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表
- 格式:docx
- 大小:39.27 KB
- 文档页数:3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篇一: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年号庙号姓名即位即在时间位位年年龄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汉(前赵)世系永凤高祖刘渊 3047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光兴、嘉烈宗刘聪 3109平、建元、麟嘉汉昌隐皇刘粲 3181帝光初刘曜 31812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刘聪子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杀。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成汉世系刘渊第四子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建兴、晏太宗李雄 304 31 31 61 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平、王衡玉衡戾太李班 334 47 1 47 子玉衡、玉幽公李期 335 22 4 25恒哀皇帝汉兴中宗李寿 338 39 6 44李特弟李骧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人李雄之兄,李荡子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汉兴、太李势5和、嘉宁前凉世系建兴高祖张实 314 44 7 50张轨长子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保据一方,314年轨病死,其子张实继之,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建兴太宗张茂 320 44 5 48张轨子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建兴世祖张骏 324 18 23 40 文王建兴,又世祖张重346 20 8 27 作永乐和平桓华张骏第二子张实子张茂摄位,立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无子,张骏立,于345年称假凉王以世子即位威王张祚 3542张骏之长庶子,张重华之兄张重华死,其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以为宁凉侯,自立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后为其臣下所杀建兴、升冲王张玄355 6平靓9 14 张骏少子 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张玄36314锡张骏少子,重华弟 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后赵世系太和、建高祖石勒 319 46 15 60 上党武乡人,羯族,父周曷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称大单王,定都襄国,330年改称大赵平米,一名乞翼加,部落小帅天王,同年改称皇帝建平、延石弘 333 20 2 22熙延熙、建太祖石虎 334 40 16 55 武、太宁青龙石鉴 3491石勒第二子石勒称帝后立为太子,即位后,石虎自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摄朝政,334年十一月,石虎废弘为海阳王,寻杀之石勒之侄 334年废石弘,自立为帝,称大赵天王,349年改称皇帝,335年九月迁都于邺石虎子 349年十一月,石闵(石虎养孙,汉人)废杀石遵,立石鉴,闵改国号为卫,易姓李,杀石鉴及石虎子孙二十余人,石氏几尽,闵自立为帝,又改国号为魏,复其原姓冉,史称其国为“冉魏”,石鉴在位,实一百零三日永宁石祗 3502石虎子石鉴被杀,石祗于350年三月自立为帝,起兵讨冉闵,战败,于四月为部将刘显所杀,后赵亡前燕世系太祖慕容 337 41 12 52 昌黎棘城人,鲜卑族,慕容西晋灭亡后,慕容gui自称大单于,在辽河流域建立政权,其子慕容huang嗣位gui第三子于333年,337年自称燕王,于342年迁都龙城慕容huang立以为世子,huang死,嗣位,受东晋穆帝册封,为使持节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燕王,350年攻克蓟城而迁都于蓟,352年灭冉闵,同年元玺、光烈祖慕容348 30 13 43寿俊慕容huang第二子称帝,后迁都于邺建熙幽皇慕容360 34 11 45 帝 wei前秦世系太祖符洪 350 66 1 66 略阳临渭人,后改姓符,先西晋末,被氏族各部落推为盟主,后被前赵刘曜封为氏王,,后又受后赵封号,世为捕落小帅,父怀归以石遵削其职而降晋,350年,符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但秦王,改姓符,同年三月,被其军帅将军麻秋毒死皇始世宗符健 350 34 6 39符洪第三子即位前斩麻秋,旋即位,翌年,占关中,据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改元皇始,翌年称帝,都长安寿光厉王符生 355 22 3 24符健第三子即位后嗜酒残暴,肆行杀戮,357年六月,被符健侄东海王符坚废以为越王,旋被杀永兴、甘世祖符坚 357 20 29 48 露、建元父符雄,福符洪杀符生后嗣位,370年灭前燕,370年灭前凉,统一中国北部,383年八月,亲率大军攻东晋,败于淝水,北方各族纷纷自立,中国北部再度分裂,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符坚出逃,被姚俘获后缢死慕容俊第三子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370年十一月,符坚攻入邺城,wei外逃被俘,前燕亡,后被符坚所杀。
图解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十分混乱,让很多人都眼花缭乱,为帮助大家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作者将用图解的方式为大家轻松解读五胡十六国的兴亡史(主要国家)。
公元304年,西晋八王之乱愈演愈烈,朝廷的权威洒落一地,为五胡乱华揭开了序幕。
匈奴人刘渊建立了汉国,氐人李雄建立了成国。
公元316年,汉帝刘聪(刘渊之子)攻陷长安,俘虏了晋愍帝司马邺,西晋至此灭亡。
公元319年,汉国发生内乱,刘曜(刘渊族子)平定内乱后,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是为前赵。
羯人石勒不服从刘曜的统治,也在襄国自立为王,建立了后赵。
二赵对峙的局面形成。
公元320年,凉州刺史张茂弃用西晋年号,改元永元,前凉宣告成立。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在洛阳大败前赵刘曜后,派军队攻陷长安,前赵至此灭亡。
公元337年,鲜卑人慕容皝在辽东自称燕王,建立了前燕。
公元338年,鲜卑人拓跋什翼健正式建立了代国。
公元347年,东晋桓温西征成汉,生擒李势,成汉至此灭亡。
公元350年,后赵石虎(石勒之侄)死后,诸子为争夺皇位爆发了内乱,后赵随之瓦解:汉人冉闵建立了魏国,氐人苻健建立了前秦。
两年后,魏国冉闵灭亡了后赵刘显,几个月后,前燕慕容俊(慕容皝之子)又灭亡了魏国冉闵。
公元367年,北方各种势力经过十余年的混战后,最终形成了代国、前凉、前秦、前燕四国并立的局面。
公元370年,前秦苻坚派王猛讨伐前燕,生擒慕容暐(慕容皝之孙),前燕至此灭亡。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派军队先是讨伐前凉,生擒张天锡;后是讨伐代国,生擒拓跋什翼健,终于统一了北方。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征集百万大军南征东晋,在淝水被东晋大将谢玄以少胜多,苻坚惨败而退。
公元384年,前秦国内各族趁机自立,羌人姚苌建立了后秦,鲜卑人慕容垂(慕容皝之子)建立了后燕、慕容泓(慕容暐之弟)建立了西燕。
公元385年,前秦正式瓦解,北方陷入分裂:氐人吕光建立了后凉,鲜卑人拓跋珪(拓跋什翼健之孙)建立了代国、乞伏国仁建立了西秦。
十六国一十六国皇帝列表【十六国】——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蜀:303--347 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l、李特2年2、李流l年3、李雄30年4、李班l年5、李期3年6、李寿5年7、李势 5年前赵:304--329 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l、刘渊6年2、刘和l年3、刘聪8年4、刘杰l年5、刘曜l3年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l5年2、石弘l年3、石虎l5年4、石世l年5、石遵l年6、石祗?年7、冉闵3年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5年2、张骏22年3、张重华9年4、张耀灵l年5、张祚3年6、张玄靓9年7、张天钖 l2年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 4年2、沮渠蒙逊 33年3、沮渠牧犍 7年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17年2、李歆 4年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2、吕绍l年3、吕篡1年4、吕隆1年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2、秃发利鹿狐 3年3、秃废傉檀13年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15年2、慕容儁1l年3、慕容暐1l年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 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2、慕容超 6年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 22年2、冯弘 6年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2、赫连昌 4年3、赫连定 4年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l、符健4年2、符生3年3、符坚27年4、符丕2年5、苻登 9年6、符荣 l年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五胡十六国记年表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史称「永嘉之祸」。
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
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
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
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
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
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
慕容嵬攻陷平州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
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五胡十六国63个国主简介一览一、前赵(匈奴人)前赵·刘渊光文帝刘渊匈奴人,前赵(汉赵)开国君主,因祖上通婚而有汉朝王室血统。
能文能武,八王之乱期间脱离西晋自立,后称帝,追尊刘备、刘邦等一系列先祖。
武帝刘和刘渊长子、太子,聪明好学,然性格多疑,对属下无恩德。
继位后听信内侍谗言试图铲除异母弟刘聪,反被刘聪所杀。
昭武帝刘聪刘渊四子,曾攻破长安、洛阳,覆灭西晋政权,俘虏并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
拓展大片疆土,创建胡汉分制政体。
在位8年,晚年重用宦官,荒诞不经,有4位皇后并立(上、左、右、中)。
少主刘粲刘聪之子,荒淫无道,与父亲的4位皇后乱伦,滥杀辅政大臣,内乱中为岳父靳准所杀。
汉天王靳准因女儿们貌美而成为刘聪、刘桀父子二人的岳父,杀刘桀而称王。
在位时间仅3个月就被推翻杀害。
因向南方的东晋称臣,正史中通常不将之列为皇帝。
刘曜刘渊养子,前赵最后一位君主,与石勒一道推翻靳准而称帝,在位11年间迁都长安,提倡汉学,多次平定西域部落及叛军,后与石勒决战,因嗜酒而被俘身死。
二、后赵(羯人)后赵·石勒赵明帝石勒羯族胡人,其族起源不详,后赵开国君主。
曾追随前赵文帝刘渊,又与刘曜合兵推翻靳准。
随后分裂而从河北起家创立后赵政权。
虽不识字,但有计谋,南征北战,推动经济、文教发展,带领后赵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帝国。
享国15年。
废帝石弘石勒之子,在位仅一年,性格软弱,数次预禅位于堂兄石虎,被石虎拒绝,后被石虎废而被杀。
武帝石虎石勒之侄,篡权上位,生性极其残暴、好色,为五胡十六国中知名暴君。
废帝石世石虎之子,在位仅33天,被兄石遵所废,后被杀。
彭城王石遵石虎之子,篡弟之帝位而自立,在位仅半年,就被冉闵(石虎的养孙,又称石闵)所杀。
义阳王石鉴石虎之子,石遵之兄,由大将军冉闵(石闵)所立,在位仅103天,始终无法摆脱石闵的控制,后冉闵杀其自立。
新兴王石祗[zhī]石虎庶子,冉闵自立后,石祗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为帝,集结军队诛讨冉闵。
五胡十六国混战表五胡十六国混战表——(西晋266--316。
东晋317--420。
五胡十六国135年)前赵304——刘渊(字元海)(受晋封为汉光乡侯,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刘聪(杀兄刘和夺位,316年俘晋愍帝灭西晋)——刘粲(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靳准所杀)——刘曜(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318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304——李雄(其父李特起义反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李班(六月即位,十月被李越所杀)——李越(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李期(338年四月,汉王李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李寿——李势(347降晋)。
前凉314——张实(其父张轨为凉州刺史,轨死实继。
317年西晋灭亡,张实守凉州)——张茂(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茂摄位)——张骏(茂死,无子张骏立,于345年称假凉王)——张重华——张祚(张重华死,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以为宁凉侯自立)——张玄靓——张玄锡(363年杀张玄靓自立,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
后赵319——石勒(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立称王,330称帝)——石弘——石虎(石勒侄,334年废石弘自立)——石世(石虎幼子在位22日)————石遵(石虎四子在位113日)——石鉴(石虎五子在位103日)——石祗(石鉴被杀,350年三月自立为帝讨石闵,战败,四月为其部将刘显所杀,后赵亡)。
冉魏350——冉闵(石虎养孙。
尽杀后赵石鉴及石虎子孙二十余人,自立为帝,复其原姓冉。
352年,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擒获并处斩,冉魏亡)。
前燕337——慕容廆(西晋亡,自称燕王)——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370被符坚所杀)。
西燕384——慕容泓(384年,前燕皇帝慕容暐弟。
以兴复燕国为号召起兵称王)——慕容冲(六月,高盖,宿勤崇杀济北王慕容泓,推中山王慕容冲统领全军,385年正月,得到慕容暐死讯,慕容冲在阿房继承皇位)——慕容顗(386年二月,左将军韩延杀慕容冲。
五胡十六国更替图和君主世系表西晋末年,少数民族称雄北方,相互割据混战。
至439年北魏灭掉占据河西走廊的北凉止,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十六国时期,源自北魏崔鸿所著《十六国春秋》。
其实频繁更替的政权不止16个,除崔鸿所载外,另有匈奴汉、鲜卑代、冉魏、西燕等。
十六国可总括为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三秦(前、后、西)、两赵(前、后)和一成汉、一大夏此种局面的出现,是北方民族格局不断演化的结果。
汉末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主要为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史称“五胡”。
关中地区已“戎狄居半”。
但西晋统治集团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施残酷剥削和压迫,强迫“胡人为佃客”,甚至掠卖为奴。
民族矛盾日益严峻,反抗亦愈演愈烈,最终同肆虐流民融为一体,不但推翻了腐朽的西晋王朝,而且活跃在中国北方政治舞台达两个多世纪。
376年北方曾短暂统一。
前秦苻坚时,在汉族王猛辅佐下,整饬吏治,奖励耕织,优待汉族士大夫和其他胡族上层。
前秦蜕变为十六国中最强盛的政权,“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370年灭前燕鲜卑慕容氏,取东晋梁、益二州;376年收前凉张氏政权;382年命吕光经略西域……。
统一北方的前秦疆域东濒沧海,西至龟兹(qiū cí),南抵汉水,北达沙漠,与占据江南的东晋成对峙之态。
但383年的淝水惨败,前秦统治迅速土崩瓦解,黄河流域陷入更大规模的分裂局面:慕容垂叛秦称燕王,占据黄河中下游和幽并之地;羌族姚苌自称大秦天王于渭北;经略西域后携带珍宝和良马东归的吕光,占据甘肃武威自称凉州牧;以及在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复国的拓跋珪……迁徙的各少数民族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脱离游牧状态,原有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均经历着剧变。
由于民族差异渐次缩小,消除了各族统治阶层利用民族矛盾维持割据局面的条件,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439年北魏鲜卑拓跋氏政权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之态。
五胡十六国介绍“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五胡十六国综述【时间】公元304-439年西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局.这样一来,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陲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
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实际上共有二十国。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
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
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
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五胡十六国分述一、成汉(304-347)巴氐族李雄十六国之一。
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起事。
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今四川成都)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建都成都。
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宽和,战事稀少。
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
统治区域有今四川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国政权详解版!(按各国建国时间先后顺序总结)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这首历史朝代歌我们大家在中学的时候都应该学过,其中二晋前后沿这句中少了一些东西。
在西晋末年以及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因此,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而西晋王室则逃到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
今天就给大家把这五胡十六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按建立的时间)给大家总结一下。
希望能帮大家捋清这一时间段的历史!1、成汉。
(303年~349年)1、建立者:氐族首领李雄建立。
李雄像2、经过: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的氐族人和汉人等不得不逃荒至梁、益地区。
元康六年(296年),氐首领李特率民众进入入蜀地。
他们入蜀后,由于地方官吏的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还乡,流民领袖、略阳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
303年李特称大将军,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李特的儿子李雄继续带领部众反抗,攻下了成都,占据益州,建立了成汉,定都成都。
后来李寿改国号为汉。
成汉盛时疆域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的各一部分。
3、灭亡:347年,成都被东晋权臣桓温夺取,两年后成汉的残余势力也被东晋消灭,成汉灭亡,历七主,共46年。
成汉疆域图2、汉(前赵)。
(304年~329年)1、建立者: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刘渊建立。
2、经过:永兴元年(304年)十一月(也有系于“十月”的),刘渊从离石迁于左国城(也在离石县境内),来归附的胡、晋人很多。
为了争得胡人政权的合理性,刘渊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义,筑坛于南郊,并即汉王位(称汉王),大赦境内,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
刘渊蜡像304年十二月,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遣兵攻汉,双方大战于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最终刘渊大胜,刘渊派遣刘曜等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
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有哪些政权?#头条创作挑战赛#五胡十六国大家都很熟悉,是哪五胡?又是哪十六国?就分不清楚了。
五胡十六国,公认的是从304年至439年,这135年的大分裂时期。
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则包含两个汉人建立的政权。
那么十六国都是哪十六国呢?下面按民族来梳理一下。
匈奴人的政权三个,分别是前赵、北凉和胡夏。
前赵为刘渊所建,304年建立,329年灭亡,国祚25年;北凉是汉人刘聪所建,后被匈奴人沮渠蒙逊篡权,397年至439年,国祚42年;胡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于407年,431年灭亡,国祚24年。
鲜卑人政权六个,分别是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北燕。
前燕为慕容鲜卑所建,自337年至370年,国祚33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407年灭亡,国祚24年;西秦分为两段,乞伏鲜卑所建,前段385年至400年,后段409年至431年,共37年;南凉为拓跋鲜卑政权,397年建立,414年灭亡,国祚17年;398年慕容德建立南燕,410年被刘裕所灭;北燕建立于407年,436年为北魏所灭。
羯人政权一个,即是后赵。
319年羯族首领石勒建国,351年石祗被部将所杀,后赵灭亡,国祚33年。
氐人政权三个,分别是成汉、前秦、后凉。
成汉由氐族领袖李特所建,304年建国,347年灭亡,国祚43年;公元351年苻健建立前秦,394年被后秦姚兴打败,苻崇被西秦人所杀,前秦灭亡,国祚43年;后凉为氐人吕光所建,386年吕光建国,403年吕隆投降后秦,后凉灭亡,国祚17年。
羌人政权一个,后秦。
384年羌人姚苌建立后秦,417年被刘裕所灭,国祚33年。
汉人政权两个,前凉和西凉。
前凉为汉人张寔所建,318年建国,376年被前秦所灭,国祚58年;西凉为汉人李暠所建,李暠为李广后裔,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
400年建国,421年被北凉所灭,国祚21年。
至此,五胡十六国基本梳理清楚了,在同时期还存在一些其他政权,如下:冉魏,350年~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所建政权,被前燕所灭。
中国历代纪元表帝王更替表十一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
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中国又陷入纷乱的动荡中,南方仍是司马氏政权,历史称东晋,北方则较为混乱,政权分割交替,且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历史称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形式谱:内容包括国名,(皇帝),民族,(都城),统治地区,(公元年代),灭于何国。
1,汉、前赵(高祖刘渊-昭武帝刘聪-隐帝刘桀-刘曜)民族,匈奴族,(初平阳迁长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304年-329年),灭于后赵。
2,成汉(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末主李势)民族,巴氏族,成都四川东部、云南、贵州一部(304年-347年),灭于东晋。
3,前凉(昭王张寔-成王张茂-文王张骏桓王张重华-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公张天锡)民族,汉族,姑藏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317年-376年),灭于前秦。
4,后赵(明帝石勒-海阳王石弘-武帝石虎-谯王石世-彭城王石遵-义阳王石鉴-赵王石祗)民族,羯族,(初襄国迁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319年-351年)灭于冉魏。
5,冉魏(悼武天王冉闵)民族,汉族,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
(350年-352年),灭于前燕。
6,前燕(文明帝慕容煌-景昭帝慕容儁-幽帝慕容暐)民族,鲜卑族,(处龙城迁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辽宁的一部分(337年-370年)灭于前秦。
7,前秦(景明帝苻健-厉王苻生-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高帝苻登-苻崇)民族,氐族,长安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辽宁、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350年-394年)灭于后秦。
8,后秦(武昭帝姚萇-文桓帝姚兴-姚泓)民族,羌族,长安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一部分(384年-417年)灭于东晋。
9,后燕(武成帝慕容垂-惠愍帝慕容宝-昭武帝慕容盛-昭文帝慕容熙)民族,鲜卑族,中山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384年-407年)灭于北燕。
五胡十六国各国成立和灭亡顺序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西晋、下接南北朝的北朝。
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汉、在中原建立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共计139年。
这一期间,在中国北方和西南先后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族,建立了十六个非汉族国家。
即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统称“五胡十六国”。
那么在西晋以后,中国北方怎么会一下子分裂成16个国家呢?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自东汉中叶之后,中央王朝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
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有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晋武帝在世时,西晋国力强盛,各胡族还能向中央称臣。
晋武帝去世后,中原王朝爆发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八王之乱。
这次内乱历时16年,耗尽了西晋王朝的所有兵力,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西晋亡国。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五胡十六国纷纷建立。
一、成汉登场成汉(304年—349年),是五胡十六国的首个政权,由氐族首领李雄在四川成都建立。
李雄的祖辈在东汉末年,从巴西郡迁至略阳归附曹操,并在魏国任职,成为氐族首领。
八王之乱时期,关西一带兵祸扰乱,再加连年大荒,略阳等六郡的百姓逐渐向蜀地流亡,其中便有李雄的父亲李特。
后来,西晋政府强迫流民返乡,李特父子在蜀地率流民起义,李特在战场上被杀,李雄继续与晋军作战,并打败西晋军队,占领成都。
李雄于304年,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347年,东晋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投降,其残余势力在2年后也被东晋彻底消灭,亡国,享国45年。
二、前赵灭晋前赵(304年-329年),成汉建立一个月后,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左国城建立前赵,前赵与成汉是十六国之中仅有的2个在西晋灭亡前建国。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篇一: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年号庙号姓名即位即在时间位位年年龄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汉(前赵)世系永凤高祖刘渊3047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光兴、嘉烈宗刘聪3109平、建元、麟嘉汉昌隐皇刘粲3181帝光初刘曜31812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刘聪子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杀。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成汉世系刘渊第四子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建兴、晏太宗李雄304313161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平、王衡玉衡戾太李班33447147子玉衡、玉幽公李期33522425恒哀皇帝汉兴中宗李寿33839644李特弟李骧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人李雄之兄,李荡子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汉兴、太李势5和、嘉宁前凉世系建兴高祖张实31444750张轨长子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保据一方,314年轨病死,其子张实继之,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建兴太宗张茂32044548张轨子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建兴世祖张骏324182340文王建兴,又世祖张重34620827作永乐和平桓华张骏第二子张实子张茂摄位,立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无子,张骏立,于345年称假凉王以世子即位威王张祚3542张骏之长庶子,张重华之兄张重华死,其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以为宁凉侯,自立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后为其臣下所杀建兴、升冲王张玄3556平靓914张骏少子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张玄36314锡张骏少子,重华弟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后赵世系太和、建高祖石勒319461560上党武乡人,羯族,父周曷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称大单王,定都襄国,330年改称大赵平米,一名乞翼加,部落小帅天王,同年改称皇帝建平、延石弘33320222熙延熙、建太祖石虎334401655武、太宁青龙石鉴3491石勒第二子石勒称帝后立为太子,即位后,石虎自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摄朝政,334年十一月,石虎废弘为海阳王,寻杀之石勒之侄334年废石弘,自立为帝,称大赵天王,349年改称皇帝,335年九月迁都于邺石虎子349年十一月,石闵(石虎养孙,汉人)废杀石遵,立石鉴,闵改国号为卫,易姓李,杀石鉴及石虎子孙二十余人,石氏几尽,闵自立为帝,又改国号为魏,复其原姓冉,史称其国为“冉魏”,石鉴在位,实一百零三日永宁石祗3502石虎子石鉴被杀,石祗于350年三月自立为帝,起兵讨冉闵,战败,于四月为部将刘显所杀,后赵亡前燕世系太祖慕容337411252昌黎棘城人,鲜卑族,慕容西晋灭亡后,慕容自称大单于,在辽河流域建立政权,其子慕容嗣位第三子于333年,337年自称燕王,于342年迁都龙城慕容立以为世子,死,嗣位,受东晋穆帝册封,为使持节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燕王,350年攻克蓟城而迁都于蓟,352年灭冉闵,同年元玺、光烈祖慕容348301343寿俊慕容第二子称帝,后迁都于邺建熙幽皇慕容360341145帝前秦世系太祖符洪35066166略阳临渭人,后改姓符,先西晋末,被氏族各部落推为盟主,后被前赵刘曜封为氏王,,后又受后赵封号,世为捕落小帅,父怀归以石遵削其职而降晋,350年,符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但秦王,改姓符,同年三月,被其军帅将军麻秋毒死皇始世宗符健35034639符洪第三子即位前斩麻秋,旋即位,翌年,占关中,据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改元皇始,翌年称帝,都长安寿光厉王符生35522324符健第三子即位后嗜酒残暴,肆行杀戮,357年六月,被符健侄东海王符坚废以为越王,旋被杀永兴、甘世祖符坚357202948露、建元父符雄,福符洪杀符生后嗣位,370年灭前燕,370年灭前凉,统一中国北部,383年八月,亲率大军攻东晋,败于淝水,北方各族纷纷自立,中国北部再度分裂,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符坚出逃,被姚俘获后缢死慕容俊第三子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370年十一月,符坚攻入邺城,外逃被俘,前燕亡,后被符坚所杀。
西凉(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详细资料大全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
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在敦煌称“凉公”。
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
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
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
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
次年北凉军继续围攻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
西凉就此被北凉攻灭。
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
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基本介绍•中文名:西凉•外文名:the Western Liang,the Kingdom of Great Liang•别称:大凉国、凉•时间:公元400年 ~ 公元421年•帝王:李暠、李歆、李恂•都城:敦煌、酒泉•主要城市:酒泉、张掖、西海•语言:汉语•所属时期:五胡十六国•主要民族:汉族、匈奴族、鲜卑族•国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409年)•开创者:李暠历史,时代背景,李暠立国,李歆亡国,伊吾西凉,李暠介绍,疆域,文化,君王世系,臣属子民,世系,后妃,史籍记载,凉武昭王(子士业),历史时代背景李氏为西州大姓。
李暠先祖仕晋为郡守。
北凉神玺元年(397),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
李暠立国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
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小部分。
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五胡十六国时期(二)——“五凉”政权五胡十六国时期,在凉州前后建立了五个政权。
前凉(汉族)【前凉疆域图】前凉是汉族人张寔建立的政权。
共58年。
•公元317年张寔建立前凉,在位7年。
谥号昭王。
•公元320年张茂继任凉州牧,在位5年。
谥号成王,庙号太宗。
•公元324年张骏继位。
在位22年。
谥号文王,庙号世祖。
•公元346年张重华正式继位,年号永乐。
在位7年。
谥号桓王,庙号世宗。
•公元353年张曜灵继位。
在位一个月。
谥号哀公。
•公元354年张祚称帝,改元“和平”。
在位一年,谥号威王,庙号高宗。
•公元355年张玄靓继位。
在位8年。
谥号冲公。
•公元363年张天锡篡位。
在位7年。
谥号悼公。
公元376年张天锡向姚苌等投降,前凉政权灭亡。
疆域极盛时范围包括甘肃、内蒙西部、宁夏西部、青海以及新疆大部分。
后凉(氐族)【后凉疆域图】后凉是氐族人吕光建立的政权,共十七年。
•公元386年吕光称大将军、凉州牧。
公元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
在位13年。
谥号懿武皇帝。
•公元399年十二月吕绍继位。
谥号隐王。
•公元399年吕纂自立。
谥号灵帝。
•公元401年吕隆自立。
在位3年。
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被迫降于后秦,后凉告终。
疆域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外蒙一部分。
南凉(鲜卑)【南凉疆域图】南凉是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的鲜卑政权。
立国十七年。
•公元379年自秃发乌孤建立南凉,年号太初。
在位2年。
谥号武王,庙号烈祖。
•公元399年利鹿孤继立,401年称河西王。
谥号康王。
•公元402年秃发傉檀继立,自称凉王。
在位12年改元弘昌。
谥号景王。
公元414年,秃发傉檀率军西掠时,西秦偷袭乐都,南凉灭亡。
疆域盛时统治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分。
西凉(汉族)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西凉疆域图】西凉是汉人李暠建立的政权。
共21年。
•公元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政权。
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历史上的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成汉,巴氐李氏建立,起于303年,割据成都——338年改国号汉——347年被东晋所灭;前赵(汉赵),匈奴刘氏建立,起于304年,割据山西离石,屡次迁都——319年改国号赵,割据关中长安——329年亡于后赵;前后二赵后赵,羯族石氏建立,起于319年,割据襄国(河北邢台)——335年迁都邺城(河北临漳)——351年亡于冉魏;前凉,安定望族张氏建立,起于301年开始为凉州刺史,子孙世袭其地,割据姑臧(甘肃武威凉州区)——376年亡于前秦;西北五凉前燕,鲜卑慕容氏建立,起于337年,割据龙城(辽宁朝阳)——350年迁都蓟(北京)——370年亡于前秦;前秦统一北方前秦,氐族苻氏建立,起于351年,首都长安,曾短暂统一北方——383年,在淝水之战大败于东晋——394年亡于后秦;淝水之战旧址在安徽寿县后燕,鲜卑慕容氏,起于淝水大战之后的384年,初据邺城(河北临漳),386年迁都中山(河北定州)——397年被北魏拦腰截断,被迫迁都龙城(辽宁朝阳)——407年亡于北燕;后秦,羌族姚氏,起于淝水大战之后的384年,386年割据长安——417年亡于东晋;五胡内迁西秦,鲜卑乞伏氏,起于385年,生存空间被屡次挤压——431年亡于夏;后凉,氐族吕氏,起于386年,据守姑臧(甘肃武威凉州区)——403年亡于后秦;南凉,鲜卑秃发氏,起于397年,屡迁都城至姑臧——414年亡于西秦;北凉,卢水胡沮渠氏,起于397年——412年屡迁都城至姑臧——439年亡于北魏;慕容复志在恢复大燕南燕,鲜卑慕容氏,起于398年,据守山东与苏北地区——410年亡于东晋;西凉,陇西李氏,起于400年,据守敦煌,屡迁至酒泉——421年亡于北凉;夏,匈奴赫连氏,起于407年——413年筑统万城为都城——427年出奔陇上——431年亡于吐谷浑;北燕,长乐望族冯氏,起于410年,据守龙城(辽宁朝阳)——436年亡于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