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慕容氏诸燕君主世系表
- 格式:xls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东晋十六国后燕太师列表
后燕太傅列表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后燕太尉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司徒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司空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太保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大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丞相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尚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尚书左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尚书右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中书监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中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侍中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录尚书事列表
参考资料:《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晋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补编-后燕将相大臣年表》。
十六国(七):后燕、北燕、南燕国君列表,哪个最牛,哪个最差?*【后燕】后燕(384—409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国家,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
384年,慕容垂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
395年参合陂之战后,后燕被一分为二,开始衰落。
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
龙城时期,后燕朝政混乱,于409年被北燕所取代。
后燕历5主,共25年。
1、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原名霸,鲜卑名阿六敦。
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夬”,后改为垂。
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
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生母兰淑仪。
慕容垂十三岁即随父征战,才兼文武,勇猛多谋。
前燕慕容皝十一年(344年),参与讨伐鲜卑宇文部逸豆归,从旁拦击,斩其主将涉夜干,使宇文部不久即散亡。
慕容儁元年(349年),乘后赵主石虎新丧、内乱之机,献策请速攻赵,为燕主所纳。
次年攻取后赵幽州等地,并劝燕王勿杀降卒,以服人心。
元玺三年(354年),受封为吴王。
建熙六年(365年),与太宰慕容恪合力攻占东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后,任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等职。
建熙十年(369年),在桓温攻前燕之战中,大败晋军,威名大振。
十一月,因前燕内讧,西投前秦,为苻坚所赏识。
次年(370年),前秦灭前燕,慕容垂至邺,密图兴复。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力劝苻坚进攻东晋。
383年,淝水之战,秦兵惨败,唯慕容垂军3万屯据郧城(今安陆)无损。
建元二十年(384年),起兵反秦,称燕王,史称后燕,次年(385年)称帝。
建兴十年(395年),遣慕容宝攻北魏,在参合陂之战遭惨败。
次年(396年)三月,亲自率军攻北魏,大败魏军。
四月,因病还师,卒于途中。
时年七十一岁,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慕容部[慕容氏](238-308)前燕(337—370)(1)前燕文明王慕容皝─┬─(2)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前燕幽帝慕容暐337~348│349~360│360~370───前秦灭前燕前燕亡││├─[后燕]慕容垂├─[西燕]慕容泓│││└─[西燕]慕容冲│├─北海王慕容纳───[南燕]慕容超│└─[南燕]慕容德前燕(公元337——370年)注释:慕容氏本为鲜卑部落首领,公元三三七年十月,慕容皝称燕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前燕。
公元三五二年十一月,慕容隽称帝,建元元玺,徙都蓟(今北京市西南);元玺六年(公元三五七年)二月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改元光寿。
建熙十一年(公元三七零年)十一月,幽帝为前秦所俘,受封新兴侯,前燕亡。
┌─(1)西燕济北王慕容泓─────(3)西燕慕容忠─────(4)西燕慕容永│384386386~394│└─(2)西燕威帝慕容冲385~386后燕灭西燕西燕亡西燕(公元384——394年)注释:公元三八四年四月,前燕景帝子慕容泓称济北王,进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建元燕兴,史称西燕。
公元三八六年十月,慕容永徙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县),改元中兴;中兴九年(公元三九四年)八月,后燕杀慕容永,西燕亡。
后燕(384—407)(1)后燕成武帝慕容垂──┬──(2)后燕惠闵帝慕容宝─────(3)后燕昭武帝慕容盛384~396│396~398398~401│└──(4)后燕昭文帝慕容熙401~407北燕灭后燕后燕亡后燕(公元384——407年)都城:中山(今河北唐、定县之间的王京城),398年慕容盛改都龙城(今辽宁注释:1、公元三八四年正月,前燕太祖子慕容垂即燕王位,称燕元年,史称后燕;燕三年(公元三八六年)二月称帝,改元建兴,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
建始元年(公元四零七年)七月,昭文帝为部下所杀,后燕亡。
2、永康三年(公元三九八年)四月,权臣兰汗弑烈宗,自称昌黎王,改元青龙,同年七月为慕容盛攻杀。
十六国皇帝世系图“五胡十六国”,西晋时期北方塞外(有时包括蜀地)北方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代。
时间跨度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刘渊之子刘聪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时间政权更迭,征战不休。
在入侵中国北方的众多游牧民族中,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五大胡人部落合称为“五胡”,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还有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北燕等)。
“十六国”因北魏史学家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
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巴氐)、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燕(鲜卑)、后秦(羌)、西秦(鲜卑)、后凉、南凉(鲜卑)、西凉(氐)、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及夏国(匈奴)等国。
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十六国世系五胡十六国各政权列表东晋十六国帝王世系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混乱时期。
开始自西晋灭亡前的304年,成汉政权建立,伴随着西晋316年灭亡,混乱的时代正式开始。
为什么要将东晋与十六国归纳在一起?这个时代还有其他一些割据势力,但是影响力十分有限,列举其中最重要的十六个北方国家势力以及南方的东晋王朝;另外十六国也是此消彼长,这期间有一些国家是并存的。
东晋十六国背景自西晋一统中原不到半个世纪,中华大地再次分裂。
慕容大燕国,三代人建立了5个国家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素有“南慕容”之称的慕容复,对香车美女毫无兴趣,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复兴大燕国,为此不惜拜四大恶人之首的“恶贯满盈”段延庆为义父,甚至还杀死自己的家臣。
慕容复为了恢复祖上建立的大燕国可谓是用尽了手段,然而他想恢复的大燕国已经灭亡700年了,怎么可能还能复国呢?慕容复的祖上确实挺厉害的,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家族三代人先后建立了5个国家,在当时也是一时风光无二。
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慕容家族建立的这5个国家以及历任皇帝。
燕国各皇帝关系图1、前燕(337-370年)前燕是慕容家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严格意义上说慕容皝不是前燕的开国皇帝,但是前燕是在他打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本文也会对慕容皝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慕容皝(Huàng)出生于西晋元康七年(297年),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第三子,在称王前他先后担任过辽东公世子、冠军将军、左贤王、望平侯、平州刺史等职。
慕容皝东晋咸康三年(337年)九月,慕容皝进位为燕王,实行了大赦,在追尊父亲慕容廆为武宣王后,又册封世子慕容儁为王太子。
慕容皝成为燕王后,率部平定内部叛乱,击败宇文部和段部鲜卑,击退后赵进攻,攻破高句丽,威震北方地区,为日后前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晋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外出狩猎时受伤,回去不久便去世,终年52岁。
谥号文明王。
所以慕容皝活着的时候并不是皇帝。
慕容儁(jùn)出生于东晋太兴二年(319年),是慕容皝的次子,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后慕容儁继承王位。
之后他带兵攻取中原,并迁都蓟城,永和八年(352年),灭亡冉魏,占领后赵统治的中原地区。
同年,慕容儁在中山称帝,建年号为“元玺”,设置百官,世子慕容晔为皇太子,追尊祖父慕容廆为高祖武宣皇帝,父亲慕容皝为太祖文明皇帝。
与东晋、前秦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前燕疆域慕容儁称帝后,大肆扩张,在对外作战中屡次获胜,进而图谋消灭东晋和前秦,企图一统天下。
五胡十六国更替图和君主世系表西晋末年,少数民族称雄北方,相互割据混战。
至439年北魏灭掉占据河西走廊的北凉止,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十六国时期,源自北魏崔鸿所著《十六国春秋》。
其实频繁更替的政权不止16个,除崔鸿所载外,另有匈奴汉、鲜卑代、冉魏、西燕等。
十六国可总括为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三秦(前、后、西)、两赵(前、后)和一成汉、一大夏此种局面的出现,是北方民族格局不断演化的结果。
汉末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主要为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史称“五胡”。
关中地区已“戎狄居半”。
但西晋统治集团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施残酷剥削和压迫,强迫“胡人为佃客”,甚至掠卖为奴。
民族矛盾日益严峻,反抗亦愈演愈烈,最终同肆虐流民融为一体,不但推翻了腐朽的西晋王朝,而且活跃在中国北方政治舞台达两个多世纪。
376年北方曾短暂统一。
前秦苻坚时,在汉族王猛辅佐下,整饬吏治,奖励耕织,优待汉族士大夫和其他胡族上层。
前秦蜕变为十六国中最强盛的政权,“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370年灭前燕鲜卑慕容氏,取东晋梁、益二州;376年收前凉张氏政权;382年命吕光经略西域……。
统一北方的前秦疆域东濒沧海,西至龟兹(qiū cí),南抵汉水,北达沙漠,与占据江南的东晋成对峙之态。
但383年的淝水惨败,前秦统治迅速土崩瓦解,黄河流域陷入更大规模的分裂局面:慕容垂叛秦称燕王,占据黄河中下游和幽并之地;羌族姚苌自称大秦天王于渭北;经略西域后携带珍宝和良马东归的吕光,占据甘肃武威自称凉州牧;以及在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复国的拓跋珪……迁徙的各少数民族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脱离游牧状态,原有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均经历着剧变。
由于民族差异渐次缩小,消除了各族统治阶层利用民族矛盾维持割据局面的条件,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439年北魏鲜卑拓跋氏政权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之态。
十六国燕国【前燕】(334年-370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
高祖武宣帝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弈洛瑰(又作奕落瑰、弈洛环),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人,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
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慕容涉归死,其弟慕容耐篡夺政权,慕容廆於是逃亡。
太康六年(285年)部众杀慕容耐,迎慕容廆继位。
太康十年(289年)受西晋封为鲜卑都督。
五胡乱始,慕容廆遂於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
慕容廆政事修明,爱护人才,故士大夫和民众多归附之。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1年),受晋政府命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公。
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谥襄公,后其孙慕容儁称帝时,追尊慕容廆为武宣皇帝。
太祖文明帝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开国君王,庙号太祖,谥号文明皇帝。
其父为慕容廆,慕容部落的酋长。
其庶兄建威慕容翰。
烈祖景昭帝慕容儁(319年-360年)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君王。
其父慕容皝,其太子(三子)为慕容暐。
幽帝慕容暐(350年-384年)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最后一个君王。
370年前秦灭前燕,慕容暐被俘。
之后与慕容皇族及鲜卑族四万户一同被前秦天王苻坚迁往长安安置,并受封为新兴侯。
淝水之战后,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
384年,慕容暐之叔慕容垂在河北叛变建立后燕,不久,慕容暐之弟慕容泓也在关中叛变建立西燕。
慕容暐计划杀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情泄露反而被杀。
到另一位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被谥为幽皇帝。
【西燕】(384年-394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慕容泓建立的政权。
慕容泓(?-384年),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建立者,鲜卑人。
前燕帝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
前燕时期慕容儁在位时被封为济北王。
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
五胡十六国记年表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史称「永嘉之祸」。
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
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
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
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
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
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
慕容嵬攻陷平州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
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五胡十六国诸帝世系详【五胡】即鲜卑族,匈奴族,羯族,氐族,羌族。
若是【六夷】,那就还要加上賨人。
【十六国】成汉,汉赵(后称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
但并不仅仅只有十六个国家【汉】汉光文帝刘渊:304年登基于左国城,匈奴族汉废帝刘和:310年7月18即位,不久被刘聪攻杀。
汉昭武帝刘聪:310即位,316年派刘曜攻陷长安,灭西晋汉隐帝刘粲:318年,在位三个月,被大将军靳准所杀汉和武帝靳准:318年8月--12月【前赵】前赵秦王刘曜:刘渊堂侄,尽灭靳氏后即汉帝位,迁都长安,改国名前赵,匈奴族前赵摄政太子刘熙:329年亡国前夕登基。
被后赵所灭。
【成汉】成汉武帝李雄:成汉景帝李特第三子,成汉秦文王李流侄。
304年称王,306年称帝。
建国成。
定都成都。
巴氐人(賨人)成汉哀帝李班:334年6月到10月在位。
成汉幽公李期:在位4年,被堂兄李寿夺帝位,自缢而死成汉昭文帝李寿:成汉景帝李特侄,李骧子。
338年杀尽李雄诸子,改国号为汉成汉归义侯李势:347年投降东晋桓温【前凉】前凉昭公张寔:前凉武穆王张轨子,314年继任凉州刺史,名义上仍属东晋。
汉族。
前凉成公张茂:修建国都姑臧城。
324年投降前赵刘曜,接受前赵官爵。
前凉文公张骏:仍然心向东晋,但前凉相对东晋已成飞地。
335年征服西域。
前凉桓公张重华:被晋朝封为西平公。
349年抛弃祖训,称王。
情绪化的帝王。
前凉哀公张曜灵:在位1个月,355年11月登基。
前凉威公张祚:张骏庶长子,哀公张曜灵伯父。
废张曜灵后自立,后称帝。
在位2年,355年在部众反抗中被厨子徐黑杀死。
前凉冲公张玄靓:张重华少子,在位8年,去凉王号,被张天锡派人杀死。
前凉归义侯张天锡:张骏少子,在位13年,376年归降前秦苻坚,后投奔东晋。
【后赵】后赵高祖石勒:奴隶皇帝,319在襄国建赵。
329年灭前赵,330年称大赵天王,后称帝,次年迁都邺城。
燕国世系表下表列出见诸先秦史籍的燕国封君:国君称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备注燕召公/召康公姬奭周王族人燕侯克姬克前1042年-前?年召康公长子燕侯旨姬旨燕侯克三弟燕侯舞姬舞燕侯旨子燕侯宪姬宪燕侯舞子,一说是召伯燕侯和姬和燕侯宪子,一说是召伯中隔数世不明燕伯圣姬圣西周晚期中隔数世不明燕侯前?年-前865年燕惠侯38前864年-前827年召康公九世孙燕厘侯/燕厘侯姬庄36前826年-前791年燕惠侯子燕顷侯24前790年-前767年燕厘侯子燕哀侯2前766年-前765年燕顷侯子燕郑侯姬郑36前764年-前729年燕哀侯子燕穆侯18前728年-前711年燕郑侯子燕宣侯13前710年-前698年燕穆侯子燕桓侯7前697年-前691年燕宣侯子燕庄公33前690年-前658年燕桓侯子燕襄公40前657年-前618年燕庄公子燕前桓公16前617年-前602年燕宣公15前601年-前587年燕昭公13前586年-前574年燕武公19前573年-前555年燕前文公6前554年-前549年燕懿公4前548年-前545年燕惠公(《左传》作燕简公)9前544年-前536年燕悼公7前535年-前529年燕共公5前528年-前524年燕平公18前523年-前505年燕简公/燕前简公姬款12前504年-前493年燕懿公子燕献公前492年-前465年燕孝公15前464年-前455年燕成公姬戴16前454年-前439年燕闵公(旧作燕愍公)31前438年-前415年燕后简公(旧作燕厘公)姬载30前414年-前373年燕后桓公11前372年-前362年燕后文公29前361年-前333年燕易王12前332年-前321年燕后文公子燕王哙姬哙9前320年-前316年燕易王子燕王子之姬子之前316年-前314年前314年,齐灭燕;前312年,复国燕昭王姬职33前312年-前279年燕王哙子燕惠王7前278年-前271年燕昭王子燕武成王14前271年-前258年燕惠王子燕孝王3前257年-前255年燕武成王子燕王喜姬喜33前254年-前222年燕孝王子;前222年,秦灭燕。
“后燕”十六国之一(十三)君主篇五胡十六国第十一文—“南凉”,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割据政权时期。
十六国中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为主,这五个少数民族称“五胡”,又把他们的政权合称“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的称呼来自于北魏史官崔鸿编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
当时不止十六国,还有许多政权。
上回说到我说的是“前燕”,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四燕之一“后燕”的建立与君主。
在十六国时期中前燕、后燕、南燕都是以国号为“燕”的政权,都是鲜卑人慕容氏所建,所以也称它们为“慕容诸燕”。
肥水之战后(发生于公元383年),前燕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之子、前燕吴王已经作为前秦将领的慕容垂率领鲜卑族人脱秦复国,在今河南荥阳称“燕王”,建元“燕元”,史称“后燕”。
公元385年,在与“西燕”的台璧之战中获得胜利的慕容垂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次年并称帝,改元“建兴”。
建元九年,率兵攻打西燕,西燕灭亡,后再消灭“翟魏”政权。
恢复了原前燕版图,统治区域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成为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国家。
公元407年,将领高云、冯跋发动政变,末代君主慕空熙被俘处死,后燕亡,历七主。
1、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前燕太祖慕容皝之子、后燕建立者,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在位年号燕元、建兴。
建兴十一年公元396年去世。
2、后燕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慕容垂之子、建兴十一年继位,改元永康,永康三年慕容宝被其舅爷兰汗斩杀。
3、后燕灵皇帝慕容详——后燕宗室,永康三年慕容宝被杀,慕容详自立为帝,建元“建始”,同年被慕容麟斩杀。
4、后燕僖皇帝慕容麟——慕容垂之子,斩杀慕容详也自立为帝,后去帝号,因谋反被杀。
5、后燕昌黎王兰汗——慕容垂舅父、慕容盛岳丈。
诱杀慕容宝,改元青龙,自立昌黎王,后被慕容盛所杀。
6、后燕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慕容宝之子、永康三年继位,改元长乐,长乐三年被杀,其叔慕容熙继位。
7、后燕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慕容垂之子、慕容宝之弟,改元元始,'次年改元始为光始、光始七年改为建始,同年在政变中被杀,后燕灭亡。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序号姓名字、别号庙号谥号年数在位时间年号年号时间年龄生卒时间陵寝前燕(337-370)鲜卑族是东胡的一支,游牧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胡同匈奴同种、同源、同文化,因居住在匈奴领地以东,故称东胡。
秦汉之际,东胡强盛,一再向匈奴索取名马、妇女和土地。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攻破,撤退后,退居在乌恒山的东胡以山为名称“乌恒”,退居鲜卑山的东胡以山为名称“鲜卑”。
至东汉,鲜卑社会发展迅速,其大人燕荔阳曾助汉参与对北匈奴的攻击,促使匈奴政权崩溃,被东汉安帝赐鲜卑王印绶。
东汉后期,156年,鲜卑单于檀石槐被各部落推举为大人。
以后他带领鲜卑人尽占匈奴漠北之地,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部落军事王国,单于庭设在弹汉山(今内蒙古商都县),其中著名的鲜卑宇文部、慕容部和拓拔部也归其管理。
檀石槐将他的部众分为东、中、西三部,宇文部居东、慕容部居中、拓拔部居西。
慕容氏肤色较白,又叫“白部鲜卑”。
181年,檀石槐病死,其子和连继位,但才力不如其父,引起族内攻杀。
鲜卑统一的局面瓦解,东、中、西三部宣布独立。
慕容部大人莫护跋(慕容皝的上祖)独立后,率部众迁居辽西昌黎郡棘城,自此号称慕容部。
三国初,莫护跋因随司马懿征公孙渊有功,被曹魏封为“率义王”,这是前燕建国之始。
莫护跋二世传到慕容涉归时,迁到辽东之北(具体位置不详),中原朝廷封他为鲜卑单于。
284年,慕容涉归死,其弟慕容删篡位,第二年被杀,部众拥立慕容涉归之子慕容廆继位。
389年,慕容廆以辽东避远为由,迁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之青山。
故《魏书》称慕容廆政权为“徒河”。
慕容廆被西晋朝廷封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
294年,慕容廆又率领部众迁回棘城,开始由游牧改为农耕。
西晋灭亡后,307年,慕容廆自称大单于,321年,受东晋封为平州牧,辽东郡公。
十六国世系表成汉(304—347)1、301年,氐族首领李特在绵竹起义,303年改元建初(年号可先于称帝前创立,称为“承制改元”),同年身亡。
2、304年李雄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来自于地名“成都”,338年李寿发动政变,改国号为“汉”。
3、李班即位时未改元,沿用“玉衡”年号,同年为李期所杀。
前赵(汉赵)(304—329)祖先与汉朝宗室刘氏约为兄弟而自称“汉王”,建国号汉,改元元熙。
308年11月,刘渊称帝。
2、319年刘曜迁都至长安,改国号为赵。
1、319年前赵刘曜自立为帝,迁都长安。
石勒脱离前赵,自称大单于、赵王。
2、330年石勒称帝。
3、石世、石遵、石鉴即位时都未改元,沿用石虎“太宁”年号。
4、350年11月,冉闵围攻石袛,石袛放弃帝号,向前燕、姚弋仲求援。
前凉(320—376)1、前凉除张祚改元外,其余君主都使用晋朝年号。
2、301年,张轨出任西晋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314年张轨病死,长子张寔继任,后被晋愍帝封为凉州刺史、西平公。
317年西晋灭亡,因此也有把317年作为前凉独立之年。
3、320年,有说张茂私下改元,此举被认为前凉独立标志。
张茂在位时,派使臣向前赵称藩,被封凉王。
4、345年,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
5、353年12月,张祚废年仅十岁的张曜灵,并于354年正月改元称帝。
6、张玄靓即位后,废除年号“和平”,使用东晋年号。
1、吕光原为前秦将领,前秦内乱后夺取凉州,386年十月,吕光得知苻坚死讯后宣布改元太安,十二月,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
389年二月,吕光自称三河王。
396年六月,吕光称天王,建国号为大凉。
2、隐王吕绍即位未改元,仅5天就被吕纂夺权后自杀。
南凉(397—414)1、秃发即“拓跋”的异译。
2、397年秃发乌孤与后凉决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建立南凉政权,398年改称武威王。
3、399年弟利鹿孤即武威王位,迁都西平,401年利鹿孤改称河西王。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一、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年号:前元、中元、后元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年号:始元、元凤、元平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年号:元始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年号:居摄、初始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年号:更始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年号:建武、建武中元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年号:永平汉章帝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在位十三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汉和帝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在位十七年年号:永元、元兴汉殇帝刘隆(公元106年)在位一年年号:延平汉安帝刘祜(公元107年——公元125年)在位十九年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汉顺帝刘保(公元126年——公元144年)在位十九年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汉冲帝刘炳(公元145年)在位一年年号:永嘉汉质帝刘缵(公元146年)在位一年年号:本初汉桓帝刘志(公元147年——公元167年)在位二十一年年号: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在位二十二年年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在位一年年号:光熹汉献帝刘协(公元190年——公元220年)在位三十一年年号:初平、兴平、建安三国·魏(公元220年——265年)历五帝,共48年建都:许昌(今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在位七年(黄初)魏明帝曹叡在位十三年(太和、青龙、景初)齐王曹芳在位十五年(正始、嘉平)高贵乡公曹髦在位七年(正元、甘露)魏元帝曹奂在位六年(景元、咸熙)(注:曹奂又称常道乡公;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东晋十六国帝王世系一览表(一看就懂超详细)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混乱时期。
开始自西晋灭亡前的304年,成汉政权建立,伴随着西晋316年灭亡,混乱的时代正式开始。
为什么要将东晋与十六国归纳在一起?这个时代还有其他一些割据势力,但是影响力十分有限,列举其中最重要的十六个北方国家势力以及南方的东晋王朝;另外十六国也是此消彼长,这期间有一些国家是并存的。
东晋十六国背景自西晋一统中原不到半个世纪,中华大地再次分裂。
东晋衣冠南渡,延续了西晋王朝,因为在东边,史称东晋。
十六国,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夏。
成汉享国45年,经历6帝。
开国李雄在位最长,有所作为;其他皇帝无所建树,有皇帝被亲戚杀,有自杀的。
前、后赵前赵同成汉一样,于西晋灭亡前建立。
308年,刘渊称帝。
刘渊为匈奴人,臣服西晋,后反叛,316年灭西晋。
329年,为后赵灭亡。
后赵为前赵重臣石勒建立于319年,历经8帝,后被冉闵篡夺而亡(冉魏仅存2年)。
石勒为羯族,早起为奴隶,后被恢复自由身,开启逆袭生涯。
后赵帝王中,有4位篡位弑君当上皇帝,可见其胡人暴政特点。
另外,4位石虎儿子曾当过皇帝,也杀过兄弟,这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冉闵为后赵大将,权倾一时,杀害三位称帝者,后自己称帝,被前燕灭。
四燕前燕建立于350年,鲜卑族,疆域为古代燕地,历经2帝,370为前秦所灭。
后燕,南燕、北燕,均为鲜卑族慕容家族。
前燕灭亡后十多年,后燕建立,开国者为前燕开国者五弟,南燕开国者也为前燕开国者弟弟。
(如图所示)其中,北燕是在后燕灭亡后建立,与南燕并存过一段时间。
四燕共14帝,其中仅4帝属于得病死亡,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儁,后燕开国皇帝慕容锤=垂,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北燕皇帝冯跋。
此4人均为开国皇帝,冯跋是拥护北燕皇帝登基的,可见没有真正权势能力的人,就算在皇帝宝座上,也是难以持久的。
另有1人为东晋斩首,1人遇刺身亡,1人被赐死,1人为前秦所杀,6人为国内势力所杀。
五凉前凉较其他四凉建立较早,且互相独立,前凉灭亡后,其余四凉才各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