在实践中,情感层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达共情:听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语调、语言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说话者情感和情绪的理解和共鸣。
2.理解情感:听者需要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并根据情境和语境,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
第四层次:思维层次思维层次是指说话者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
在心理学倾听中,思维层次是最高级别的层次。
说话者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不仅可以帮助听者理解他们的问题,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系统和科学的解决方案。
在实践中,思维层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思考:听者需要通过提问、反馈、概括等方式,引导说话者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找到更加理性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2.提供建议:听者需要根据说话者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
简述“一对一倾听”的六个步骤一对一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一个人有意识地专注于对方的言语、情感和需求,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和改善彼此的沟通效果。
下面是一对一倾听的六个步骤:1.准备心态一对一倾听的第一步是准备心态。
倾听者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不带有偏见和预设的观点。
倾听者需要意识到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不主动插嘴或打断对方的发言。
此外,倾听者还应尽量避免注意力分散,专注于对方的言语和表情。
2.显示积极的非语言信号在倾听过程中,通过积极的非语言信号来表达对对方的关注和理解。
倾听者可以通过保持眼神接触、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来展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兴趣。
这些积极的非语言信号可以帮助对方感到被听到和理解。
3.提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
倾听者可以提问一些具体和深入的问题,以鼓励对方进一步表达观点和感受。
通过提问,倾听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问题,有助于建立更深层次的沟通。
4.使用回应技巧回应技巧是指在对方表达观点或感受后,倾听者做出相应的反馈。
倾听者可以使用一些回应技巧,如重述对方的话语、体现对方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理解等。
这些回应技巧可以帮助倾听者确认自己对对方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也使对方感到被倾听和尊重。
5.给予情感支持在倾听的过程中,倾听者应该给予对方情感支持。
情感支持是指倾听者表达对对方感受的肯定和理解。
倾听者可以通过回应中体现出对对方的共鸣和同情,以及对对方所面临问题的重视和关心。
这样做可以让对方感到被接纳和理解,有助于改善彼此之间的沟通效果。
6.总结和整理在倾听结束后,倾听者可以对对方的观点和感受进行总结和整理。
通过总结和整理,倾听者可以再次确认自己对对方的理解是否准确,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步的沟通提供基础。
总结和整理还可以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和尊重,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一对一倾听不仅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提高沟通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专注于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倾听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目标,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解决方案。
在沟通中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在沟通中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在沟通中做到有效倾听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店铺整理了在沟通中做到有效倾听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在沟通中做到有效倾听的方法:倾听的三个层次层次一: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
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是关系的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
层次二:人际沟通实现的关键是对字词意义的理解。
在第二层次上,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
这将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时间的浪费和对消极情感的忽略。
另外,因为听者是通过点头同意来表示正在倾听,而不用询问澄清问题,所以说话人可能误以为所说的话被完全听懂理解了。
层次三:处于这一层次的人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
这种倾听者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机。
高效率的倾听者清楚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态度,能够更好地避免对说话者做出武断的评价或是受过激言语的影响。
好的倾听者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
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更多的是询问而非辩解。
在沟通中做到有效倾听的方法:有效的沟通技巧1、从沟通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沟通的内容,即文字;沟通的语调和语速,即声音;沟通中的行为姿态,即肢体语言。
这三者的比例为文字占7%,声音占48%,行为姿态占55%。
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声音和行为下,表现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
所以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更好的融合好这三者。
2、从心理学角度,沟通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层面,而且意识只占1%,潜意识占99%。
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在潜意识层面的,有感情的,真诚的沟通。
3、沟通中的“身份确认”,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如上司,同事,下属,朋友,亲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沟通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姿态。
“倾听”的五个层次
最低是“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
其次是“敷衍了事”:嗯……喔……好好……哎……略有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
第三是“选择的听”:只听合自己的意思或口味的,与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动消音过滤掉;
第四是“专注的听”:某些沟通技巧的训练会强调“主动式”、“回应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即使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真意,仍是值得怀疑。
第五是“同理心的倾听”: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贴切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
所以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
人际沟通仅有一成是经由文字来进行,三成取决于语调及声音,大部分的六成是人类变化丰富的肢体语言,所以同理心的倾听要。
交流的五个层次
看到一份资料,喜欢~翻译过来与大家分享。
交流的五个层次:
一忽视:根本看不到对方的存在
二假装聆听:并没有真正聆听对方在说什么,而是在心中想着自己的事
三选择性聆听:对方向你讲述一件事或者一个问题,你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抢过话头,开始抒发自己的见解。
常见的是,交流时,对方刚刚开了个头,就将对方开头这几句话作为跳板,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那些想要证明自己,或者寻求对方认可的人更是在这一层次上交流。
四客观地聆听:这一层次上的交流,人们认真地聆听,不过(尤其是男性)会在谈话过程中立刻寻找解决方法。
女性往往不这样,她们透过谈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需要立刻找到解决方法。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你所提供的解决方法只不过是一个建议,并不见得对他人也同样有效。
五带着同理心聆听:认真听完对方的诉说,并进一步提问。
允许对方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在对话过程中,尊重对方的看法,允许对方有自己的观点。
认真倾听,互相补充,共同想办法,如此这般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光之紫摘译)。
倾听的五个层次倾听是一种沟通和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和态度,它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还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合作的进行。
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感受。
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五个层次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掌握。
下面,我将对这五个层次逐一进行简述。
第一层次:物理倾听物理倾听是指通过听觉感受对方正在说的话。
这一层次的倾听是最基础和最简单的,我们只需要确保自己能够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即可。
在物理倾听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注意对方的声音音量、语速、语调等细节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干扰和噪音,保持专注和注意力。
第二层次:认知倾听认知倾听是指通过理解对方所说的话来获得信息。
在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注意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观点背后的逻辑。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注意对方使用的词汇和语言表达的方式,以及言外之意和暗示。
此外,我们还应该尽可能避免主观判断和偏见的干扰,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
第三层次:情感倾听情感倾听是指通过感受和理解对方情感来获得信息。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在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情感倾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并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注意对方的声音和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言辞中所体现的情感体验。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敏感和同理心,尽量理解和共情对方的感受。
第四层次:关系倾听关系倾听是指通过处理关系问题来获得信息。
在倾听的过程中,与对方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关系倾听的层次上,我们需要注意和处理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考虑和尊重对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保持互信和尊重的态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和处理自己与对方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第五层次:全感官倾听全感官倾听是指通过融入整个身心来获得信息。
在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通过运用所有的感官,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全面地感知和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
倾听层次作为业务伙伴,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对客户的了解越多越好,包括客户的组织机构及其使命、优先关注点以及它的工作流程。
这些信息能帮助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与客户相互交流时有效理解对方,但是倾听技巧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这种技巧对于清晰理解客户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感受是必须的。
当对方在说话时,我们有如下5个倾听层次:●忽视没有任何倾听的表示●假装听假装你在听,实际上完全没用心听●选择性倾听只听你感兴趣的部分而忽视或假装在听其他部分●专心听仔细听取说话者的一字一句,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对比。
●换位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听并做出回应,用心理解与体会说话者的话语、意图和感受。
通常,在前4个倾听层次的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动机去听,而在第5个阶段----换位倾听的人们,才是真正想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
补充练习:倾听时的态度与举止讨论如何确定某人倾听时的倾听层次,每种层次中你所能观察到得态度和举止是什么?忽视:假装听:选择性倾听:专心听:换位倾听:练习:倾听量表请根据以下各点对你倾听能力的影响为它们打分。
如果你没碰到某种情况,打0分;很少发生的,打1分;偶尔发生的,打2分;经常发生的,打3分倾听障碍1. 我心里想着其他更重要的事1. 我很容易因周围环境而分心3. 我总是很忙2. 我曾在交通拥挤的地方与人会面或通话3. 我会做白日梦4. 我能很快明白别人想说什么,所以一旦懂得他们之后,我就不再听了5. 我会被一些诸如对方的衣着、远处的噪音等无关紧要的细节分散注意力6. 我心里有许多的杂念使我无法接收新的信息7. 我会被一些不熟悉的行话、语言或话题弄得一头雾水10. 我对倾听失去了兴趣或感到厌倦11. 我会接收对我无用或无关的信息总分________得分情况0 – 5 分你已具备了出色的倾听技巧6 – 15 分你应在2到3个得分较高的地方克服障碍多于16分除了倾听外,你还应制定行动方案,内容包括:规划、重点发展方向、压力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沟通中"倾听"的5个层次人际关系专家认为,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率的倾听者,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倾听行为。
根据影响倾听效率的行为特征,倾听可以分为5个层次。
一个人从第一层次成为第五层次倾听者的过程,就是其倾听力量、沟通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沟通中倾听的5个层次:第一层次:心不在焉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心不在焉,几乎不留意说话者所说的话,心里盘算或考虑着其他毫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事情,或心里只是想着如何辩驳对方。
这种倾听者真正感爱好的不是听,而是说,他们虽然表面上在听,心里却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话。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裂开,是一种特别危急的倾听方式。
其次层次:被动消极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经常忽视或错过说话者通过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经常导致倾听者消失误会或错误的反馈,从而失去进一步沟通的机会。
另外,这个层次的倾听者常常通过点头示意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这往往会导致说话者误以为自己所说的话完全被听懂了。
第三层次:选择性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的确在倾听对方说话,也能够了解对方,但他们往往过分沉迷于自己喜爱的话题,只留心倾听自己感爱好的部分,不合自己口味或与自己意思相左的内容一概过滤掉。
第四层次:主动乐观地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主动乐观地倾听对方所说的每一句话,很用心地留意对方的一举一动。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虽然能激发对方的留意,但是很难引起对方的心理共鸣。
第五层次:运用同理心听这个层次的倾听不是一般的倾听,而是专心去倾听。
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主要具有如下特征:擅长在说话者的信息中查找自己感爱好的部分,由于他们认为这是猎取有用信息的契机;在倾听过程中不急于做出推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并且能够设身处地地看待事物;擅长分析和总结已经传递出的信息,质疑或者权衡听到的话;能够有意识地留意到许多非语言线索;擅长向讲话者发出询问和反馈,而不是质疑讲话者。
“听”的五个层次在沟通过程中,听有五个层次:听而不闻-假听-选择性地听-专注地聆听-设身处地的聆听1.听而不闻:听而不闻的表现是不做任何努力,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肢体语言中看出,他的眼神和你没有交流,可能左顾右盼,身体频繁移动,精神涣散。
这样的人往往心不在焉,只沉迷在自己的世界,对方的话如同耳边风,完全没听进去。
个人批注:原因分析:导致沟通对象听而不闻,可能是因为:1.对方对沟通的重要性,目的等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2.对方对你的谈话内容不感兴趣,对你的谈话方式有意见所导致;3.或者对方此刻心中或脑子里正在被其他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所占据,而是他没有办法将思维从中抽离;解决方案:1.如果是对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我们就应该着重阐明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引起对方的关注。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对方愿意充耳不闻,而是讲的人没有让他人明白为什么他们应该听。
2.如果是我们讲的与对方想听的不一致,可以征求对方意见,是否当场可以调整内容和方式;如果对方不愿意当场给反馈,最好就此打住这一话题,重新选择对方愿意倾听的话题或结束本次沟通。
3.如果是因为对方的注意力在他处,则立即指出对方的心不在焉已经被观察到,询问原因,帮助他分析事情的优先次序,如果我们此刻所讲的内容是对方必须关注的,比他脑子里的那件事情重要,则在与对方达成共识后继续讲下去;如果不是,则应允许对方先去办他认为重要的事情在继续双方的沟通。
2.假听假听就是要做出聆听的样子让对方看到,但是根本没有用心在听。
多是出于礼貌,或迫于双方的身份,地位而“委曲求全”的一种行为。
嗯……喔……好好……哎……”,是他们的常用的口头回应。
个人批注:辨别假听:对方可能在不断地点头,在不停地认同你的话,但基本上是敷衍式的,总是希望用最短的语言尽快结束这一话题。
从不轻易就你所说的话进行延展性的评论,也不愿与你进行眼神的交流。
原因分析:可从对方的身份入手。
你的内外部客户:多是礼貌使他不好打断,反驳你的讲话。
倾听的七个层次倾听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沟通效果。
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倾听的七个层次,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能。
第一层次:无意识倾听无意识倾听是指我们正在做某件事情时,同时也在听别人说话。
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完全专注于对方所说的话语内容。
例如,在开车或者看电视时,当别人跟我们说话时,我们可能会自动地回答“嗯”、“好”等简单的回应。
第二层次:有意识倾听有意识倾听是指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聆听别人所说的话语内容,并且努力去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
这种方式下,我们会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并且会给予对方足够的注意力和尊重。
第三层次:接受性倾听接受性倾听是指在聆听别人说话时,不去判断或评价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尝试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这种方式下,我们会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尽量避免打断对方。
第四层次:倾听并提供反馈倾听并提供反馈是指在聆听别人说话时,不仅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还要给予反馈来表明自己已经理解了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这种方式下,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回应、问问题或者提供建议来与对方进行交流。
第五层次:主动倾听主动倾听是指我们积极地寻求机会去聆听别人所说的话语内容,并且努力去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这种方式下,我们会主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或者建议,并且会尽可能地为对方提供支持。
第六层次:共情式倾听共情式倾听是指我们在聆听别人所说话语内容时,不仅要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还要尝试体验和感受他们所经历的情绪和情感。
这种方式下,我们可以通过眼神接触、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共情和支持。
第七层次:全神贯注倾听全神贯注倾听是指我们在聆听别人所说话语内容时,完全专注于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并且尽可能地避免干扰因素。
这种方式下,我们会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尽量避免打断对方。
倾听的五个层次
倾听过程中可以分为五种不同层次:
第一种是拒绝倾听或厌恶倾听;
第二种是假装或听而不闻;
第三种是选择性倾听,只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第四种是专注地倾听,全注听清每一句话
第五种是共情倾听,即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并通过头部或姿势反馈给对方,从而促进情感的共鸣和交流。
(二)有效倾听四个步骤
第一步:倾听前准备。
首先要做好听的准备,给一个听的信号,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在接受的基础上,做好倾听与你不同的意见和观点的准备,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第二步:发送倾听信息。
用你的眼神和身体姿势告诉说话的人我准备好了。
你可以说你应该在听的时候一直保持眼神交流。
不要东张西望。
你应该在听的时候看着对方。
第三步:采取积极倾听行动。
积极的行动包括微笑点头,鼓励对方继续下去。
在倾听中,可以微微前倾,表示积极的倾听态度,表示你愿意倾听,也在努力倾听。
同时,方也会以同样的姿态给你反馈,这样一来,更多的信息和感受就会传递给你。
第四步:了解对方的所有信息。
倾听的目的是理解对方传达的所有信息。
在沟通程中你没有听清楚、没有理解时,应该及时告诉对方,请对方重复或者解释。
所以在沟通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要及时通知对方。
有效倾听技巧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多数人肯花钱学习演讲,却很少有人肯发时间练听。
其实,在与人沟通中,有时听比说更为重要。
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因有会听才能学到新的东西,而说永远学不到新的东西。
所以一定要学会认真倾听,不能自己说个痛快,而要专心听、耐心听、善于听。
沟通中“倾听”的5个层次
据分析“倾听”是有层次之分的。
最低是“听而不闻”
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
其次是“敷衍了事”
嗯……喔……好好……哎……略有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
第三是“选择的听”
只听合自己的意思或口味的,与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动消音过滤掉。
第四是“专注的听”
某些沟通技巧的训练会强调“主动式”、“回应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即使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真意,仍是值得怀疑。
第五是“同理心的倾听”
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贴切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
所以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
人际沟通仅有一成是经由文字来进行,三成取决于语调及声音,大部分的六成是人类变化丰富的肢体语言,所以同理心的倾听要做到下列“五到”,不仅要“耳到”,更要“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灵体会)。
当我们能用同理心去倾听别人说话时,自然可以提供对方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与温馨,这时你才能集中心力去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