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60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教材第3章“游戏与儿童发展”和第5章“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详细内容涉及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与实施方法,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和安全指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游戏的基本理论。
2. 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不同类型游戏活动的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对游戏环境创设和安全指导的重视,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和安全指导。
教学重点:游戏的基本理论,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与实施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游戏示例视频、游戏道具。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儿童游戏视频,让学生了解游戏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游戏的基本理论,阐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讲解其特点、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并分享成果。
5. 游戏环境创设与安全指导(10分钟):讲解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强调游戏安全的重要性。
6. 不同类型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15分钟):讲解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类型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游戏的基本理论2.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3. 角色扮演游戏特点实施方法注意事项4. 游戏环境创设与安全指导5. 不同类型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适合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包括游戏目标、游戏过程、游戏规则等。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书面作业,包括游戏名称、目标、过程、规则及所需材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反思自己在设计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3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幼儿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其中“体”是基础和根本;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把“健康”放在首位,而体育教学活动则是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幼儿的体育健康能力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是在促进幼儿体育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的理念上进行教学,该课程以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素质的养成,落脚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总体而言,依据“理清基本原理,夯实理论基础;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的设计准则。
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重点在使学生形成教师专业观念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下功夫。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能力必修课程,是一门以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科。
该课程以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和幼儿园教学法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活动。
其以幼儿园体育领域的教育和活动设计为主线,从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出发,围绕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探索促进学前儿童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途径与方法。
(二)先开课程及接续课程先修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后续课程:《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记忆和理解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概念、理论和观点,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指导要点及途径,增进对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教学的认识2.了解儿童学习体育的规律,全面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体育教育活动设计、评价等专业知识3.掌握以体育的认知论与方法论去解释幼儿园的体育教学现象,注重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体育活动进行自主设计和方案书写,并能对幼儿园体育活动方案进行组织与实施2.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制订完整且详细的班级各类体育教育、体育游戏活动的课程教学教案3.能够根据幼儿园体育活动教育与教学的标准,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4.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体育课程方案、课程教学实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5.能够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并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三)素质目标1.对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感兴趣,树立起热爱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2.具有献身幼教事业的理想和精神,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基本体育游戏”中的“跳跃游戏”和“追逐游戏”。
跳跃游戏主要介绍单脚跳、双脚跳、障碍跳等基本跳跃动作,追逐游戏则包括直线追逐、曲线追逐、障碍追逐等基本追逐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跃和追逐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通过对体育游戏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跳跃和追逐的基本动作。
难点:跳跃和追逐动作的协调性、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跳绳、障碍物、口哨、计时器。
学具:每人一份《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跳跃和追逐的基本动作,包括单脚跳、双脚跳、障碍跳、直线追逐、曲线追逐、障碍追逐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 小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跳跃或追逐游戏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比赛(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包括单脚跳比赛、双脚跳比赛、追逐比赛等。
比赛结束后,给予获胜小组表扬和奖励。
六、板书设计跳跃游戏:单脚跳、双脚跳、障碍跳追逐游戏:直线追逐、曲线追逐、障碍追逐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示,自创一种跳跃游戏并练习。
2. 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跳跃游戏的动作讲解与示范1. 单脚跳:教师示范单脚跳的动作要领,强调身体保持平衡,跳起时双臂自然摆动,落地时用脚跟缓冲。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单脚跳的感觉。
2. 双脚跳:教师示范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强调双脚同时落地,双臂与身体协调摆动。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种类和特点。
3.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和运动技巧。
教学重点:体育游戏的种类、特点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体育游戏道具。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体育游戏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游戏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体育游戏的种类、特点和设计原则,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体育游戏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种类的体育游戏。
4. 例题讲解:挑选一个典型的体育游戏,分析其设计原理和实施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体育游戏,并在小组内进行实践。
六、板书设计1. 体育游戏的种类2. 体育游戏的特点3. 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4. 实践案例:体育游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游戏,并说明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穿越障碍赛游戏特点:锻炼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应用场景:户外运动、团队建设活动。
2. 作业题目:分析你参与过的体育游戏,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接力跑体会:通过接力跑,我锻炼了速度和耐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了体育游戏的种类、特点和设计原则。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1. 教师可以组织更多种类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增进家校互动,共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3. 鼓励学生创新体育游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合理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