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3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引言概述:校园广场是学校内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学生休闲活动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类活动的重要场地。
因此,校园广场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校园文化的特点。
一、功能分区设计:1.1 划分休闲区和活动区:校园广场应该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划分,休闲区应该设置舒适的座椅和绿植,活动区应该考虑到足够的空间和便利的设施。
1.2 设置多功能区域:在校园广场中设置多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比如露天舞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活动。
1.3 考虑气候因素:在校园广场设计中要考虑到气候因素,比如夏季炎热时可以设置遮阳设施,冬季寒冷时可以设置取暖设备,让学生在不同季节都能舒适地使用广场。
二、绿化景观设计:2.1 种植多样化植物:在校园广场中应该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包括花草树木等,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提升学生的视觉享受。
2.2 考虑季节变化:校园广场的绿化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季节变化,春季可以选择花草盛开,夏季可以选择绿荫蔽日,秋季可以选择红叶飘飘,冬季可以选择常绿植物,让学生在不同季节感受到不同的美景。
2.3 设置景观照明:在夜间使用时,校园广场的景观照明设计也很重要,可以通过灯光照射打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加夜间活动的氛围。
三、交通便利设计:3.1 设置便捷通道:校园广场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出行便利,设置便捷的通道连接各个重要区域,方便学生的行走和交通。
3.2 设立停车场:对于那些需要开车到校园的学生和教职工,校园广场应该设置停车场,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停车位。
3.3 安全考虑:在校园广场的交通设计中要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在广场内的交通安全。
四、设施设备设计:4.1 设置休息设施:在校园广场中应该设置足够的休息设施,比如长椅、休息亭等,让学生在休闲时有地方歇息。
4.2 提供垃圾分类设施:校园广场的设计也要考虑到环保因素,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案例分析引言: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体现了公民的自由表达权和思想自由权。
然而,由于这一权利的行使可能会涉及到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等问题,因此,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案例,探讨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和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案例描述:该案例是发生在某国的一个大学校园内,一位知名教授在校园广场举办了一个公开演讲,演讲内容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关注。
然而,该演讲被认为危及社会稳定,引起了一些学生和部分社会群体的反对和不满。
学校于是决定取消演讲,并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为由进行解释。
法律法规的适用:在该案例中,涉及到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的权利行使和受到限制的问题。
根据该国的宪法和相关立法,公民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言论表达的过程中,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重要的公共利益。
根据该国的《宪法》,虽然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对言论自由进行限制,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
分析与讨论:对于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这一权利的行使,需要将行使自由的个体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进行考量。
在该案例中,虽然该教授的演讲内容属于个人表达的自由,但演讲内容涉及的政治敏感话题可能引发社会部分群体的不满和对社会稳定的威胁。
因此,学校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为由,取消了该演讲。
参考最新法条:根据该国的《言论自由法》,第X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政府有权采取措施限制以下言论:损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言论。
” 在该法律的指导下,学校有权根据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实际状况,进行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的措施。
结论:总结来说,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行使这一权利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与公共秩序的平衡。
在该案例中,学校取消了该教授的演讲,依据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为由。
农学学报2013,3(10):22-26Journal of Agriculture0引言近几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期,大量高校的改扩建和新建校园为师生们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校园广场空间,这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较多不足之处。
存在着诸如尺度多大、交通组织混乱、未能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等问题[1]。
因此,在这样的校园建设新趋势下,从校园的实际环境和师生的需求出发,对大学校园中心广场的设计作研究分析,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从校园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广场设计、景观、文化等要素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比较多。
美国注册规划师多贝尔[2]的《校园景观》以经典的和当代的校园景观实例为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的各层面提供了信息、建议和指导,综合性的分析了校园景观的恢复、更基金项目:山东英才学院项目“北校区中心花园景观设计研究”(12YCYBZR03)。
第一作者简介:周君,女,1985年出生,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通信地址: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386号山东省旅游局东附楼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楼,E-mail :zhoujun01@ 。
收稿日期:2013-06-21,修回日期:2013-08-09。
浅谈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设计为例周君,张鹤,郝美彬(山东英才学院,济南250000)摘要:简述了在中国现阶段高校高速发展期校园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广场建设的问题。
通过分析广场特别是中心广场的内涵与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成功的中心广场的评价标准。
并以此为设计原则,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的设计为案例,对该套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践。
笔者创新性的以大学校园中心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而得出的评价体系能为今后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希望在建或将要建的大学校园中心广场能够避免现有的问题,通过建设宜人的空间和尺度,真正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
校园景观分析1.大学前广场区位分析:大学位于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校前广场位于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优点: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俯瞰大学前广场2.烟大小树林缺点: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性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优点:1.环境优雅,安静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位置分析:大学小树林,位于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
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概念: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
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
《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
高中校园中心广场案例
以下是一个高中校园中心广场的案例,供参考:
广场名称:青春广场
设计理念:青春广场以“青春”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校园公共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流场所。
广场布局:青春广场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呈长方形,面积约为XX平方米。
广场周围分布着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方便师生使用。
广场设计:广场地面采用防滑耐磨的材料,保证学生安全。
广场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形舞台,可供学生表演、集会等活动使用。
舞台周围分布着喷泉、花坛和灯光设施,营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
广场周边还设有长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方便师生休息和使用。
文化氛围:青春广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学生的风采和学校的特色。
广场周围可以布置宣传栏、文化墙等,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等,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广场上还可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校园文化水平。
生态绿化:青春广场注重生态绿化,通过种植各种植物来改善校园环境。
花坛中种植着各种花卉和绿植,四季常绿,美化校园。
广场周围还可以种植树木,增加绿化覆盖率,降低噪音,净化空气。
交通组织:青春广场设有多个出入口,方便师生进出。
同时,广场周围设置有良好的交通组织,保证学生安全出行。
总之,青春广场作为高中校园的中心公共空间,需要综合考虑师生的需求和文化氛围、生态绿化、交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校园环境。
㊀㊀收稿日期:2020 ̄03 ̄03作者简介:牟慧君ꎬ研究生在读ꎬ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研究ꎬE ̄mail:657509212@qq comꎮ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为例牟慧君ꎬ周㊀悦ꎬ倪㊀珉(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ꎬ山东烟台㊀264000)摘㊀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ꎬ作为生态城市和生态园林建设的核心构成单元ꎬ生态校园建设是营造和改善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ꎮ构建人工植物群落ꎬ规划并配置绿地植物ꎬ既对校园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产生了决定性影响ꎬ也是建设生态校园的有效方式ꎮ该文以生态学知识和植物配置原理为依据ꎬ将山东建筑大学的月泉广场作为研究案例ꎬ在校园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指引下ꎬ对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优劣进行分析ꎬ并制定有关解决措施ꎮ关键词:生态校园ꎻ植物景观ꎻ植物配置ꎻ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S731 5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1714(2020)03 ̄0061 ̄03引㊀言在国内社会发展速度日益提升的情况下ꎬ整个社会对知识创新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ꎬ从而使得大学校园规模逐步扩大ꎬ越来越多的新校区先后出现ꎮ新建大学校园环境应该具备开放性和时代性ꎬ当前阶段ꎬ 生态 一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中ꎬ大学校园从普通的校园建设逐渐向生态校园建设发展ꎮ早在20世纪中期ꎬ西方欧美国家就开启了生态校园的建设ꎬ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ꎬ校园生态环境营造㊁节能减排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ꎮ针对该现象ꎬ生态校园景观建设的新思路产生了ꎬ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态技术的加入ꎬ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该问题ꎬ也为我国生态校园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ꎮ20世纪后期ꎬ外国生态校园理念为我国校园景观建设指出了新的方向ꎬ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ꎬ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著作文献供我们参考[1]ꎮ然而ꎬ鉴于各高校建设的差异性与广泛性ꎬ我国在生态校园规划建设的领域大多是纸上谈兵ꎬ难以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ꎬ目前的校园建设操作最多的还是植物造景方面ꎬ在校园能源自给ꎬ资源循环利用ꎬ营造宜人生态环境等技术问题上还有所欠缺[2]ꎮ本文重点研究了山东建筑大学的植物景观ꎬ借助于文献查阅ꎬ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3]ꎬ秉承建设生态校园ꎬ设计和建造植物景观的有关原则ꎬ具体分析了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ꎬ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景观和宜人的生态环境ꎮ1㊀相关概念1.1㊀生态校园概念生态校园是营造良好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ꎬ应该以校园生态环境的打造㊁校园生态系统的改良和维持为目标ꎬ将校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ꎬ以生态学㊁景观学的有关原理为依据ꎬ对环保型㊁生产型㊁观赏型㊁保健型㊁科普型和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进行统一打造ꎮ配置植物时ꎬ以植物类型㊁功能和景观特征为依据ꎬ对植物景色和季相变化进行合理调配ꎬ突出主题和色彩ꎬ对优美㊁自然且个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环境进行营造ꎬ力争实现生态㊁经济16和社会效益协调与统一ꎮ1.2㊀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在生态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发扬人本主义精神ꎬ充分关注师生们的需求ꎮ②遵循科学性原则ꎬ适地适树ꎮ③遵循艺术性原则ꎬ合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ꎬ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ꎮ④遵循景观生态性原则ꎬ既可供公众欣赏ꎬ又具备生态保护与维持功效ꎮ⑤遵循经济性原则ꎬ控制合理投入ꎬ创造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三丰收[4]ꎮ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㊀山东建筑大学的地理环境选址于济南的山东建筑大学ꎬ地理坐标117ʎEꎬ36.65ʎNꎮ在光照环境㊁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ꎬ当地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非常明显ꎬ一年有四季ꎬ存在明显的季风ꎻ春秋季节不长ꎬ冬天寒冷ꎬ夏天酷热ꎬ雨量分布相对集中ꎮ济南常见的是亚热带植物ꎬ植物物种相当丰富ꎮ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ꎬ2003年ꎬ山东建筑大学在济南东郊开发区进行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ꎮ新校区拥有200hm2多的占地面积ꎬ可容纳2 1万多名在校生ꎬ鉴于校区刚刚建设完成ꎬ校园内绿化率相对较低ꎬ新校区周边还有济南钢铁公司和济南炼油厂两大主要污染源ꎬ校园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5]ꎮ2.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现状通过学校正门便可看到月泉广场(图1)ꎬ图书馆位于广场之后ꎬ此广场为山东建筑大学的对外形象窗口ꎮ广场既具备学校师生和外来人员及车辆集散功能ꎬ也具备展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形象特征的功能ꎮ此种情况下ꎬ配置此区域的植物时ꎬ应将自然㊁简洁的特征凸显出来ꎮ以学校形象窗口身份而存在的月泉广场ꎬ配置植物时运用了横竖对比ꎬ有大面积的草坪和低矮灌木ꎬ孤植若干乔木ꎮ与硬质铺装面积相比ꎬ本区绿化面积不大ꎬ在集散人流和节日活动中比较适用[5]ꎮ㊀㊀下面由西至东介绍该区域的植物景观ꎮ西边是校园图书馆ꎬ可算作该校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ꎮ道路为半圆形ꎬ由玉兰与日本晚樱构成的树荫为景色提供了良好的意境ꎮ前置的景观是由小叶黄杨㊁紫叶小檗以及小叶扶芳藤构成的模纹花坛ꎬ配置喷泉ꎬ景色怡人ꎮ图1㊀月泉广场位置及范围图㊀㊀在主广场位置则是以中轴线形式对称的规则花坛ꎮ由西至东主要是对节白蜡花坛㊁月季坛㊁龙柏球景观坛和植物自然群落坛等ꎮ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对节白蜡花坛至东门两侧的植物自然群落坛之间的区域ꎬ是屋顶花园的设计概念ꎬ下部是同行的车道ꎬ所以在此处采用球状的龙柏球进行装点ꎬ丰富整个场地的植物景观ꎬ又可减轻地面承重的问题ꎮ与此同时植物自然群落的花坛里也很精彩ꎬ有孤植的雪松ꎬ行植的银杏ꎬ还有高大的白蜡与悬铃木等ꎬ姿态挺拔高大ꎬ具有简洁庄严又不失活泼大气的效果ꎮ该广场还具有 泉林秋色 一说ꎬ以夏末秋初新生入学时开花繁茂的植物如栾树㊁大叶女贞㊁菊花等为主ꎮ总的来说ꎬ月泉广场以文化环境型植物群落为主ꎬ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ꎬ与广场区的建筑相协调ꎬ营造出蓬勃向上的气氛ꎮ2.3㊀存在的问题虽然新校区建设不久ꎬ设计理念新颖又贯穿了生态学等相关理念ꎬ但是该校广场式的主校门区的植物景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ꎬ植物养护管理不够到位ꎬ植物长势不好ꎮ在图书馆左翼和右翼两栋楼前都设置了4块沉降式的阶梯花坛ꎬ一面向阳ꎬ一面向阴ꎬ考虑到建筑内部透光和植物造景问题ꎬ这几块区域多采用花灌木或小乔木来进行植物造景ꎬ可以看到女贞的长势相对较差ꎬ叶片干枯ꎻ忍冬和珍珠梅的长势没有得到后期的管理ꎬ肆意蔓延ꎬ有一些植物的枝条甚至延伸至主路ꎬ影响了日常的通行ꎬ破坏了其该有的意境ꎮ第二ꎬ景观地表裸露ꎮ模纹花坛处的小叶黄杨和紫叶小檗有一部分长势不良ꎬ使得26㊀第3期辽宁林业科技2020年㊀地表裸露ꎻ在东门入口处ꎬ山东建筑大学字牌花坛ꎬ只有几颗龙柏球加裸露的地表ꎻ广场中心的月季花坛ꎬ天气炎热ꎬ月季芍药萎蔫之后就再无景观可赏ꎮ第三ꎬ部分植物景观有待加强ꎮ首先ꎬ在地下通道入口处没有特殊的处理ꎬ采用一样的龙柏球造型ꎻ其次ꎬ在主广场区的植物配置多采用绿色系的植物ꎬ缺少色彩的变化ꎮ第四ꎬ缺乏乘凉休憩的地方ꎮ由于主广场都是低矮的龙柏球ꎬ没有阴凉的地方供人们休憩乘凉ꎬ所以同学只有穿行ꎬ很少停留下来ꎮ3㊀解决措施3.1㊀注重后期管理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后ꎬ应强化后期管理工作ꎬ管理得当ꎬ植物才能正常生长ꎬ绿色植物的景观功效方可得到充分发挥ꎮ后期管理涉及了施肥ꎬ浇水ꎬ防治病虫害ꎬ修剪枝叶和避免人为损伤等[5]ꎮ对于主广场上的名贵树种对节白蜡而言ꎬ应该特别谨慎地进行养护管理ꎮ对节白蜡对光和水都比较喜好ꎬ想要提升其成活率ꎬ加速其生长ꎬ首先确保土壤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ꎬ尽可能避免地上水分流失ꎮ从当地气候特点出发ꎬ运用灌根浇水方式ꎬ将主要灌溉期确定在每年的3-6月ꎬ9-11月ꎬ浇水要充分ꎬ雨季则适度减少甚至停止浇灌ꎻ高温环境下ꎬ最佳浇水时间为早上和晚上ꎬ浇水应该避开中午ꎮ浇水时应做到有干有湿[6]ꎬ不干停浇ꎬ干要浇透ꎮ雨水量较大时ꎬ将树池中的水及时排除ꎮ就抗寒工作而言ꎬ先用草绳缠绕包裹对节白蜡主干ꎬ包裹达到1 8~2m的高度ꎬ之后在草绳外部ꎬ由下至上ꎬ按照顺时针顺序ꎬ用10~20cm宽度的带状无纺布进行缠绕ꎬ做好树体防寒工作ꎮ将防风屏障设置在对节白蜡周边ꎬ或者用塑料薄膜覆盖ꎬ稻草帘子遮挡等ꎮ将温度计悬挂于风障内ꎬ对塑料薄膜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ꎬ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ꎮ及时更换模纹花坛中长势不好的植株[7]ꎮ3.2㊀提高文化氛围在主广场 泉林秋色 的映衬下ꎬ可种植碧桃和柿树ꎬ在植物景观得到丰富的同时ꎬ也体现出了山东建筑大学桃李满园的人才培养理念ꎮ与此同时ꎬ还应该普及学生的花木养护知识ꎬ在不同植物上悬挂介绍标牌ꎬ就此丰富师生园林知识ꎬ增强其保护花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ꎮ3.3㊀丰富植物景观在地下通道入口处ꎬ可以设置一些对景植物ꎬ如腊梅㊁碧桃等ꎬ既减轻了地面的承重问题ꎬ也改善了单一的龙柏球景观ꎮ其次ꎬ可以增添一些彩叶树种ꎬ如紫叶李㊁小叶黄杨等ꎬ增加整个园区色彩ꎮ3.4㊀加强垂直绿化调研结果显示ꎬ垂直绿化方式能够对学校绿化空间进行有效开发ꎬ鉴于校区刚建成不久ꎬ几乎没有屋顶绿化ꎮ应将爬山虎㊁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栽种于学校东西山墙上ꎬ就此对校园立体绿色景观进行建造ꎬ同时也能实现夏季室温的降低ꎬ对噪声进行阻隔[4]ꎮ4㊀结㊀语在时代变迁过程中ꎬ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ꎬ此种情况下ꎬ设计和建造校园植物景观ꎬ彰显出了极强的重要性ꎮ在校园环境净化㊁小气候营造方面ꎬ校园植物景观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ꎬ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ꎬ也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ꎮ参考文献:[1]李静.高校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现代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9.[2]杜惟玮ꎬ张宏伟ꎬ钟定胜.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ꎬ2005ꎬ24(3):10-12.[3]杨柳.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8.[4]芮立ꎬ丁勇.浅谈高校绿化植物配置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园林与设计ꎬ2017(14):20-22. [5]夏更寿ꎬ王加真.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绿化[J].绿色中国ꎬ2004(8):47-48.[6]张明辉.对节白蜡在岭南地区的四季管理[J].中国花卉盆景ꎬ2003.[7]赵海娟.对节白蜡的栽培与养护管理探讨[J].绿色科技ꎬ2016ꎬ5(9):12-13.(责任编辑:王月婵)36㊀第3期牟慧君等: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年㊀。
校园景观分析1.烟台大学前广场区位分析: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优点: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俯瞰烟台大学前广场2.烟大小树林缺点: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优点:1.环境优雅,安静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位置分析: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
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概念: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
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
《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引言概述校园广场作为学校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学生活动的地方,也是学校文化的展示窗口。
一个好的校园广场设计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校园广场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设计要点。
一、功能性设计1.1 设计合理的功能区域:校园广场应该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划分出合理的区域,如休闲区、活动区、绿化区等,以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
1.2 考虑交通流线:设计时要考虑师生的行走路径,确保交通流线畅通,方便师生出行。
1.3 考虑季节变化:校园广场设计应考虑到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遮阳设施、凉亭等,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需求。
二、美观性设计2.1 考虑景观布局:校园广场设计要考虑到景观的布局,如花草树木的摆放、水景设计等,使广场更具美感。
2.2 考虑色彩搭配:色彩搭配对于校园广场的设计至关重要,要选择符合学校文化氛围的色彩,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2.3 考虑灯光设计:夜间灯光设计也是校园广场设计的重要部分,要设计合理的照明设施,使广场在夜晚也能呈现出美丽的景观。
三、安全性设计3.1 设计合理的防护设施:校园广场设计时要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合理的护栏、防滑设施等,确保师生的安全。
3.2 考虑应急设施:在设计校园广场时,要考虑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设置应急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保障师生的安全。
3.3 考虑无障碍设计:校园广场要考虑到残疾人士的出行需求,设计无障碍通道、坡道等,使广场对所有人都更加友好。
四、文化性设计4.1 融入学校文化元素:校园广场设计应该融入学校的文化元素,如校训、校徽等,体现学校的特色和精神风貌。
4.2 设计文化展示区:在校园广场中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学校的历史、成就等,让师生更加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
4.3 举办文化活动:校园广场设计要考虑到举办文化活动的需求,设计合适的活动场地和设施,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五、可持续性设计5.1 节能环保设计:在校园广场设计中应该考虑节能环保因素,选择绿色材料、节能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楼广场设计图纸一、引言教学楼广场是学校校园中重要的交流和活动场所,设计图纸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广场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学楼广场设计图纸的细致讲解,介绍广场设计的要点和关键考虑因素。
二、规划与布局1. 广场面积和形状: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学生人数,确定广场的大小和形状,确保广场能够容纳足够的人群和举办各种活动。
2. 广场通行道路:合理规划广场内的道路和通道,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3. 绿化带与景观:在广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增加广场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4. 停车场:必要时,在广场附近设置停车场,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停车需求。
三、功能区划1. 课外活动区:设置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各类体育和休闲活动,如篮球场、跑道、健身器材等。
2. 休憩区:在广场中央或周边设置休憩区,供学生和教职员工放松休息,配备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
3. 表演区:设计一个专门的表演区,供学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庆典活动。
4. 临时展示区:设置可移动的展示板或展示架,供学生展示作品和举办学术展览等。
四、景观设计1. 植物选择:根据气候条件和广场功能确定合适的植物种类,考虑四季景观和植物的生长特性。
2. 色彩搭配:根据学校的形象和风格,选择适合的颜色和材料进行搭配,营造和谐的视觉效果。
3. 照明设计: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保证广场的夜间使用,同时提高夜间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4. 水景设计:如条件允许,在广场设计中加入适当的水景,如喷泉、小溪等,增加视觉效果和活力。
五、安全设计1. 防滑设计:在广场铺设防滑地材,避免在雨天或冰天出现滑倒事故。
2. 疏散通道:合理设置广场内的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3. 防护设施:根据广场周边环境,设置必要的栏杆、护墙等设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4. 视觉辨识:设计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牌,方便用户迅速找到各个功能区。
六、可持续性考虑1. 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广场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或冲洗清洁,降低用水需求。
校园广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校园广场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学生能了解校园广场的功能、类型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将其运用到校园广场设计过程中。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测量工具、绘图软件进行校园广场设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校园广场设计案例,提出改进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校园广场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关注校园广场设计的合理性。
2. 学生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兴趣,提高综合素养。
本课程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结合地理、历史、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综合性,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校园广场设计提出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方案,同时培养对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校园广场的定义、功能、类型及设计原则- 校园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景观、交通、人文等方面的考虑- 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在校园广场设计中的应用2. 实践技能:-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现场测量,收集数据- 应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进行平面图和立体图绘制- 分析校园广场设计案例,提出改进方案3. 教学大纲:- 第一周:校园广场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及设计原则的学习- 第二周:现场测量方法及数据收集- 第三周: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平面图绘制- 第四周:立体图绘制及校园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分析- 第五周: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在校园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第六周:小组合作完成校园广场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筛选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