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3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引言概述:校园广场是学校内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学生休闲活动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类活动的重要场地。
因此,校园广场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校园文化的特点。
一、功能分区设计:1.1 划分休闲区和活动区:校园广场应该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划分,休闲区应该设置舒适的座椅和绿植,活动区应该考虑到足够的空间和便利的设施。
1.2 设置多功能区域:在校园广场中设置多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比如露天舞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活动。
1.3 考虑气候因素:在校园广场设计中要考虑到气候因素,比如夏季炎热时可以设置遮阳设施,冬季寒冷时可以设置取暖设备,让学生在不同季节都能舒适地使用广场。
二、绿化景观设计:2.1 种植多样化植物:在校园广场中应该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包括花草树木等,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提升学生的视觉享受。
2.2 考虑季节变化:校园广场的绿化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季节变化,春季可以选择花草盛开,夏季可以选择绿荫蔽日,秋季可以选择红叶飘飘,冬季可以选择常绿植物,让学生在不同季节感受到不同的美景。
2.3 设置景观照明:在夜间使用时,校园广场的景观照明设计也很重要,可以通过灯光照射打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加夜间活动的氛围。
三、交通便利设计:3.1 设置便捷通道:校园广场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出行便利,设置便捷的通道连接各个重要区域,方便学生的行走和交通。
3.2 设立停车场:对于那些需要开车到校园的学生和教职工,校园广场应该设置停车场,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停车位。
3.3 安全考虑:在校园广场的交通设计中要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在广场内的交通安全。
四、设施设备设计:4.1 设置休息设施:在校园广场中应该设置足够的休息设施,比如长椅、休息亭等,让学生在休闲时有地方歇息。
4.2 提供垃圾分类设施:校园广场的设计也要考虑到环保因素,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案例分析引言: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体现了公民的自由表达权和思想自由权。
然而,由于这一权利的行使可能会涉及到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等问题,因此,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案例,探讨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和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案例描述:该案例是发生在某国的一个大学校园内,一位知名教授在校园广场举办了一个公开演讲,演讲内容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关注。
然而,该演讲被认为危及社会稳定,引起了一些学生和部分社会群体的反对和不满。
学校于是决定取消演讲,并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为由进行解释。
法律法规的适用:在该案例中,涉及到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的权利行使和受到限制的问题。
根据该国的宪法和相关立法,公民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言论表达的过程中,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重要的公共利益。
根据该国的《宪法》,虽然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对言论自由进行限制,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
分析与讨论:对于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这一权利的行使,需要将行使自由的个体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进行考量。
在该案例中,虽然该教授的演讲内容属于个人表达的自由,但演讲内容涉及的政治敏感话题可能引发社会部分群体的不满和对社会稳定的威胁。
因此,学校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为由,取消了该演讲。
参考最新法条:根据该国的《言论自由法》,第X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政府有权采取措施限制以下言论:损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言论。
” 在该法律的指导下,学校有权根据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实际状况,进行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的措施。
结论:总结来说,公共演讲与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行使这一权利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与公共秩序的平衡。
在该案例中,学校取消了该教授的演讲,依据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为由。
农学学报2013,3(10):22-26Journal of Agriculture0引言近几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期,大量高校的改扩建和新建校园为师生们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校园广场空间,这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较多不足之处。
存在着诸如尺度多大、交通组织混乱、未能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等问题[1]。
因此,在这样的校园建设新趋势下,从校园的实际环境和师生的需求出发,对大学校园中心广场的设计作研究分析,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从校园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广场设计、景观、文化等要素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比较多。
美国注册规划师多贝尔[2]的《校园景观》以经典的和当代的校园景观实例为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的各层面提供了信息、建议和指导,综合性的分析了校园景观的恢复、更基金项目:山东英才学院项目“北校区中心花园景观设计研究”(12YCYBZR03)。
第一作者简介:周君,女,1985年出生,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通信地址: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386号山东省旅游局东附楼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楼,E-mail :zhoujun01@ 。
收稿日期:2013-06-21,修回日期:2013-08-09。
浅谈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设计为例周君,张鹤,郝美彬(山东英才学院,济南250000)摘要:简述了在中国现阶段高校高速发展期校园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广场建设的问题。
通过分析广场特别是中心广场的内涵与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成功的中心广场的评价标准。
并以此为设计原则,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的设计为案例,对该套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践。
笔者创新性的以大学校园中心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而得出的评价体系能为今后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希望在建或将要建的大学校园中心广场能够避免现有的问题,通过建设宜人的空间和尺度,真正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
校园景观分析1.大学前广场区位分析:大学位于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校前广场位于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优点: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俯瞰大学前广场2.烟大小树林缺点: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性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优点:1.环境优雅,安静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位置分析:大学小树林,位于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
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概念: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
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
《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