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后期复习策略指要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三三轮备考策略高三三轮备考策略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们的备考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三三轮备考策略。
第一轮备考:查漏补缺在第一轮备考中,同学们首先要做的是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之前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找出自己薄弱的科目和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
1.制定计划在这个阶段,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可以根据每门科目所需时间进行分配,并将自己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以便于监督和检查自己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2.重点突破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科目和知识点,并将其作为重点突破。
可以通过做题、看视频、听讲解等方式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及时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可以通过做笔记、记录错题本等方式进行总结,以便于后期进行查漏补缺。
第二轮备考:模拟考试在第二轮备考中,同学们需要进行模拟考试。
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提高应试能力。
1.选择合适的模拟考试在选择模拟考试时,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拟考试。
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或者购买一些知名教育机构提供的模拟考试。
2.认真对待每次模拟考试在参加每次模拟考试时,同学们需要认真对待,将其当作一次真正的高考来对待。
可以按照高考时间和规则进行答题,并在答题后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和答题思路。
3.总结经验教训在每次参加完模拟考试后,同学们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可以通过做错题本、听老师讲解等方式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提高计划。
第三轮备考:强化复习在第三轮备考中,同学们需要进行强化复习。
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和提高应试能力,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
1.重点突破在这个阶段,同学们需要重点突破自己的薄弱科目和知识点,并将其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
可以通过做题、看视频、听讲解等方式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后期物理复习建议与备考策略同学们,此时第二轮复习已基本结束,离高考还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了。
那么怎样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这一段时间呢?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要求及特点,提几点复习建议和应试策略,希望能给你一些具体的帮助。
一、高三后期复习建议1.抓住物理学基础的主干知识进行复习从近年高考物理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我们不难看出,高考试题重点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基础的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
每个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功夫。
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做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同时还要针对高考物理试题加大学科内综合的力度的特点,注意这些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求建立知识的结构网络。
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动量守恒定律(4)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学:(1)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2)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分配(3)电功、电功率(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5)安培力,左手定则(6)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运动(7)电磁感应现象光学(1)光的反射和平面镜(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所以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如:(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是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中出现)(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2.针对高考的能力要求做好专项训练(1)审题能力审题能力,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
高三学生常用的复习策略总结高考语文的复习策略1、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高考这场硬仗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
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各考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
同时,还要对照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
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一个习题就是一个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2、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有的同学到了复习后期还在盲目做题,结果是题目虽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对照自己的错题反思,更不对错题归档整理。
殊不知,失分点就是增分点,所以,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届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
3、注重识记积累,基础分分必争高考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落实这项工作。
例如,对所需背诵默写的64篇*的复习,就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考生必须要记牢、记准,动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逐篇过关。
对于成语题、病句题,要注意反复放到语境里面去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坚持,最后阶段要做到字字落实,宁少勿错。
4、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要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自己当时的典型问题再看一看,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要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点题、扣题。
同时,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会写的字换个字塞进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涂改。
此外,尽管高考日益临近,但仍要坚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积累。
我们要始终坚信,不去看远方模糊的,而是做好手边清楚的,每天按计划有序进行,备考的每一天就会有滋有味,就会信心无限,就会走向成功。
⾼三后期复习的策略与措施⾼三复习正在紧张⽽有序地进⾏着,依照正常的进度,现在进⼊到关键的第⼆轮复习。
对于第⼆轮复习来说,复习时间确定为:3⽉下旬⾄5⽉初。
复习原则是:巩固(巩固⼀轮复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综合(⽅法、规律、解题能⼒),提⾼(通过做题,提⾼能⼒)。
实⾏“周考制”,要求阅卷不过夜,讲评不过节。
复习⽅式是:划分专题,采取“专题测验-模拟训练”并列的模式。
⼆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的:⼀是从全⾯基础复习转⼊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提炼和掌握;⼆是将第⼀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三是要把握⾼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轮复习的总体策略与要求1、“⼆轮看⽔平”(⼀轮看功夫,⼆轮看⽔平,三轮看⼠⽓)。
具体地说,⼀是认真学习《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认真分析⾼考命题⽅向,把握⾼考试题难度,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
明确“考什么”、“怎么考”;2、看教师讲解、学⽣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部分学⽣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提⾼;3、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的科学性、计划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的联系起来,让学⽣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4、看练习检测与⾼考是否对路,不拔⾼,不降低,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法的熟练掌握。
特别要解决好理综这⼀制约我校⾼考成绩突破问题的研究和措施的落实,做好适合我校实际的综合能⼒测试的复习⼯作。
5、采取得⼒措施,提⾼复习效率,下⼤⼒⽓解决好投⼊与产出的关系,彻底减少⽆效劳动,做到事半功倍。
⼀⽅⾯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做好⼯作,包括题⽬的精选精编、训练作业的定时布置、及时批改与反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活和实⽤。
另⼀⽅⾯落实“双边⽣”缺腿学科的查漏补缺措施,要发挥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的⼒量,通过责任落实,提⾼上线率。
高考三轮复习的策略方法有哪些高三的复习总共有三轮,学生们要跟上老师的步骤好好复习,那么高三学生的三轮复习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三轮复习的策略有哪些,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三轮复习方法策略第一轮:打牢基础,提升自己。
第一轮的复习重点一定是回归课本,知识点都在书中,万变不离其宗。
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因为课本所讲的内容是根本,无论什么题目,都是由课本内的各个知识点串联成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尽可能的发现一些自己之前忽视的细节以及不牢靠的知识点,并且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有方向的提高。
同时,基础弱的同学,一定要做好总结整理工作。
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发现根本的结构脉络。
这样的高三复习策略,可以让你在二轮、三轮的复习中,会节省大量的功夫哦!第二轮:利用资料,巩固知识!当完成第一轮复习之后,尽可能的多做一些真题,辅助自己把课本上的知识网络化。
做真题的过程中,也是最容易发现漏洞的过程,如果发现什么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应该及时的回归课本,千万不要马马虎虎的轻易放过。
第1页共4页在第二阶段前期,尽量多做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书,逐步训练自己的解题能力,在中后期,可以进行重点突破,完善一些细节内容。
切勿“眼高手低”,因为细节丢分哦!第三轮:努力拔高,野蛮生长。
在最后一个阶段,更要逐步训练自己的解题速度、逐步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让自己能够更加从容的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但是很多同学会在这一阶段进入“题海”的陷阱中,忽略了以课本为基础!所以建议大家在这一阶段,每天抽出10-20分钟,再次复习课本中的各个知识点,并且参考第一轮总结的网络图,最后理清知识脉络。
这一步可能只有1-2个月,但是对于整个阶段而言,这一步却可能让你成功逆袭!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归纳应用能力提高时期第三轮复习通常在五月初到高考前一周。
在第三轮的复习中基本就是做套题,老师每天以讲套题为主。
这个阶段考试可能非常的频繁,这个考试不是所谓的大考,而是每天的课堂小考。
高三二轮化学备考复习策略谈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一年,对于化学科目的备考复习更是举足轻重。
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实验操作的技能。
在化学备考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得到优异的成绩。
下面就是关于高三二轮化学备考复习策略的一些建议。
一、充分了解考纲内容高考化学考试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和考纲,首先要对化学的考纲内容进行充分了解。
学生可以根据考纲的要求,将知识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明确哪些部分是必考内容,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辅助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确保复习的深度和广度都到位。
二、制定复习计划在了解了考纲内容之后,学生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每天的复习时间安排、复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定期的模拟考试等。
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不要盲目地进行知识的泛泛复习,要有重点、有针对地进行复习。
四、多维度的学习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并不只是要死记硬背,还要进行多维度的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化学相关的书籍、资料,观看化学实验视频等途径,了解化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从而对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五、整理笔记在化学的学习中,知识点非常多,学生需要对知识进行有系统地整理。
可以通过整理笔记的方式,将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框架,使得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便于后期的记忆和复习。
整理笔记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回顾,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找到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可能不同,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通过试题的对比分析,总结解题技巧,找到学习中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和提高。
七、及时解疑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懂的知识点或者题目。
这时,学生应主动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及时解疑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八、适量放松高三的学习是非常紧张和繁重的,学生不可过度劳累。
高考最后一个月数学复习策略高考即将到来,为高三考生搜集整理了一些备考方法,供广大考生参考。
数学:掌握“策略”青海湟川中学刘生彪高级教师策略一:进一步明确知识网络和高考重点对高中数学知识板块结构要进一步明晰于心,重点板块中的重要知识点及方法要进一步熟练,力争做到如数家珍。
例如数列通项公式求法、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最值的求法、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圆锥曲线和概率统计等。
策略二:定位复习后期复习最重要的是要以自我“定位”来确立复习重点。
平时考试在12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做点难题;90分-120分之间的,应主攻概念、方法、计算等基础;90分以下的,应主要复习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
策略三:注重回归课本实质上,教材中的复习题与小结中的例题以及复习参考中的习题就完全达到了高考的标高。
数学高考中许多问题都会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和出处,全面、系统、认真地研究教材肯定会赢得高考。
除了研究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外,还要注意研究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
策略四:重视对错题的反思和查漏补缺对错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2)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3)本题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4)答题时错误出现在哪个方面?只要多总结解题规律,多留心和反思解题方法,你的解题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策略五:强化解题规范训练考试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中不但要会,而且要对且全、全而规范。
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
例如,有许多考生做立体几何题时,做、证、求过程不规范;解答概率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表述,这都是不规范的表现,从而失去得分的机会。
尤其是要注意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要做到符号准确,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策略六:要注重加强应试能力和意志品德的训练高考不但要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考查学生的理性精神,审慎思维的习惯,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生高三高考备考复习计划精选(7篇)学生高三高考备考复习计划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地理课程标准》,严格依据《地理考试大纲》,围绕《地理考试说明》,依托现行教材,认真分析近三年吉林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并参考全国各地模拟试题,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全面夯实地理基础知识。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地理思维过程,学以致用,促进知识迁移,关注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一轮复习目标(1)依据课标、落实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主干知识进行网络构建。
(2)通过填图、绘图、用图,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做到活学活用。
三、时间安排从20__年8月初到20__年3月初,大约6个月的时间复习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和一本初中区域地理,时间紧、任务重。
其中必修一自然地理用时较多,大约花费两个半月的时间,初中区域地理穿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间复习,选修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复习策略1、研读考纲,明确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高考的常考点,因此在一轮复习时教师要分析考试说明,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需要达到的能力,对目标明确的考点要细致落实,对隐含的考点要适当挖掘,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过程。
通过知识的横向对比和纵向拓展,对基本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着力体现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
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区位等学科主干知识,要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讲清讲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加强图表训练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利用图表资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逐年在加强。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指要一.克服“高原现象”当同学们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辛学习之后,出现觉得很累的时候,那就是说,你进入到高原现象了。
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同学们在高三快要结束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学习没有进展,甚至后退,再加上身心疲惫,觉得再往前走一步都很难的一种心理现象。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本身的,也有个人体能上的。
学习上大家会感觉到没什么进步,甚至还觉得有些后退,什么事情都干不好,这是因为大家经过前阶段的专题复习,很多知识和方法都还是零散的,没有能够整合起来,不能触类旁通,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得心应手,这时,有些同学甚至在心理上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前段时间的复习没有用,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只要我们进一步通过综合性的训练,就能逐步把这些知识和方法整合起来。
另一方面,是同学们身体上的原因,大家进入高三以来,很多同学都是憋着一股劲在学习,尤其是有较高目标追求的同学更是如此,熬更受夜,学得非常艰辛,一学就是好几个月,每天要学到深夜,这是十分消耗体力的劳动,到现在,身体已经到了一种极限的状态,所以学习觉得非常累,非常疲倦。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不要恐惧,可以想办法来解决,那就是人的体力消耗比较多时,人体应该有一个调节的机制,调动身体的潜能,这有一段过渡时期,度过了这一段,精力就会好起来。
作为人的健康而言,这时确实应该是到了休息的时候了,但我们正处在高考的关键时刻,我们没有时间来休息,因此就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来解决。
要真正地休息,需要高考之后来完成。
高原现象就好象登山,刚开始从山脚往上爬的时候,大家都很有劲,进展也快;当快要爬到山顶,而又未到达时,山更陡峭,人也很疲惫,虽然抬眼望去,顶峰就在前面,可总觉得进展缓慢,而且没有力气再往前爬了。
此时,如果我们不能克服这种现象,那么我们就将会功亏一篑。
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对于这个现象,大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并不是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只有一半,而是最后的关头最难坚持,是我们的心理因素造成了最后的艰难。
解决高原现象的办法并不多,我们只需要有“再坚持一下”的精神,有顽强的意志,就能登上顶峰。
这个时候,我们的进展可能慢一点,但一小步的前进,也是进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上走,我们就会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心胸开阔。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此时的一小步,比刚开始的一大步还要重要。
在这个时候,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个时候哪怕是短暂的停留,或者一小步的后退,都会在瞬间击垮我们的意志,败倒在离顶峰咫尺之遥的地方。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放弃的话,就已经失败了,高考失败的到来就会是必然的。
高原现象是对人很有影响力的一种心理,它会使人焦虑,使人气馁,我们只有克服了这种心理,才能登上人生的顶峰。
二.克服高考焦虑症由于高原现象,由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在内心产生一种焦虑。
这种焦虑的内容是多样的,有高原现象而产生的焦虑,有对未来前景的焦虑,也有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恐惧。
我了解到的最多的焦虑是来自于自己对高考没把握,看别人仿佛都胜券在握,自己仿佛处处不足,基本知识不扎实,基本能力不熟练,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这种焦虑,是高考后期复习的大敌,它可以使我们学习不专注,精力不集中,效率低下,成绩下滑。
对付焦虑,首先应该明确,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命运并不那么不公平,只让你长了一颗会焦虑的心,大家都会有,只是每个人处理的态度不一样,一些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一些人让命运主宰了自己,由此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做命运的主宰,就能让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从而获得成功;被命运主宰的人,最终是随波逐流,成为无根之浮萍,无所作为。
对于我们的命运,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既然有那么多人要靠这个来改变命运,那么竞争必然是激烈的。
有竞争就会有胜败,成功与失败并不能马上决定你的终身命运,你们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失去一次机会,只要把握住第二次机会、第三次机会也可以获得成功;相反,抓住了第一次机会,而放弃了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也会遭遇失败。
最重要的是,在失败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勇于拼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避免失败。
担心和焦虑并不能避免失败,而只能促成失败。
如果失败是一定要来的,我们担心它,它还会到来,而且焦虑会加快它的到来;我们只有在失败到来之前阻止它,没有必去推动它的到来。
对于焦虑的心理,我们知道它不对,要克服,却往往不容易克服,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叫自己不要想,这些念头就越是要浮现出来,大家就因此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我给大家开出的治疗焦虑症的处方是:正病反治,曲线救国。
人长出一个脑袋就是想事的,我们焦虑是因为大脑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事。
所以我们现在正确地处理办法是把这个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一边,不管它,任其发展,而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
当有关的问题从头脑里钻出来的时候,我们不要为之苦恼,要想就想想,只是你要及时地把自己拉回到学习的状态中,拉回到具体做事的状态中,这样你就把焦虑克服了,因为如果你再为你的焦虑而焦虑,那你就无可救药了。
对于这种焦虑症,我们在心里不要对它再产生恐惧,要认识到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心态,是每个人在大事到来前都会有的心态,你可以想想,高考在即,谁都是为了高考而去的,谁不想它呢?谁不想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呢?既然大家都如此,不必太多地去为此再产生焦虑。
但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那我们就从另一个角度去缓解它。
我们可以用踏实做事和小目标来冲淡它。
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充分认识到每天、每时、每分甚至每秒踏实有效做事的重要性,认识到这样有效做事就是避免失败结果的最好办法,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平时的学习,由此可以冲淡对结果的忧虑。
虽然只有100多天就要参加高考,我们仍然不要把目光盯在终极的目标上,把我们的学习分解成很小的目标,每天的目标,每个小时的目标。
我们在10钟里掌握了一个类型题的解法,我们就是成功,就向高考的成功迈进了一步;我们在5分钟里背了一首名诗,我们就是成功,为高考语文又可能添了两分。
这样,我们每天都处于向成功前进的喜悦之中,焦虑之心就退居二线了,学习也就有效率了。
要克服焦虑心理,还应注意学习中正确的定位。
就是大家不要拿自己跟身边的同学比,而应该跟自己比,拿自己现在的学习与过去的水平比。
跟别人比,大家总会拿那些成绩优秀的人来比,总让自己处于一种挫折感之中,因为对有些同学你怎么也比不上,即使要与身边的同学比,你也要拿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比,超过他,你就比他胜一筹,这样你的成功感会高一些;当自己比以前进步了,也要为此高兴,那我们就处于一种振奋之中,因为我们又距成功近了一步。
三.后期复习的策略其实大家还有一个焦虑的对象,就是现在时间很少了,大家都会有一种心态,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做什么了,其实后期复习还是大有可为的,即使是最后一分钟的努力,都会给我们带来好处,都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举例)因此,充分利用好今后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就能使自己的后期复习卓有成效。
我们后期复习目标:比原来进步一点,成绩上升一点。
我们的做法:降低重心,分类总结,查缺补漏,勤于练习。
我们把后期复习的时间分为两段,各段有各段的复习侧重点。
1.现在至3月这个阶段大家应该做好这样几件事:A.抓好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
降低知识重心,始终是高考复习的法宝,高考我们需要的是分,而不是能否解一道两道难题,更何况,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解难题的成功率也是不高的,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难题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我们应该在中低档题的基本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解题规范以及审题思路方面多下功夫,这些方面都是使我们减少过失性失分的最重要手段,B.认真配合各科老师的训练和讲评。
在高三后期,老师的训练绝不仅仅是让大家练题,而是通过练题来查缺补漏,因此,每一个同学都要认真做好课内训练,认真听好讲评,尤其要重视讲评,因为老师的讲评中包含他对同学们不足之处的分析,是提高分数的最关键之处。
C.个人复习做好分类小结的工作。
分类小结是后期复习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寻找自己的增分点,达到类型熟练的程度,减少过失性失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数。
其具体做法如下:一.分类阅读做过的试卷,即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看几套卷子的同类题型;二.从这些题目中归纳所需知识点,解题方法与技巧,答题规范等;三.在平时训练中自测,看自己对这类题型的熟练程度(可以在老师的训练中试用,亦可以自己找题测试,不要太多,一次一两道题就行)四.进一步归纳补充。
注意:归纳时大家应尽量书面总结,这样可以起到备忘的作用,提示的作用。
这项工作是十分不起眼的工作,但成功往往就隐藏在这些日常工作之中,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高考复习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将各类题再过一遍,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归类复习,可以做到查缺被漏,弥被缺陷。
应该把总结的重心放在方法、技巧、规范上,力求明确。
比如审题技巧问题,就很值得大家去琢磨研究,一般情况下,你要把审题问题解决了,每个觉得都会有10至15分的空间,后边50天,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是好几十分的提高,根据我们的经验,高三后期几十天,同学们的平均涨幅应该在40-60分的样子,有些同学会更高,当然也些同学会少一些。
2.高考之前(7-10天)这一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做得好,可以使自己的保持自己的状态。
此时老师的复习已经结束,主要给学生答疑。
这时同学们的自我总结和训练十分重要。
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做好两件事:A.定时练习。
老师不考试了,同学们要自己坚持做题,学校会要求各科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两套以上的试题,并发给答案。
每个同学应该在高考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
这要每天练,不能无所事事,也不能随意。
做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持应试的状态,保持一种熟练的状态;二是进一步通过做题查缺补漏,进一步分类小结。
这时的练习,不以得分多高为准,而是以查缺补漏,归纳总结为目标。
B.除了考试的时间,应该进一步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把做题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是最好的后期复习。
不过,查缺补漏的工作要有计划性,把各科急于想解决的问题列一个计划(要小一点,不要太宽泛),每天按计划完成,即使最终不能全部完成,你也会使你的学习卓有成效,你养成的一些习惯也会是带有普遍性的,在应试中会得到应用(比如审题)。
四.后期状态调整高三后期,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使做事有效。
良好状态的标准的表现应该是内心平静,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对于考试状态,同学们都有一些自己的经验,行之有效的,应该保持,但有一些错误的想法,也要纠正。
比如一些人有焦虑心理,有些紧张,人们告诫说,考试要放松,这样的说不其实是不准确的,放松要看什么样的范围内放松,心情可以放松,不紧张,但学习的状态不能放松,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心理紧张和状态紧张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