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402.72 KB
- 文档页数: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9.07.20
•【文号】建质[2009]124号
•【施行日期】2009.07.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勘察设计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2009年版)的通知
(建质[2009]124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保证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作了第一次修编。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气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经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人们更注重房屋的功能性和外观,而对于安全性的考虑相对较少。
然而,在面临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时,建筑物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考虑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建设防空地下室。
本文将介绍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的防空地下室。
防空地下室作为一种紧急疏散和避难的建筑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它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首先是地下室的选址和布局。
在选择防空地下室的位置时,应考虑周边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
地下室布局应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并能满足人员疏散和生活的需求。
同时,要保证地下室的通风、照明和供水设备以及应急设备的合理配置。
其次是地下室的结构设计。
防空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具有抗震、抗风、抗冲击的能力,能够承受外界巨大的力量冲击。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复合结构等。
要保证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增加居民的安全感。
第三是地下室的消防和安全设施设计。
地下室应配备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疏散通道、报警设备等,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此外,还应加强地下室的通信设施和照明设备,确保灾难发生时能及时报警和提供足够的照明。
第四是地下室的空气净化和防辐射设计。
在极端情况下,地下室可能会遭受辐射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地下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最后是地下室的人性化设计。
为了提高居民在地下室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应考虑人性化设计,包括舒适的座椅、食品和水源储备、卫生间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增加相应的设施。
综上所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的防空地下室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建设的一种重要设施。
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布局、稳定的结构设计、完善的消防和安全设施、有效的空气净化和防辐射措施以及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模拟试题7姓名年级学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一般规定,中小学校学校用地应包括:()A.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停车用地B.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广场用地√C.建筑用地、教学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停车用地D.建筑用地、教学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及生活用地解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广场用地。
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2.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对场地的控制,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建筑突出物不允许突人道路红线B.建筑控制线并不限制场地的使用范围,而是划定场地内可以建造建筑物的界限C.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不允许土地持有者建造建筑物和道路、绿地、停车场等设施√D.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人道路红线建造解析: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地带称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地带。
①建筑后退红线地带可以看作是道路人行道的延伸,从人流集散考虑,应保证行人安全、方便。
因此,后退红线地带应与人行道是一个整体,要求在同一个平面上;②后退道路红线地带及人行道均不宜设台阶,不宜设坡度过大的横向坡,坡度≤2%为宜;③后退道路红线地带的排水方向应与人行道相同,流水至路缘石;④后退红线地带内的铺地、绿化、小品一般与人行道一同设计考虑,还可以考虑布置停车场、临时建筑等。
3.下列有关场地挡土墙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B.高度大于2.0m的挡土墙,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C.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4.0m高度退台处理√D.挡土墙退台时宽度不应小于1.0m解析: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街区用地的防护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战争、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发生时,防空地下室成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设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旨在在设计中充分发挥防护、避难和备灾功能,保障公民的身体安全和生命无惧风险。
本文就国民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进行阐述。
一、设计原则1. 服务公众安全。
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应当以保护公众安全为核心,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2. 合理利用空间。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物理、建筑和地质条件等方面考虑最佳设计。
3. 经济、合理。
在施工、维护和使用三个方面实现经济、合理性。
总体来说,防空地下室需与其他设施和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二、设计要素1. 空间面积根据人数预测和灾害所有时间,控制防空地下室的大小和容量。
2. 施工材料和结构使用承重墙、承重框架、筒形体等坚固的结构设计,确保防空地下室能够承受爆炸或地震的冲击力。
3. 通风系统防空地下室需要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氧气的补偿。
同时还需有排气口将二氧化碳和热空气排出室外。
4. 电力、水源和排水防空地下室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提供电力,以维持照明、通信、制冷和加热需求。
也需要一个水源和排水系统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5. 紧急出口在防空地下室的设计中必须设置充足、明显的紧急出口、屋顶出口,为应急事件中的疏散和救援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设计原则和要素的实现重要城市、军事机构、大型企业、学校、医院、体育馆、公共交通枢纽、高层住宅等公众聚集场所的范围内必须设置防空地下室,并根据场所容量预测防空地下室的大小和容量。
在建筑设计时,防空地下室应当与其他设施和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不仅要考虑地下室内部的设施,还要考虑好与地上景观的连通方式。
在实际施工中,应当选用优质的材料和系统,确保承重墙、承重框架、基坑、管道等的耐久性和质量可靠。
防空地下室中应当配备饮用水、野餐食品、急救箱、扩音器以及防护装备等应急物资和设备。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我国,防空地下室作为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的重要措施,其在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该主题。
一、防空地下室的概念防空地下室是指在地下建造并具备一定防护能力的建筑,旨在保障人民在战争和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从其概念来看,防空地下室体现了国家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上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时,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原则至关重要。
地下室的选址和结构设计要考虑地质条件和地表建筑的关系,确保地下室在紧急情况下具备良好的防护能力。
通风系统和应急出口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保障地下室内的空气流通和疏散通道的畅通。
防空地下室的材料选用和防护设施的设置也需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地下室在面临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防空地下室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防空地下室不仅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更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设计和布局防空地下室,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防护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防空地下室还可以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四、对防空地下室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建筑工程设计的写手,我对防空地下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看来,防空地下室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防护措施,更是城市建设中的积极贡献者。
合理设计和使用防空地下室,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安全性,还可以为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我认为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和建造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专业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地下室是民用建筑中常见的一个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和公共设施等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地下室通常位于建筑物的最底层,将会增加其防空安全风险。
因此,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专业技术措施来保障地下室的防空安全。
首先,在地下室的设计阶段,应该考虑地下室的结构强度和防护能力。
地下室在建筑物中通常处于最底层,所以在设计时需要确保地下室能够承受可能发生的爆炸冲击、地震和地下水压力等外部力量。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如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增加地下室的防护能力。
其次,地下室的防空安全还涉及到其入口和出口的设计。
地下室的入口和出口通常是连接地面和地下室的管道、楼梯和电梯等设施,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比如,地下室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应该远离可能的攻击目标,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同时,还可以设置防火门、防爆门和防火卷帘等设备,以增加地下室的安全性能。
第三,地下室的通风系统也是地下室防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室通常没有自然通风条件,所以需要设计和安装适当的通风系统来保证地下室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火灾逃生能力。
通风系统应该能够及时排除地下室中的有害气体和烟雾,并保持合适的氧气含量,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另外,地下室的防水和防潮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地下室位于土壤下方,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地下室被水浸泡。
这包括正确选择地下室的位置和水密性材料,合理设计地下室的防水系统,并增加排水设施等,以确保地下室的干燥和安全。
最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地下室防空安全还需要考虑火灾安全。
地下室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且烟雾密度大。
因此,在地下室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排烟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以确保地下室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警和灭火。
综上所述,地下室的防空安全是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质量行为巡查抽查记录表3.黑体字部分为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4.本表一式份。
抽查人员(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防空地下室土建施工阶段防护专项实体质量巡查抽查记录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项目地址:具体抽查部位:3.黑体字部分为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4.本表一式份。
建设单位(签字):抽查人员(签字):施工单位(签字):监理单位(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防空地下室设备安装阶段防护专项实体质量巡查抽查记录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项目地址:具体抽查部位:3.黑体字部分为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4.本表一式份。
建设单位(签字):抽查人员(签字):施工单位(签字):监理单位(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防空地下室主体结构验收环节防护专项质量行为监督抽查记录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项目地址:具体抽查部位:3.黑体字部分为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4.本表一式份。
抽查人员(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防空地下室主体结构验收环节防护专项实体质量监督抽查记录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项目地址:具体抽查部位:3.黑体字部分为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4.本表一式份。
建设单位(签字):抽查人员(签字):施工单位(签字):监理单位(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竣工验收环节质量行为监督抽查记录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项目地址:具体抽查部位:3.本表一式份。
抽查人员(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竣工验收环节实体质量监督抽查记录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项目地址:具体抽查部位:3.黑体字部分为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4.本表一式份。
建设单位(签字):抽查人员(签字):施工单位(签字):监理单位(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抽查结果统计与处理表项目名称:被抽查防护单元:阶段或环节:具体抽查部位:3.本表一式份。
抽查人员(签字):抽查时间:年月日。
人防工程交底要点一、人防工程交底的依据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3、《浙江省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4、《浙江省人民防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7、《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RFJ01—2002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2009年)10、与人防工程施工相关的国家建筑标准图集、设计文件和图纸等二、参与人防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单位应履行的职责1、建设单位(代建单位)(1)严格执行人防工程建设程序,工程项目审批手续齐全,按规定进行了人防工程施工图专项审查;(2)实行总包的人防工程项目未肢解发包或违法分包;(3)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人防工程,应委托具有人防专业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4)按合同规定,由建设单位采购的建材,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等应符合质量要求;(5)依法组织人防工程竣工验收;(6)按规定提交了人防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备案有关资料。
2、勘察、设计单位(1)承揽的人防工程勘察、设计业务与其资质等级范围相符,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注册执业资格要求;(2)勘察报告、资料及设计文件完整、规范、真实、准确签发(含变更)手续合法、齐全;(3)已落实人防工程施工图专项审查意见;(4)施工前应进行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并参加有关阶段的质量验收;(5)不得强行指定建筑材料、人防专用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厂商;(6)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按规定提交质量检查报告。
3、监理单位(1)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人降工程监理业务; (2)从事人防工程监理业务应符合《浙江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监理管理规定》的要求,有职责明确的项目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落实符合要求的人防专业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3)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的规定,采取现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人防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分阶段提出监理结论;(4)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操作工艺,对人防分项或分部工程及时进行验收签认;(5)不得强行指定建筑材料、人防专用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厂商;(6)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按规定提交质量检查报告。
技术措施电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9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建质[2009]12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保证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作了第一次修编。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年版)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经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九年七月二十日1 总则1. 0.1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技术法规,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于2003年编写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
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规程、规范的制定与修定,特别是为认真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大决策,根据建设部建质技函[2007]63号文的要求,修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
1.0.2 本技术措施的内容为:总结《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的应用实践;汇总、提升《节能专篇》中的节能措施;深化、细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守、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特别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中的技术原则、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用示例;推荐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步骤、常用数据和计面方法,供广大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选用。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作为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技术措施之一,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紧急灾害事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防空地下室的概念、功能和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空地下室的概念防空地下室是指专门建造的用于避难、防护的地下空间。
它通常位于地下一层或更低的楼层,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可以在面临战时轰炸、核辐射、化学污染等危险时提供安全保障。
二、防空地下室的功能1.避难功能:防空地下室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能有效减少战争、灾难等因素对人员的伤害和威胁。
2.阻隔功能:防空地下室利用地下的高密度混凝土、钢材等材料,可以有效阻隔爆炸冲击波、轰炸碎片、辐射等危险因素的侵入。
3.物资贮藏功能:防空地下室可以作为储备食品、水源和医疗药品等物资的地方,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供应问题。
三、防空地下室的设计要求1.建筑结构:防空地下室的建筑结构应选择牢固可靠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以保证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
2.空气流通:防空地下室应设计通风系统,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和疏导有害气体,使人们在其中能够长时间安全生存。
3.防水防潮:地下室处于地下,容易受到地下水和雨水的侵入。
因此,防水和防潮设施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地下室的干燥和防潮。
4.紧急疏散:防空地下室应设计多个独立的紧急疏散通道,并且通道要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以便人员迅速、顺利地疏散。
5.通信与电力:地下存在信号和电力的屏蔽问题,因此要在设计中考虑通信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以保证人员在地下室内能够获得通讯和电力的支持。
6.应急设备:防空地下室应装备一定量的应急设备,如紧急照明、急救箱、食品、药物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
7.规模和容量:防空地下室的规模和容量应根据人员数量、建筑类型和灾害风险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四、防空地下室的建造与维护1.建造阶段:在建造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护功能的实现。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要点摘要:本文结合巨亿赣南电商城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实践,对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物资库、人防固定电站及人防口部等设计要领进行表述,并对设计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二等人员掩蔽所;物资库;人防固定电站;人防口部设计;平战功能转换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地下室车库建设成为建设的主要内容。
因地下车库具有高效的停车率,可节省用地,大大解决城市汽车增加带来的停车问题,同时也可解决人民防空设计的需要。
人防地下室的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协调配合过程,平战结合的地下室设计不仅要满足平时停车需要,同时也要满足战时的防护功能。
本文结合巨亿赣南电商城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实践,对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物资库、人防固定电站及人防口部等设计要领进行表述,并对设计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1巨亿赣南电商城人防工程概况巨亿赣南电商城工程位于赣州市北区,赣南大道和八一四大道交汇处。
地块地理位置极佳,交通便利,而且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极其适合作为商住用地。
规划总用地面积116284.9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含地下):446277.9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306269.64㎡,地下建筑面积:140008.35㎡(其中人防面积38893.0223474.3),西区为商业用地,东区为居住用地,一期人防面积:23474.3㎡布置在西区,二期人防面积:15418.72㎡布置在东区。
本项目人防工程平时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物资库及人防固定电站,抗力级别:防核武器6级、防常规武器6级,防化等级:丙级。
由于人防工程面积较大分两期完成,一期包括八个二等人员掩蔽所、三个物资库、一个人防固定电站,二期包括三个二等人员掩蔽所及三个物资库,本工程总包括十一个二等人员掩蔽所,六个人防物资库及1个人防固定电站,之所以大部分人防放置在商业用地上,首先商业用地的专业市场建筑结构规整方便布置人防,其次尽量减少人防区域对居民使用地下车库的影响。
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设计的比较本文对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设计进行比较, 人防结构设计在很多方面与抗震设计相似,提出了一些提高延性的措施。
标签人防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延性人防地下室应能承受常规武器或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作用,人防地下室一般也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时应使之能承受地震动荷载及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
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设计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
下面是些粗浅认识的总结,希望能对设计工作有些帮助。
1 荷载作用方式相同点:两者均为偶然荷载,均为动荷载,设计时均按一次作用考虑。
不同点:人防结构构件如果暴露于空气中则直接承受空气冲击波的作用,如果埋于土中直接承受土中压缩波的作用,因此人防荷载对结构构件外表面的是直接作用,其动荷载直接作用于构件,其作用为外力;而地震动荷载则是由于地震时地面运动引起的动态作用,其实质是惯性力,是间接的作用。
建筑物的所有构件(只要有质量)均会由于地震动而存在惯性力。
人防动荷载一般是直接作用于人防地下室外表面的构件,一般可按同时作用于围护结构考虑,而人防地下室内部的墙柱等构件只间接承受围护构件及上部结构传来的动荷载。
2 荷载的大小人防动荷载(即常规武器或核武器爆炸动荷载)其冲击波压力是随时间变化的,为方便设计计算《人防规范》将它简化成等效静荷载,它只代表作用效果的等效,等效静荷载并不是实际作用的力,但它方便了设计计算可以用静力分析的模式进行内力计算;设计时等效静荷载的大小的确定主要与设防抗力等级有关。
地震作用大小首先与震级、烈度、震源深度、建筑物离震源的距离等有关。
其次与建筑物的质量大小、建筑物所处的场地条件及土质、及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如自振周期、振型、阻尼等)有关。
3 设计方法:抗震设计方法通常为“三水准、二阶段”的设计方法,设防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为实现设防目标取小震下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弹性下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第二阶段是大震下的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在现代社会中,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各种安全威胁使得防空成为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建造防空地下室。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要的设计技术措施,以确保民众在可能的紧急情况下得到安全的保护。
首先,地下室的选址是设计防空地下室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室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建筑物周围环境、交通状况和应急疏散等因素。
应优先选择位于坚硬地质中的地下室选址,尽可能远离地下水位,以降低地下室受到地下水泛滥的风险。
选址还应考虑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以防止建筑物的结构受到地下室的挤压和破坏。
其次,设计防空地下室的结构应坚固耐用,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由于地下室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其结构应被设计为能够承受可能的地震力的抗震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使用加固柱、加固梁、加固墙和混凝土加固板等结构。
同时,为了提高地下室的抗震能力,还可以在地下室的墙壁和地板上加设加固筋。
此外,设计防空地下室时应考虑到地下室内的通风和逃生问题。
地下室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通风孔和通风设备,以确保地下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正常呼吸。
同时,地下室内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大小的逃生门和逃生通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撤离。
最后,设计防空地下室时还应注意地下室的防水问题。
地下室与地下水接触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如地下室墙壁和地板的防水处理、防水层的设置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室被地下水泛滥,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需要考虑地下室的选址、结构抗震能力、通风逃生问题、设施与装备以及防水等方面。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作出相应的设计,才能确保地下室在紧急情况下为民众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
人防顶板设计要求总结在总结人防结构设计中的几个要点一文中提到了人防顶板的厚度要求,不过说的太过于笼统,今天花了点时间,把人防规范、人防技措上面关于人防顶板的厚度要求做了一个小的总结,大家可以参考着看。
关于人防顶板最小厚度远没有我上次说的那么简单,我把相关的规定罗列如下。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2009》中第一部分建筑里面,2.2.9条规定:早期核辐射室内剂量限值: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和物资库和固定电站控制室等甲类放空地下室的室内早期核辐射剂量设计限值(一下简称剂量限值)应按表2.2.9确定。
事实上人防顶板厚度取值与上面说的剂量限值和人防结构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都有关,同样在该技术措施的2.3.2条规定:1、顶板最小防护厚度(1)室内无人员停留的放空地下室: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人防汽车库、固定电站机房和移动电站等放空地下室,其顶板最小厚度可按结构构造要求200mm;(2)室内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物资库和固定电站控制室等防空地下室,其顶板防护厚度应满足表2.3.2-1的规定:注: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剂量限值按0.1Gy;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物资库和固定电站控制室的剂量限值按0.2Gy;顶板的防护厚度可计入顶板结构层上面的混凝土地面厚度;不满足最小防护厚度的要求的顶板,应在其上面覆土,覆土的厚度不应小于最小防护厚度与顶板厚度之差的1.4倍;本表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表3.2.2-1和3.2.2-2。
(3)核五级甲类防空地下室上方的管道层:对于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物资库和固定电站控制室等核5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当其顶板厚度≥250mm,但不满足表2.3.2-1的最小防护厚度要求时,若其上方舍友管道层(或普通地下室),当符合下列各项要求时,其顶板上面可不覆土(图2.3.2-1):管道层(或普通地下室)的外墙,战时没有门窗等孔口;管道层(或普通地下室)的顶板厚度t2与防空地下室顶板厚度t1之和不小于最小防护厚度。
人防地下室电气管线防护措施发表时间:2019-07-15T16:42:59.9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作者:冯杰勇[导读] 随着我国的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战时减少空袭带来的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的任务更加艰巨、刻不容缓。
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战时减少空袭带来的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的任务更加艰巨、刻不容缓。
利用民用建筑地下室或地下空间平战结合进行人防工程建设,既能服务于人民群众平时使用需求,又能确保临战时快速转换人员掩蔽、物资储存,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最大效能。
简单来说人防工程就是建设在地下室内防核、防常规、防生化武器的地下密闭箱。
地下室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需求增设不同的附属设施。
进入这个密闭箱的管线众多,如何能提高这个密闭箱的密闭性能将是我们此次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电气管线防护措施在未来战争中精准打击将采用航弹和导弹空袭的作战手段,人防工程建设是国防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医疗救护、人民防控指挥而修建的地下建筑防护掩体。
人防电气设计,是为了完善人防掩体供电、配电、照明、通信、接地等方面配套工程的分项专业设计;是战时人员有序掩蔽、设备正常运行强有力的配套保障措施。
为了能满足人防地下室战时使用功能的要求,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各种管线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防工程的密闭性。
1 、平战结合人防工程电气管线设计存在几种常见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由于电气设计人员长期从事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对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中人防围护结构墙体的理解不明确,没有意识到人防地下室是防核、防常规、防生化武器的地下掩体工程,不清晰其人防围护结构墙体的重要意义-结构强度、气密性,所以一般建筑电气设计师往往会出现管线穿越人防围护结构墙体时,不做或漏做防护措施的问题。
现归纳以下几点常见问题:1.1 各种管线穿越人防围护结构墙体时未在相应位置处进行套管管径、数量、标高的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